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再審免刑

法院再審免刑

發布時間: 2022-04-29 17:15:17

A. 一年有期徒刑刑滿釋放後申訴,再審改判免於刑事處罰(不是宣告無罪),可以獲得國家賠償嗎依據是什麼

不可以申請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范圍不包括免於刑事處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B. 二o一六年一月七日兩高發布《司法解擇》對一九八o年的再審免刑判決有效嗎

不能,違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C. 法院一審被判緩刑,五年後提起再審改判免於刑事處罰,黨籍能恢復嗎

免於刑事處罰按照規定不是必須開除黨籍的。但是,免於刑事處罰是定罪免刑判決,這個免於刑事處罰的前提還是構成了犯罪,只是情節輕微,不需要刑事處罰。既然構成了犯罪,那開除黨籍也是可以的。當然,現在判決出現了變化,可以以此理由申請恢復黨籍,但是至於能不能恢復,這個不好說。

D. 一審受刑開除後,再審和終審免刑,能撤銷或變更開除處分決定,恢復公職嗎

你好,能否撤銷開除決定,需要你提行政訴訟。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E. 法院已判處被告人免於刑事處罰過後已經超過追訴期法院還能提起再審嗎

摘要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案件確有錯誤,仍然可以再審。申訴最遲應在被告人刑罰執行完畢後二年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申訴人超過兩年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F. 判決有罪但免於刑事處罰會被單位開除嗎

公務員受到刑事處罰,經再審宣告無罪或免予刑事處罰,原開除處分決定被撤銷,不再給予處分的,從處分變更的次月起恢復工資待遇。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六條行政機關經人民法院、監察機關、行政復議機關或者上級行政機關依法認定有行政違法行為或者其他違法違紀行為,需要追究紀律責任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第十七條違法違紀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在行政機關對其作出處分決定前,已經依法被判處刑罰、罷免、免職或者已經辭去領導職務,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由行政機關根據其違法違紀事實,給予處分。 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6)法院再審免刑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三條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並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G. 法院再審改判能申請賠償嗎

再審改判免於刑事處罰,但因為實際坐牢10個月,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法》:
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第二十二條賠償義務機關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
第二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並說明不予賠償的理由。
第二十四條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H. 法院判免於刑事責任是什麼意思

免於刑事責任的說法,嚴格講是錯誤的,應該是免於刑事起訴或免於刑事處罰、處分。
一、免予起訴只是免除了被告人的刑罰,並不免除其罪責,它仍然是一種有罪認定,正如同法院的免刑判決仍屬有罪判決一樣。但是,免予起訴的有罪認定與法院的有罪判決相比,是在被告人的辯護權受到一定限制的條件下作出的(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只能自行辯護,不能委託辯護人;只能申訴,不能上訴)。根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原則,被告人如果對檢察機關的指控作無罪辯護,就應當提起公訴,由法院通過審判程序,在保證被告人充分行其辯護權、上訴權的條件下進行裁判,而不能由檢察機關在被告人的辯護權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並且不享有上訴權的情況下,通過免予起訴程序作出終局的有罪認定。
二、免於刑事處罰、處分,是法院所做的判決。

免於刑事處分和免於刑事處罰的區別

1、不予刑事處罰

17條4款「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不負刑事責任

18條1款「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20條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21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3、免除處罰

19條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0條2款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2條2款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4條2款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

28條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67、68條自首和立功中的「免除處罰」

164、290、292條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免於刑事處罰

37條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上述法條中「不負刑事責任」是無罪;「不予刑事處罰」刑事違法但無罪;「免除處罰」有罪不處罰,「免予刑事處罰」定罪不處以刑罰。

現行刑法已無「免於刑事處分」一用語,「免予刑事處罰」更規范准確

I. 一審法院判一年有期徒刑,二審法院維持,刑滿釋放後申訴,再審改判為免於刑事處罰,可以獲得國家賠償嗎

你好,是否可以獲得國家賠償的關鍵在於你的行為實質上是否無罪,而不在於其是否承擔刑事責任。若行為不構成犯罪,則可以獲得國家賠償;若行為本身構成犯罪,即使最終不承擔刑事責任,定罪免除、判決刑期比實際關押時間短等情形,均無法獲得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法》第十九條明確列舉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其中第三款中所涉及的法條分別是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依法不予追溯的情形)、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酌定不起訴的情形)、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款(附條件不起訴的情形)、第二百七十九條(因簽訂和解協議使得不起訴或從寬處罰),上述法條所包含的情形均是被告人的行為已然構成犯罪,只是由於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小等因素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處罰。
《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可知:獲得國家賠償的條件是司法機關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將十七條第二款和十九條第三款比對可知,十七條中撤銷案件、不起訴、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僅限於行為本身不構成犯罪,因而辦案機關撤案、不起訴或宣告無罪不予處罰。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已經構成犯罪,只是由於各種原因免於刑事處罰的,不屬於司法機關辦案錯誤,不能申請國家賠償。

J. 高院申請再審在什麼情況下能直接改判

如果原來的判決確實有錯誤的,再審人民法院可以改判。

再審的審理程序及審理後的處理

1、審判級別

原來是一審,按一審;原來是二審,按二審;提審,按二審。

2、審判組織

由原審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3、製作再審決定書的情形

對決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檢察院抗訴的以外,法院應當製作再審決定書。

4、再審對原裁判執行的影響

再審期間不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但被告人可能經再審改判無罪,或者可能經再審減輕原判刑罰而致刑期屆滿的,可以決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必要時,可以對被告人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

5、重點審查和全面審查原則

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法院應當重點針對申訴、抗訴和決定再審的理由進行審查。

必要時,應當對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證據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

6、指令重審

上級法院指令下級法院再審的,應當指令原審法院以外的下級法院審理;由原審法院審理更為適宜的(即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糾正裁判錯誤的),也可以指令原審法院審理。

7、檢察院派員出庭

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8、同案原審被告人的不出庭

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再審決定書或者抗訴書只針對部分原審被告人,其他同案原審被告人不出庭不影響審理的,可以不出庭參加訴訟。

9、強制措施的決定主體

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需要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的,由法院決定。

檢察院提出抗訴的再審案件,需要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的,由檢察院決定。

(10)法院再審免刑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5、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6、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7、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8、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9、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10、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11、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12、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13、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屬於經濟法有 發布:2025-02-11 08:58:02 瀏覽:233
史法治 發布:2025-02-11 08:31:41 瀏覽:204
南寧鐵路運輸法院 發布:2025-02-11 08:30:53 瀏覽:271
跳槽自己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1 07:59:36 瀏覽:669
應建全法律法規規章起草 發布:2025-02-11 07:45:33 瀏覽:958
食品安全規章制度銷售 發布:2025-02-11 07:36:23 瀏覽:518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2-11 07:21:27 瀏覽:850
微法院繳費 發布:2025-02-11 06:50:45 瀏覽:819
侵佔罪是刑法多少條 發布:2025-02-11 06:49:55 瀏覽:886
新舊工傷保險條例區別 發布:2025-02-11 06:33:54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