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人民法院
㈠ 051185319243是法院
摘要 您好,051185319243是江蘇鎮江的一個網路系統虛擬號碼,不是法院電話,也不是正規單位電話,這個號碼沒有任何實名有效信息,被號碼幫用戶標記為騷擾電話,此類電話多為催收,騷擾,詐騙之類的,請您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
㈡ 丹陽連環殺人案回顧:因懷疑女友懷別人的孩子,將其殺害並分屍,後來怎樣
2013年10月5日凌晨,江蘇省鎮江丹陽人唐某因為懷疑女友王某懷上了別人的孩子而心生不滿,就此事與王某發生爭執並將其掐死,後又將其分屍並騎車將屍塊拋至大運河。
2013年11月5日,唐某將女友王某的手機賣掉,又因對收手機的老闆陳某有意見將其騙至老宅後錘殺。次日,唐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警方刑事拘留。2014年7月,鎮江市人民檢察院以犯故意殺人罪、盜竊罪向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唐某提起公訴。
寫在最後
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情侶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給予對方信任,在發現問題時雙方應該好好談一談,就發生的問題找到合理的方式加以解決。不能無視他人的性命安全,故意傷人性命,最終勢必要為其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㈢ 法律案例5條,急用!!!!!!!!
女模特酒後死亡 父母索賠敗訴
沈義 羅彬 張意培
正義網重慶3月1日訊(記者沈義 通訊員羅彬 張意培)一名參加模特大賽的選手,培訓期間參加聯歡會時休克,隨後死亡。其父母起訴主辦方和承辦方,索賠29萬余元。2月9日,重慶市渝中區法院依法判決駁回了死者父母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查明,2005年7月7日,當時17歲的小露(化名)報名參加了2005年新絲路重慶模特大賽,並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復賽。這時,重慶世紀信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世紀信達)作為承辦單位,安排參賽選手到萬盛區黑山谷風景區內響水村賓館,進行為期4天的封閉式培訓。
在賓館的最後一夜,也就是8月24日晚,世紀信達和另兩個協辦單位在賓館舉行聯歡會。聯歡會上,三家單位為選手們提供了啤酒。當晚11時30分左右,小露突然休克暈倒,次日1時46分在萬盛區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醫院對小露的死亡診斷為:「猝死?支氣管哮喘?」同年8月26日,市法醫學會鑒定為:小露的血液中檢出乙醇,含量為62.74mg/100ml。
小露父母隨後起訴了大賽的主辦方、承辦方等。他們訴稱,世紀信達作為承辦單位,和培訓單位、協辦單位一起組織聯歡活動,提供了酒水。女兒在當晚飲酒後休克,由於沒有得到正確救治,導致死亡。另外,女兒才17歲,是未成年人,這些單位在組織比賽中沒有盡到對未成年人的監護義務,向未成年人提供含酒精飲料,存在過錯。
世紀信達公司辯稱,選手是自願參加聯歡會的,當晚沒有任何培訓老師要求小露喝酒。而小露在報名時隱瞞病史,未說明患有支氣管哮喘。醫院出具的證明上寫的是死因不明,由於小露父母拒絕屍檢,因此小露的死亡與飲用了啤酒不存在因果關系。其他幾個被告單位也表示沒有責任。
法院認為,小露父母明知女兒有支氣管哮喘病史,但並未向大賽組織者說明,以致在事發後,幾個被告難以採取相應急救措施。而在其休克後,被告也積極聯系醫院就醫,履行了救助義務,在主觀上並無過錯。同時,小露的死亡診斷和鑒定報告也未說明死亡原因。因此,此案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小露飲酒與其死亡或發病猝死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為此,駁回了小露父母的起訴。
這是民事的!
村委會告甘肅省政府案宣判 原告訴訟請求被駁回
因兩個土地使用權證的問題,村委會一紙訴狀將甘肅省政府推上了被告席。這起社會影響頗大的「民告官」案,於昨日進行了一審宣判。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對其中一證審理後認為:被告省政府向第三人頒發「4350」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行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而原告村委會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法規,因此其主張的請求不能成立。據此,一審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並由原告承擔此案的受理費。
法院查明:土地使用權變更過程事實清楚程序合法
1958年,五○四廠(此案第三人)經國家批准選址,正式開工建設。 1965年,國家共批准徵用土地 1178.838畝,用於該廠生產廠區和福利區的建設用地。此案訴爭的土地為當時的市、區兩級政府研究後的劃撥土地。時任蘭州市城建局局長任震英在 1983年3月9日曾作出過特別說明:「這塊土地是在1958年春,經過我的手正式給價劃撥……當時因某種原因,故檔案的處理放在什麼地方我不了解。這塊土地已劃撥是事實,特此證明。」並由市政府蓋章予以確認。後訴爭土地在有關部門調查時,原告村委會現主任曾在地籍調查表上簽字,原告村委會蓋章予以確認,並在報紙上依法進行過公告。公告期間,原告及其他人均未提出過異議。期滿後,蘭州市政府為五○四廠頒發了該宗土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
2002年7月,根據新生效的《甘肅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條6條規定,省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又以省政府的名義,為五○四廠換發了土地使用權證。
一審判決:省政府的頒證行為屬變更登記行為
法院審理後認為:通過法庭調查,五○四廠建廠所需徵用農民土地,均獲得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此案所訴爭的土地只是其中的約6畝耕地,而在案證據均能證明,由蘭州市政府為五○四廠頒發涉案土地使用證的行政行為事實清楚,程序合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於中央在甘企業使用國有土地,向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土地登記,由其對申請的土地進行調查、審核後,報省政府核准登記並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省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五○四廠的變更登記申請,通過對原蘭州市西固區規劃土地管理局調查材料及蘭州市政府頒證時材料的審核,依據相關規定,以省政府的名義給五○四廠頒發涉案「兩證」的行為,屬於變更登記行為。由於該行為不屬於初始土地登記行為,不適用《土地登記規則》第8條所規定的應當履行公告程序的范圍。綜上所述,一審法院作出如上判決。
另案裁決:駁回原告要求撤銷涉案土地使用權的起訴
對於村委會起訴省政府向五○四廠頒發的另一個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即4352)一案,市中院審理後認為此案涉及的《國有土地使用證》證載土地四鄰均屬另一村的集體所有土地,省政府就該宗地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具體行政行為,屬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中規定的「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所以,原告村委會就被告省政府對第三人五○四廠頒發涉案土地使用權的行為而提起的行政訴訟,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據此,法院一審裁定駁回原告要求撤銷涉案土地使用權的起訴,並由原告承擔此案受理費。
記者評說
其實,在對涉案土地訴爭前,並不了解事情來龍去脈的原告——西固區東川鄉東河灣村村委會(簡稱村委會),雖然跑了很多部門,卻越跑越糊塗,最終只得通過訴訟來討說法。一審宣判後,還有15天的上訴期,目前此案還未生效。但在通讀了一審法院的判決書後,讓涉案當事人和局外關注此案的人了解到,原來省政府並不是直接頒發土地使用權證的人,其行為只屬於變更登記的行為。那麼,如果當初村委會能在其他相關渠道里就把事情弄得明明白白,相信村委會也不願意和省政府對簿公堂
這是行政的!
連環假案套牢上市公司大股東
□上市公司大股東將職業經理人任命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從此布下重重風險
□第一大股東遭遇十多起假案,2.35億元買來的股權被一次次「轉讓」
□造假者明目張膽,偽造印章及有關材料到法院訴訟,但從未被事先發現過
□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佔有他人財物,涉案數億元卻只能以偽造印章罪定罪,最多判3年
本網記者 袁成本 吳怡
注冊在濟南的山東同人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同人」),是世界上頂尖級的倒霉蛋。幾年前,它以2.35億元的價格,購買了上市公司華塑股份的5636.17萬股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然而,等待它的不是資本市場上的回報,卻是沒完沒了的假案。這些假案的核心,就是要把大股東數億資產「轉讓」給北京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本網記者輾轉多日,試圖撥開這家上市公司的訴訟謎案。
遭遇假案臨時股東大會決議被異地法院撤銷
第一起假案,發生在山東淄博。
2006年7月4日,四川人羊志明向淄博市博山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ST華塑2006年臨時股東大會公告。兩天之後,在法院達成「調解」協議。
此案簡單之極。在訴訟前兩個月,羊志明在二級市場上購買了同人華塑1000股股票,價值不超過2000元。他起訴的理由是———「山東同人」提出將於2006年7月11日召集臨時股東大會,其執行董事邢一致函同人華塑,要求撤回該次提案,同人華塑認可撤回,但卻不公告停止會議進行,致使公司管理秩序混亂。
然而,「山東同人」卻根本沒有邢一其人。
在濟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詢問筆錄上,邢一是這樣回答的:「以前我都不知道有山東同人這個公司。」「我不是山東同人的法定代表人,現在不是,原來也不是。」面對一大堆簽署著「邢一」大名的法律文書,邢矢口否認。
*ST華塑和羊志明,就利用這個冒牌「執行董事」,向法院提交了偽造的證據,並火速「達成」了調解協議。
在「博山案」達成調解的同一天,同樣的鬧劇,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民法院上演。只不過,案件的原告變成了韓前勇。
就這樣,原定將於2006年7月11日召開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前5天被兩個相距數千公里的異地法院撤銷了。
樁樁假案目標直指數億元股權
2006年8月15日,一紙《同人華塑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訴訟及北京中融達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增加2005年度股東大會提案的公告》,把「山東同人」震懵了。公告稱,經北京市宣武區法院主持調解,「山東同人」所持有的5636.17萬股*ST華塑法人股,於同天被全部調解給了「中融達」。而「中融達」的注冊資金只有1000萬元。
「山東同人」在向北京宣武區法院申訴的同時,立即向濟南市公安局報案。
十幾天後,北京市宣武區法院下達了民事裁定書,裁定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再審期間,中止原調解書的執行。
其實,在「宣武案」之前,2006年3月16日,淄博市的另一家法院張店區法院也曾主持過「調解」,其內容與「宣武案」一模一樣,將「山東同人」擁有的5631.57萬股法人股轉讓「中融達」。
之後,「山東同人」陸續發現十餘起假案。這些假案,分散在全國5個省、市、自治區,它們均由「協議管轄」的異地基層法院受理,大部分在極短時間調解結案。
幾經周折,記者見到了張店區法院的調解書。這次「調解」創造了奇跡———「山東同人」不僅要把兩億多元股票拱手相送,還得支付兩萬元「違約金」!
這起案件的原告「中融達」,法定代表人叫魏同偉;被告「山東同人」的法定代表人,還是那個邢一;委託代理人沈洪亮,職業為「無業」。其訴訟理由是:原、被告於2005年11月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由被告將其所持有的華塑股份5631.57萬股轉讓給原告。
2006年6月21日,和張店區法院相同的案子,在內蒙古自治區鑲黃旗法院「復制」。所不同的是,「山東同人」的委託人變成了丁聰———他是受「山東同人」「執行董事」邢一的委託。警方後來查明,丁聰的身份是北京某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助理。法院的調解結果是,「山東同人」立即停止行使股權權益,「中融達」享有該部分全部股權權益。
許久之後,「山東同人」才知道了這些關系自己命運的「調解」,他們火速向張店區和鑲黃旗兩家法院提出申訴。
鑲黃旗法院迅速對錯案進行了糾正,於2006年11月28日裁定撤銷其調解;12月5日,張店區法院也作出了中止調解的裁定。
「山東同人」法定代表人李先慧無奈地告訴記者,「類似的假案,到底還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職業經理人轉讓公司財產公司竟然毫不知情
涉及如此巨額數目的股權轉讓,「山東同人」與「中融達」竟然均不知情———訴訟雙方當事人,均系假冒。
在這些假案中,還有兩個人物不能忽視,一個是「中融達」的委託代理人丁聰,另一個就是同人華塑的法律顧問韓前進。目前,這兩人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在偵查中發現,涉及「山東同人」的公章、文件等有關資料,均系偽造;而丁聰和韓前進,只不過是系列假案的參與者和執行者。
據「山東同人」透露,2002年8月28日,該公司收購華塑5636.17萬股法人股之後,聘請了一名職業經理人,名叫劉壯成,他代表「山東同人」赴四川主持上市公司的工作。2004年4月13日,公司更名為「同人華塑股份有限公司」。
有一項決策讓「山東同人」悔青了腸子———2004年9月28日,他們竟然將職業經理人任命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壯成接手華塑後,公司連連虧損,2006年3月,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華塑」。
「山東同人」急眼了。他們在股東大會上提議撤掉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壯成的職務。促使「山東同人」痛下換帥決心的,是讓「山東同人」目瞪口呆的一些「轉讓」。
同人華塑一系列土地使用權、房產被轉讓給了北京華塑建材有限公司。北京華塑、同人華塑、山東華塑的法人代表,均為劉壯成。
而這些轉讓,都是通過法院的調解。幸而法院及時發現了問題,2005年7月21日,成都市新都區法院審委會專門開會研究,第二天就撤銷了該項民事調解書。北京華塑上訴後,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新都區法院的裁定。具有戲劇性的是,在成都兩級法院糾正此案的時候,「山東同人」還蒙在鼓裡。
犯罪成本畸輕造假後通過訴訟騙財最多判3年
悉心設計的多米諾式假案,在利用法律疏漏的同時,更破壞了嚴肅的法律秩序。
與「山東同人」一樣,同人華塑的第二大股東———南充天益資產投資管理公司也深陷泥潭。
2006年7月14日,四川南充市公安局對同人華塑涉嫌造假的高管立案偵查。2006年8月底,濟南公安機關拘留了丁聰,12月27日,韓前進在北京落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涉嫌造假的嫌疑人犯罪成本極低。
2002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研究室答復,通過偽造證據騙取法院民事裁判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不宜以詐騙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偽造證據時,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以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追究刑事責任。而根據刑法規定,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一般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問題的關鍵是,在造假的背後,往往還隱藏更大、更惡毒的罪案!
在這起假案中,一些司法機關在調解程序中對證據的「疏漏」,也是假案發生的重要原因。張店區、鑲黃旗等地的假案,涉及上市公司數千萬股股權的轉讓,價值高達數億元。然而,卻沒有任何一家法院向諸如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調取過與此相關的證據,也沒有人仔細查驗過「山東同人」的營業執照和法人代表的身份證明。這些並不了解當事人雙方情況的異地法院,竟然輕易地「調解」結案標的數億元的案件!
發現假案之後,絕大多數法院採取了認真負責的態度,在短時間內以種種方式予以糾正。然而,也有個別法院的態度令人生疑———案件與你「山東同人」無關!這不能不引發人們的聯想。
這是金融案件
著名商標遭到侵權阿迪達斯獲賠30萬
本網北京2月27日訊 記者蔡岩紅 南京海關今天透露,張家港海關一次查獲的侵犯20個國際著名商標案件近日審結,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韓資企業丹陽青光燈泡有限公司賠償阿迪達斯公司經濟損失30萬元。
2005年10月19日,青光公司向張家港海關申報出口10萬只熒光燈管,海關人員發現貨物可疑,遂開箱查驗,確認該公司涉嫌侵犯了阿迪達斯公司等15家已在海關總署備案的知名商標,侵權物品涉及20多種國際馳名商標、10餘種商品。
在海關依法作出沒收該批侵權貨物的處罰決定之後,阿迪達斯公司向鎮江中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青光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公開登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30萬元。
鎮江中院審理認為,「adidas」商標已列入我國《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其價值是一般注冊商標無法比擬的。被告青光公司的惡意侵權行為,對「adidas」商標聲譽造成了惡劣影響和損害,由於外貿銷售的特殊性,這種損害可能已經波及到境外。因此判決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這是知識產權案件
你的要求太寬了,建議你去中國普法網看看
http://www.legalinfo.gov.cn/
㈣ 揚中市人民法院是屬於基層法院嗎它和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還有司法局是什麼關系
揚中市屬於縣級市,屬於鎮江市管理
揚中市人民法院內是屬於基層法院,鎮江市中級人容民法院是它的上訴法院
揚中市一府(市政府)兩院(法院、檢察院),是平級的,均由是人大及常委會任命;
揚中市司法局是市政府的組成部門;
㈤ 鎮江法院下午上班時間
鎮江法院上班時間是周一至周五,上午9點—12點;下午14點—17點。
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坐落於鎮江市解放路與健康路交界處,現轄丹陽市、句容市、揚中市人民法院和丹徒區、京口區、潤州區、鎮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共7個基層法院和15個基層人民法庭。全市兩級法院共有幹警1642名,其中在編1012名,編制外630名。
鎮江中院現有幹警287人,其中在編209人(含紀檢監委派駐5人),編制外78人。全市法院現有員額法官346人,其中鎮江中院72人。
近年來,鎮江全市法院每年收案在10萬件左右,其中,2015年85151件,2016年96475件,2017年100730件,2018年109432件。鎮江中院每年收案在1.1萬到1.2萬件之間,其中,2015年11722件,2016年11509件,2017年11910件。2018年11730件。
(5)鎮江市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現有以下內設機構,主要職能分別為:
1、辦公室:協助院領導組織、協調、處理司法政務工作;督辦院黨組會議、院長辦公會議決定事項和領導交辦事項;負責與市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督辦市人大代表建議和市政協委員提案及來信;負責院主要會議、重大活動的組織協調和機關公務接待活動;
負責全市法院圖書、資料、檔案管理和機要保密工作;歸口管理外事工作和涉港澳台工作;指導下級法院的相關業務工作。
2、研究室:負責審判工作中新情況、新問題調查研究,總結審判工作經驗,適用法律、政策請示,辦理審判委員會會務;制定全市法院綜合、規范性審判工作文件、報告、規章制度;負責綜合文稿起草工作,信息簡報編報工作,組織匯總對法律、法規等草案修改的意見;
組織開展法學研究活動;指導下級人民法院開展法律政策等問題的調研工作;負責《法苑縱橫》刊物的編輯、管理工作。保留政治部,管理、協調組織人事處,教育處和老幹部處。
3、組織人事處:負責本院機關人員考核、調配、任免人事管理工作;承辦全市法院法官等級管理工作;負責全市法院司法警察警銜評定管理工作;負責承辦全市法院系統有關機構編制工作;負責市中院機關人員工資、福利、人事檔案等管理工作;
協助市主管部門做好院機關補充人員有關工作;指導、協調下級法院補充人員等工作;協助黨委組織部門抓好法院系統領導班子建設和後備幹部的管理。
4、教育處:負責全市法院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全市法院評先創優、表彰獎勵和各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研究制定全市法院各類人員的教育規劃、年度培訓計劃和相關規章制度,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5、老幹部處;
6、新聞處:負責日常新聞發布工作;新聞宣傳活動選題策劃;輿情研判、閱評、引導;媒體聯系協調;就新聞宣傳業務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新聞宣傳工作規章制度建設;自身媒體建設管理和指導;指導、協調基層法院新聞宣傳相關工作;開展其他新聞宣傳活動。
7、立案一庭:對本院依法受理的各類案件登記、立案;承擔訴訟費用收繳等相關工作;承擔訴訟服務中心三大項27小項基本職能,為訴訟當事人提供「一站式」的司法服務;設立訴調對接辦公室,完成訴調對接工作,來信來訪的登記、分流、督辦、催辦。
8、刑事審判第一庭:依法審理第一審和第二審刑事案件: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案件和搶劫犯罪案件(涉外、涉港澳台、涉僑、涉邪教犯罪案件除外),並監督指導全市法院上述案件的刑事審判工作;
審理上級人民法院指定審理的刑事案件;依法審理未成年人的各類刑事案件;參與社會綜合治理工作;辦理其他有關刑事審判工作事宜。
9、刑事審判第二庭:依法審理經濟犯罪、職務犯罪第一審、第二審案件以及第一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涉外刑事案件;監督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經濟犯罪、職務犯罪案件審判工作;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辦理其他有關經濟犯罪案件審判工作事宜。
10、民事審判第一庭:依法審判第一、二審有關婚姻、家庭、人身權利、房產及相關合同等糾紛案件;審判不服基層人民法院制裁決定的復議案件;審理適用特別程序的案件。
11、民事審判第二庭:依法審判第一、二審合同、證券、票據等糾紛案件;審理不服基層人民法院制裁決定的復議案件。
12、民事審判第三庭:依法審判第一、二審知識產權案件、技術合同糾紛案件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依法審判破產案件、涉外合同糾紛案件;辦理其他有關知識產權、破產案件、涉外合同糾紛案件審判工作事宜。
13、民事審判第四庭:指導基層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審理人民法庭民商事上訴案件。
14、行政審判庭(賠償委員會辦公室):行政審判庭依法審理第一審和第二審行政案件;審理不服基層人民法院制裁決定的復議案件;監督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
賠償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賠償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執行賠償委員會會議決定事項,監督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國家賠償工作。
15、審判監督庭:審理由省人民檢察院、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再審案件;審理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有關刑事、民事、行政再審案件;依法審理減刑、假釋案件;辦理其他有關審判監督工作事宜。
16、執行局(內設三個處:綜合協調處、執行裁決處、執行實施處):執行本院作為第一審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和法律規定由本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依法受理行政機關申請執行的案件;依法按受委託執行和協助執行;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辦理其他有關執行工作事宜。
17、司法鑒定處:為本院和下級法院審判工作提供技術咨詢、技術審核服務。對法官提出的涉案技術問題進行解釋或答復,對送審案件中的鑒定文書及相關材料進行審查,提出審核意見等;負責統一辦理對外委託鑒定、評估、審計、拍賣等工作,嚴格對外委託工作程序和制度規范;
負責死刑執行中的技術監督、指導和確認死亡工作;負責司法技術輔助工作調研及技術培訓工作;負責監督、指導下級法院的司法技術輔助工作。
18、行政裝備處:負責本院機關的固定資產、基本建設、環境秩序的計劃、管理工作;承擔本院機關辦公大樓的修建、維護、美化等保障工作;負責本院機關辦公各項經費、辦公用品和機關幹警物質生活福利改善;
負責本院機關辦公自動化管理;管理本院機關車輛使用、調度、維護保養工作;負責指導全市法院財務、裝備工作;指導監督訴訟費的收取、使用、管理工作;負責審判法庭的建設。
19、審判管理辦公室:圍繞司法統計系統、審判質效統一指標體系,開展統計、分析、評估、通報;對審判質效數據填報、指標統計的真實性、准確性進行監督、檢查和通報;加強對案件審限的管理、監督和檢查,規范各類案件的報結案手續;
開展對本院和全市法院審判運行態勢分析,定期向黨委政府報送涉訴矛盾糾紛分析年報;組織開展對本院法官審判業務能力考評;組織開展案件質量監督評查工作,對本院的各類案件定期評查,對被發改案件重點評查,對審判工作中出現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評查;
以審管簡報、通報及法院網站為載體,轉發全市法院審判管理中的問題、建議、經驗做法、審管動態等;
對有關影響審判質量效率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進行收集、梳理、加工、通報、反饋,提出決策建議,制定規范性文件,並對本院和全市法院落實有關審判決策的情況進行跟蹤督促、檢查和通報;有關審判管理的協調工作;其他應當由審判管理辦公室承擔的職能。
20、立案二庭(裁判執行庭):負責審理執行異議、執行復議等案件,同事負責申訴案件的復查。
參考資料來源: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官網--機構設置
㈥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專利糾紛第一審法院具體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指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專利糾紛案件。
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具有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管轄權的法院》
一、中級法院:(52個)
北京:(1個)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上海:(1個)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1.重慶:(1個)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2.安徽:(1個)
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
6.福建:(2個)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8.廣東:(8個)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
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9.廣西:(1個)
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10.貴州:(1個)
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
13.河南:(1個)
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14.黑龍江:(1個)
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15.湖北:(2個)
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襄樊市中級人民法院
16.湖南:(2個)
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
18.江蘇:(11個)
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連雲港市中級人民法院、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19.江西:(2個)
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20.遼寧:(2個)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21.內蒙古:(1個)
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24.山東:(5個)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27.四川:(1個)
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28.新疆:(2個)
兵團分院農八師中級人民法院、兵團分院農十二師中級人民法院
31.浙江:(9個)
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
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審理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案件基層法院:(7個)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
㈦ 男子借款4.5萬22年未還法院怎麼判的
男子借款4.5萬22年未還 ,法院判其再付23萬多元利息。
22年前,鎮江市民邊某借給朋友朱某6萬元,但朱某還了1.5萬後再沒動靜,邊某隻好將朱某告上法庭,追討4.5萬本金和利息。日前,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裁定朱某除了要還4.5萬元本金之外,還要再付23萬多的利息。
邊某與朱某原本是朋友關系。1995年9月,朱某向邊某借款6萬元,約定在同年10月30日前償還,利息為1萬元。借款到期後,朱某未能還款。2004年11月,朱某出具還款協議一份,約定該筆借款於房屋拆遷時一同付清,如果中途自己經濟好轉,此款提前還清。但直至2017年,該筆借款仍未歸還。邊某隻好訴至法院,要求朱某立即償還借款6萬元,並從1995年11月起按年利率24%承擔逾期利息。
據統計,2017年1到9月份,江蘇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萬余元,人均消費支出為2萬余元,6萬元還不夠城鎮一家三口一年的消費支持。但22年前,6萬元可是一大筆錢。所以,邊某提出了高額利息。
在法庭上,朱某陳述說,自己已經在1996年分兩次給了邊某2萬元,實際只欠款4萬元。同時他認為,雙方約定的借款利息過高,「根據我們的約定,還款時間是房屋拆遷時,但直到現在房屋也沒拆遷,所以還沒有到還款時間。」
鎮江市潤州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庭審中,朱某出具了證據證明,邊某妻子收到了已償還借款1.5萬元,所以朱某尚欠邊某借款本金為4.5萬元。
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原告履行了出借款項義務後,被告應及時償還借款。在1995年借條中,原被告雙方對借款期限進行了約定,但被告未按期履行。後被告雖在重新出具的「借條」中對還款期限做出了「承諾」,但承諾的還款期限並不明確,存在不確定性,事後原被告雙方也未就債務履行期限達成一致,應視為沒有約定履行期限,原告可以隨時要求被告償還借款。原告要求按年利率24%計算逾期利息,並不違反法律規定。
據此,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朱某償還邊某借款本金4.5萬元及利息23萬余元。
一審判決後,朱某不服提出上訴。日前,二審法院經審理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法官釋法
按年利率24%計算?逾期利息符合法律規定
90年代,普通工人月工資200元左右,生活物價成本也不高。當時房價便宜,6萬元能在很好的地段買一套住房,或者作其他投資項目,經過20多年收益肯定也十分可觀。當然,這只是一些技術上的比較,但隨著人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人民幣的購買力呈逐漸下降趨勢,也是不爭的事實。
大部分民間借貸是短期周轉,通常約定一至二年內償還,但普遍存在借貸手續不規范,出借人風險意識不足,法律意識不強的現象。在借條對利息約定、還款期限不明確的情形下,借款人借機拖延還款,民間借貸還款率低,導致此類借貸糾紛案高發。
根據最高院出台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利息保護標准與范圍起了變化。以往,法院以「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作為保護范圍,而對於已經償還的高額利息,借款人主張返還的,法院不予支持。新《規定》將保護標准設定為固定利率,明確了未超過年利率24%的范圍,作為司法保護區,超過年利率36%以上為無效區,24%至36%之間系自然債務區。
民間借貸要以誠實信用為原則,市民要切實增強自身投資風險意識,防範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切莫貪圖一時之利,造成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