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軍事法院福建
① 一審如果直接訴至中院,由哪個機關來衡量是否符合中院管轄標准具體程序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調整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準的通知
法發[二○一五]七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事訴訟需要,准確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關於級別管轄的相關規定,合理定位四級法院民商事審判職能,現就調整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准問題,通知如下:
一、當事人住所地均在受理法院所處省級行政轄區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5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1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重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3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3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吉林、黑龍江、江西、雲南、陝西、新疆高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管轄訴訟標的額2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1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貴州、西藏、甘肅、青海、寧夏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1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5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二、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受理法院所處省級行政轄區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3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5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重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1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2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吉林、黑龍江、江西、雲南、陝西、新疆高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管轄訴訟標的額5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1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貴州、西藏、甘肅、青海、寧夏高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2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所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5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三、解放軍軍事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1億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大單位軍事法院管轄訴訟標的額2000萬元以上一審民商事案件。
四、婚姻、繼承、家庭、物業服務、人身損害賠償、名譽權、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案件,以及群體性糾紛案件,一般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五、對重大疑難、新類型和在適用法律上有普遍意義的案件,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自行決定由其審理,或者根據下級人民法院報請決定由其審理。
六、本通知調整的級別管轄標准不涉及知識產權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和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七、本通知規定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准,包含本數。
本通知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告我院。
二〇一五年四月三十日
② 中國軍事法庭在哪裡
海軍總部在北京 應該是北京
③ 我是福建的,怎樣才能聯繫上軍事法院的聯系地址和電話號碼呢謝謝!
這個你身在福建,但是軍事法院不在福建,這種機構屬於戰區的,現在屬於東部戰區,,你也不可能找到,因為這是屬於東部戰區司令部機構,誰會把司令部暴露出來
④ 離婚證可以在異地辦理嗎
辦協議離婚,只能到男女一方戶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去辦,不能異地辦。但如果是到法院離婚,2人都離開戶口地,被告在你說的異地居住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異地法院辦離婚。其他情況不能異地辦理。
一、異地離婚起訴方式有什麼?
離婚有兩種情況,一是協議離婚,二是訴訟離婚。1、協議離婚,是雙方自願離婚,並對子女撫養和財產處理達成協議的,當事人雙方可到原結婚登記機關或一方戶口所在地登記離婚;2、訴訟離婚,是指夫妻一方在外地,其中一方又不願意離婚,或願意離婚,但對子女撫養、財產處理等方面未達成協議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有關規定,可區分不同情況向有權管轄的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以下則是關於異地離婚的管轄權確認的相關規定。
二、異地離婚要去哪裡起訴?
1、向被告住所地(通常指戶口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即要求離婚的一方向不願意離婚的一方的住所地人民法院提出離婚申請,若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就向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訴。2、向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夫妻一方在外地的下列情況,可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離婚:一是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二是被勞動教養的人;三是被監禁的人。3、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出離婚申請;如果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向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地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⑤ 福建省軍事法庭在哪裡
福建沒有、軍事法庭設在南京。
⑥ 全國目前有多少個知識產權審判庭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14個高級法院設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黑龍江、河北、廣東、福建、江蘇、四川、海南、浙江、河南、安徽。
30個 中級法院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庭,包括北京市第一、二中院、天津市第一、二中院、上海市第 一、第二中院、哈爾濱、石家莊、秦皇島、保定、邢台、濟南、煙台、青島、成都、南京、鹽城、安陽、合肥、滁州、景德鎮、太原、武漢、福州、廈門。
廣州、深圳、佛山、汕頭、海口;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庭的基層法院有海淀、朝陽、浦東、黃浦等4個。
文件來源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
近年來,各級人民法院認真貫徹執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正確、及時地審理知識產權案件,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為了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保證法律的貫徹實施,特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充實審判力量,健全審判機構。知識產權訴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技術性,且涉外案件較多,承擔知識產權案件審判任務的人民法院,應當選配適當數量的有一定審判經驗的審判人員,特別要注意選配學過理工和懂得外語的人員參加知識產權審判工作。
並應根據需要組成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合議庭;知識產權案件較多的大中城市的中級法院及其高級法院,具備條件的,可以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庭,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案件,保障知識產權案件得到及時、公正的處理。
⑦ 建國初期,五五年授銜的上將是多少他們的名字和簡歷請介紹一下
五五年授銜的上將是55人,分別是:
1、蕭克,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2、李達,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3、張宗遜,時任副總參謀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4、李克農,時任副總長兼外交部副部長。
5、王震,時任副總長兼鐵道兵司令、政委。
6、許世友,時任副總長兼南京軍區司令。
7、鄧華,時任副總長兼沈陽軍區司令。
8、彭紹輝,時任副總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9、張愛萍,時任副總長。
10、楊成武,時任副總長兼北京軍區司令、防空軍司令。
11、韓先楚,時任副總長。
12、李濤,時任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13、傅秋濤,時任總參隊列部長。
14、王平,時任總參動員部長。
15、呂正操,時任總參軍事交通部長。
16、傅鍾,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
17、肖華,時任總政副主任兼總幹部部副部長。
18、甘泗淇,時任總政副主任。
19、宋任窮,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
20、賴傳珠,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
21、洪學智,時任總後副部長。
22、周士第,時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外訓練部長。
23、郭天民,時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長。
24、周純全,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25、楊至誠,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26、陳再道,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兼武漢軍區司令、湖北軍區司令員。
27、陳奇涵,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
28、王宏坤,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
29、蘇振華,時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0、劉亞樓,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
31、劉震,時任空軍副司令。
32、陳錫聯,時任炮兵司令。
33、韋國清,時任駐越南軍事顧問團團長,公安軍副司令。
34、陳士榘,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
35、陳伯鈞,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
36、鍾期光,時任軍事學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7、宋時輪,時任總高級步校校長。
38、朱良才,時任北京軍區政委。
39、董其武,時任69軍軍長。
40、唐亮,時任南京軍區政委。
41、葉飛,時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兼福建軍區司令。
42、楊得志,時任濟南軍區司令。
43、王新亭,時任濟南軍區政委代司令員。
44、黃永勝,時任廣州軍區司令。
45、李天佑,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兼廣西軍區司令。
46、陳明仁,時任55軍軍長。
47、賀炳炎,時任成都軍區司令。
48、閻紅彥,時任成都軍區第一副政委。
49、謝富治,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兼政委。
50、陶峙岳,時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
51、烏蘭夫,時任內蒙古軍區司令、政委。
52、周桓,時任沈陽軍區政委。
53、楊勇,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
54、李志民,時任志願軍政委。
55、趙爾陸,時任二機部長。
⑧ 明朝萬曆年地方行政機構以及明朝廠衛制度的結構
明朝地方設布政司、都指揮司、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軍事和監察行政區劃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1370年於各省設置一都衛,1375年改為都指揮使司。1428年棄安南後,明朝在全國設置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京(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共設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此外,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區設置有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實際控制為當地宗教首領八大法王分轄各政教中心的寺院,還有各諸侯家屬封地),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以上均屬羈縻性質,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
明朝實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宣德後開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後成為各省常制。總督主要署理軍務,分短期與長期兩種。巡撫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撫轄兩布政使地,如正統年間和山西河南巡撫。有的一省一巡撫。有的一省幾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楚州)。有的在幾省交界處設置一巡撫,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越江西、廣東、福建三省。
據《明史·地理志》記載,終明一朝有府140,州193,縣1138。而根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明有衛493,所359。此外,明還設置了介於省和府、縣之間的道。道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明代並改元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准。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錦錦衣衛是中國明朝時期的專有軍事特務機構,其全名為「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前身為明太祖所創 設之「御用拱衛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時改制之「儀鸞司」與二年(公元1369年)時改制「大內親軍衣衛:都督府」。他們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部分功能形同漢代的監察官司隸校尉和現代的憲兵、國家安全局及總統府參軍長。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類似於今天的CIA,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古人慣以朝廷鷹犬暗稱呼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內行廠
等級與編制錦衣衛官員有指揮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從三品,僉事二人,正四品,鎮撫二人,從四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職尚有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等。下屬有將軍、力士、校尉,對外有參口口事(缺兩字,私參知某事,見朝鮮王朝實錄)、校令,另有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如憲宗朝張渺正),內有法庭和監獄,其中,經歷司掌文移出入,鎮撫司掌本衛刑名,兼理軍匠,即「詔獄」。錦衣衛平日為皇帝爪牙,鎮壓臣下時則羅織大獄,捕人,審訊和處刑。通常錦衣衛在逮捕嫌犯之前,會發給其「駕帖」,作用相當於現代的逮捕證。
明朝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除北京外在各地都駐有分支機構,譬如今天津市河北區的錦衣衛橋大街和以前的錦衣衛橋,就是當初這些特務機構的所在地。明代的特務機關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分駐各地的,一是駐在京師的,再有就是臨時向外派遣的。這三部分中,以分駐各地的最為繁多,從明成祖朱棣時就開始設立,後來全國各省以及各重要城鎮全部都設有。他們的任務實際是替皇帝偵察該地官吏軍民人等,暗查軍民動態。 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五年將首都遷往北京,遷都前,首先派出負責皇帝防務的貼身衛隊「錦衣衛」到天津衛,在原來三衛的指揮衙門前設立錦衣衛指揮衙門府,所在地就是現在的錦衣衛橋大街附近,專門負責暗地監察京津軍民動態。(1404年設立天津衛後,由於天津還沒有建城,天津衛指揮使的官衙就設在現在的獅子林橋望海樓附近;在建城以後,衛指揮使衙門遷入城內,原來的衛所便被空置。)
職權作用錦衣衛的職權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這一句話就包括了錦衣衛的兩大執行機構與職權:
一、大漢將軍:主管皇帝侍衛、展列儀仗、傳遞皇帝命令以及職掌廷杖等事項,可以說和一般禁衛軍毫無不同(只有職掌廷杖此項為錦衣衛獨有)。
二、經歷司和南、北(名稱,非方位)鎮撫司:這一方面即為錦衣衛與一般禁衛軍不同的特點,分述如下:
1、經歷司:主管錦衣衛公務文書的出入、謄寫及檔案封存等事項。
2、南鎮撫司:主管一般衛、所部隊人員之犯罪偵查、審訊、判決、情報以及軍事武器之研發事項(等同後世之憲兵隊、軍事法院、軍事檢查署以及軍備局之結合體)。
3、北鎮撫司:主管各地藩王及官員秘密監視、肅反肅貪,獨立偵訊、逮捕、判決、關押拘禁(詔獄)以及反間諜事項。(類似於美國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香港廉政公署之結合體)。明成祖時增置,憲宗成化(1465-1487)元年始置北鎮撫司印,專理詔獄,可以不經三法司授權,直接聽命於皇帝取旨行事,用刑極其殘酷。獄成後專達皇帝,不須通過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官不掌詔獄者亦不得干預其事。
此外,也曾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東廠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其官銜全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東廠」。
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
除此以外,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分為子丑寅卯十二顆,顆管事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其餘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丑寅卯十二顆,一律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絛。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幹事」,這些人也是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
東廠不僅在機構及人員配置上更加精幹合理,而且在偵緝行動上制訂了相當嚴密的制度。如每月初一東廠都要集中布置當月的偵緝工作,廠役在東廠內抽簽決定所負責的地盤。在文獻記載中可以發現,東廠廠役的工作種類都有特殊的名稱。例如監視朝中各部官員會審大獄及錦衣衛拷訊罪犯者名為「聽記」,在各處地方官府訪緝者名為「坐記」,還有某位官員有何舉措,或某城門捕得要犯,胥吏記錄上報東廠者名為「打事件」。
東廠第一任廠主已不可考, 《明史·成祖三》記載 「是年,始設東廠,命中官剌事。」
明代大太監 王振 劉瑾 馮保 魏忠賢 都曾統領東廠。
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一人掌理,委以緝訪刺探的大權。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匯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不經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
東廠的偵緝范圍非常廣。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相比錦衣衛必須採用奏章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方便的多。
◆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
◆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
◆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范圍之內
《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創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於法。踵而行之,至未造而極。舉朝野命,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良可嘆也。」又「東廠之設,始於成祖。錦衣衛之獄,太祖嘗用之,後已禁止,其復用亦自永樂時。廠與衛相倚,故言者並稱廠衛。」
西廠制度西廠的成員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憲宗欽定西廠所領緹騎(即錦衣衛校尉)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雖然是粘貼,但是查了好多,經過篩選才形成的答案,太麻煩了,費了我半個多小時的功夫呢~~)
⑨ 福建省公安法院政府領導名字有施姓職務名字有嗎
沒有。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機會。
⑩ 我有一個親屬,他犯有受賄罪,1.2萬。現在拘留之中,他還有心臟病,請問可不可把他保釋出來
一般的心臟病難以取保候審,不過,可以盡量申請。1萬元的受賄案,並不嚴重,我認為,是可以給與取保候審的。建議委託刑事辯護律師協助辦理和辯護。
第三百八十五條 【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八十六條 【對犯受賄罪的處罰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八十七條 【單位受賄罪】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八十八條 【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或者收受請託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案件有關問題的批復
(高檢發研字〔1993〕10號)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
你院遼檢研字〔1993〕3號《關於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構成受賄罪主體的時間從何時開始計算的請示》收悉。經研究並徵求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現批復如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貪污罪賄略罪的補充規定》公布施行後,「兩高」《解答》發布前發生且尚未處理或正在處理的有關離退休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賄略案件,應適用《解答》,對《解答》發布前已經處理的案件,可不再變動。
此復
1993年1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各地在辦理受賄犯罪大要案的同時嚴肅查處嚴重行賄犯罪分子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近一時期,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嚴肅懲處了一批嚴重受賄犯罪分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但是還有一些大肆拉攏、腐蝕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犯罪分子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法律追究,他們繼續進行行賄犯罪,嚴重危害了黨和國家的廉政建設。為依法嚴肅懲處嚴重行賄犯罪,特作如下通知:
一、要充分認識嚴肅懲處行賄犯罪,對於全面落實黨中央反腐敗工作部署,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從源頭上遏制和預防受賄犯罪的重要意義。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把嚴肅懲處行賄犯罪作為反腐敗斗爭中的一項重要和緊迫的工作,在繼續嚴肅懲處受賄犯罪分子的同時,對嚴重行賄犯罪分子,必須依法嚴肅懲處,堅決打擊。
二、對於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構成行賄罪、向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的,必須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者方便條件。
對於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構成犯罪的案件,也要依法查處。
三、當前要特別注意依法嚴肅懲處下列嚴重行賄犯罪行為:
1、行賄數額巨大、多次行賄或者向多人行賄的;
2、向黨政幹部和司法工作人員行賄的;
3、為進行走私、偷稅、騙稅、騙匯、逃匯、非法買賣外匯等違法犯罪活動,向海關、工商、稅務、外匯管理等行政執法機關工作人員行賄的;
4、為非法辦理金融、證券業務,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證券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行賄,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5、為非法獲取工程、項目的開發、承包、經營權,向有關主管部門及其主管領導行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6、為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向有關國家機關、國有單位及國家工作人員行賄,造成嚴重後果的;
7、其他情節嚴重的行賄犯罪行為。
四、在查處嚴重行賄、介紹賄賂犯罪案件中,既要堅持從嚴懲處的方針,又要注意體現政策。行賄人、介紹賄賂人具有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第二款、第三百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行賄、介紹賄賂犯罪情節的,依法分別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行賄人、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後如實交代行賄、介紹賄賂行為的,也可以酌情從輕處罰。
五、在依法嚴肅查處嚴重行賄、介紹賄賂犯罪案件中,要講究斗爭策略,注意工作方法。要把查處受賄犯罪大案要案同查處嚴重行賄、介紹賄賂犯罪案件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打擊行賄、介紹賄賂犯罪,促進受賄犯罪大案要案的查處工作,推動查辦貪污賄賂案件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
六、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結合辦理賄賂犯罪案件情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以改變對嚴重行賄犯罪打擊不力的狀況。工作中遇到什麼情況和問題,要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以上通知,望認真遵照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一九九九年三月四日
王小石等受賄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5)一中刑初字第3580號
公訴機關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被告人王小石,男,44歲(1961年5月2日出生),漢族,出生地遼寧省大連市,大學文化,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監管部發審委工作處助理調研員,住北京市西城區。因涉嫌犯介紹賄賂罪,於2004年11月4日被羈押,因涉嫌犯受賄罪,同年1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田文昌、孟冰,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人林碧,男,36歲(1969年4月20日出生),漢族,出生地福建省平潭縣,大學文化,北京華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飛南路213號榕信二區1座703室。因涉嫌犯介紹賄賂罪,於2004年11月4日被羈押,因涉嫌犯行賄罪,同年1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蔣光輝、陳蕾,北京市金台律師事務所律師。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以京一分檢刑訴(2005)52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王小石犯受賄罪、被告人林碧犯受賄罪、公司人員受賄罪,於2005年10月24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派代理檢察員邸桂珍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王小石及其辯護人田文昌、孟冰,被告人林碧及其辯護人蔣光輝、陳蕾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起訴書指控:
(一)2002年2月至9月間,被告人王小石、林碧經共謀,利用王小石擔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審委助理調研員的便利,在接受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請托,通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審委其他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幫助該公司股票申請上市過程中,非法收受該公司賄賂款人民幣140餘萬元,後被二人伙分。
(二)2002年3、4月間,被告人林碧利用擔任東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駐福州辦事處負責人的職務便利,在通過深圳交易所為甘肅亞盛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過程中,向該公司索取賄賂款人民幣31.8萬元。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向本院移送了指控被告人王小石犯受賄罪、被告人林碧犯受賄罪、公司人員受賄罪的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抓獲經過及書證等證據,認為被告人王小石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無視國家法律,利用本人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夥同被告人林碧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數額巨大,情節嚴重;被告人林碧身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無視國家法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請託人財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數額巨大。被告人王小石、林碧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被告人林碧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之規定,王小石的行為已構成受賄罪;林碧的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公司人員受賄罪,提請本院依法懲處。
被告人王小石在開庭審理中辯解稱:其沒有與林碧共謀收取鳳竹公司140萬元,也沒有伙分140萬元;其沒有利用過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
被告人王小石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王小石沒有利用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謀利;其未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林碧與王小石不構成共同犯罪。
被告人林碧在開庭審理中辯解稱:其是幫助企業做項目的,做公關工作是其分內工作;甘肅亞盛公司申請發行可轉債與其依協議收取亞盛的服務費無關。
被告人林碧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因王小石構成受賄罪的證據尚不充分,故缺乏林碧構成受賄的前提,二人不構成共犯,林碧的行為符合介紹賄賂的特徵;林碧在亞盛公司一事中沒有利用職務便利,收取31.8萬元是其正常的經營行為。
經審理查明:
一、2002年3月至9月間,被告人王小石利用擔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審委工作處助理調研員的便利條件,通過時任東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北證券公司)工作人員的被告人林碧介紹,接受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竹公司)的請托,通過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其他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鳳竹公司在申請首次發行股票的過程中謀取不正當利益,為此王小石收受請託人通過林碧給予的賄賂款人民幣72.6萬元。
其間,被告人林碧利用在東北證券公司工作的職務便利,在參與東北證券公司承銷鳳竹公司首次發行股票業務的過程中,收取鳳竹公司給予的賄賂款人民幣67.4萬元。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庭審舉證、質證的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
二、2002年3、4月間,被告人林碧利用在東北證券公司工作的職務便利,在東北證券公司承銷甘肅亞盛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盛公司)2001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業務,由林碧協助溝通與深交所審核人員關系的過程中,向亞盛公司索取賄賂款人民幣31.8萬元,非法佔有。
上述事實,有下列經庭審舉證、質證的證據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
被告人王小石及其辯護人、被告人林碧的辯護人關於王小石與林碧不構成受賄共犯的辯解及辯護意見,經查,經庭審質證的證據不能證明王小石、林碧曾共謀收取鳳竹公司給予的140萬元賄賂款,認定二人為受賄共犯的證據不足。因此,對被告人及辯護人的此項辯解及辯護意見,本院予以採納。
被告人王小石的辯護人關於王小石沒有利用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謀利的辯護意見,經查,2002年3月至9月間,王小石雖由證監會派往深交所從事創業版的籌備工作,但其幹部人事關系仍在證監會,仍屬證監會工作人員,並於2003年4月回到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因此在鳳竹公司申請上市審批,王小石在為請託人聯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審核人員,疏通關系過程中,正是利用了其為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工作人員所形成的便利條件。因此,對辯護人的此項辯護意見,本院不予採納。
被告人王小石的辯護人關於王小石沒有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辯護意見,經查,對於鳳竹公司提出的能夠盡快、順利地獲得審核批準的請托,王小石並不能通過其職務便利直接辦到,因此王小石受鳳竹公司請托將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的審核人員約出,王小石及請託人均向審核人員提出了要求盡快辦理的請託事項;對於鳳竹公司要求對上市申請盡快審批的請求,通過在案證據不能證明在該企業的上市審批過程中有被延誤的情形,在對其申請按照正當工作程序進行審批的情況下,鳳竹公司的此種請托屬不正當利益,故本案中王小石有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因此,對辯護人的此項辯護意見,本院不予採納。
被告人林碧及其辯護人關於林碧收取亞盛公司錢款與該公司發行可轉債一事無關的辯解及辯護意見,經查,亞盛公司在與東北證券公司簽訂發行可轉債承銷協議後,林碧被東北證券公司安排協助該項目組工作,在此過程中,林碧向亞盛公司提出需要費用,林碧在多次供述中均證明,東方縱橫公司與亞盛公司簽訂的財務顧問協議的目的就是為從亞盛公司支出錢款,協議內容實際不存在。因此,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此項辯解及辯護意見,本院不予採納。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小石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請託人通過他人給予的賄賂款人民幣72.6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且受賄數額巨大,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林碧身為東北證券公司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為與東北證券公司簽訂承銷協議的企業謀取利益的過程中,向企業索要、收受賄賂款人民幣99.2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公司人員受賄罪,且受賄數額巨大,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林碧在鳳竹公司申請上市過程中,幫助鳳竹公司向王小石介紹賄賂,情節嚴重,其行為又已構成介紹賄賂罪,應與其所犯公司人員受賄罪並罰。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王小石犯受賄罪、被告人林碧犯公司人員受賄罪的定性准確,指控罪名成立。但起訴書指控的第一項事實中,認定王小石、林碧共同受賄140萬元的證據不足,王小石收取鳳竹公司通過林碧給予的72.6萬元構成受賄罪,被告人林碧向王小石介紹賄賂人民幣72.6萬元,構成介紹賄賂罪,林碧收取鳳竹公司給予的67.4萬元,構成公司人員受賄罪。被告人林碧的辯護人關於林碧將鳳竹公司的錢款送到王小石處,屬介紹賄賂的辯護意見,本院予以採納。根據被告人王小石、林碧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三百九十二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王小石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十二萬元。
(刑期自本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11月4日起至2017年11月3日止。)
二、被告人林碧犯公司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十萬元;犯介紹賄賂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十萬元。(刑期自本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11月4日起至2014年11月3日止。)
三、在案扣押款物分別予以沒收或發還(清單附後)。
四、繼續向被告人王小石、林碧追繳違法所得的不足部分,予以沒收。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本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