法院與政府區別
⑴ 人民法院屬於司法機關么,那是獨立於政府呢還是從屬於政府呢
人民法院屬於司法審判機關,是獨立於政府,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司法機關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兩大類。
人民法院是國家司法審判機關,依法公正行使國家審判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地方各級法院主要指省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主要職權是:
1、依法審判符合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民事、經濟、行政案件;
2、依法受理符合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及委託的執行案件;
3、受理不服本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等各類申訴,並依法對其中確有錯誤的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進行再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司法審判機關。第二條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⑵ 法院與政府有什麼區別
一、政府、法院, 人大常委會簡介
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版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是權依法對國家和社會進行行政管理的部門。
法院,是我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大常委會,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簡稱。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人大常務委員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處理的重要日常工作。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二、三者的區別
(一)部門性質不同
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大常委會屬於國家的權力機關。
(二)職責不同
政府依法對國家和社會的公共事務進行行政管理,維護國家安全、消除社會隱患、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提高國民生產能力;
法院依法立行使審判權,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大常委會是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處理的人大重要日常工作。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休會期間,解釋法律,行使國家權力,如任命各級人民政府及組成部門的行政首長、法院、檢察院的相關人員、監督各級政府、軍事和司法部門的工作等。
⑶ 政府和法院的關系
法律分析:檢察院、法院與同級政府(簡稱一府兩院)由同級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對人大負責。檢察院、法院、公安局之間互相配合、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同級「一府兩院」之間是平行關系,各司其職、各其負責。上級人大領導和監督下級人大。同時也監督下級「一府兩院」。上級政府領導下級政府,但對檢察院、法院不存在領導或監督關系。上級檢察院領導下級檢察院,上級法院監督下級法院。但是地方政府還是可以對法院施加影響的,尤其是在權大於法的情況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⑷ 人民法院是不是政府
人民法院與政府不是一個概念,但他們都要對同級人大報告工作。在中央層面內,政府與人民法容院都是獨立的互不隸屬的國家機構,但他們都需要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接受全國人大的監督。在地方,人民法院也只是受當地黨委領導,接受當地人大的監督,但真正的領導權與業務指導都是上一級人民法院。
⑸ 法院和政府是事業單位嗎
一、不是的。平時說的一府兩院指的是政府、法院、檢察院,在法律的設置上,法院、檢察院和政府的地位是平等的。政府、法院、檢察院都是國家機關,但法院、檢察院是國家司法機關,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也就是說法院、檢察院不屬於行政機關的。
二、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目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三、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
(5)法院與政府區別擴展閱讀
一、事業單位與行政單位的區別
1、內涵不同——行政單位屬於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屬於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
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
二、與公務員的區別
1、是工作性質方面,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
2、是工資收入方面,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比公務員高。
3、是保險福利方面,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
4、是用人方面,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但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許可權要大一些。
⑹ 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是什麼關系
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是負責審理案件,解決糾紛的
檢察院是檢察機關
兩者互不隸屬,各自獨立,基本是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某部分嫌疑人調查取證起訴,法院判決
⑺ 法院和政府相比哪個大
政府行使的是行政權,兩院(檢察院和法院)行使的是司法權,互不幹涉,許可權不一內樣,權利和容權力也不一樣。書記是黨委的領導,當然,服從黨的領導是必須的。
如果非要說個所以然,只能說,最高法院院長級別比省委書記高,但最高法院的院長只能行使司法權,且范圍為全國,而地方的省委書記則許可權更廣泛,但只限一省之內。
⑻ 關於法院和政府的關系
一樓的不懂別亂說,政府和法院是沒任何關系的且平級的,政府管不了法院的,人大是監督法院並不存在管理的 . 檢察院和法院政府一樣簡稱一府兩院屬於平級機構..
⑼ 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政府之間的區別
政府、檢察院、法院都是黨群機關,公安局、司法局是政府下屬部門,政府對法院和檢察院沒有管轄權,黨委(注意黨委和政府的區別)設有政法委,對公檢法實行黨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