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打法官
可以,你要有人,要掌握好證據
❷ 如果法官依法作出的判決導致一方當事人毆打另一方當事人,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打人者應當受到治安行政處罰。
法官依法作出判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訴,不版能毆打另一方。權
一方當事人因此毆打另一方,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受到行政處罰。
情節嚴重的,還要受到刑事追究。
綜上所述,如果法官依法作出了判決,一方當事人不服的,應當提出上訴,不能因此毆打另一方。毆打者應承擔行政處罰的責任,對方受傷輕的,打人者會被處於罰款或者拘留;受傷重的,應當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
❸ 因不判決歐打法官定什麼罪
一、情節不抄太嚴重襲的,可以予以罰款,或15日以下的司法拘留。
《民事訴訟法》第111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情節嚴重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1、本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2、《刑法》第313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❹ 法官打人應該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民事:民事賠償,
行政:罰款,拘留,
刑事:構成犯罪的檢察院公訴
法院內部:不構成犯罪的有可能處罰,構成犯罪的肯定開除
❺ 對判決結果不滿意而毆打法官的,應受到怎樣的處罰
對判決結果不滿意而毆打法官的,如果法官受傷較輕,法院可以對當事人內拘留、罰款;容
如果法官受傷較重,或者影響較大的,可能構成擾亂法庭秩序罪。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刑法》第三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一)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
(二)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
(三)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
(四)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❻ 當事人辱罵,毆打法官會受到什麼樣的
《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內的,人民法院可容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❼ 在法官辦公室毆打法官是否構成擾亂法庭秩序罪
你好
在法官辦公室毆打法官
沒有構成擾亂法庭秩序罪
而是涉嫌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罪
❽ 毆打法官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按照《刑法》規定,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1、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
2、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
3、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
4、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❾ 毆打並辱罵法官算什麼犯法,急
當事人及親屬毆打辱罵法官被拘留
作者: 鄭和興 何陳燦 發布時間: 2006-11-23 09:48:06
--------------------------------------------------------------------------------
中國法院網訊 11月21日上午9時20分,當事人楊世平及親屬6人到福建省政和縣人民法院接受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判決,見判決書沒有支持其要求被告黃禮盛、林春鳳賠償的訴訟請求。楊世平拒絕簽收判決書,其女兒楊月珠即上前辱罵本案主審法官,隨後其餘親屬一起上前推搡、辱罵法官,楊世平及其兄長楊世潘卡住李慶清脖子,造成一條近10厘米傷痕,並拳擊其胸腹部。就在鄰近科室工作人員王志標、何陳瑞等人聞訊趕到現場時,楊世平等人仍不聽勸阻,繼續追打法官,並損壞民一庭辦公室外消防櫃玻璃,直至被聞訊相繼趕到的法官、法警控制。
事發後,政和法院黨組高度重視,立即召開黨組會議,指令資深法官葉繁春等人組成合議庭,對事件展開調查,依法打擊妨害訴訟行為。當天下午,政和縣法院根據調查的事實,決定對楊世平、楊世潘司法拘留15日、對楊月珠司法拘留10日。楊世平、楊世潘均對自己的沖動行為表示後悔。
❿ 法官鄰里糾紛互相毆打至他人輕微傷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一般是進行調解,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況嚴重的,也可能對傷人者進行治安管理處罰。故意傷害他人的,還應該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可能涉及的賠償:
1、醫療費。包括:診療費、醫葯費、住院費、其他(憑據給付,外地治療有轉診單;)
2、誤工費。受害人收入標准(天/月/年)×誤工時間(有實際收入按實際收入,沒有實際收入的按同行業中等標准);
3、住院伙食補助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准(元×住院天數);
4、護理費。(有收入按收入,無收入按誤工標准×天數;最長不超過20年);
5、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和醫療機構意見確定;
6、交通費、住宿費(需要記錄並有憑證);
7、精神賠償金
參考法條: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