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幹警

法院幹警

發布時間: 2020-12-22 18:15:50

法院司法行政人員屬於幹警身份嗎一般情況下,法院里的哪些人是幹警身份法院幹警的警官證是啥樣

法院的"幹警"是統稱,不是正式叫法。法院中正式的法警是警察身份,回有警銜和警答官證。法官是另一種身份,還有其他行政人員,都不是警察身份,沒有警銜和警官證。不過關鍵的一種分類在於,有沒有公務員編制,有的話,法官警察其實區別不大。

❷ 法院能否審理本院幹警的案件如果不能,是那條法律規定的

不能,國家規定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於案件的公正審理。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察人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不參加與本人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的案件的審判、檢察或偵察。
【迴避制度】
第一,迴避主體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迴避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對於審判人員的范圍,《若干規定》明確為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其他人員包括人民陪審員、執行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
第二,迴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訴訟法》粼5條規定,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可見我國迴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迴避和申請迴避並用。自行迴避即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應主動退出該案件的審判及其他相關工作;申請迴避則是僅屬於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申請,說明理由,如果迴避事由是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三,迴避事由
《民事訴訟法》粼5條規定了三種情況可作為迴避事由: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是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但是《民事訴訟法》並沒有對「利害關系」、「其他關系」、「可能影響」等較為模糊的詞語具體規定。學術界中,一般認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主要是指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涉及相關人員的利益;「其關系」是指在前兩種情形之外的某種關系,諸如老上級、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等;有可能影響秉公辦案的,但是必須以「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為前提條件,不能不加分析的一律迴避。」除了這三種情形,《若干規定》還增加了若干種情形,如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訴訟代理人的;審判人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同時還規定了參與五種不法行為的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也必須迴避。雖然這些情形也可以概括為「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但是更為明確的法律規定對司法實踐的統一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同時,這些補充性質的規定,也為完善民事訴訟迴避事由提供了思路和啟示。
第四,迴避的法律後果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該案的工作,除非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但被駁回申請的當事人申請復議的,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該案的工作。關於「緊急措施」的范圍,法律缺乏明確的界定,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主要是指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迴避的另一個法律後果,是法院作出迴避決定後,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已完成的有關工作是否有效。對此,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有學者認為對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已完成的訴訟行為應當一律規定為無效,也有學者認為應當區別情況對待,若審判人員被決定迴避,則由審判長或更換後的審判長對該迴避人員所作的訴訟行為進行審查,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才被認定無效,但鑒定行為一律無效。」筆者認為兩種思路各有利弊,本文將在其後闡述自己的觀點。
第五,違反迴避制度的法律責任
《民事訴訟法》並沒有對違反迴避制度的法律後果及法律責任作出明確規定,但是在第153條、第179條涉及上訴案件、再審案件的法律條文中有如下內容「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由此可見,應當迴避而未迴避的案件由於程序的不合法,效力也是有瑕疵的。但是在上訴案件中,如果僅違反法定程序,而未影響案件實體判決、裁定的,並不在發回重審的范圍之列。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我國重實體、輕程序的司法理念。慶幸的是,這種做法在《若干規定》中被修正過來,《若干規定》第6條對違反法定程序、不執行迴避的情形作出了「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規定。

❸ 法院司法輔助人員與幹警有什麼區別

一、法院司法輔助人員與幹警兩個名稱的內涵不同。

1、法院司法輔助人專員應該是「屬法院審判輔助人員」法院中除審判人員以外的協助進行審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書記員、執行員、法醫和司法警察。

2、幹警指的是政法部門中幹部、法官、檢察官和警察的合稱。「幹警」是集合名詞,不受表示具體數量的詞語修飾。

二、范圍不同,幹警包含內容更廣

舉例說明,法院的司法警察是法院司法輔助人員,但他也可以被稱為幹警。

拓展資料

警察稱為公安幹警。 新中國歷史上普通警察和公安系統的幹部定義和地位是有所不同的,以前實際上公檢法是不分家的,系統中除了執行任務的警察外還有其他崗位的國家工作人員,要誇當然要把他們帶上,所以就會出現公安幹警的說法,後來用法越來越濫就特指警察了。

❹ 政法幹警與招警的區別

政法幹警考試最終被錄用後,也是正式的公務員行政編制,很多考生就不理解了,公務員考試中也招錄人民警察,那跟政法幹警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接下就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公務員考試和政法幹警考試的區別:
考試組織部門不同
公務員考試是由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政法幹警考試是教育部、司法部、公安部、人社部共同發起,最終由人社部組織考試。
招錄崗位不同
公務員考試招錄的是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的崗位,一般包括黨群系統、行政系統、中央垂直管理或省垂直管理系統、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政法幹警考試則包括法院、檢察院幹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幹部及獄警。
招錄程序不同
公務員考試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即發布公告→網上報名→筆試→資格復審→面試→體檢→政審→公示→上崗,而政法幹警考試則有一點區別,就是在公示之後,上崗之前,還要經歷兩年的學習,順利畢業後,才到上崗環節,研究生學歷的在政審之後,還會有學校的研究生復試環節。
服務年限不同
公務員考試中,只有部分職位有「最低在本崗位服務5年」的要求,沒有要求的,就隨時可流動;但政法幹警是按照學歷來要求服務年限的,研究生要在基層服務5年,本科7年,專科9年。
考試科目不同
公務員考試一般為行測和申論,國家公務員考試特殊職位有專業科目,例如銀監會、公安部門等,部分省份也會有專業科目;政法幹警政法幹警考試公共科目也是行測和申論。報考專科的考生需參加文化綜合(歷史、地理、政治)的考試;本科層次考民法學;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需參加專業綜合(刑法學、民法學)、專業綜合(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考試。
考試時間不同
公務員考試分為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國考是在每年的10月中旬報名,11月底筆試,省考則每個省份不同,大多數是上半年2-3月份發布公告,4月中下旬筆試;政法幹警考試每年時間基本固定,8月份發布公告,9月下旬筆試。

❺ 法院裡面的人為什麼被叫做幹警呢

你問得很有意義。
直到現在政法工作內部還是把法院的法官、工作人員包括法回警一起稱為「法院幹警答」,同樣的,檢察院的人也叫「檢察幹警」。
這是因為過去的特殊的歷史原因,公檢法司都是政法機關,在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這幾家是純粹的專政工具,刀把子,只是職能分工略有不同,本質是一樣的,因此都把這些部門的幹部和工作人員合稱為幹警。你可以找一些歷史資料,在上個世紀,法院的正式制服是大沿帽和藍色警服,一看就是專政機關的標志,穿這身衣服的叫幹警也就習以為常了。如今建設法治國家,對這些機關的性質認識也有所更新,制服也變了,變成黑色西裝+灰色制式領帶(現在是紅色)+紅色天平領章,出庭穿黑色法袍。但是歷史的慣性,不是那麼容易改過來的。

❻ 當前法院幹警紀律鬆弛的表現有哪些,原因是什麼

存在問題:
1、在執法思想上,在個別幹警身上依然存在執法思想不端正、司法理念不純潔、宗旨意識不牢固等現象。少數幹警在司法實踐中仍然存在高高在上的「老爺」作風,放鬆要求,把自己等同於普通百姓。在工作上反映是為了結案而辦案,馬虎了事,不注意辦案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2、在司法行為上,存在個別同志參與吃請、為當事人說情以及違反工作紀律現象。在正常上班期間,發現有個別同志上、下班不按時;節假日期間,個別幹警值班存在脫崗、不到崗現象。
3、在司法態度上,冷、橫、硬、推、拖現象仍有發生。特別是在執行工作中,態度生硬,方法簡單,漠視群眾的現象,在個別幹警身上還時有發生,影響著法院與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
4、在部門利益上,存在著本位主義傾向,過於強調部門工作的重要性,重業務、輕服務,重審判工作、輕集體活動等思想仍有存在。強調人員少、案件多、任務重而忽視一些服務性工作,沒有更好地發揮審判工作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的職能作用。
5、在隊伍素質上,需要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和強化業務學習。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法院隊伍整體素質取得了很大提高,如全院幹警除每月參加一次政治、業務學習外,大部分還參加成人教育、業余函數學習、業務培訓班學習等,但還存在個別幹警缺乏與時俱進的學習思想,反映在工作中是憑老經驗辦事,求穩怕亂,因循守舊,沒有開拓創新精神,導致執法水平和司法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和日益復雜的司法實踐不相適應。
6、在法治理念上,個別幹警還沒有完全樹立司法為民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個別幹警缺乏大局意識、集體意識、服務意識,在工作中的反應是效率不高,相互推諉,得過且過,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困難當成是自己的困難,群眾的投訴和信訪依然存在。
問題原因:

1、是少數幹警放鬆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不加強學習,理想淡化,作風浮躁,行為不規范,影響整體形象;政治理論不高,業務水平低下,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阻礙整體發展。
2、是在抓管理上存在重審判、輕教育現象,一些制度落實施之於寬,給那些自覺性不高,紀律性不強的少數人員以可乘之機。這些問題的存在關鍵在我們院黨組,說明我們在抓管理、帶隊伍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

❼ 法院幹警是否可以參與法院拍賣

法院在執行過程中,通過拍賣被執行人的財產,以實現債權的合法權益。
1、評估價格
評估價格是拍賣的前置程序。對評估結果,法院應當及時向執行雙方當事人送達評估報告。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向法院請求復議,法院再要求評估機構進行復議。
2、作出強制拍賣的決定
價格評估完成後,法院可組織執行雙方當事人協商,按評估價格將被執行人財產抵債給申請執行人。法院應根據被執行人財產狀況,和被執行人的信譽程度,依職權做出決定。如准許,被執行人自行變賣,應給其10日以內的時間,同時,法院在得款後,才能將查封財產予以解除查封,確保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得以實現。
3、確定和委託拍賣機構
對拍賣機構的選定,應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凍結、拍賣上市公司國有股和社會法人股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和最高院作出的統一由法院技術處委託的規定辦理。拍賣上市公司的股份,應嚴格按照《若干規定》的規定辦理。法院不應依職權選定拍賣機構。法院拍賣其它財產,首先應採取當事人主義。雙方不能達成一致的,法院再依職權選定拍賣機構。
4、發布公告與展示標的
拍賣機構接受法院委託後,將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和合同的約定進行拍賣公告和拍賣展示。對拍賣方案、拍賣公告等重大事項,拍賣機構應徵求法院的意見,獲得法院的同意和積極配合。
5、確定拍賣保留價
在拍賣會召開之前,法院應當以評估價格為基礎確定拍賣保留價並告知拍賣機構。拍賣保留價應等於或低於評估價,不能超出評估價。拍賣保留價是拍賣成交的最低價限,拍賣的最高應價低於保留價的,不得成交。如第一次拍賣無人競買,法院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再次拍賣的保留價。
6、舉行拍賣會
舉行拍賣會時,法院一般應派員到場監拍,並將拍賣情況記入筆錄;拍賣機構亦可邀請公證員到場進行公證。拍賣成交的,由拍賣機構與買受人簽訂成交確認書,並即時錢物兩清,或按合同的約定分期付款。競買人分期付款的,應得到法院的同意。
7、確認拍賣結案
對拍賣結果,法院應依法進行審查,審查發現拍賣機構,與競買人之間或者競買人相互之間惡意串通,並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情形,將依法裁定拍賣無效;若審查未發現上述情形,則應確認拍賣結果。拍賣結果確認後,法院應配合拍賣機構將拍賣標的交付買受人。拍賣的標的是動產的,由拍賣機構直接交付給買受人,是不動產或特定動產的,由法院負責將拍賣標的佔有人清除,並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❽ 法院法警和幹警是同一個級別嗎

法警是一個序列來。幹警是統稱,,源,法院的正式在編人員基本都是占「政法幹警」編制,也就是說法官、法警、部分書記員、部分行政人員都是在這個「政法幹警」編制裡面。一般法院內部通知、或者對外通知都說的是「我院幹警XXXX」,不說我院法官XXXX。

❾ 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員屬於幹警身份嗎一般情況下,法院里的哪些人是幹警身份法院幹警的警官證是啥樣

法院的"幹警"是統稱,不是正式叫法。法院中正式的法警是警察身份,有警銜和警官證回。法官答是另一種身份,還有其他行政人員,都不是警察身份,沒有警銜和警官證。不過關鍵的一種分類在於,有沒有公務員編制,有的話,法官警察其實區別不大。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行政法練習題 發布:2025-04-23 22:55:01 瀏覽:124
擱置物懸掛物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22:50:06 瀏覽:607
北郵遠程期末經濟法 發布:2025-04-23 22:30:55 瀏覽:384
痔瘡有什麼土方法治療 發布:2025-04-23 22:10:38 瀏覽:445
法律職業責任和懲戒論文 發布:2025-04-23 22:07:34 瀏覽:339
民事訴訟法已經受理的駁回起訴 發布:2025-04-23 22:07:31 瀏覽:23
懷化司法部 發布:2025-04-23 21:55:24 瀏覽:151
婚姻法中的子女解釋 發布:2025-04-23 21:43:54 瀏覽: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日期 發布:2025-04-23 21:41:24 瀏覽:615
司法警察升職 發布:2025-04-23 21:17:44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