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鐵規禁令
1. 刑事案件中如何申請法院禁令
行政訴訟法中申請法院禁令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具體是: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一項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時間多長
法律分析: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從2月底開始,6月底基本結束,分為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提升3個環節。教育整頓的對象包括包括政法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全體在編在職幹警以及各鎮黨委政法委員。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 六是建設過硬民事審判隊伍。加強人民法院黨的政治建設,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民事審判隊伍。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增強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加強知識產權、互聯網、金融、涉外商事等領域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培養。夯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任職迴避等鐵規禁令,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以廉潔司法保障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3. 什麼情況可以向法院申請禁止令就是不想讓一個人接觸到。
我們國家所說的這種情形,在民事訴訟法下,稱為「行為保全」,具體見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的規定。
申請行為保全時,要滿足法定的「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條件,可以由對方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在訴訟中,也可以由法院自行決定。
除此外,還有訴前行為保全,但是標准更嚴格,根據個人的經驗,一般申請訴前保全的,除非有特別好的理由,法院是不會同意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適用條件和程序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3)法院的鐵規禁令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條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四條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4. 我被法院禁令怎麼辦、
一般帶有命令強制性制度。廣義的禁令也包括執法當局責令被申請人必須為特定內行為的命令,即強容制令,中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先予執行的一些情形就屬於這種強制令。根據中國相關司法解釋,臨時禁令有附期限的禁令和不附期限的禁令兩種。而永久禁令(即判決停止侵權)則應當在對案件所涉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全面審查後作出並在該裁判內容依法生效後予以執行,不屬於臨時措施制度范疇。
5.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三個階段
法律分析:三個階段分別為學習教育環節、查糾整改環節、總結提升環節
在學習教育環節,教育整頓突出思想引領、固本培元,開展忠誠教育、黨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愛民實踐教育等「五項教育」,強化理論武裝,教育幹警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忠誠根基,增強政治自覺。
在查糾整改環節,教育整頓突出「自查從寬、被查從嚴」,堅持自查自糾與組織查處、專項整治同向發力,以「鐵」的決心、「嚴」的基調、「真」的態度、「硬」的措施,落細落實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的各項措施,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
在總結提升環節,教育整頓突出總結評估、建章立制,推動持續整改、常態長效,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鞏固教育整頓成果,推進源頭標本兼治,形成一批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 三、下一步的措施和建議 六是建設過硬民事審判隊伍。加強人民法院黨的政治建設,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民事審判隊伍。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增強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加強知識產權、互聯網、金融、涉外商事等領域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培養。夯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任職迴避等鐵規禁令,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以廉潔司法保障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6. 什麼是訴前臨時禁止令
訴前臨時禁令是指提起訴訟前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法院有權依照一方當事人請求,採取及時有效的臨時措施,為防止遲誤可能給權利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被銷毀的危險。
訴前禁令是未經庭審程序,完全依據申請人的單方申請作出的,因此對其必須嚴格限制。這也是避免司法保護這種公共資源被當事人濫用的必然要求。
中國《專利法》第六十六條賦予了中外專利權人及相關利害關系人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正式起訴前向法院申請責令侵權方停止有關行為的救濟途徑。這就是業內常常提及的「臨時禁止令」。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在訴前禁令過程中沒有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的必經程序,但是法院在認定申請人提交證據效力的時候,應依職權對證據真實性、關聯性等方面進行初步審查,合理認定證據效力,而不應因訴前禁令依單方申請作出,就對申請人提交的證據不加審查一並採信。
(6)法院的鐵規禁令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目前在司法實踐中適用訴前禁令,實體上一般應審查以下四個要件:
(1)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知識產權;
(2)不採取有關措施,是否會給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3)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情況;
(4)禁令的作出是否會損害公共利益。
申請人應提供證明其專利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專利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專利年費交納憑證(如果申請人是利害關系人的,還需要提供證明其符合法定利害關系人的證據)等,以確定申請人專利未處於無效宣告程序中,至提出請求之日為有效專利。
如果申請所涉及的是實用新型專利,還要求申請人提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出具的檢索報告。如果申請人是外國企業或個人,其委託書上的中文譯名必須和專利文件上的專利權人的中文名稱完全一致。
7. 法律對老賴的禁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
法釋[2010]8號
為進一步加大執行力度,推動社會信用機制建設,最大限度保護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執行工作的實踐經驗,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費。
第二條人民法院決定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時,應當考慮被執行人是否有消極履行、規避執行或者抗拒執行的行為以及被執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
第三條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費後,不得有以下以其財產支付費用的行為: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六)旅遊、度假;
(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費行為。
被執行人為單位的,被限制高消費後,禁止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財產實施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
第四條限制高消費一般由申請執行人提出書面申請,經人民法院審查決定;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決定。
第五條人民法院決定限制高消費的,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限制高消費令由人民法院院長簽發。限制高消費令應當載明限制高消費的期間、項目、法律後果等內容。
第六條人民法院根據案件需要和被執行人的情況可以向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也可以在相關媒體上進行公告。
第七條限制高消費令的公告費用由被執行人負擔;申請執行人申請在媒體公告的,應當墊付公告費用。
第八條被限制高消費的被執行人因生活或者經營必需而進行本規定禁止的消費活動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獲批准後方可進行。
第九條在限制高消費期間,被執行人提供確實有效的擔保或者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高消費令;被執行人履行完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本規定第六條通知或者公告的范圍內及時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高消費令。
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設置舉報電話或者郵箱,接受申請執行人和社會公眾對被限制高消費的被執行人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的舉報,並進行審查認定。
第十一條被執行人違反限制高消費令進行消費的行為屬於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行為,經查證屬實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予以拘留、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有關單位在收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仍允許被執行人高消費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二條本規定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8. 如何申請法庭禁止令
1、因個人生活瑣事不能申請法庭禁止令,但可以先起訴,之後再向法院申請禁止令,禁止對方作出一定行為。
2、向法院申請禁止令,一般要書面提出申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8)法院的鐵規禁令擴展閱讀:
案例:10歲男童多次被父毆打法院發禁令禁止父親騷擾、接觸
珠海一男子阿明(化名)和阿嬌(化名)於2004年經人介紹認識後不久就登記結婚生下了兒子小華(化名)。阿明一直不愛工作,2015年還因犯罪被法院判刑一年三個月。刑滿出獄後他性情大變,脾氣變得十分暴躁,依然不出去工作,靠著阿嬌經營小本生意支撐家庭,也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對小華不聞不問,為此夫妻雙方在家中經常吵架。
2016年3月30日、4月30日、5月1日、5月12日阿明先後多次不分緣由對10歲的小華和阿嬌實施毆打,致使小華四肢及臀部均有不同程度受傷,手臂有瘀血痕跡等。小華母子感到自己面臨家庭暴力的危險,便向香洲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並提交了結婚證、出生醫學證明、社區居民委員會證明、傷情照片等相關證據。
法院經審查認為,小華母子的申請符合《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條件,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裁定禁止阿明對小華、阿嬌實施毆打、威脅等家庭暴力行為;禁止阿明騷擾、跟蹤、接觸小華、阿嬌。保護令作出後阿明再也沒有毆打過小華和阿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