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院調解需要
① 交通事故法院調解程序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法院調解程序如下:1、在庭審過程中,法庭辯論後,法庭組織交通事故當事人進行調解;2、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以及聽取的當事人的意見;3、確定當事人的損害賠償責任以相應的數額;4、確定履行期限,組織簽訂調解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② 交通事故調解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調解要注意的問題包括:1、全面了解對方賠償能力、車輛保險情況。如果對方有足夠的賠償能力或交強險、商業險齊全,在調解時就沒必要過多做出讓步;2、作為事故賠償義務人,一般是車主,在調解時對各項賠償要考慮全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八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復核結論之日起十日內一致書面申請。
當事人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③ 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要怎麼走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為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調解申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期限為十日;有關人員參加調解;由公安機關主持調解等。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八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
(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八十五條 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當事人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者自人民調解委員會作出終止調解之日起三日內,一致書面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調解。
④ 交通事故法院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法院可以在庭前調解、法庭辯論後調解,調解程序如下:
1、法庭組織交通事故當事人進行調解;
2、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聽取當事人的意見;
3、聽取當事人的意見、了解事故發生經過;
4、確定當事人的損害賠償責任、相應的數額、履行期限;
5、組織簽訂調解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⑤ 交通事故法院怎麼調解
法律分析: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事故雙方在交警部門的主持下,或徑由自行協商達成調解協議的行為系「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現,應予保護。對於事故一方在達成協議後起訴至法院,若訴訟請求不包含在調解協議已確定的內容中,則應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審理,若訴訟請求與調解協議中已協商確定的內容重復,則應按照合同糾紛審查協議之效力。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協議的,可以按照下列方式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一)當事人自行賠償;(二)到投保的保險公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服務場所辦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協議後未履行的,可以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⑥ 交通事故調解前需要准備什麼
交通事故調解前需要准備的事情:
1、交通事故損失賠償調解須在交通事故辦案人員主持下進行。調解的時間、地點、方式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指定。
2、交通事故損失賠償調解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期限內,只調解兩次,調解時須製作調解記錄。
3、交通事故辦案人員通知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參加調解時,一般使用書面通知,口頭通知的須記入調解記錄。
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因故不能按期參加調解的,須事先通知交通事故辦案人員,請求變更調解時間;無正當理由不到或者調解中途退離的,計為調解一次。
4、調解參加人:
(1)交通事故當事人;
(2)交通事故傷亡者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
(3)交通事故車輛所有權人;
(4)法定代理人和委託代理人;
(6)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認為的必要參加的人員。
上述人員須得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後方准參加調解,,一方人數不得超過三人。
5、委託代理人參加調解須向交通事故辦案人員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須載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6、調解中,當事方更換調解參加人的,連續計算調解次數和時間,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因不可抗力或者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參加調解的,調解時限中斷。
7、調解重大、復雜交通事故需要延長調解期限的,須經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
8、調解中,調解參加人提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未規定的賠償項目和要求的,不予調解。
9、確定撫養人時,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提供有撫養關系的證明.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認為必要時,應當要求其公證。
⑦ 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到調解需要多久時間.我已經
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到調解需要十天時間。一般的交通事故都要有訴前的調節時間,如果在這十天之內雙方當事人達成了一致意見的話就不用在進行訴訟了;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達成一致的話,就需要帶上證據去法院進行訴訟。
法律分析
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一般要用十天。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製作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並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送達當事人。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調解書,由當事人和有關人員、調解人簽名,加蓋公安機關印章後即行生效。公安機關應當將調解書分別送交當事人和有關人員。調解期滿後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調解終結書,由調解人簽名,加蓋公安機關印章,分別送交當事人和有關人員。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一般民事糾紛,現在都進行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後開庭前調解,開庭後還可以調解。即使到執行階段,也能進行執行和解。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議一旦雙方簽字,並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書的效力是相同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後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確定之日起五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有條件的地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試行在互聯網公佈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但對涉及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⑧ 交通事故調解需要多長時間
交通事故調解的期限一般是十天。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交通事故的當事人申請交通管理部門對賠償問題進行調解的,一般要在10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當事人應及時向法院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避免因超過訴訟時效喪失訴訟權,使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四條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