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太法官
Ⅰ 當有一個老人摔倒了,你回怎樣做
我在南京成功的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太!(附:救助老人安全寶典)
長達兩月無休止的加班終於結束,終於有半月的假期供我揮霍了。於是,我一人背起了行包,開始了我的快樂free行。
第一站,我選擇了美麗的六朝古都——南京。住在便宜的旅店裡,一大早就背起包來到了著名的玄武湖邊遊逛,我喜歡這樣free的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漫遊,真切感受這城市的生活氣息。
好多人在晨練,老年人、中年人男男女女,一派祥和的樣子。遠處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大約60多歲,正走下幾級台階,顫顫悠悠,讓人捏把汗。在下最後一個台階的時候,老太腳底一拌摔倒在地。
四面晨練的人圍了上來,我也快步跑過去。老太側卧在地無法起身,嘴裡「哎喲哎喲」聲不斷。圍觀的旁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有上前相扶的意思。看見我這個背著行包的外地人從遠處跑過來,大家自動給我讓開道,眾人眼睛都看著我,彷彿在說:「年青人力氣大,你扶老太起來吧!」
有沒有搞錯,大家都是每天一同晨練的老夥伴,摔倒了都沒人扶,這是什麼世道?老太的「哎喲哎喲」聲不斷傳入耳,激起了我無限的同情心。誰叫我是一個古道熱腸、樂於助人的大好青年呢?
老人有難,無人相助,我上!
趕緊從背包里掏出一張紙,上書《救助老人安全寶典》,快速掃描了幾眼劃了紅線的要點。
對於一個象我這樣富有愛心的人來說,助人是快樂的。但是,助人是需要有標准程序的,特別是扶助摔倒在地的老太,就象ISO9000,次序不能亂、手續不能缺,否則,助人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下面,就請各位跟隨我一起,重溫我扶起老太的標准動作程序。
1、 通知家人、親友前來處理:
我蹲下身:「老太,你好,你還記得家裡的電話或子女親友的手機號嗎?我可以幫你打電話叫他們來。」
老太努力回想:「哎喲,摔的有點頭暈,記不起什麼電話號碼了。」
▲▲▲《救助老人安全寶典》用醒目的粗黑體大字寫明:最佳救助方式,通知家人親友!如無法聯系,繼續以下程序▲▲▲
2、 問老太姓名及子女職業:
我:「老太,請問你姓什麼?」
老太:「我姓徐,哎喲!」
我驚得連退三步:「什麼,你難道就是網路江湖傳說中著名的徐老太!?」
▲▲▲《救助老人安全寶典》用醒目的粗黑體大字寫明:徐老太,中止救助程序!報警處理。▲▲▲
老太:「錯了,我不是徐老太,哎喲!我姓許,允許的許。」
我抹了抹汗:「哦,聽錯了,是許老太。請問你有子女嗎?從事什麼職業?」
老太:「我有一兒子,在電力公司工作。」
▲▲▲《救助老人安全寶典》用醒目的粗黑體大字寫明:子女在pol.ice局、法院、檢查院等強勢部門工作,中止救助程序!報警處理。▲▲▲
問清老太姓名及子女職業情況,確認救助程序可以繼續下去。
3、 我又從背包里掏出一張紙,書曰——
自願接受救助聲明
本人XXX,性別(男/女),XX歲,XX市XXXX地址人。因本人年老體衰、行動不便,不慎於XX年XX月XX日XX時XX分,於XX地自行摔倒在地,無法起身。
本人願意接受XX市XXX人的熱心扶助,本人的所有傷病與XXX無關,一切醫療費用由本人及家人承擔,與XXX無關。
特此聲明。
聲明人簽字:
聲明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我把聲明大聲的給老太讀了一遍。
我:「老太,你如果同意這個聲明,就在上面簽個字,我馬上就可以扶你起來。」
老太:「沒問題,哎喲!我可以簽字。」
▲ ▲▲《救助老人安全寶典》用醒目的粗黑體大字寫明:拒絕在《自願接受救助聲明》上簽字,中止救助程序!報警處理。▲▲▲
我掏出筆交給老太的右手,可老太的右手直發抖,筆都握不住,更別提簽字了。
老太無法簽字,難道就要中止救助嗎?放心,古道熱腸以助人為樂的我早有預備。
4、 我再從背包里掏出錄音筆——
我:「老太,你可以照著這張聲明讀一遍,我錄音作為憑據。」
老太:「好的,哎喲!」
我把那張《自願接受救助聲明》擺在老太面前,老太照著念起來:
「本人許老太哎喲,女,65歲,南京市哎喲XXXX地址人。因本人哎喲年老體衰哎喲!……」
老太正痛苦吃力的念著,旁邊有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發話了:「哎,小夥子!我是本市律師,專攻民事糾紛案件多年,這是我的工作證,你看看。」
我接過工作證看了兩眼,問道:「有何指教?」
律師:「老太不住的哎喲著念你的《自願接受救助聲明》,這個錄音恐怕不能作為你免責的證據,法官會認為老太當時受到了脅迫,這樣的聲明並非老太自願!」
我一楞,這點倒沒想到:「那……那……」
律師:「小夥子,你的熱心大家都看見了,但事情並非如你想像的順利,最好還是報警吧!」
古道熱腸以助人為樂的我,豈能半途而廢,別急,我還有預備。
5、 我又從包里掏出一張紙,圍觀眾人齊聲驚呼「還有?!」書曰——
救助老人目擊證明
XXX,男,XX歲,XX市XXXX地人。XXX於XX年XX月XX日路經XX市XXXX地,發現XXX老爺/老太自行摔倒在地,無法起身。
XXX一向古道熱腸以助人為樂,有意救助XXX老爺/老太。因XXX老爺/老太摔倒而致身體不便,無法在《自願接受救助聲明》簽字認可,或提供有效法律效力的錄音證明。
為減輕XXX老爺/老太的痛苦,使其及時得到救助,XXX願意採取行動,在得到XXX老爺/老太口頭許可的情況下,扶助XXX老爺/老太起身並送往醫院救治。
以下10位熱心的本地人,願意作為本事件的目擊證人,並集體簽字擔保證明:XXX老爺/老太系自行摔倒,其傷病與XXX無關,其治療費用由XXX老爺/老太家人子女承擔,與XXX無關。
目擊證人簽名如下:
證人1: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2: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3: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4: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5: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6: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7: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8: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9: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人10: 住址: 工作單位: 身份證號: 聯系電話:
證明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救助老人安全寶典》用醒目的粗黑體大字寫明:目擊證明必須有10位當地居民簽字確認,否則中止救助程序!報警處理。▲▲▲
我向圍觀的人群揮了揮手上的《目擊證明》,深情的說:「本人助人決不輕言放棄,各位熱心的南京人民,能否為小弟做個證明,在這上面簽個字留個名,萬一將來有糾紛,麻煩為我作作證,還小弟清白?」
人群里一陣低聲的議論,很快,那位律師第一個走出來在《目擊證明》上簽字,在他的帶動下,需要的10個目擊證人很快簽完名。
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嘴裡不住的說「謝謝,謝謝!」,多熱情的南京人民啊,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了我無私的幫助。
我把眾人簽名做證的《救助老人目擊證明》給仍躺倒在地不住「哎喲」的老太看,老太的眼裡明顯湧出了激動的淚花。
我輕聲問:「老太,你看了我這份《目擊證明》,同意我扶你起來嗎?」
老太連聲說:「願意,願意,哎喲!」
▲ ▲▲《救助老人安全典》用醒目的粗黑體大字寫明:扶起老人必須得到本人的確認,否則中止救助程序!報警處理。▲▲▲
我把老太扶起來在地上稍坐,然後對大夥說:「誰能叫幾輛計程車來,我送老太去醫院。那10位目擊證人,能否跟我到醫院繼續做個見證啊?計程車費我來付。」
這時律師說話了:「小夥子真是個大好人,令人欽佩!我們10位證人都願意繼續跟你去醫院做目擊證人,車費我們自己出好了。」
我又差點熱淚盈眶(沒辦法,心腸好的人容易受感動),多好的南京人民啊!
一大群人趕到醫院,直奔急診室,陣勢比較大,連醫院院長都驚動了。
初步診斷,老太右腳踝扭傷浮腫,需要住院做進一步檢查。這時醫生開出一單子,說:「誰是老太的親屬啊?先交2000元住院押金和檢查費,馬上要拍片。」
眾人都望著我,我諾諾的說:「這個,那個……,我們都不認識老太,是老太自己不小心摔倒無法起身,我們把她扶起送到醫院來了。」其實,我背包里還備有一份《住院押金借款證明》,但這會我有些不好意思拿出來。
這時,律師已低聲的向院長解釋了事情的簡單經過。只見院長拿過單子,說:「原來是這樣,這位外地年青人在我們南京熱心的扶助老人,值得我們學習。住院押金的事就不好再難為人家了,我簽個字,先給老太檢查治療要緊。」
我鬆了口氣,助人的事情總算順利,沒有什麼環節程序出差錯。
大約半小時後,舒緩過來的老太,終於記起了家裡的電話,家人很快就會趕到。
我趁大夥不注意,悄悄的出了醫院,抬頭望著藍天,心情無比舒暢
附Google Doc瀏覽:http://docs.google.com/View?id=dc3nnnvb_1gkgxkfgp
Ⅱ 扶起老人卻致老人死亡的案例
老人跌倒到底我們該不該扶起來?
這個討論我覺得很有必要。尊老愛幼、救死扶傷歷來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誰家沒有老人,誰人不會變老?
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諸如彭宇案之類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巨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
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
當跌倒老人該不該扶作為問題,被全社會、被公眾、被媒體熱烈討論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某種程度上這個社會的公德已經破產了。顯然,似乎作為社會人,誰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無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誣賴彭宇們的老人,理應受到譴責,但見死不救的圍觀者,是否也會受到道德、公義和良心的譴責?
武漢市88歲的李老漢在離家不到百米的菜場口摔倒後,眾多圍觀者無人敢伸出援手,最終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震驚。公眾對老人跌倒出現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個社會都應該檢討,甚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檢討。以前一直覺得類似老人跌倒該不該扶、應該怎麼扶這些事情不是個問題,但現在還真成了一個大問題。類似南京法官、武漢老人這樣的案例,雖然不能說是普遍的現象,但其折射出來的社會現實卻是很嚴峻的。
我們對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討論,這絕非故意誇大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針對目前整個社會道德、價值觀滑坡出現的現象提出質疑,因為類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跌倒老人身上,還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見義勇為的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故事,比如圍觀跳樓自殺時出現一片幸災樂禍的「快跳」的喊聲,比如公車上乘客對小偷熟視無睹的常態等等,不一而足,這都早已成了全社會反思的問題,完全是一個社會問題。
自從南京徐老太事件開始,中國就開始進入國民道德淪喪期,開始瓦解中國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這種人開始肆意妄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獲取巨額的回報,而且沒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從而開始冷漠國人的同情心,淡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爾後如釣魚執法等一系列事件,徹底麻木人們的憐憫之心,造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導致八旬老人倒地1個多小時而無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數圍觀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誰也承擔不起那巨大的代價。你能說人們冷漠?
蒼蠅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還是蒼蠅的原因?
論證缺乏層次條理,論述語言無感染力
篇一: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摘要:扶起摔倒老人反遭訛詐的事件頻頻發生,網友對此眾說紛紜。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本文首先介紹了廣大網友態度,然後闡述了「該扶」的觀點,並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老人摔倒;訛詐;幫助;善舉
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這個問題放在以前,答案當然是「扶」,但現在,人們對此漸漸猶豫起來。南京彭宇案、河南鄭州李凱強案等等給了善良的人們當頭一棒,老人摔倒在地卻遭冷眼旁觀的現象屢見不鮮。
山西新聞網報道過這樣一件事:撫順市新撫區西七路交通崗路邊的冰面上躺著一位60歲左右的老人。老人的身邊圍著20餘名路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給摔倒在地的老人出主意,但就是沒有一個人上前攙扶,而老人又拒絕讓人打「120」和「110」,局面就這樣一直僵持著。後來,一位年輕輔警幫忙解決了問題,這位輔警隨後在接受采訪時說:「說心裡話,穿著這身警服,我啥也不怕,要是脫下這身警服,我也不敢扶。」
對於圍觀群眾的袖手旁觀,多數人表示理解。網友「簡單」表示:「我可以幫他打個120,但是不會扶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萬一訛上你,那可是麻煩大了。」騰訊網發起的有關投票也顯示,對於該不該扶的問題,62.54%的網友選擇了「絕對不會,怕惹麻煩」,33.45%的網友認為應該先理性判斷,再做決定,僅有4.01%的網友覺得,應該扶老人,認為「這是起碼的公德」。
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周圍的人卻無動於衷,這樣的現象不免讓人一陣唏噓。其實,扶老人卻被訛的事情的確有,卻並不多,大街上還是有扶起摔倒老人並得到感謝的人的。只是媒體忽略這些好事,只對被誣陷的人和事進行大力報道,一旦有此類事件發生就被傳得沸沸揚揚,人們的善良被漸漸消磨,對摔倒的老人起了戒心。網友「南極的溫暖」就說:「有可能被訛,但那是極少數,10個人裡面最多有一個是訛詐的!我們怎麼可以為了十分之一的幾率去放棄幫助一個老人?」
2014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再度「炒紅」了這個尖銳的問題。年輕善良的小伙郝建想扶起摔倒的老大媽,卻被老大媽誤會,一個哭笑不得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不過最後,一名警察給郝建作證,郝建還是得到了感謝。可見,扶起摔倒的老人,並不是一件難事,更不是一件壞事。
另一方面,老人的身體狀況普遍不太樂觀,假如摔倒也有骨折的可能。也有老人摔倒不是因為走路不當心而是突發急病。這時候如果不予以幫助,後果可能會十分嚴重。設想當老人正承受著劇痛時,周圍的人卻只是議論紛紛,無一伸出援助之手,那麼老人該多麼心寒!世界將會變得多麼冷漠!假如你幫一把,不只是幫助了一個受傷的老人,更是為社會的溫暖貢獻了一份熱量。
如果怕被訛,可以找附近警察幫忙或請路人作證。更保險的話還可以讓旁人用手機拍下過程,作為證據保護自己。由此可見,老人摔倒,只要有恰當的方法,還是可以扶的。要回答「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
詩人紀伯倫曾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難道你曾經買到假貨,就再也不買東西了嗎?換言之,我們不能因為在追求光明的路上被黑暗欺騙而質疑光明、躲避光明。如果你的眼前有影子,就說明你的背後有陽光。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只
關注眼前的黑暗而忽略背後的光明;不能因為曾有人好心幫忙卻反遭誣陷而拒絕甚至畏懼幫助跌倒的老人。
又有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放在這個問題上,如果你的長輩跌倒,你一定會扶,那麼別人的長輩跌倒,你也一樣要扶。某次你扶起了跌倒的老人,圍觀的人看見了日後也會扶起老人,這樣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在遇到他人遭誣蔑時,是目擊者就要大膽站出來作證,幫助行善者,促進善的傳遞,讓善良的人們不再有「後顧之憂」。請扶起摔倒的老人,我們要讓「扶」變成一個美麗的善舉而不是尖銳的問題。
篇二: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達州城區,蔣婆婆摔倒在地,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婆婆摔倒後,手裡死死抓住一位9歲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家人表示,孩子當時是去攙扶老人;蔣婆婆則稱是3個小孩將自己撞倒。
11月21日
家長報警警方以欺詐立案
其中一名小孩的家長江先生到南外鎮派出所,以敲詐勒索為名報警。該派出所證實警方以欺詐立案。
11月22日
3人作證婆婆及兒子被拘
達州市公安局達川區分局通過官方微博通報,蔣婆婆系自己摔倒,有3名目擊證人證實。因敲詐勒索,公安機關給予了蔣婆婆和兒子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不過,考慮到蔣婆婆已年過7旬,行政拘留依法不予執行。
11月23日
要申請復議婆婆賭咒沒騙人
老人仍堅稱自己是被小孩撞倒的,她覺得自己被冤枉,甚至賭咒:「如果我說了假話騙人,我全家死絕。」面對公安機關的處理決定,老人一家表示不服,將申請復議。
今年6月15日,蔣婆婆在達州城區正南花園附近摔倒在地,造成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摔倒後,蔣婆婆抓住一9歲小孩的手。小孩稱當時是趕過去攙扶老人,卻被誣陷。蔣婆婆則介紹,是3個小孩子將自己撞倒的。因敲詐勒索,當地公安機關給予了蔣婆婆和兒子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成都商報近日連續報道)。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3名孩子家屬方面獲悉,他們對公安機關的處理還比較滿意,終於還了孩子一個清白。「這兩天不少媒體來找我們采訪,感覺很疲憊。」據家長余先生介紹,自從事件真相大白之後,全國的媒體都在聚焦他們的家庭。「現在孩子情況還是不錯,每天都是活蹦亂跳的。」據孩子的家屬介紹,因為過多的媒體采訪,擔心孩子內心膨脹,拒絕了一些媒體的采訪。「我們也想過平靜的生活,希望這個事情就此平息,恢復正常的生活。」
與此同時,蔣婆婆的家人也在忙於接受媒體的采訪,這一家人仍然堅稱:老人是被孩子撞倒的。昨日,74歲的蔣婆婆面對電視台的采訪,仍然說小孩將她撞倒。在采訪中,蔣婆婆也有些激動,給一位電視台記者下跪,並稱:「我是被冤枉的。」當老人還沒有完全跪地的時候,這位記者趕忙將老人扶了起來。
「行政復議程序肯定要走的,只是今天太忙了,還沒去。」蔣婆婆的孫子稱,他們下一步還會走法律途徑,請律師幫助他們搜集證據,幫助維權。昨晚9時許,蔣婆婆的家屬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四川海峽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王福恩已經與他們取得了聯系,該律師表示願意為
他們搜集一些證據,免費幫助他們。「願不願意接受維權,我們需要和家人商量後再決定。」
信念>>
任何時候,在關注發生糾紛的「摔倒」個案時都不能忘記,「最美」遠比「誣賴」更多。
勇氣>>
如果在有人需要幫助之時過多地關注結果,甚至為「會不會被賴上」而糾結,必然錯過最佳救援時機。
智慧>>
面對需要專業知識的救助對象時,如果自己不具備專業施救知識,不妨藉助通訊設備求助專業機構。
新華社:
不讓「善行被訛詐」一葉障目
警方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使四川達州一位老人摔倒事件有了初步結果,但事件本身乃至公眾關注遠未因此而告結束。
毋庸置疑,還原事件真相、澄清是非曲直,對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至關重要。從早些年的彭宇案、許雲鶴案到此次達州事件,人們關注處理結果,都是希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者不受冤屈,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得到弘揚。
然而,在因為期待好人不受冤枉而執著於「真相到底是什麼」的爭論中,「路見老人摔倒要不要出手相助」日益成了一個問題。
事實上,從彭宇案至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善行義舉不勝枚舉,一個又一個「最美」人物用他們的行為在默默地宣示,真善美從未離我們遠去,而是時時處處存在於我們身邊。任何時候,在關注發生糾紛的「摔倒」個案時都不能忘記,「最美」遠比「誣賴」更多。
弘揚真善美需要懲戒假惡丑,而懲戒假惡丑也是為了保護真善美。但要防止我們在「摔倒」的路上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出發的目的,需要全面、公正地看待支流與主流,不讓「善行被訛詐」一葉障目,防止「社會道德滑坡」謬論污染公眾心理,傷害社會的道德良心。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危險。將心比心,當自己身處險境時,所有「該不該幫人」「會不會被誣陷」都會沒了懸念。如果在有人需要幫助之時過多地關注結果,甚至為「會不會被賴上」而糾結,必然錯過最佳救援時機。
誠然,助人為樂、見義勇為不只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面對需要專業知識的救助對象時,如果自己不具備專業施救知識,不妨藉助通訊設備求助專業機構。
篇三:老人摔倒了應不應該扶(辯論資料)
老人摔倒了應不應該扶
1.我們正在從「熟人社會」大步走向「陌生人社會」。在陌生人社會中,失去了「人情與血脈」的聯系,面對城市中來來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監控之外,我們需要以涵蓋公民素質、公民精神等在內的契約理性來維持與他人、與社會的交往,履行社會責任。
信任的斷裂,加劇了道德的淪落——「我不訛人」呼喚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懼正是一種社會信任危機的陣痛,對此進行泛泛的道德倡導於事無補,應該讓公民精神盡快成長起來,修補起社會信任的紐帶,才能實現根本上的道德救贖。
「安全寶典」
不扶是道德淪喪,社會倒退,全社會鄙視與唾棄的行為。扶才是全社會真正應當弘揚和加以保護的正當光明行為。大家應該是一如既往地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別讓幾個偶發的反面事例誤導。為什麼吳志攀的「撐腰體」這么紅火?證明還是邪不勝正,放心去做你認為正確的正義行為,人心才會傳播出溫暖和愛,社會才是和諧美滿。那些患得患失自私自利畏首畏尾不敢扶的人是真正的小人。正方觀點(1)
該扶!
且不說你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任何一個心存良知的人都會這么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國幾千年留下的傳統美德,這是文化;行動已不便的老人不小心跌倒,過路的扶起,這是人之常情。助殘扶老,是一個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就產生的意識。
本報21日報道的「廣州女扶起老人溫暖人心」出街後,「老人跌倒究竟該不該扶」再次引起熱議。老人跌倒扶他一把,本是天經地義之事,為何在中國卻成了大事?人們不得不再次感慨:「老人跌倒該不該扶,需要十三億人討論嗎?」敢扶,贊揚;不敢扶,體諒,在網友評論的字里行間里流露出的是一份對老人想扶卻不敢扶的無奈。
老人跌倒該不該扶
在很多人對跌倒在地的老人不敢伸出援手的時候,18日晚,兩名勇敢的本地後生女給出了自己肯定的答案。此舉,卻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感嘆,兩名廣州女孩微不足道之舉,卻讓他們看到了社會道德的曙光。
有網友指出,扶起跌倒的老人本是一件不足掛齒的好事,緣何現在人們卻「大驚小怪」?網友Yoyo說:「本來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阿婆跌倒,上前扶起本是理所當然。但是在中國,卻變成了一條新聞,真是令人震驚。」
「本來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但因為現在的社會和之前的幾件反面事件讓人們懼怕幫助老人家會惹禍上身,從而在人與人之間築起了一道牆,變得越來越冷漠,這件事只不過告訴大家,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那麼醜陋的。」網友「順閣源物業」說。不少網友指出,正是在一系列反面事件的持續發酵下,這些微不足道的好事才會變得如此「難能可貴」。
在不少網友對女孩扶起老人表示肯定的同時,有部分網友卻表示,怕扶皆因擔心「好心沒好報」。網友「蛙蛇」說:「不是我們沒有良知,人人都有,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意識想扶。但是不敢啊,人心險惡啊!」有網友甚至直言:「不是不想不扶,而是不敢扶,如果阿婆耍賴,那女孩豈不是有口難辯?」因此,有網友建議,如何設立一個法律體系保障幫扶人和被扶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更有網友別出心裁地提出,扶起跌倒老人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技術問題。網友「閑庭信步」說:「最好幫忙打112叫救護車,因為老人摔倒,情況比較復雜,就算不會出現當事人或家屬反咬一口這種情況,也可能因為護理不當幫倒忙,到時好心辦壞事,就不好了。精神可嘉,但我認為處理欠妥當!」網友「天助自助者」說:「試問網友,有幾個真正懂得人工呼吸,懂得滅火常識,懂得野外求生,懂得意外受傷自救?所以,當我們什麼都不懂的時候,蠻干是急症施救的大忌。」
趙廣軍:扶人前先拍照
不少知名人士也參與到大討論當中。
全國道德模範、廣州市趙廣軍生命熱線的主持人趙廣軍表示,扶人前要學會保護自己,「我覺得做好人好事並不意味著不保護自己,既然這樣的事例出現了,我們就應該應對、反思,不要輕易犧牲自身名譽和利益。」志願者在施救時應保留「三張照片」。即拍一張老人跌倒的照片,找路人拍一張自己和跌倒老人的照片並留下路人的聯系方式,等120救護車到來後讓護士拍一張照片,以此存證,被誣陷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此外,趙廣軍還從法律層面上呼籲政府能夠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應專門設立一項「誣陷罪」,對好人形成保護機制,能大大提高社會風氣。
對此,知名媒體人馬志海卻有不同意見。他認為,老人摔倒了,路人扶一下,天經地義再正常不過,現在居然成了赴湯蹈火的壯舉登上了報紙頭條!「人的生命是平等的,是無價的,用利益的換算去衡量人的生命價值,這本身就是無恥的,因此,連這樣的討論都是無恥的。」但這種無恥的討論卻越來越多,「老人摔倒了該不該扶」就是一例。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卻認為,扶還是不扶要看情況。他在微博上曾寫道:「不要急於扶起,這怎麼會是冷漠呢?如果你不會救,該救活的給你糊弄不是加速別人死亡嗎?所以,大家不要浮躁,學一點醫學常識不會害你的,更不會害人。」
上海:老人摔倒無人敢扶
9月2日下午4時許,一名拄著拐棍的老人在上海市黃浦區尚文路中華路口不慎摔倒,血流滿面。盡管當時有許多路人看見,但竟沒有一個人上前攙扶老人起來,大家只是在一旁圍觀。大約過了10分鍾,才有一名路人報警。老西門派出所兩位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實施救援。民警聯系120救護車,將老人送到附近醫院救護,並隨後聯繫到老人的家人。
88歲老人摔倒無人扶窒息身亡
事發湖北武漢現場離老人的家不到百米一個小時後家人趕到為時已晚
早報訊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漢市,88歲的李大爺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場門口迎面摔倒後,圍觀者無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個半小時後才被送醫院救治,李大爺終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8旬老人早高峰時摔倒無人敢扶警輔路過救起獲贊
3月4日清晨,蘇州市高新區滸墅關鎮惠豐花園內,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不慎摔倒在地,有不少路人經過卻無一人上前攙扶。直到路過的派出所警輔發現,才將老人扶起並送往附近醫院。
當天上午7時30分許,家住惠豐花園的顧老伯獨自外出,不料因雨天路滑摔倒在地,一時竟爬不起來,老人的臉部還被摔碎的眼鏡玻璃劃傷。小區內過往的人流熙熙攘攘,卻沒人敢扶。休班在家的警輔杜勤華開車經過,看見倒地受傷的老人,立即下車拿毛巾為其止血,並駕車將顧老伯送醫救治。經醫生診治檢查,所幸老人並無大礙
8月10日早上,上海新華路淮海西路口,一名老人躺倒在地滿頭是血,圍觀路人無人敢
扶,引騎車經過外國女子大罵。
Ⅲ 兩個法官在爭論小伙扶老人是什麼電視劇
兩個法官在爭論小伙扶老人是什麼電視劇,這個電視劇你可以到網站上去了解一下就會知道了,我沒有時間看電視劇幫不到你。
Ⅳ 南京彭宇案(扶老人被陷),你如何看待此類事件
我表示憤復怒、無語得制來又感嘆
(1)法官沒有按照「誰起訴誰舉證」的程序來審判,而是採用其所謂的邏輯來判定,明顯,法官沒有意識到一旦此案成為冤案對社會引起的道德地震會有多強烈,從這角度看,說明我們的司法制度有漏洞,我想如果採用陪審制就能避免;
(2)彭宇扶起老人的行為本身沒錯,本人大加贊賞;
(3)對於那訛人的老人,贈其八個字「為老不尊,教壞子孫」,但也應該說,以怨報德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我們也不該總拿彭宇案來作為見死不救的借口;
(4)我認為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應該盡我們的能力去幫助,被人反咬一口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自己問心無愧;
(5)但對於某些官員的話,說彭宇案本不該被報道,是媒體的選擇性報道的惡果,之類的,把罪過歸於媒體的行為,我是大加鞭笞,首先,群眾有知情權,其次,用共產黨的話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那就是說廣大群眾是統治階級,那就是說,那位人民的公僕想瞞著他主人去隱瞞另外一位公僕所犯的錯,不知這算不算是「包庇」和「欺君」之罪呢?
Ⅳ 政治題幫忙回答下,回答好的還有追加
1、合理。
流浪狗,任何人只要單單去餵食,都沒有問題。喂完就算,不收養,不需要因為狗導致的後果承擔責任。
但是,如果將流浪狗領回家,並收留照顧的話,就等於做出了要收養這兩條狗的意思表示,在收養的期間,就要承擔相應的看管責任。
2、情況是指什麼?收養狗還是被狗咬後是否起訴?
首先不會隨意收留流浪狗,因為這會因收留而引起的相關義務。
其次,如果是在狗被收留的期間咬人,收留的人是一定要承擔責任。
3、你的案例只能說法官判的沒有錯誤。
但南京的案例的荒唐在於,「按常理」,而不是「依據證據」。在老太太沒有證據證明是對方過錯的情況下,法官屬於有法條依據而不用,而做出了荒謬的判決。
與你舉得例子是完全不同,沒有可比性。
Ⅵ 南京判那個救扶老人的男孩賠償2萬元。這個法官後來怎麼樣了
當年的彭宇案,
那個法官早已離開法院
不良的開端,導致社會道德水準下降,沒人敢扶他人的先河
Ⅶ 第一個判扶老人的法官是誰
據說是南京的一位法官,自從他判了幫扶人賠償以後,中國的社會中有太多的人受此負面影響。都不敢幫扶跌倒老人了。而且也確實有不少的老人賴上幫扶人身上。這種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事兒還在延綿地發生著。聽說這位法官也受到了一些處分。
Ⅷ 安徽女大學生扶人事件,為什麼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媒體總是傾向於老太訛人
在法律不健全的情況下,一個判決結果對日後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大家一直討論的撞人案的真相,也就無從說起了。現在我們只討論這類事件帶給人的影響。
事件展現給人們看的情況是:老人摔倒,有人送老人去了醫院,墊付了醫葯費,隨後被指責是撞老人的真凶,雙方開始扯皮。
但是事件只有兩種可能:
1,老人自己摔倒,熱心人送老人去醫院並墊付醫葯費後被訛詐。
2,老人被人撞到,肇事者送老人去醫院並墊付醫葯費後被要求賠償。
如果情況是可能1,只要法官判定了熱心人有罪,那必然造成的結果是極其負面的,結果就是因為規避風險問題,真正的好心人也許還會扶人,但是原本就搖擺不定的人必然是不會去主動扶人的。相反,如果判定熱心人無罪,對社會的鼓勵程度也是不言而喻。扶人的天平必然會做出導向。同時對訛詐的情況做了一個警告行為。
如果情況是可能2,法官直接判定了肇事者有罪,於理的確無可厚非,但是造成的影響就是日後的肇事者,(在無監控下)一定不會主動送傷者去醫院,摔倒者群體受到的傷害會無限制的擴張(廣州女童碾壓案),若是公布具體情況,讓大家明白了如果你真的撞人了,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且其實影響並不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肇事者會主動開始承擔自身的責任,即使出現真的需要作證的情況下,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路邊的人作證的情況也會積極不少。
這一案件中法官做了一個最最錯誤的決定,在沒有任何直接證據的前提下,直接判定有罪,並且作出了最影響人心的判決:不是你撞的為什麼要扶,在可能1和可能2中都做了一個最壞的影響。間接導致扶老人問題直接被頂到風口浪尖,輿論導向也直接被指向到:扶or不扶,不扶!
Ⅸ 想問問審判「金華吳俊東扶老人案」的主審法官是誰,還有二審維持原判的法官是誰
這年頭誰他M在做好事就是沙比,撞死他也不用去管。還訛人,那老漢你八當初怎麼不把你射牆上#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