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長子法院法官

長子法院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5-04 14:12:01

㈠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

㈡ 13歲哥哥怕8歲弟弟受委屈,請求法官把自己判給媽媽,有多麼的讓人心酸

媽媽寧某和爸爸劉某於2006年相識,並於2008年舉行了婚禮。同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即13歲男孩。第二個兒子出生於2013年。結婚後兩人就瑣碎的事情發生爭吵,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多年的不滿使這對夫妻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弱。2016年寧某和劉某正式分居,他們的兩個兒子由祖母撫養長大。多年來寧某從未給他的孩子一分錢,甚至從未見過他的孩子,2018年寧某向法院起訴並與劉某離婚。

兒子說不想在這里,沒有父親沒有奶奶,也沒有幼兒園的朋友。姐姐突然明白了孩子的寂寞,每個周末她都會主動與前夫聯系。去探望孩子並帶孩子回祖母和兄弟團聚。她對我說:我不會阻止他見他的父親和兄弟,因為我擔心有一天我會離開這個世界,這個孩子將沒有親戚,而他對他來說將是困難的。他的餘生。從五歲到現在的大學畢業後,大姐已經五十多歲了。她不是一個人再婚,為了孩子她已經過了半生。她說自己值得,她註定要敬佩一個生活透徹的女人。

㈢ 長治市政府網市長你好,我丈夫因車禍去死八年,長子法院到現在都不解決,我該怎麼辦

我看你還是找律師看看啊,,或者找媒體幫你報道吧..引起關注,上面的人就會變得重視啦,,

㈣ 子女如果和父母斷絕關系,還要履行將來贍養老人的義務嗎

1、父母子女關系是不能斷絕的,即使以所謂的聲明、協議等方式斷絕了父母子女關系,子女將來還必須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贍養義務是法定的。
2、《婚姻法》第21條第1款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9條第1款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可見,子女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履行,所以不能以已斷絕父母子女關系為由拒絕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

㈤ 長治市政府網我丈夫因車禍去死,不年了,長子法院都不解決,難道法律真的只是給我們老百姓定的嗎

中國是個法律社會,但是無法避免的總是有貪贓枉法之人。只要你的事是合法的,有有法律回效應的判答決書,你就去告,去擴大事件的影響力,讓所有人都知道,讓所有人都譴責他們,讓記者去調查,讓他們感到靈魂的不安。廣大的善良群眾會支持你的

㈥ 誰可以說下john marshall 對supreme court 做出的貢獻

Just give me a few hours, My computer dosen' t have chinese typing function. When I get home I will write the answer

學法的人似乎都知道,約翰·馬歇爾是美國現代法治的奠基者。他在「馬伯里訴麥迪遜案」對司法審查權的闡述和實踐,已經成為法學院學生耳熟能詳的經典案例。不過,這位天才的法律人,出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經過,卻純屬偶然,且不乏黨派之爭。

說到馬歇爾出任首席大法官的歷史機緣,就不能不從美國立國之初的黨爭開始。在1800年美國首次由黨派候選人競爭的總統選舉中,聯邦派在任總統亞當斯輸給了共和派副總統傑弗遜。在同時舉行的國會選舉中,聯邦派也是一敗塗地。於是,它只好把維護其政治影響力的希望寄託於不受選舉政治決定的司法部門。為此,亞當斯在1801年1月20日,任命自己的國務卿馬歇爾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並得到了參議院的認可。馬歇爾出任大法官後,居然還代理著國務卿,直到1801年3月3日亞當斯總統任期屆滿為止。從現在的眼光看來,這顯然是違法三權分立的原則。

亞當斯選擇馬歇爾,被認為「是一項改變歷史進程的令人愉快的巧合」。這裡面的確有太多的因緣際會。首先,1796年在任資深大法官顧盛回絕華盛頓總統對他的首席大法官的提名;如果他接受的話,他將一直做到1810年去世,所以根本不會由馬歇爾的機會;其次,當時的首席大法官埃斯沃斯被抓差出使法國,並因此病倒、辭職;如果沒有出使法國,也沒有馬歇爾的機會;最後,埃斯沃斯辭職後,亞當時立即提名剛剛卸任紐約州州長職務的、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傑伊,盡管參議院已經批准了這一任命,但傑伊根本無意重新回到曾經坐過的位置。根據馬歇爾自己的回憶,「我當時推薦帕特森大法官接任,但總統不同意,認為繞過顧盛選擇資歷更淺的帕特森會傷害顧盛的感情。總統隨即對我說:『就你了』」。亞當斯沒有選擇帕特森的真正原因在於,帕特森是漢密爾頓的朋友,而亞當斯和漢密爾頓是聯邦派中的冤家對頭。

這一選擇,雖在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馬歇爾雖不屬於華盛頓、傑弗遜、亞當斯和麥迪遜這樣的開國元勛,但可以算是美國第二代領導人。獨立戰爭期間,馬歇爾曾在大陸軍中擔任過上尉軍官,目睹了戰爭初期大陸軍中各邦民兵建制龐雜、各行其是的混亂局面,深感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政府的重要性。他後來曾經回憶說:「我作為一個弗吉尼亞人參加獨立革命,鬧完革命變成了一個美國人」。參與獨立戰爭的經歷「讓我確信,美國是我的國家,國會是我的政府。這些感受是如此地強烈徹底,已經成為我身心的一個部分。」

1780年冬天,25歲的馬歇爾利用軍中休假,去威廉和瑪麗學院研習法律。經過短暫的三個月學習後,馬歇爾成為了一位開業律師,並迅速成為弗吉尼亞州最成功的法律人。馬歇爾懷疑平民政治,深信用司法權威約束立法機構的重要性。1788年,在辯論是否接受聯邦憲法的弗吉尼亞制憲會議上,作為邦議員的馬歇爾,提出了支持憲法的有力證據:「如果國會制定的法律未在憲法所列舉權力的授權中,那麼,作為憲法的守護者,法官將應該將其視為違憲……,並宣布其無效」。他的這一看法以及出任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後的所作所為,顯然與其當年的軍旅經歷有直接關系。

就馬歇爾的個人志趣而言,他對承擔公職的熱情並不很大,先後謝絕了華盛頓要其出任聯邦總檢察長、駐法公使,亞當斯要任命其為大法官的邀請。不過,出於對國家的忠誠,馬歇爾還是出任過邦議員、聯邦外交特使,聯邦眾議員和國務卿等職務,但時間都很短。盡管如此,他政府行政和立法部門積累的經驗,為他後來成為一位偉大的大法官打下了結實基礎。

(二)馬歇爾的司法實踐

從1801年出掌最高法院,到1835年終老任上,馬歇爾一干就是34年,成為美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席大法官。其領導的法院一共發表了1 106份判決書,馬歇爾本人撰寫了其中的519份。在62個涉及到憲法的案件中,他撰寫了36份判決書。他所做出的所有憲法判決,幾乎都圍繞著三個目標:第一,保證美國這個新生的共和國擁有實現其有效治理的權力;第二,保證聯邦權力高於州權;第三,保證私有產權不受政府公權的侵犯。通過這些司法實踐,馬歇爾把紙上憲法的文字,變成了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憲政。如果說美國1787年憲法確定了美國的憲政框架,提出了法治的目標,那麼馬歇爾法院充實了這個框架,實踐了法治的理念。為了表達法院判決的權威,他徹底改變了最高法院原來沿襲的英國傳統,即由大法官分別撰寫判決意見的做法,確立了發表一項法庭意見(一致和多數意見)的傳統。而他本人總是願意承擔撰寫意見書的任務,從而用自己的想法影響其他大法官。對此,他的政敵傑弗遜深惡痛絕。在後者看來,這無異於假公濟私,用最高法院「集體權威」的推銷馬歇爾國家主義的「私貨」。

馬歇爾法院實踐的憲法解釋具有一種原創性,直接與憲法的文本本身相聯系,而不像以後的法院那樣,要依靠累積起來的先例來支撐其觀點。由於和制定憲法的那一代人形成了一種活生生的聯系,馬歇爾法院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聲稱,對於憲法的含義和意圖它擁有制憲者的理解。用後來的著名大法官奧利弗·霍爾姆斯大法官的話說,馬歇爾法院代表了「歷史性戰役的戰略轉折點」,其偉大就在於「生逢其時」。毫無疑問,首席大法官馬歇爾和他的夥伴創造了他們絕大多數的歷史時刻。

在其職掌最高法院的34年期間,馬歇爾可以說徹底地支配了最高法院。就連傑弗遜1804年任命的第一位大法官,有著「最高法院第一位異議者」之謂的威廉·約翰遜,盡管是馬歇爾法院最具有獨立傾向的法官,「一位熱情洋溢的民主派」,最終也基本上認可了馬歇爾的遠見,接受了馬歇爾的領導。正像他自己在給不滿其表現前總統傑弗遜的信中所雲:「最終,我發現自己或者遵從環境,或者成為我們談到過的那種毫無影響小角色。我只好屈從潮流」。在一些傑弗遜派眼裡,約翰遜和其他「屈從潮流」的共和派大法官無異於「叛徒」。實際上,約翰遜絕非對馬歇爾唯唯諾諾。在其30年的任職期間(1804-34),法院一共有35個附議和74個異議,其中約翰遜就撰寫了21個附議和34個異議。如果說馬歇爾主導的法院意見確保了法院的威望,那麼,約翰遜的附議與異議則表明,法院同樣有足夠的韌性允許內部不同意見的存在。

對馬歇爾的領導地位,當時的一位英國作者有過傳神的描述:馬歇爾的聲音「柔和」,「他座位兩邊的六位法官,凝望著他,與其說想他的副手,還不如說是學生」。盡管1811年以後,好幾位共和派代替了原來聯邦派空出的大法官位置,並逐漸占據了最高法院的多數,但這並沒有動搖馬歇爾的主導地位。有人認為,「在最高法院的整個歷史中,這樣的主導地位絕無僅有」。在馬歇爾執掌法院的34年的時間里,他只有8次與法院的意見相異。當然,很大程度是時代造就了馬歇爾,但是,不可否認,馬歇爾的政治智慧、領導才能、法律天才和團隊精神則構成了他成功的內在條件。

馬歇爾政治智慧和法律天才的一個重要體現,便是在立法和行政當局對憲法這個新生事物並不十分專注得時候,通過激活憲法來建立和鞏固最高法院原本並不確定的權威。美國憲政專家麥克洛斯基寫到:「在共和國歷史早期急風暴雨的年代裡,國會和行政部門的人已經一再表明,對他們來說,憲法並不像政治結果那麼重要。這樣的證據在兩黨歷史中比比皆是,聯邦派的《懲治叛亂法》和傑弗遜派購買路易斯安娜領地的行動就足以證明這一點。這樣,司法部門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宣布憲法是屬於它的,並將其自身的尊嚴與基本法的尊嚴等同起來,馬歇爾非常樂意地把大膽與審慎結合在一起,由此獲得了最多的利益。」

(三)確立和建構憲法法

馬歇爾確立最高法院權威最重要、同時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通過憲法案例的判決來解釋憲法,從而創造了聯邦司法部門專有的領域——憲法法(constitutional law ),這也是馬歇爾法院最根本和最持久的成就。憲法法將司法審查的實踐牢固地根植到憲法的文本中,使之成為美國憲政制度中習以為常和經久不衰的運作原則。在最高法院早期司法實踐中,司法審查主要是針對州法,其目的是鞏固新生的聯邦。一個幸運的巧合是,司法審查肇始於「馬伯里案」,它否決了一項國會法律,這多少讓這一權力的運用披上了中立的外衣上,讓它看起來並非專門針對州行為。

「馬伯里案」後,馬歇爾再也沒有否決過一項國會法律。顯然,在馬歇爾看來,司法審查應該是一種非常規的、極少動用的保護根本大法的手段。但是,這只是就國會的立法而言,對於州法,馬歇爾和他的同僚則沒有那麼客氣了,他們頻頻使用針對州法的司法審查,一步步地鞏固聯邦的權力,培養人們對聯邦的忠誠。在這些案件中,馬歇爾法院開啟了憲法司法化的進程,對憲法文本進行司法詮釋。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用法官解釋普通製成法同樣的方法和原則來對待憲法。就這樣,憲法從高不可攀的天國來到了觸手可及的凡世,變成了一門「法律」分支,遵從於日常的司法解釋和實踐。憲法洗盡鉛華,歸於平常,退掉了其作為政治根本大法的神聖特點,擁有了普通法律的特性。而這樣的法律能夠在聯邦法院制度中暢通無阻,法官也能夠在日常的訴訟解釋這樣的法律。

慢慢地,美國的憲法法形成了,變成了法律的一個分支---就像商法、契約和財產法,有著自己的一套原則和主要案例。像其它法律領域一樣,憲法法的出現和發展,是法院的判決和法院中對立的雙方提倡和辯論各自權利的結果。通過把憲法的詮釋應用到判決中,馬歇爾法院能夠把憲法原則的宣示和一項普通的法律裁決融為一體。由此,它能夠說服美國民眾接受他們對憲法原則的闡釋,不是作為政治,更多的是作為法律。

(四)尋找遠離政治的司法價值

從其大法官生涯的開始,馬歇爾就認識到,最高法院的有效性依賴於是否有能力促使民眾接受,其作為一個沒有黨派偏見宣布「法律」、不接受任何 「政治」問題的機構。法律和政治的分離,是美國司法部門能夠最終崛起,而與國會和總統平起平坐、三足鼎立的關鍵所在。忠誠於憲法和法律,擺脫政治的干擾和輿論的壓力,馬歇爾治下的最高法院獲得了值得民眾信任的尊嚴和權威,由此也擁有了決定重大公眾問題的權力。這一成功的關鍵所在,是最高法院把憲法視為其專用的資源。

《馬歇爾文件》的編輯和傳記作者查爾斯·霍布森概括說,「馬歇爾和他的同事,通過讓美國民眾崇拜憲法,建立起了最高法院的制度性力量。作為憲法的守護者,最高法院讓自己成了人民永恆意志的代言人。到1835年,最高法院擁有了神秘的力量,大法官有著奧林匹斯諸神般的傳奇,是令人驚羨的憲法保護者,遠離著政治的渾水。這樣的神秘絕技繼續構成了最高法院超凡力量的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了說明了,為什麼一個終生任職、非民選的法官組成的機構能夠令人信服地聲稱,服務於民主政府的目的。」如果與同一時期歐洲國家的法院相比,最高法院的確鶴立雞群。來自舊大陸的托克維爾感嘆到:「其他的任何國家都沒有創制過如此強大的司法權。美國的最高法院,不管從其職權的性質來說,還是從其管轄的受審人的范圍來說,均遠遠高於已知的任何法院」。

在馬歇爾法院榜樣的帶動下,美國各地各級法庭開始避免處理和捲入黨派的政治問題,對法院的司法管轄范圍進行更細致的考察和區分。目睹了立法機構內部不同利益集團的黨爭,人們日益信任法院的公正,法院的聲望明顯提高。有人甚至爭辯道:如果沒有法院的保護,沒有持久不變的普通法,「權利將永遠得不到補償,錯誤也永遠得不到糾正」。經歷了革命、立憲和建國所有這些重大事件的民主派麥迪遜,晚年時對聯邦法院有了新的認識。他告訴老友傑弗遜,司法部門是唯一類似仲裁人的政府機構,它超越各種利益相互競爭的市場,做出公正和不偏不倚的裁決。托克維爾在考察美國民主後,也得出了如下結論:「法院是司法系統能夠控制民主制的看得見的機構」。

(五)美國憲法第一人

聯邦法院所有這些成就幾乎都離不開馬歇爾的貢獻。律師出身的美國總統加菲爾德對馬歇爾有生動的評論:「馬歇爾找出憲法文本,賦予它力量。他找到的是一付骨架,卻賦予它血肉之軀」。由於馬歇爾歷史性地加強了最高法院的權威,故在美國歷史上享有「偉大的首席大法官」(The Great Chief Justice)和「華盛頓之後的第二人」之美譽。一位傳記作者甚至認為,「如果說是華盛頓創建了這個國家,那麼,是馬歇爾定位了(defined)它。」在美國對法官歷史功績所作的歷次評估中,馬歇爾永遠是高踞榜首。

看到馬歇爾為加強新生美國的法治、特別是聯邦政府權威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和貢獻,已經告老還鄉的前總統亞當斯非常開心。在任命馬歇爾為首席大法官25年後,他誇耀說:「馬歇爾是我送給美國人民的禮物,這是我一生最為自豪的事情。回憶我一生所作的事,沒有比這更令我愉快的」。亞當斯自然會有這樣的感嘆,因為他曾經悲觀地認為,美國憲法作為一種試驗,很可能不會比他的壽命長!

另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事實是,這位如此了不起的法官,所受的基礎教育和法律教育卻是如此之少。馬歇爾只上過兩年的私塾,剩下的時間主要是靠父親的耳熏目染,而他父親所受的教育也不多。在威廉和瑪麗學院三個月的法律學習期間,馬歇爾還墮入情網。其課堂筆記不僅記載著法律的內容,還寫滿意中人的芳名。不過,他做到了學業戀愛兩不誤,完成了法律訓練。看來,馬歇爾的經歷證明,至少在19世紀上半葉,經驗而不是學歷,是成為偉大法官的首要條件。

充分的政治經驗,豐富的生活閱歷,「法律速成班」的訓練,使馬歇爾不像很多法官律師那樣,拘泥於法律的條條框框,死摳案件的末枝細節,而具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一種以法治國的雄心壯志,一種綱舉目張的辦案能力。一位美國學者非常精闢地概括了馬歇爾的司法理念:「在其漫長的法官生涯中,有兩個持久不變的概念主導著馬歇爾:一是聯邦國家的主權,二是私有財產的神聖」。靠著這兩個觀念,馬歇爾堅韌不拔,披荊斬棘,終於把最高法院確立為美國憲法的最終解釋者,並利用這一角色為美國的強大奠定了法治的基礎。

㈦ 天津最高法院的院長是誰

全國只有一個最高法院,那就是北京那個,天津只有高級法院,相當於省級法院,現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是李少平,個人情況如下:
職級:二級大法官
男,1956年10月出生,漢族,山西武鄉人,1975年4月參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研究生學歷,法學教授,現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學習簡歷
1978年09月至1982年07月,在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學習。
1984年09月至1987年08月,在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刑法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
任職簡歷
1975年04月,為山西省長子縣插隊知青。
1977年10月,為山西省高平縣絲織廠子弟校中學教師。
1982年07月,為西南政法學院(現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教師。
1987年08月,為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幹部。
1988年01月,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處級審判員。
1990年11月,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1991年08月至1993年03月,掛職任涼山自治州會東縣委副書記。
1993年03月,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正處級審判員。
1993年08月,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刑事審判庭庭長。
1995年12月,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2000年11月,任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2002年01月,任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正廳級)。
2002年11月,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書記。
2003.01任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省十屆人大代表。 2003年9月兼任四川省委政法委委員。
2007年12月,任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書記。
2008年01月,當選為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二級大法官。
相關著作: 《擾亂市場秩序犯罪的法律適用》
學術成果: 先後在國家重點法學研究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先後編寫、出版了法學書籍10餘本,共計發表70餘萬字的學

㈧ 我被長子 法院以尋釁滋事判了冤案,請問山西省巡視組來到了長子能為我升冤嗎

不能。
巡視組屬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聯合辦公,主要巡視稽版查省部級領導干權部違反黨紀國法的問題。
而你兒子的事屬於司法范疇,黨的巡視組無權干涉司法。
你兒子的事應該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10天內提出上訴。如果過了上訴期或者已經二審終審了,對已生效的判決可向檢察院或者終審法院申訴。但是你要有足夠推翻判決的證據。
刑事被告人對生效判決不服,可向終審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42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熱點內容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
全國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2-08 22:46:13 瀏覽:23
勞動法休息休假的案例 發布:2025-02-08 22:39:05 瀏覽:512
廣東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發布:2025-02-08 22:37:11 瀏覽:184
民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08 22:22:16 瀏覽:897
2018勞動法產假假期 發布:2025-02-08 21:33:51 瀏覽:928
民法規定特殊情況 發布:2025-02-08 21:16:29 瀏覽:930
福建水路交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21:06:26 瀏覽:729
刑法哲學下載 發布:2025-02-08 20:14:30 瀏覽:630
法院小段子 發布:2025-02-08 20:01:44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