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院索賠
❶ 詐騙被害人如何向法院申請賠償
詐騙被害人申請賠償的方式是:
1、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被害人也可以在刑事訴訟結束之後,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❷ 協議離婚超過一年的財產能向法院索賠嗎
協議離婚後超過1年,財產分割索賠一般是不能變更的,因為離婚後,雙方已經解除婚姻關系,離婚協議生效。但是如果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七十條
夫妻雙方協議離婚後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❸ 向法院提起訴訟賠償,要走一些什麼步驟。
要先寫起訴狀,准備基本證據去法院立案,最好是請律師代理訴訟
❹ 行政訴訟中如何向法院提出賠償申請
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可以在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給予行政賠償的請求,並依法將其賠償請求記載在其起訴狀中。並且當事人需要在六個月內及時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的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九條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
第十二條
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3、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託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❺ 被人打輕微傷應該怎麼向法院起訴賠償
可直接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狀。
如果傷情鑒定為輕微傷,只能要求民事賠償,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
人身損害賠償,指的是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體受到不法侵害,造成傷害、殘疾、死亡及精神損害,要求賠償義務人以財產進行賠償的侵權法律制度。
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交通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以下圖片僅供
參考
❻ 錯養兒子23年,母親向法院索賠295萬,兩個兒子的錯位人生怎改寫
無論是古裝劇中的狸貓換太子還是現代劇中兩個人的人生互換劇情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是難以接受。或許因為互換人生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都習慣性地認為電視劇里的狗血劇情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
❼ 哪些情形可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
請參閱《國家賠償法》的如下規定:
第一節賠償范圍
第三條行政版機關及其工作權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❽ 交通事故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對方沒有錢應該怎麼辦
交通事故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對方沒有錢的可以與對方協商,達成分期還款協議。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❾ 向法院申請賠償最長時限最長是多長
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的時限為兩年。賠償請求權人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後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九條
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