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預民
『壹』 法院開庭預告在哪裡查到
查詢法院開庭時間可以通過撥打12368服務熱線、查閱開庭通知書和閱讀法院版公告欄等方式。權
1、撥打訴訟服務熱線12368,查一下案件承辦法官電話,然後主動聯系承辦法官詢問;
2、法院開庭前,書記員會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等內容,送達開庭通知書,上面會註明開庭時間;
3、法院也會在案件開庭三日前在公告欄公布開庭時間,可以自行查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貳』 法院預立案是怎麼回事
預立案就是還沒有正式立案,只是先收下材料,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立案一個法律術語,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或民事糾紛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開始階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及民事訴訟立案。
(2)法院預民擴展閱讀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由於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於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並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後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3、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1、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叄』 預民字和民初的區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7
『肆』 法院通知書城民預字多少多少號是什麼意思
是法院同一年裡案件的序列號,是法院的事
『伍』 法院預民字第87928怎麼查詢
既然你有法院判決書的文號可以登錄中國法院裁判網注冊以後使用判決書的文號查詢
『陸』 民事訴訟從預立案到立案需要多長時間
從向法院遞交起訴狀那天起,法院必須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當事人起訴狀上寫明原被告、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於該法院管轄,法院就會立案。立案之日起5日內,法院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必須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不答辯的不影響審理。 開庭前,會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
這期間,如果對方申請延期審理,或法院認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等,都會影響最終開庭的時間。當庭宣判的,10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一審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簡易程序的話3個月。
『柒』 法院旁聽網上預約流程六步
法律分析:法院旁聽需要帶身份證。直接去法院,不需要登記。有一部分開庭信息可以在網上看到。案法院要求去做即可,不存在歡不歡迎的說法。如果是符合旁聽條件,法院是不能拒絕群眾旁聽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八條 公開審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聽;根據法庭場所和參加旁聽人數等情況,需要時,持人民法院發出的旁聽證進入法庭。下列人員不得旁聽:(一)未成年人(經法院批準的除外);(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三)其他不宜旁聽的人。
第九條 旁聽人員必須遵守下列紀律:(一)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二)不得隨意走動和進入審判區;(三)不得發言、提問;(四)不得鼓掌、喧嘩、哄鬧和實施其他妨害審判活動的行為。
『捌』 網上法院預約離婚怎麼預約
如果協議離婚的話不是去法院,要去民政局,法院那是去要求判決離婚的,准備起訴狀和相關證據材料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即可
『玖』 法院預立案一個月了什麼消息都沒有是怎麼回事
因為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人民法院的案件逐年增多,法院的法官可能每年都要處理數百件案件,可以說非常繁忙,您立的案子才一個月沒有消息,是很正常的,您不用擔心,相信法院會及時聯系您的。另外為了防止對方轉移財產,您可以聯系法官及時做財產保全,防止對方轉移財產,押金和保險費需要計算的,具體費用建議您和法官或者保險公司商談。
『拾』 如何才能預約上法院的號
可以進行網上預約,也可以上當地法院預約。
高級人民法院設於省、自治區、直轄市,是省一級的最高審內判機關,依法行容使審判權並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其上級為最高人民法院,對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受案范圍,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公安機關和司法機關都有明確的管理范圍,比如普通的基層法院不能審理涉外專利侵權案件,這在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所以,當事人在起訴時候,一定要明確是否在該法院的受理范圍。
「網上立案受理」是人民法院通過網路接受當事人提交的一審民商事案件的起訴狀和相關訴訟材料或申請執行書並在線審查的一種便民方式。經初步審查後,如果材料齊全,人民法院約定具體的立案接待時間受理。
最高法發布《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中指出,深化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改革。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改革要求,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起訴原則上當場立案。
以民事一審立案為例,登錄系統後,當事人或代理人即可通過網上立案平台進行民事一審網上立案。
當事人或者代理人需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選擇一審立案的管轄法院、案件類型和具體案由,填寫真實、完整身份信息,並按照要求上傳起訴狀(申請書)、身份證明及委託手續、必要證據材料等起訴(申請)材料。對於不會書寫訴狀的當事人或代理人,該系統可以通過當事人或代理人填寫的相關信息為其自助生成訴狀,減輕當事人訴累):
【拓展資料】
一、網上預約立案情況綜述
1、網上預約立案的三個工作流程
網上預約立案是北京法院在立案階段推出的一項便民舉措,使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可以通過網路進行預約立案。該機制主要包括三個流程:(1)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在網上提交預約立案申請;(2)立案法官對預約申請進行審核;(3)審核通過的,在規定的時間到預約立案法院辦理立案手續。
2、網上預約立案系統對哪些人開放
對全社會開放。網上預約立案系統在前期試運行階段只針對北京律協會員開放,現在登錄許可權已經正式全面開放。當事人、參與人以及法律從業人員均有許可權登錄該系統進行預約立案。網上預約立案系統有兩個通道:一個是「法律從業人員、參與人、當事人」通道;所有申請人經注冊後,均可登錄;另一個是「北京律協」通道,北京律協會員可通過該通道登錄。兩個通道的許可權及預約網頁的內容均是相同的。
3、北京哪些法院開通了網上預約立案功能
北京市22家法院均已開通該功能。
4、網上預約立案主要適用於哪些當事人或者代理人
網上預約立案主要適用於以下當事人或者代理人:
(1)居住地距離立案法院較遠的;
(2)對於立案所需提交的材料不清楚,或者起訴狀格式拿捏不準,需要立案法官進行預先審核的;
(3)需要及時中斷訴訟(申請執行)時效的。
以下兩類案件可以通過網路進行預約立案:
(1)一審民事類案件,即:一審民商事、知識產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