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法院傳票
Ⅰ 01901213 今天給我打電話說是我有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刑事責任的)還要盡快去領取傳票,要不將強制執行。
不要管它,這是詐騙信息,這種詐騙形式在當前很是盛行。首先,前面的電話就不對,第二,刑事案件不會這樣電話通知的,再說,如果你真的涉嫌犯罪了,也應經過公安偵查、檢察院公訴、法院審判等階段,你沒有經過這些階段,怎麼會突然要追究你的刑事責任要求你領取傳票呢。如果涉嫌刑事犯罪了,公安機關早就介入並對你採取強制措施了,電話中說強制執行也就是無稽之談了。總之,不要再理會他們了,不管他們怎麼威脅你都不要管它,更不要向他們匯款,他們再打你電話,你就義正言辭地拒絕回應,他們到時自然就會放棄詐騙你的念頭的。
Ⅱ 上訴中院第一次傳票多久到
上訴到中院一般一個月左右下傳票,二審法院然後就會開庭審理案件,最終下達判決。法院傳票是人民法院依法簽發的,要求被傳喚人按指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地點出庭參加訴訟活動或進行其他訴訟行為的書面文件。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將判決書送達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不服判決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辯護人經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Ⅲ 地方人民法院和市中級人民法院都已經判決過了,不是二審終審制么,為什麼又收到法庭傳票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但是當事人認為案件有錯誤,可以申請再審。
如果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認為有錯誤可以上向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也可向同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3)中院法院傳票擴展閱讀:
1、當事人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二審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可以向原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應當通過原高級人民法院提交申請再審材料。
2、申請再審的當事人為再審申請人,其對方當事人為被申請人。
3、申請再審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應當屬於法律和司法解釋允許申請再審的生效法律文書。
4、申請再審應當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列舉的事由提出;對生效調解書申請再審的,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提出。
再審申請人申請再審應不超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所規定的申請再審期限。
Ⅳ 對方上訴中級法院多久下傳票
【法律分析】
當事人收到法院的開庭通知後,不論是電話形式還是傳票的形式,都應當按照法院通知的日期准時參加訴訟,作為原告,如果沒有按時出庭,法院會按自動撤訴來處理;如果被告接到開庭通知後沒有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審理。如果是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法官是可以通過電話、捎口信、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來開庭或調解。當然,如果法院是以上述非傳票的形式發送的開庭通知,未經當事人確認或者沒有其他證據足以證明當事人已經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將其作為按撤訴處理和缺席判決的根據。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Ⅳ 被告不服,提出上訴,在規定時間沒收到中院傳票,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么
不可以的,已經上訴就是啟動了上訴程序,原來的判決該沒有生效。無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Ⅵ 我被巿中級人民法院傳票了,起訴我侵權,不理,行嗎
公民被起訴,受到人民法院傳喚,收到傳票後,應到庭應訴,行使答辯權,維護自己的權益。若不理會,就放棄了答辯權,法院可以根據原告的證據、訴訟清求進行缺席判決。這樣被告處於被動地位,十分不利。
Ⅶ 法院傳票是需要自己去法院領嗎
法院傳票不需要自己去法院領,法院會想辦法送達。
第八十四條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五條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