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姑蘇區的法官
A. 蘇州獨任審理包括法官助理
包括
最新的規定,法官指導的法官助理可獨任審判
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遊城市,截至全2020年底,蘇州市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77.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274.8262萬人
B.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
C. 蘇州為何又稱姑蘇呢姑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嗎
姑蘇,就是蘇州。
蘇州古稱平江,又稱姑蘇,位於江蘇省東南太湖之濱,長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國著名的歷史 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命大臣伍子胥在此築城建都,迄今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也是講的蘇州!
姑蘇的由來
大禹時代畢竟太久遠,他在太湖地區治水的事跡,古代文獻留下的記載不多。只知道當時他有兩名主要助手,一位叫「胥」,是舜的農業大臣棄的兒子,另一位叫「冥」,是舜的民政大臣契的兒子。金友理《太湖備考》說,冥「勤其官而水死」,即是在治水工程中不幸殉職了,胥則在水災弭平後,被尊為「水平王」。舊時消夏灣和馬跡山分水嶺都有他的祠廟,消夏灣廟內的幾案都是石頭做的,可見其古老。《太湖備考》引《毗陵志》說了奉祀他的原因:
水平王,後稷庶子,佐禹治水,至會稽,誨人浚導,歿而祀之。
漢王符《潛夫論》也說到了他:
蓋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吳者也。
胥被封於當地,想來是洪水退後,需要得力幹部領導災民重建家園。胥是高乾子弟,又經歷了這次抗洪考驗,於是被任命為當地部落首領。自後這一地區就以胥為名,稱「姑胥」。「姑」的發音為輔音G,這是當地土語的發聲詞,無意義,常作專用名詞的前綴詞。姑蘇山又名姑胥山,東山莫厘峰舊稱胥毋山(見王鏊《姑蘇志》),其得名都與他有關。《潛夫論》說「范蠡收債於故(姑)胥」,也即指此地。
姑胥,《國語》、《史記》皆作「姑蘇」,有人認為是「後世轉音」(見《紅蘭逸乘》卷一),還有人認為「蘇」的原字含「魚」「禾」,表明此地是魚米之鄉,這都不確。姑胥又作姑蘇,是因為古代吳、楚「胥」「蘇」同音,如《左傳》所稱的楚國大臣申包胥,《戰國策》作「勃蘇」,就是例證。現在蘇州人仍把「髭須」叫作「租蘇」,也是古語的遺留。這就是姑蘇的由來。
禹繼舜為部落聯盟首領後,分天下為九州,姑蘇屬於九州之一的揚州。這個揚州不是今天的揚州市,《爾雅·釋地》說:「江南曰揚州」,地方大得很,包括今日江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和浙江、福建兩省以及江西的大部。
古揚州的情況《禹貢》有介紹,說那裡到處長著竹子,青草繁茂,樹木高大。不過土質潮濕,作為耕地是最差的,屬「下下」等,即最末等,因此賦稅也低,是「下上上」等,即第七等。關於繳稅情況《禹貢》也有描述:
貢物有黃銅、青銅、紅銅、美玉、美石、小竹、大竹、象牙、獸皮、鳥羽以及木材,沿海夷人穿草編織的衣帽鞋子,用筐裝著錦絲織品,把橘子、柚子包裝起來,待命而貢。進貢的船隻從長江、黃海直達淮河、泗水(李民、王健語譯)。
說的雖是全州,但也可看出當時蘇州地區的水土環境、物產和運輸情況。其中提到的沿海夷人原文為「島夷」,姑蘇先民即包括在內。
禹約死於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初。他在位時,大法官皋陶被推舉為繼承人。皋陶死在禹前,於是又推舉皋陶之子伯益為繼承人。可是禹去世後,伯益沒有接上班,給禹的兒子啟打跑了。啟自立為部落聯盟首領。自此原始公社制度解體,我國進入奴隸社會。姑蘇地區也是如此,這從張陵山、草鞋山遺址發掘的墓葬中可以看到,幾處墓內都有大量玉琮、玉璧等禮器,有的還有多名殉葬者的顱骨,表明墓主生前是擁有權力和財富的奴隸主。同時也表明姑蘇人已告別生產力低下、必須抱成團才能生存的原始公社,進入了有私有財產的階級社會。
夏啟四傳到少康,少康封庶子無余於會稽,建立越國。當時的會稽在今山西茅津渡(見何天行《仲雍之國》),經無余的武力開拓,深入到今錢塘江以南,把古揚州變成了越的領地。自此,姑蘇地區歸越王室的領主管轄。
約前十六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後,殷文化南漸,這從南京北陰陽營出土的商代卜骨和卜甲,也可得到證明。占卜術是當時的高級文化,但非中原所獨有,姑蘇地區也有人研究,而且青出於藍勝於藍。這位研究者名「咸」,海隅山(今常熟虞山)人。他首創用蓍草占卜的筮法,比龜甲占卜來得方便,因此受到當局的重視。其時最高政務官是伊尹之子伊陟,他推薦咸擔任「巫」,故稱巫咸。「巫」是執掌祭祀和占卜的官,《周禮筮人》說:「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可知巫咸是中樞決策人之一。其時商帝太戊當政,王綱不振,諸侯都自行其是,不買太戊帝的賬。經伊陟、巫鹹的整頓,才恢復了中央的權威。
可是三傳到戔甲時,王權又衰落了。戔甲之子祖乙繼位後,任巫咸之子賢為最高政務官。巫賢大概得到父親的傳教,經他設法加強中央權力,商王朝又得以振興。這兩位政治家死後都歸葬故鄉。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說:
巫咸及子賢冢,皆在蘇州常熟西海虞山上,蓋二子本吳人也。
這與《吳地記》所載基本一致,後者說巫咸墓在蘇州平門外「東北三里」。平門最早叫「巫門」,即來源於此。
約前十三世紀,武丁即位。他曾南擊「荊蠻」,把青銅文化帶到了長江流域。當時姑蘇地區已廣有人煙,部落眾多,如石湖越城、長青金雞墩、高景山茶店頭、橫塘魚城、車坊澄湖、新郭小巷上、東渚寶山等地都有商文化遺址發現,或是灶坑、土井,或是墓葬和隨葬的玉器、陶器陶片,可就是沒有商代青銅器!這表明以殷(今河南安陽)為中心的商王朝,它的勢力輻射到這邊緣地帶,已是強弩之末。也說明此時的姑蘇地區是不被注意的蠻荒之鄉。
D. 姑蘇區法院法官名錄我是老賴,我叫吳翔,2013年5月我拿到判決書,欠詹旋7萬成立。我不想做老賴,更
蘇州這么文明的城市,還有這樣的事!你結冤的那個人,他肯定是黑白兩道專都通,在蘇州屬城裡有較大的勢力,你肯定斗不過他了。但我也有疑間,蘇州這么多派出所,還有法院都針對你,是否你有根本性的錯誤?我想雖然你的對頭勢力很大,但管執法的人不可能一個都不講良心,都去為虎作悵的。我也深切體會過得罪了有勢力的人後,下場是很艱難的,你如果心裡清楚有冤屈,有理沒處訴,建議你去找個律師問問,能否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另外,你可否找個媒體記者,把這個事情在媒體上公開,求得社會上正義的呼聲。如果你真有冤屈,你能把事情在姑蘇晚報上登載曝光,到時候市委書記石泰峰也會關注這事,這件事就會大有起色了,你的命運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E. 吳江市法院院長姓名
截止2015年12月,江抄蘇省蘇州市襲吳江區人民法院院長:金玉平 。
金玉平職務:吳江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大學本科,法律碩士,四級高級法官。
吳江市法院
地址:吳江市高新路788
交通:吳江大廈-公交站202米
途經公交車:702路708路742路松陵102路松陵108路松陵111路松陵112路松陵207路松陵212路松盛118路吳江718吳江718路
F. 中國近代有名的法官都有誰呢
倪征燠 (1906-2003),
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版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權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G. 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法院法官劉虎被人收買亂判案該從哪裡舉報請求上面
是真的話去市紀委,不是的話,不要誹謗。
H. 東京審判後中國法官去向
東京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美、英、法、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
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向哲浚和倪征燠:為遠東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
梅汝璈,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向哲浚(1892-1987),湖南省寧鄉縣雙江口人,遠東國際大審判結束後,拒絕了國民黨政府讓其出任「最高法院首席檢察長」的任命;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法政大學、上海大夏大學、東吳大學擔任大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後,又先後在復旦大學法律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擔任法律教學和研究工作。1960年擔任上海財經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兼外語教研室主任,1965年退休,1987年8月31日逝世,享年96歲。
倪征燠 (讀音:yù),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 (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
倪征燠,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新中國成立後,倪征燠調到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任法律顧問。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後,他多次作為代表出席國際海洋法大會;1981年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1984年,倪征燠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資深的閱歷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國際司法界最高榮譽的國際法官。倪征燠於2003年9月3日晚19點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I. 蘇州姑蘇區法院2021公務員法官助理進面試多少分
摘要 您好!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2022江蘇公務員考試公告將於2021年10月30日發布,招錄8159人,6404個職位(職位表|職位檢索),2022江蘇公務員考試補報名時間為2021年11月12日(補報名入口|報名繳費入口|報考指導|報名數據分析)。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1年12月11日(考試大綱|准考證列印|筆試備考資料)。
J. 蘇州市姑蘇區法院有幾個院長,哪個院長才是真正為老百姓辦事的
唉,當今社會真有為老百姓辦事的官員嗎?現在不是古代、你以為都是包青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