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區信訪
⑴ 信訪對執行法官的影響
法律分析:信訪是公民向有關機關提起建議的行為,除非法官工作中存在問題,否則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採用前款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稱信訪人。
《信訪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⑵ 人民法院的信訪員的概念和所要做的工作
1、人民法院的信訪員是指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人員。
2、人民法院的信訪工作在以下法律條文中。
根據《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暫行規定》第二條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信訪舉報工作實行依靠群眾、方便群眾,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維護當事人的民主權利,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
第三條人民法院紀檢監察機構(包括人民法院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受理下列對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檢舉和控告: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違紀行為。
(2)法官區信訪擴展閱讀
《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規定了有關行政機關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6種信訪情況:
1、對屬於人大、法院、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來訪事項,以及已經或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各級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及其他行政機關不予受理。
2、對跨越本級和上一級機關提出的來訪事項,上級機關不予受理。
3、來訪事項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來訪人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或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同一來訪事項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
4、來訪人對來訪事項處理(復查)意見不服,未提出復查(復核)請求而到上級機關再次走訪的,各級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予受理。
5、來訪人對來訪事項處理(復查)意見不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期限未請求復查(復核)的,不再受理。
6、已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復查復核機構審核認定辦結或已經復查復核終結備案,並錄入全國信訪信息系統的來訪事項,來訪人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不再受理。
《辦法》就來訪事項分級受理作出明確規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信訪人採用走訪形式提出信訪事項,應當根據信訪事項的性質和管轄層級,到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上一級機關設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場所提出;
二是對跨越本級和上一級機關提出的來訪事項,上級機關不予受理,並引導來訪人以書面或走訪形式向依法有權處理的機關提出,同時將相關情況及時通報下級有關機關;
三是在依法有權處理的本級或者上一級機關中,首先收到的機關先行受理,不得推諉。所謂本級機關,是對來訪事項有直接管轄權的機關。
⑶ 法官違法辦案可以到國家信訪局舉報嗎
法官違法辦案應到檢察院申訴,由檢察院立案調查處理。不應到信訪局舉報。
⑷ 如何做好人民法院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
人民法院信訪舉報工作既是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的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信訪舉報已成為現階段民意表達的重要管道,是黨和人民法院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但是,隨著體制轉軌、社會轉型和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進一步增強,人民法院信訪舉報工作面臨著更多更新的任務與挑戰。本文試就當前紀檢信訪舉報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尋找加強此項工作的對策措施。
一、人民法院信訪舉報工作現狀
(一)信訪舉報總量減少。以龍南縣法院近三年紀檢信訪舉報數量為例,2007年6件,2008年12件,2009年3件,2010年1至3月1件。其主要原因:一是法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源頭治理措施力度加大,特別是實行「五個嚴禁」規定以來,幹警廉潔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二是信訪舉報渠道進一步拓寬,一些信訪問題已在萌芽狀態得到化解,舉報數量減少。三是法院辦案程序進一步完善,司法為民的理念得到體現。四是基層法院建立了機關作風效能建設領導機構,進一步加強了對機關效能和作風建設的監督,機關工作作風明顯好轉,特別是窗口單位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二)信訪舉報反映的問題復雜,重信重訪增多。信訪舉報人主要是反映對法院判決不服、對強制措施以及對訴訟和程序、執行的不滿等問題,涉及紀檢監察處理的問題相對集中在:反映幹警違反廉潔自律規定的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和裁決不公等問題。從龍南縣法院近年來紀檢信訪舉報的基本情況來看,基本上屬於一信多投、重信重訪,這也成為信訪舉報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
(三)傳統的信訪舉報方式已逐漸被對法院網路舉報所替代。現代社會網路快速發展,網路訴求渠道更為便捷,也更容易引起關注。
(四)信訪舉報人一般為當事人或其親屬,被反映對象主要為承辦案件的審判員、執行員,對書記員、法警等人員的信訪舉報較少。主要起因往往是當事人及其親屬對案件的處理不服。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信訪舉報渠道不寬。法院紀檢監察機構獲得信訪舉報的來源主要是上級機關批轉的舉報信或信訪部門轉來的網路舉報件,群眾直接信訪或直接來訪的較少。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職能虛化。當群眾發現問題的最終解決權掌握在有關職能部門手中時,他們就乾脆直接尋找有關部門或上級部門解決問題,這是造成越級信訪舉報上升的重要原因。如當前已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群眾告「御狀」問題,即越級上訪和進京上訪問題。二是上級部門按規定不直接處理信訪舉報問題,即使有人來信來訪,也只是告知信訪舉報人到有管轄權的部門投訴,或是將信訪舉報件轉到有關基層部門處理。三是法院紀檢監察機構對職能部門缺乏必要的約束力。
(二)信訪舉報反映問題出現復雜化趨勢。有的信訪舉報問題受歷史原因、體制改革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同時涉及體制問題、政策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又因相應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一時難以解決。在實踐中還有既屬行政問題,也屬涉法問題,如征地拆遷賠償、山林糾紛等,這些問題本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但信訪人堅決要求通過信訪途徑來解決,這類信訪件佔了整個紀檢監察信訪總量的一定比重,給解決信訪問題和查辦案件增加了難度。
(三)法院紀檢監察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亟待加強。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法院尚未設置監察室,有的紀檢監察幹部身兼數職,真正投入到紀檢監察信訪的精力不夠。有些紀檢監察幹部因業務不熟及個人素質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致使信訪舉報處理工作不規范、處理不及時,許多矛盾沒有在第一時間及時化解,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紀檢監察信訪工作。
(四)群眾缺乏依法信訪的意識,信訪舉報活動出現多頭化趨勢。許多信訪群眾認為,多向幾個機關舉報,多找幾位領導反映問題,總有一次能得到受理,或許向領導反映更能引起重視。帶著這樣的心理,許多信訪群眾要麼不舉報,要麼一下子發出許多舉報。一些群眾對信訪舉報工作不了解,盲目信訪舉報的現象比較多。一些群眾為達到個人目的和得到個人私利,借信訪來發泄對法院幹警的不滿情緒;有的信訪人對一些不規范的操作心存疑問,就帶著猜測進行信訪舉報,實際信訪當中,許多問題都是空穴來風;有的信訪舉報問題本身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但由於信訪人缺乏法制意識,習慣於通過信訪舉報來解決問題。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加上問題往往一時無法解決,這些信訪舉報人在得不到滿意的情況下,反復信訪,一信多投,致使重信、重訪量不斷上升。
三、對策措施
(一)健全領導責任機制,暢通舉報渠道。從實踐看,信訪舉報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構建新的信訪舉報工作機制,首先應建立信訪舉報工作領導責任機制,完善領導是信訪舉報工作第一責任人的制度。要把基層法院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列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內容,不僅要把基層主要領導作為信訪舉報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而且要作為信訪舉報工作的第一知情人和協調人,確保重要信訪舉報問題領導親自關注,親自過問,親自解決。與此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信訪舉報網路,做到層層建立信訪舉報工作網路,並注意通過培訓等手段切實提高信訪幹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二)健全組織協調機制,形成任務分流、資源共享。目前法院設有紀檢監察信訪舉報機構和立案信訪機構,信訪舉報人反映對法院判決不服、對強制措施以及對訴訟和程序、執行的不滿等問題,一般通過法院立案信訪部門努力是可以處訪息訴的,對於信訪舉報人反映幹警違法違紀問題的,則由紀檢監察機構進行處理。一個信訪問題的解決往往要涉及到多個問題,牽涉到多家部門單位,單靠紀檢部門一家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因此,對一些重大涉及到幾個部門的信訪問題,要確定牽頭和參加單位,來共同處理解決。應當由紀檢部門牽頭處理的問題,紀檢部門就應主動承擔起牽頭責任,主動協調各部門,做到互通情報,加強協作,整合資源,共同研究信訪問題,制定解決處理方案。實踐也證明有些信訪問題必須在協作情況下才能解決。同時,紀檢監察機構與法院內部各職能室之間,也要搞好溝通協調,相互配合。
(三)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加強源頭防範。把內部監督與上級監督、社會監督結合起來,形成監督合力,做到既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又積極探索治本之策,逐步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努力從源頭上防範和減少群眾上訪,特別是越級訪和群體訪。
針對網路舉報已成為反腐的一個越來越常用並行之有效的手段,要大力加強網路舉報工作的硬體和軟體建設,採取有力措施,盡快實現網路舉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正確引導,快速反應。要指定專人負責網路舉報監督線索的收集和整理,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篩查、甄別、調查、處理以及反饋信息的程序。建立網路舉報監督發言人制度,對經查證屬實的予以迅速處理和回應,准確、及時、詳細地在網上公布所掌握的信息,遏制虛假信息的泛濫。
(四)健全宣傳教育機制,規范信訪舉報。宣傳教育是導向,普法宣傳教育是做好信訪的基礎性工作。一要將中紀委、監察部《控申條例》、《監察機關舉報工作辦法》和國務院《信訪條例》納入基層普法計劃,增強群眾依法信訪和幹部依法辦理信訪問題意識;二是開展信訪法律法規的宣傳咨詢活動,認真落實紀委監察機關信訪舉報工作「分級管理,歸口辦理」的原則,促進建設有序、規范、高效的信訪工作秩序,努力控制集體訪、越級訪和重復訪;三是大力開展警示教育,對一些典型案件要進行深入破析,以案說教,以案促教,從源頭上有效預防腐敗問題的發生。
(五)健全信訪辦理機制,及時化解矛盾。首先,堅持逢訪必理的觀念,做到快核實、快上報、快批示、快催辦、快協調、快處理。其次是建立督查回訪制度。注重信訪的處理落實情況,重點審核問題調查是否徹底,定性是否准確,運用法規是否到位,回訪時群眾是否滿意,對落實不清、定性不準、處理不到位的一律要求重新處理,決不遷就。第三,探索建立紀檢組交流辦信制,提高信訪舉報案件的公正性。
(六)加強隊伍建設,強化責任追究機制。針對社會各界對法院的期望,法院應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好法官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檢查是否存在「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的問題,是否與當事人有「三同」問題,是否有「吃、拿、卡、要」和違法審判違法執行的行為。只要隊伍建設沒有問題,也就不存在針對法院幹警提出信訪舉報的現象。同時,法院還應強化信訪責任追究制,建立信訪獎懲機制,讓每位法官都增強了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僅力爭把正在審理的案件辦成「鐵案」,而且都主動做好當事人的服判息訴工作,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參考:加強人民法院紀檢信訪舉報工作的幾點思考
http://lnx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466
⑸ 如何投訴法官 如何檢舉法官
你可以選擇以下途徑反映或者舉報:
1、根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可以向其所在縣版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權反映或者舉報;
2、向該縣法院所在的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或者舉報;
3、如果涉嫌職務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反映或者舉報;
4、向該縣法院同級的人大常委會反映或者舉報;
5、也可以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或者中紀委舉報。
提醒注意,你要有足夠的證據或者線索,切記不能誣告陷害他人,否則要承擔相應的、對己不利的法律後果。
⑹ 如何接通最高人民法院信訪辦電話
最高人民法院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
乘車路線:環線地鐵或489路前門站
郵 編:
100745
投訴電話:
010-65299844 、010-65290999
中辦、國務院人民接訪室:永定門西街甲1號 電話:63035987
全國人大信訪局接訪室:永定門西街甲1號 電話:63036661
公安部接訪室:東城區東堂子胡同49號(坐106路電車到東堂子胡同下) 電話:65251520
中央紀委接訪室:東城區張自忠府學胡同2號電話:64014567
⑺ 如何投訴法官不作為 法院不作為應該向哪個部門申訴
法官不作為,可以首先去法院的紀檢辦投訴,法院會有內部監督機制。也可以去上級法院投訴。需要本人或者家屬前往,說明情況,辦理登記。可以去同級檢察院報案。
《法官法》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法官區信訪擴展閱讀:
根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規定:
第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高、中級人民法院設立監察室。基層人民法院設立監察室或者專職監察員。
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監察室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領導下主管全國法院的監察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監察室、基層人民法院專職監察員在本院院長和上級法院監察部門的領導下進行工作,監察業務以上級法院監察部門領導為主。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監察室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內設機構,負責信訪舉報、案件查處、監督檢查、綜合調研等工作。中級以下人民法院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設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的通知
⑻ 對法院判決不服應該如何信訪
可以通過網路信訪信息系統進行信訪、發電子郵箱或打投訴電話給相關部門,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點向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當面反映信訪事項。
相關法律規定:
《信訪條例》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信訪工作機構的通信地址、電子信箱、投訴電話、信訪接待的時間和地點、查詢信訪事項處理進展及結果的方式等相關事項。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在其信訪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信訪事項的處理程序,以及其他為信訪人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
(8)法官區信訪擴展閱讀:
國家信訪工作機構充分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路資源,建立全國信訪信息系統,為信訪人在當地提出信訪事項、查詢信訪事項辦理情況提供便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路資源,建立或者確定本行政區域的信訪信息系統,並與上級人民政府、政府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的信訪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的信訪工作機構或者有關工作部門應當及時將信訪人的投訴請求輸入信訪信息系統,信訪人可以持行政機關出具的投訴請求受理憑證到當地人民政府的信訪工作機構或者有關工作部門的接待場所查詢其所提出的投訴請求的辦理情況。具體實施辦法和步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⑼ 向市級法院投訴區法官不作為,沒消息,去檢查院說不受理,只讓去法院,這除了法院就沒有其他地方了嗎
如果對法院的判處有異議,可以在接到法院的判決後15天之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投訴區法官不作為,可以向區政法委投訴。但必須提供相關證據,否則視為無效投訴。供參考。
⑽ 到信訪反映法官,法官對擋案改動了怎麼辦
如果認為法院受到執行申請不作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如果克信法官瀆職,也可向當地紀委反映相關情況。
【法律依據】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