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當庭法官

當庭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5-04 22:04:32

⑴ 交通事故開庭時法官一般問些什麼問題

交來通事故案件審理中,源法院會核實雙方當事人基本信息情況,就雙方之前發生交通事故的事實詢問是否真實,會要求原告提交相關的證據證明其要求賠償的損失項目和賠償的金額計算方式,法庭辯論後會徵求雙方是否同意調解的意見。

⑵ 開庭時法官態度明顯偏向對方當事人時該怎麼應對

首先要冷靜下來思考,法官是否真的是態度明顯偏向對方?很可能很多時候你的感覺並不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前代理過的一個承攬合同糾紛的案子:

我代理的原告,標的額大概有30萬,我方的證據非常不好,雙方之間沒有簽訂合同,原告的主要證據就是有很多批次供貨中的某些批次的送貨單,單據上只有被告的材料專用章,且賬目往來非常混亂,也不是通過被告的對公賬戶,而是被告實際控制人的某些親戚的賬戶。

開庭時,我發現幾乎每次我說出一個觀點,法官就要反駁,大概就是你為什麼這么認為,你這么說有什麼什麼問題;而對方律師說什麼法官就不說話,只是書記員正常記錄。本來我代理原告,主要的舉證責任就在我,我感覺整個庭開下來我非常累,而對方律師就比我輕松很多。

開庭後,我根據我自己做的開庭記錄,把案件的爭議焦點和法官質疑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我當庭表述的還不夠滿意的地方,梳理和論述了一遍,形成了《庭後補充代理意見》。我也查閱和參考了大量的經典案例,力求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把代理意見提交給法官幾天後,法官打電話給我,說:「李律師,我把我郵箱告訴你,你把你代理意見的電子版發我一下!」這個案件判決書結果為,不但法官支持了我方的全部訴訟請求,而且判決書原文引用了我大量的觀點。

如果發現在庭審中法官確實有違規操作行為,可以向其領導或上級主管單位反映,如果發現其與對方有利害關系,可以向法庭申請迴避:

申請迴避,是指應當迴避的人員具有法定的迴避情形卻沒有自行迴避時,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他們迴避。

申請迴避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重要訴訟權利之一,人民法院有義務在開庭時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該案的審判組織情況和他們享有申請迴避的權利,並詢問他們是否申請迴避。

⑶ 二審中法官當庭不維護我的合法權益,當時我該如何應對謝謝

這個申請書對案件認定事實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法官沒有把這個問題當做關鍵性的問題加以審查,法官也是啥樣的都有,可能說話難聽了點。
採納謝謝

⑷ 當庭要求法官對房產評估,法官可以拒絕嗎

我認為可以拒絕。房產評估不是法官的義務。

⑸ 開庭法官講些什麼

刑事案件審理中,審判人員會問被告人的犯罪過程和認罪態度等與案版件有關的重權要細節、與量刑有關的重要情節,審判人員都要進行核實的,而具體問什麼問題,則需根據案情復雜程度等來定。審判人員在庭審開始時,會核對被告人的身份信息,看是不是被告人本人,之後公訴人讀起訴書,審判人員會詢問被告人「起訴書中指控事實是否存在?指控罪名是否成立?是否自願認罪?」 之後公訴人會對就案件有關的事情向被告人進行訊問,之後辯護人就是律師會再向被告人詢問,到庭審的最後階段,是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比如是否認罪悔罪等。

⑹ 那開庭可以當場見法官嗎

開庭前不可以約見法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開庭前,審判人員不得私自與案件當事人會見,如果審判人員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⑺ 開庭要幾位法官才可以開庭,就一位法官和一名書記員可以嗎

當然抄可以,簡易程序,獨任審判。
《民訴法》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務時,與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義務。

⑻ 請問開庭法官和執行法官的區別是什麼

法院開庭,在很多人眼裡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尤其是在審理刑事案件的時候,關於法官,更是給刑事審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開庭法官和執行法官在開庭前要做什麼,要做什麼准備工作,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對於刑事案件的法律,法官做什麼時,實際上是按照嚴格的法律規則來做的,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靈活,實際上法官就像走路一樣,如果有路,只要按照導航,在這里行走。在一個案件中,法官實際上在審判前要做很多工作,因為作為一個法官,只要開庭前把工作做好,這樣在審判時,才不會不著急,為了做出公正的判決,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程序,也是法官必須做的工作。

開庭法官和執行法官在法庭上有三個不同之處:不同的定義,前者是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法官;執行機關屬於人民法院的執行機關,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專門負責有關執行事務的工作人員。目的是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審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後者設立的目的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司法人員的移交,開展執行工作,實現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財產支付內容。不同方式,前者,除可以由一人依法單獨審理的簡單案件外,一般應由本人審理,陪審團依法組成合議庭;必要時,可以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對執行提出異議的,案件工作人員有權依照法定程序處理。

熱點內容
與道德有關的詩 發布:2025-02-08 23:08:55 瀏覽:973
廣州天河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8 23:03:48 瀏覽:675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
全國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2-08 22:46:13 瀏覽:23
勞動法休息休假的案例 發布:2025-02-08 22:39:05 瀏覽:512
廣東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發布:2025-02-08 22:37:11 瀏覽:184
民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08 22:22:16 瀏覽:897
2018勞動法產假假期 發布:2025-02-08 21:33:51 瀏覽:928
民法規定特殊情況 發布:2025-02-08 21:16:29 瀏覽:930
福建水路交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21:06:26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