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兩江法院院長

兩江法院院長

發布時間: 2022-04-30 04:04:11

① 兩江總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員

兩江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官秩從一品。相當於建國初期的華東局書記,但是管轄范圍要小了一些,扣除管轄范圍的設定,從官職級別上講是某某省委書記兼任省軍區第一政委。現在就是省部級幹部。

② 李衛當官的後續結果如何,兒子是叫李忠名字嗎

長子:李星垣,官至兩廣總督。他在李衛的兒子中是最出眾的一位,他最後做到了兩廣總督的位置。
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
三子:李星燦,官至州判。雖然他做的官不大,但是他在州判的位置卻留下了幾個小故事。古代的州判類似於現在地區一級的檢察院院長與法院院長一職,主要管理轄地內的案件與糾紛。
四子: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糧道。
五子:李星福,官至兩江後補督閫府。

③ 古代的官銜相當於現代的官名對照表誰有啊謝謝了!

一級:常委 主席 副主席 總理,相當古代一品
二級:政治局成員書記處成員 副委員長 副總理 國務委員 軍委副主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最高法院院長 最高檢察院檢察長,相當古代從一品
三級:部長 部黨組書記省委書記 省長 省人大主任 省政協主席,相當古代二品
四級:副部級副省級,相當古代從二品
五級:司長,相當古代三品,廳長,相當古代四品,地級市長 巡視員,相當古代五~六品
六級:副廳級 副市級、助理巡視員,同上,但屬於從品級
七級:處長 市局長 縣長 調研員,相當古代七品
八級:副處級 副縣級 助理調研員,相當古代從七品
九級:科長 市處長縣局長 鄉鎮長 主任科員,相當古代八品
十級:副科長 股長鄉鎮助理 副主任科員,相當古代從八品
十一級: 科員縣以下公務員,相當古代九品
十二級:辦事員,相當古代從九品
現代官職從股級、科級、處級、廳級、部級到國家領導人只有6個大等級12個小等級,而古代的等級從品級建立時就有9品18級(9品30階)。做級別對比時,只好以幾個區域品級對齊了。如巡撫對應省級、知府對應廳級、知縣對應處級。

1、六部:其長官尚書相當於部長,副長官侍郎相當於副部長;各司主管稱郎中,相當於司局長,副主管稱員外郎,相當於副司局級;至於主事權力、地位上比處長要高一些。
吏部:相當於組織部 人事部。
兵部:相當於國防部、、公安部、交通部(驛傳)、軍委等部門。
刑部、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司法部等部門。
禮部:相當於教育部、文化部、宣傳部等部門。
戶部: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商務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造幣)、稅務總局等各部門。
工部:相當於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水利部等部門。
殿閣大學士:從人數和地位上看相當於現在的政治局常委,因為這些大學士一般都是軍機大臣或是兼任尚書、都統之類的職位,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一般來說,三殿三閣(保和殿、武英殿、文華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共六名大學士,都是當到退休(休致)才空出,由協辦大學士遞補,除非該人被革職或是死亡。協辦大學士就相當於政治局候補。
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等:就品級上來說現在似乎沒有那麼高的侍衛官;就職能來說,可以相當於中央警衛團。
都察院:相當於監察部。
理藩院:相當於外交部(清末以前的外交一般指對蒙古各部、西藏、新疆、俄羅斯、日本、朝鮮、越南等,主要還是管理蒙古)。
翰林院:相當於中央黨校 中科院、社科院。
國子監:相當於清華、北大之類的學校的綜合體兼有教育部高教司的職能。
順天府:相當於北京市。
步軍統領:相當於現在北京警備區兼公安廳的職能。
內務府:為皇室服務的機構,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國務院辦公廳之類的部門。
總督:軍事職能相當於解放初期的大區書記。
巡撫:相當於現今的省委書記、省長。
駐防將軍:相當於現在的警備區司令員。
各省軍事:總體來說,清代的武官品級上較歷代有了較大的提高。
提督:為一省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
總兵:相當於現今的軍分區司令員或軍長,其統轄的鎮相當於今天的軍分區。
副將:相當於副軍長。
參將:相當於師長。
游擊:相當於副師長或是旅長。
都司、守備:相當於團級。
千總:相當於營級。
把總:相當於正連級。
外委千總:相當於副連級。
外委把總:相當於正排級。
額外外委:相當於副排級。
清朝督撫同為地方大員,又稱封疆大吏。區別如下。
總督各轄區或領域(比如河道總督、東河總督、糧場總督等),兩廣、湖廣是轄區不同。
2、總督
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加大學士銜者為正一品。轄一至三省。清代總督例兼右都御史,加兵部尚書銜。全國共設總督八人,清末加設東三省總督,另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世稱「制台」、「制軍」。為正一品大員,統管一省或兩三省的軍事、行政大權。清代共設有直隸、兩江、閩浙、湖廣。陝甘、兩廣、雲貴、四川八大總督。其中直隸總督直接負責京師安全,地位比其他總督更重要;兩江總督掌江西、江蘇、安徽三省軍政大權;湖廣總督掌湖北、湖南兩省軍政大權;閩浙總督掌福建、浙江兩省軍政大權;兩廣總督掌廣東、廣西兩省軍政大權;雲貴總督掌雲南。貴州兩省軍政大權;陝甘總督掌陝西、甘肅兩省軍政大權;四川總督掌四川一省軍政大權。
3、巡撫
為從一品大員,主管一省的軍政大權,一般受總督節制。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銜。掌考察全省地方官員。本省關稅、漕政等也總歸巡撫掌管。若有用兵,則督理糧餉。每年鄉試,例由巡撫督試,武科則由巡撫主考。各省巡撫也如總督,都自有直屬軍營,名為「撫標」。巡撫又多兼提督銜,節制本省各鎮總兵。其職權稍次於總督,無總督之省,則更是獨當一面,所以巡撫與總督同是地方大員。
4、清朝官職
清朝的官制,省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稱巡撫,又叫封疆大吏。按清朝官制,每省設巡撫一人,巡撫之上設總督,總督一般轄三省或兩省,也有隻轄一省的總督,如直隸總督、四川總督,該總督也就兼管巡撫事,一般不再另設巡撫。巡撫尊稱「撫台」。總督側重於管軍事,因此稱「制軍」,也叫「制台」,又有「帥」的稱號。巡撫不能稱「帥」。總督所駐之處是總督衙門,又稱「督院」,或簡稱院,或院上。巡撫所駐之地稱撫院,或撫衙。
巡撫和總督地位雖高,但剛開始只是一種臨時設置的差使,從名義上講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應算布政使,全稱為「布政使司布政使」,其職責相當於如今的省長兼管民政和財務,好象古時候的一方之伯,因此稱「方伯」,他也好象天子的屏藩,因此又稱「藩台」。當巡撫和總督成為固定職務後,布政使的地位就降低了,成為巡撫和總督的僚屬。
一省之中還有專管司法的提法使或稱按察使,全稱為「按察使司按察使」,「按察」相當於古之「陳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臬台的地位僅在藩台之下,藩台和臬台合稱「二司」。說某省的「三大憲」就是指的撫台、藩台和臬台。
總督、巡撫的僚屬還有專管教育的提學使,又叫學政;專管鹽政的鹽運使等等。他們雖與布政使、按察使同屬「各司」,但地位卻比藩台和臬台要低。
司之下設「道」,如糧道、鹽茶道、兵備道、川東道等等。清朝的官員分九品,總督為一品,巡撫二品或從一品,司三品或從二品,道四品,道的地位恰是處在承上啟下的一級上。道又稱「道台」,因相當於宋時的觀察使,所以也稱「觀察」。
綜上所述,清朝的省級官員只有三人:巡撫(總督)、布政使、按察使,這是可以稱為「三大憲」的重要官員。提學使和鹽運使等等,只能算「副省級」。一省之中有幸能夠進入省級和副省級的官員應在10名以內,最多不會超過15名。至於司以下設的道,只能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不能歸於省級之列。

其他朝代通用:
1.【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2.【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3.【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
4.【太尉】秦至漢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長。
5.【越騎校尉】漢武帝時設置,禁軍長官。相當於衛戍區司令員。
6.【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
7.【吏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人事部長。
8.【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9.【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10.【尚書令】參議大政,綜管政務,百官之長。相當行政院長。
11.【車騎大將軍】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當於元帥軍銜。
12.【行軍總管】統領軍隊出征的主將。相當於前沿總指揮。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監察機構。相當於監察部長。
14.【知府】地方行政長官,總管州、縣事務。相當於省長(或省轄市長)。
15.【知州】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
16.【知縣】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縣長。
17.【通判】府之副職。相當於副省長(或省轄市副市長)。
18.【兵馬指揮】明清兵馬司主官。相當於北京市公安局局長。
19.【推官】掌刑名,贊計典。相當於最高法院政策司處長。
20.【都事】掌出納文移。國防部、監察部等部委內設機構局長。
21.【給事中】皇帝禁中寄祿官。相當於元首生活或政治秘書。
22.【經歷】部委所屬機構主官。相當於部委二級機構負責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當於外交部工作人員。
24.【典寶】協司寶掌玉璽。相當於兩辦負責印章的副處級幹部。
25.【縣丞】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於副縣長。
26.【主薄】掌錢糧、戶籍。相當於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27.【檢校】代理官職。秘書級。
28.【教授】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於省教育廳長。
29.【教諭】縣掌教學,縣教育局長。
30.【訓導】掌協助同級學官教育所屬生員,相當於教育廳局副職。

31.【稅課大使】掌縣稅務事務,相當於稅務局長。
32.【吏目】州之屬官,掌刑獄及官屬事務,市政府副處級幹部。
33.【總鎮】鎮守地方的高級武官,相當於大軍區司令員。
34.【參將】鎮守地方的統兵官,分守各路,大軍區所屬各軍軍長。
35.【游擊】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36.【都司】位游擊之下,掌防汛軍政,負責防汛工作的團職幹部。
37.【州同】州之佐官,相當於副市長。
38.【巡檢】掌地方治安之官,縣公安局副局長,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衛侍從皇帝的官員,中央警衛局官員。
40.【典籍官】掌官府書錄圖籍事務,圖書館館長。

唐朝
一級行政區稱道(省一級)長官稱(無長期長官)采訪使(監察性質)後期是節度使,掌大權
二級行政區稱州、府(地級市)長官稱刺史、府牧(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府尹(實際上的)
宋朝
一級行政區稱路(省一級)主管刑獄的提點刑獄司(憲司)、轉運司的轉運使、主管軍政、兼管民事的安撫司的安撫使、主管財權並主管賑濟的提舉常平司(倉司),並為路的長官
二級行政區稱府、州、軍(地級市)長官稱知府、太守、知州

④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出自哪裡裡面又有哪些政界名人

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出自南京大學前身兩江師范學堂校訓。

1906年,「清道人」李瑞清出任兩江師范學堂監督(校長),定下「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質朴簡約的語句,蘊含著深刻的意味,一代宗師期望後人要視富貴如浮雲,無求於人,甘於清貧;希望學生以天下為己任,有功於國,勇於擔當。這八個字成為南京大學抒寫百餘年辦學史的序跋,也是今日南大「誠朴雄偉,勵學敦行」校訓的最直白的本懷。

二、政界名人:

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謝啟美、畢季龍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

中國兩彈之父:朱光亞

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丁光訓、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樹聲、彭佩雲、嚴濟慈、彭沖

最高法院院長:鄭天翔

監察部部長、中紀委副書記:黃樹賢

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 楊潔篪

北約副主席、司令:卡爾·艾肯伯

中央政治局委員:郭金龍、彭沖

北京市委書記、南大原校長:郭影秋

上海市委書記:夏征農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

江蘇省委書記:陳煥友

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毛如柏

江蘇省政協主席:孫頷

基金委主席:張存浩

重慶市委書記:廖伯康

九三學社創始人、林墾部部長:梁希

海南省省長:蔣定之

國務院古籍規劃小組組長(正部級):匡亞明

貴州省委書記:周林

教育部部長:張奚若

山東省政協主席:陸懋曾

國防科工委主任、上將:丁衡高

江蘇省委常委:李雲峰、楊衛澤、黃莉新、徐鳴、李小敏、胡福明

中國文聯社長:朱慶

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

解放軍報社社長:王夢雲

中央檔案館館長:楊東權

國有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

江蘇省人大副主任:李全林、柏蘇寧

地震局局長:方樟順、公丕祥

九三學社創始人:潘菽、塗長望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朱曉進、閔乃本、羅一民、周健民、程崇慶

基金委副主任:劉叢強、孫樞、馬福臣

中央黨校副校長:黃浩濤

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

江蘇省副省長:李雲峰、徐鳴、黃莉新、史和平

廣電總局副局長:鄔書林

工程院副院長:盧良恕

地礦部副部長:張文駒

建設部副部長:戴念慈

浙江省副省長:龍安定

人民日報副總編:陳俊宏

曾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警備區政委:朱爭平

科協副主席:金善寶、符淙斌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

廣東省人大副主任:黃業斌

全國政協經委會副主任:吳敬璉

山東省副省長:夏耕

財經委副主任:馬寅初

廣東省委常委:黃善春

總裝備部副參謀長:徐宏亮

海南省副省長:林方略

駐德大使:馬燦榮

雲南省副省長:顧朝曦

國務院學位辦主任:趙沁平

無錫市市長:朱克江

雲南省委副書記:李秀領

上海市委常委:徐澤洲

人大教科衛副主任:吳恆

民航副局長:徐柏齡

(4)兩江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一、兩江師范學堂;

兩江師范學堂誕生於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是清朝兩江總督在南京地區辦學的一所師范學堂,是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師范學校之一。

學堂由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創建,初名三江師范學堂(1902-1905),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5月易名兩江師范學堂,李瑞清出任監督,專辦優級師范。

學堂創設了中國高等學校中第一個圖畫手工科,並設音樂副科,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停辦。1914年續辦,於原址設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後經過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定名為南京大學。

二、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

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南京大學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等歷史時期,1949年由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徑稱「南京大學」並沿用至今。

1920年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最早在中國開展現代學術研究,建立中國最早的現代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為中國第一所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文理為基本兼有農工商等專門應用科、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大學,被國際上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心」。

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之一,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並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涵發展」,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

⑤ 歷史上李衛的兒子叫什麼、生平

長子:李星垣,官至兩廣總督。他在李衛的兒子中是最出眾的一位,他最後做到了兩廣總督的位置。

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

三子:李星燦,官至州判。雖然他做的官不大,但是他在州判的位置卻留下了幾個小故事。古代的州判類似於現在地區一級的檢察院院長與法院院長一職,主要管理轄地內的案件與糾紛。

四子: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糧道。

五子:李星福,官至兩江後補督閫府。

(5)兩江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李衛(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銅山(今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李寨)人,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

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李衛於乾隆三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謚敏達。

⑥ 西南政法大學的前身

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

建校伊始,學校得到時任西南局負責人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出任首任院長,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校名。

1954年,學校從嘉陵江畔的化龍橋遷至歌樂山下的烈士墓旁。

1958年,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並入學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學校聚法學之名流,納實務之精英,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學校先後經歷了由西南大區、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慶市等多次隸屬關系變更。「文革」期間曾被迫停辦。

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全國同類院校中率先復辦。

1978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重點大學,也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點大學。

199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199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2001年,學校開始建設位於兩江新區的渝北校區。

2003年,成為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2004年,經人事部批准,設置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7年,學校辦公中心由沙坪壩校區遷至渝北校區。

2008年,學校成為教育部支持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

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為開展自主招生試點工作高校;10月,學校進入「部市共建」大學行列。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簡稱「西政」,位於中國直轄市重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

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入選高校,自主招生試點高校。

學校以法學為主,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哲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⑦ 國務院批準的新區 哪些兩江新區算不算

1、由國務院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區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屬副省級單位。
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對直接投資企業的鼓勵類項目進行稅收減免,優惠提供工業用土地和其他一些優惠政策,吸引各種資金和實體投資辦廠,辦公司。一般這種規化出來的地方都比較大,配套設施齊全,招商引資後能帶動當地經濟起飛。

2、目前有三大新區:天津濱海、上海浦東、重慶兩江。
濱海新區:2009年9月,撤銷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區,正式成立濱海新區行政機構。 2010年1月11日,天津濱海新區政府機構正式揭牌。 2009年10月下旬開始至2010年1月底,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分為五個階段有序推進。從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上旬,陸續選舉產生第一屆區委、區紀委機構,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區政府區長、副區長,區法院院長、區檢察院檢察長。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濱海新區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截至2008年底,濱海新區常住人口達到202.88萬人。 濱海新區濱海新區擁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天津港,2009年完成吞吐量3.8億噸,通達全球400多個港灣,服務華北、西北、東北12個省區市;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連接國內外30多個世界名城;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和信息通訊網路,在第一時間與世界相連。這里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和中國面積最大、開放度最高的保稅港區,是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海鹽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開發的土地,濱海新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了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十六屆六中全會、十七大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都對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國務院2006年20號文件對濱海新區開放開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堅持改革開放帶動、科技創新引領、高端產業支撐、服務能力提升、發展環境保障,濱海新區將努力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服務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浦東新區:2005年,國務院正式批准浦東進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委、市政府明確了「一個作用、三個區」的功能定位(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建設「四個中心」國家戰略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努力成為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區、自主創新示範引領區、現代服務業核心集聚區),標志著浦東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16年精心謀劃,16年堅實步履,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中央各部委、全國各省市大力支持下,浦東開發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城區框架,浦東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2009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新浦東雄踞東海之濱、杭州灣畔,內連揚子江、外眺太平洋,面積1210平方公里,佔全市五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412萬。經濟 總量佔全市四分之一以上。 浦東開發始終作為國家戰略,整體功能不斷得到顯著的提升,特別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要素如陸家嘴金融城、外高橋港區、洋山深水港和浦東空港都聚集於此。浦東還薈萃了先進製造業、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現代產業要素。2010年上海世博會即將來臨,5.28平方公里的場館區有3/4位於浦東,浦東作為其主場館的所在地,在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人文精神提升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兩江新區:重慶兩江新區2009年2月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3號文重慶兩江新區件),在國家戰略層面正式研究設立「兩江新區」,是中國的第三個副省級新區,前兩個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國務院於2010年5月7日批准重慶設立兩江新區,5月1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信息對此予以確認。2010年6月18日,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位置:擬設立的兩江新區,以北部新區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個區的部分區域。 規模:兩江新區的面積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慶市渝北區、江北區、北部新區、北碚區(含蔡家組團)的部分區域,可開發面積約為650平方公里。但去除已建成區域150多平方公里,實際兩江新區的可用面積為450多平方公里。 5+3戰略性布局:軌道交通、電力裝備(含核電、風電等)、新能源汽車、國防軍工、電子信息等五大戰略性產業布局,以及國家級研發總部、重大科研成果轉化基地、災備及數據中心等三大戰略性創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長性新興產業集群。 溯源:2009年2月5日,《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首次提出設立「兩江新區」的問題。 2010年6月18日,適逢重慶直轄市成立13周年。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之後,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於此間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中國內陸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在正在舉行的掛牌儀式上,原重慶市委統戰部長翁傑明正式出任兩江新區書記、主任。 據透露,兩江新區規劃早在今年5月7日就已獲得國務院批復,重慶政府刻意將兩江新區掛牌時間推遲到6月18日以迎合重慶市名「重慶——雙重喜慶」之意。 兩江新區的大致地理位置位於重慶北部新區和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其中北部新區將繼續發揮區內各類國家級園區的特色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區多園、良性互動、錯位發展的格局,以將其建設成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研發、製造及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支持北部新區在土地、財稅、金融、投資、外經外貿、科技創新、管理體制等領域先行先試。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功能和有關稅收政策則比照洋山保稅港區的相關規定執行。 此外,兩江新區將採取「1+3」的管理體制,即在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具體負責兩江新區的統一協調、統一政策、統一規劃。在開發任務上,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會同江北、渝北、北碚三個行政區,實施「1+3」的開發模式,平行推進。在開發平台上,將採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管委會是重慶市政府直屬派出機構,市委、市政府將委託兩江新區管委會在業務上進行統一管理,再加上兩江新區管委會下即將成立的一個工業開發區,三個平台共同拉動兩江新區發展。 根據規劃,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兩江新區將著眼於建設內陸開放經濟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內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窗口。其將享受國家給予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策,包括對於土地、金融、財稅、投資等領域賦予先行先試權,允許和支持試驗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有關人士稱,兩江新區的成立從國家戰略上可以看作是新一輪西部大開放的標志性事件,它將深刻改變西部的經濟面貌,對縮小東西區域差距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⑧ 明清的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盛京將軍等這些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清代地方官制大致與明代相同,只存在著細微差距。


明代,為避免地方權力過於集中,繼而威脅中央,朱元璋廢「行中書省」制,改行「三司分設」制,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掌全省行政事務;提刑按察使司掌全省司法監察事務;都指揮使司掌全省軍事事務。三司最高長官分別是布政使(設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


這就是布政使、按察使的由來。


布政使歸中央六部統管,按察使歸刑部、都察院統管,都指揮使歸兵部、五軍都督府統管,三者互不統屬,誰也節制不了誰,誰也管不了誰,直接聽命於中央。


如果本省發生重大事件,由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共同商議,若達不成共識,則上報中央處理,由內閣、六部共同商議,後交由皇帝做最終決定。


若要問布政使是現在什麼職務,類似於現在的省長。


按察使位在巡撫、布政使之下。按察使為一省司法長官,掌一省刑名按劾,負責本省司法監察郵驛諸事,同時「三年大比充監試官,大計充考察官,秋審充主稿官」 ,鄉試充任監試官,三年大計(考核地方官政績)充任考察官,秋審充任主稿官。


若要問按察使是現在什麼職務,類似於現在的省法院院長、省司法廳廳長、省檢察院院長兼省公安廳廳長。


盛京將軍,是統轄奉天的最高軍政長官,執掌奉天地區的所有軍政事務,包括民政、軍政、財政等事務。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前,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東三省並未設省,故而沒有巡撫、總督一說,當時東三省的最高軍政長官就是駐防將軍,其中奉天地區的就是由盛京將軍執掌,是為最高軍政長官。


若要問盛京將軍是現在什麼職務,類似於現在的省委書記。

⑨ 我國哪些地方設立了知識產權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當天就《關於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草案)》作說明時表示,設立知識產權法院。

一是推動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

二是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的需要;

三是提高知識產權審批水平的需要。

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審級與當地中級人民法院相同。知識產權法院設立後,主要審理各類專利以及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兼顧審理其他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

(9)兩江法院院長擴展閱讀:

按照特別法設立的專門法院,知識產權高等法院與其他的高等法院相比具有更大程度的獨立性,它設有一位專門的首席法官、司法會議和通過獨立於東京高等法院的知識產權高等法院司法會議解決司法行政問題的管理者。

知識產權高等法院是一個專門處理知識產權案件的法院並且依據法院組織法的特定條款而成立的。

知識產權高等法院區別於其他高等法院的明顯特點是,知識產權高等法院處理所有的知識產權案件,包括某些東京高等法院專屬管轄的知識產權案件,因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著作權或商業利益的案件,同時,知識產權高等法院被授予特定的權力處理司法行政事務。

知識產權高等法院在司法管理方面受到最高法院的監督。

⑩ 並稱二司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官銜怎麼會不一樣呢

一些朋友在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總有一些不解,一些官員不稱呼互相的官職,而相互稱為藩台大人、臬台大人、道台大人,其實這就是清代清朝官制,比如:制台、撫台、藩台、臬台、道台等。

瘋狂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清代的官制。


道員(道台)

道員是清朝獨有的官職,和明朝布政使下屬的左右參議比較類似。道員是總督、巡撫和地方官(知府)之間的官員,品階一般都是正四品,很多時候,道員作為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副手,專門負責督糧、督河等工作。督糧的稱為“糧道”,督河的稱為“河道”。

其他諸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一般由當地同品級官兼道員。其職責類似今天的省里的廳長級別。道員這個官名百姓一般都稱為“道台”大人。

熱點內容
地方性法規不可以設定 發布:2025-02-10 22:49:45 瀏覽:629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發布:2025-02-10 22:23:26 瀏覽:366
搜狗輸入法官方下載2015 發布:2025-02-10 21:46:22 瀏覽:230
媒人隱瞞病情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0 21:34:01 瀏覽:178
勞動法連續 發布:2025-02-10 21:33:50 瀏覽:811
上海財經大學商法 發布:2025-02-10 21:27:38 瀏覽:374
藝術碩士和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0 20:09:00 瀏覽:929
新勞動合同法第50 發布:2025-02-10 20:03:40 瀏覽:731
不批假算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0 19:36:00 瀏覽:651
2017上海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10 19:29:16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