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下達執行通知書

法院下達執行通知書

發布時間: 2022-05-04 21:03:38

法院下達的執行通知書通知書上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欠債欠錢的明細

扣壓凍結財產,沒有。
一般內容是扣壓凍結被執行人財產,沒有明細,判決書上才有明細。我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幾種: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等。
歸根結底,執行就是確保法院判決能夠最終落實的手段。常言道: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② 執行通知書不執行後果

法律分析:1、法院下達執行通知書後,被執行人應當按執行通知書載明的時間和數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超過執行通知書載明的時間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2、法院可以採取的強制執行措施包括:凍結、劃撥銀行存款;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車輛、房屋、股票、基金等財產;罰款、拘留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處罰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③ 收到法院執行通知書接下來會怎樣

被執行人收到法院的執行通知後,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如實申報財產,配合法院執行工作,如果拒不執行的,法院會取采強制措施執行。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④ 收到法院的強制執行通知書,應該要怎麼做

在現實的生活中每個人互相接觸,這個社會是一個所有人互相交集的社會。就是因為這樣的互相交集,我們每個人與其他人之間,或多或少有著密切的聯系,或者產生一些矛盾和不必要的麻煩。

⑤ 執行通知書下達是強制執行嗎還是有一定的期限等待執行

執行通知書一般從實踐角度講沒有履行的時間限制。但是執行案件都是六個月的執行期限,因此被執行人必須在執行案件立案後六個月內履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第一條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後7日內確定承辦人。

第三條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第四條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

⑥ 法院執行通知書下達後,多久才能執行

執行通知書一般從實踐角度講沒有履行的時間限制。但是執行案件都是六個月的執行期限,因此被執行人必須在執行案件立案後六個月內履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第一條: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後7日內確定承辦人。

第三條:承辦人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

第四條:承辦人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3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

(6)法院下達執行通知書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應以法律文書為根據。

法律規定下列法律文書具有執行效力:民事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具有財產執行內容的刑事判決書和裁定書;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仲裁文書;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公證文書;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這些法律文書必須發生法律效力,沒有生效的不能作為執行的根據;法律文書還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如果只是確認或者變更法律關系的,則無需執行。

⑦ 法院執行通知書下達後,多久才能執行

法院執行通知書一般從實踐角度講沒有履行的時間限制。但是執行案件都是六個月的執行期限,因此被執行人必須在執行案件立案後六個月內履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第一條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⑧ 法院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後多久開始強制執行

第一、單理論上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內問題的規定(試行)》的有關容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受理執行案件後,應當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承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第二、但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一個程序性的時間問題,各地的法院操作不太一樣,有的地方執行案件由主審法官將材料移送至執行庭,再由執行庭分配給具體執行的法官,有的地方需要到立案庭立案,再由立案庭分配給執行庭。
第三、根據上述規定,法院在收到您執行申請後,有七天的審查期限,再加上審判人員/立案庭移送至執行庭——執行庭再具體分配到執行人員手中,這肯定也有個過程呢

⑨ 執行通知書就是強制執行嗎

法律分析
執行通知書的意思就是告訴被執行人,該案件對方當事人已經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了,如果被執行人不自動履行的話,法院將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另外,法院下達執行通知書後,被執行人應當按執行通知書載明的時間和數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超過執行通知書載明的時間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申請強制執行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是必須有生效的行政裁判文書作 ,如對於一審判決,必須是在法定期間內無人上訴,而二審判決,經作出即生效。二是裁判文書必須具有可執行的內容。如,財產關系人身關系一般不能強制執行。法院可以採取的強制執行措施包括:凍結、劃撥銀行存款;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車輛、房屋、股票、基金等財產;罰款、拘留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熱點內容
司法三效果 發布:2025-02-08 23:33:26 瀏覽:534
刑事訴訟法的公民代理 發布:2025-02-08 23:28:23 瀏覽:731
與道德有關的詩 發布:2025-02-08 23:08:55 瀏覽:973
廣州天河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8 23:03:48 瀏覽:675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
全國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2-08 22:46:13 瀏覽:23
勞動法休息休假的案例 發布:2025-02-08 22:39:05 瀏覽:512
廣東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發布:2025-02-08 22:37:11 瀏覽:184
民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08 22:22:16 瀏覽:897
2018勞動法產假假期 發布:2025-02-08 21:33:51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