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解決
A. 法院不做事可以到哪裡投訴
法官不作為,可以首先去法院的信訪辦公室投訴,法院會有內部監督機制。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去上級法院信訪。一般不用寫投訴信,需要本人或者家屬前往,說明情況,辦理登記。法官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犯罪行為,可以去同級檢察院報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首先和承辦人進行溝通,盡量不撕破臉。找出不能執行的原因,是被執行人沒有償還能力,還是執行法官不盡職,如果是前者的話,你再怎麼投訴也無用。
方法/步驟2
方法/步驟1:
【向執行局長投訴】
執行局長是執行案件承辦人的直接領導,向其投訴最快捷、最有效。投訴時要詳細說明承辦法官的失職或工作不力或違法違紀的事實,切中要害,便於局長對下屬進行有效管理。
方法/步驟3
方法/步驟1:
【向法院紀檢組投訴】
如果你對執行局長的處置不滿意,還可以向該院的紀檢組反映,對法官的不當行為進行投訴。
方法/步驟4
方法/步驟1:
【向院長投訴】
法院接待大廳都有領導接待室,院領導輪流值班接待當事人。你可以向該院分管執行的院長或一把手院長反映。
方法/步驟5
方法/步驟1:
【向同級人大的法工委投訴】,
如果你對他們本單位的工作不放心,你還可以向同級人大的法律工作委員會反映,人大對法院的工作有監督權。
方法/步驟6
方法/步驟1:
【向同級紀委投訴】
同級紀委負責對黨員幹部違法違紀的懲處,如果承辦法官主觀上有過錯,你可以向紀委反映其問題,使其得到應有的懲罰。
方法/步驟7
方法/步驟1:
【向上級法院投訴】
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在業務上具有指導權,下級法院辦案不力,上級法院有權督促其盡快結案。
B. 強制執行法院不作為,向哪個部門投訴
強制執行法院不作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或向檢察院投訴。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如果認為法院受到執行申請不作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強制執行期到期後,法院仍然沒有強制執行,但是被執行人有明顯的可執行財產的,可以視為法院不作為。這時候,可以通過上級主管法院,對執行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告其不作為不過,這裡面,如果被執行方確實沒有或者故意隱瞞財產讓法院查不到,這些情況下,法院是無法執行,所以這類情況下法院不存在不作為。如果承辦法官在規定期限內,的確沒有執行(一般不可能),按照執行局局長、分管執行副院長、院長的順序,依理依法的反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答辯意見以及證據交換的情況,歸納爭議焦點,並就歸納的爭議焦點徵求當事人的意見。
C. 法院拖著我的案子一直不判,我該怎麼辦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有相應的審判期限的規定,比如在一審案件中,如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第二審案件應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審理案件的二審法院院長批准。所以法院審理案件應按照法定期限審結,對超審限辦案的,可向其上級領導或者法院的監督部門反映,符合給予行政處分條件的,應給予行政處分。同時,人民檢察院有對民事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義務,也可以向人民檢察院反映。
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第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十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審理案件期限情況作為審判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案件審理期限的管理、監督和檢查。
第二十一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審理期限屆滿前的催辦制度。
第二十二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案件審理期限定期通報制度。對違反訴訟法規定,超過審理期限或者違反本規定的情況進行通報。
第二十三條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審判人員故意拖延移送案件材料,或者接受委託送達後,故意拖延不予送達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D. 法院受理案件老拖著不給處理投訴哪個部門呢
1、到該法院的紀檢部門反映,紀檢部門會催辦的;
2、到同級的人民檢察內院反映,由檢察院提出糾正違法通容知;
3、到上級法院反映,由上級法院刑庭督辦。
應當注意,法院在法定審限內就不能算是久拖不判,普能程序審限是3個月,另外,案情重大、疑難、復雜或者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還可以向上級法院申請延長審限,最好是弄清楚再反映。
E. 申請了強制執行,法官不執行怎麼辦
1、向法院紀委監察投訴。
2、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執行。
F. 案子法院一直不判怎麼解決
法律分析: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當中規定的內容可以得知,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審結期限違反了法律規定的,是可以依照法律法規提起上訴或者申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案件到了法院那邊,它是會在規定的時間進行審判,給當事人一個理想的答案,讓當事人能夠清楚案件發生的事情,同時給當事人一個合理的結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G. 案子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更好的辦法,去省高院申訴。
問清法院不受理的原因,如是你個人原因,你可以改正補充材料後,再去立案。如是法院原因,要求法院出具書面材料,不出具又不能說明不立案的原因的,可以向該法院信訪、紀檢部門反映情況,也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訴。下面是法院不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圍: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原告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糾紛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不予受理,告知原告按照申訴處理,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H. 法院不解決農村土地糾紛還要找什麼部門解決
法律分析:土地發生糾紛,先找村委會調解。調節不好,再找鄉鎮所調解,最後找法院合法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