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新加坡最高法院

新加坡最高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5-08 00:19:01

『壹』 新加坡的權力機構及其運作方式

新加坡是議會共和制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是國會,國家領導人是總理。新加坡的權力運行與監督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國會監督:
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以後,新加坡參照英國的威斯敏斯特體系逐步確立了議會內閣制的政體、建立了一院制的國會,而威斯敏斯特體系最具辨識度的特點就是議會主權原則——行政權由立法權產生並向立法權負責。因而新加坡國會對政府的監督是全面而細致的,其主要體現在立法監督、財政監督、人事監督三個大的方面。第一,立法監督。新加坡國會制度深受英國議會制度影響,國會既是立法機關,還是制憲機關,國會的立法權基本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通過立法對行政權進行全面控制;更為重要的是,新加坡國會通過了一系列較為嚴厲的法律,預防和懲罰政府官員貪腐,主要是1960年《防止貪污法》與1988年《沒收貪污所得利益法》,還包括《財產申報法》、《公務員法》、《刑法》等,這些法律對政府官員形成了強大的威懾力。第二,財政監督。《新加坡憲法》第五篇(相當於我國憲法中的章)專篇規定「財政條款」,授權國會對政府提出的財政預決算的批准權,這種體例在世界各國成文憲法中相當罕見,足可證明新加坡對於國會財政監督權之重視。第三,人事監督。新加坡憲法與法律授予了國會對政府及其官員詢問、質詢、彈劾與提出不信任票等諸多監督權力。比如《新加坡憲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在下列情況下,總統應以加蓋國璽的文件宣告總理職位出缺:……(2)如果自由斟酌行事的總統查明總理已不再擁有議會議員多數的信任」。
二、法院監督
新加坡的司法系統由最高法院與下級法院組成,最高法院由高等法院與上訴法院組成,最高法院是新加坡民事、刑事案件的終審法院。客觀而言,新加坡法院對政府的監督不如國會這樣得力。作為前英殖民地與英聯邦成員國,一直以來,新加坡的司法制度深受普通法系影響,新加坡的法院一般只對行政行為是否超越法定職權、是否遵循法定程序進行監督,並不強調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全面監督,也即法院並不對行政自由裁量權進行過多的干預。但是,這一狀況近年來已經有所松動,法院開始通過一些判例凸顯其在監督行政權上的全面性。另外,法院對政府及官員的監督還體現在刑事訴訟中,法院通過適用《防止貪污法》、《沒收貪污所得利益法》與《刑法》等法律對貪腐官員科加重刑,在「新加坡模式」之下,這種直接針對官員的監督比法院通過行政訴訟來監督行政行為更為有效。
三、專門監督
除了國會與法院外,新加坡還有一個更為著名的專門監督機關——貪污調查局。新加坡貪污調查局組建於1952年,當時新加坡尚未獨立,由此可見貪污調查局歷史之悠久。自組建以來,貪污調查局就在監督政府施政、整肅貪腐官員、重塑社會風氣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獲得了全社會的認同,廣為其他國家與地區借鑒。貪污調查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則因為其特殊的地位。貪污調查局盡管屬於行政機關,卻直接向總理負責,獨立於警察機構與檢察機構之外,以確保其行使職權不受任何干涉,其地位與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基本相同。二則因為其強大的職權。貪污調查局行使調查權無須檢察官的特別許可、行使搜查權基本不受限制、逮捕嫌疑人無須出示逮捕證,貪污調查局的這些特別權力根本不是一般的警察機構所能比擬的。歷史上,貪污調查局曾經多次揮動鐵拳砸向貪腐官員。1986年,新加坡建國功臣、國家發展部前部長鄭章遠亦在貪污調查局查獲的鐵證前畏罪自殺,引起巨大轟動。
四、黨的監督
人民行動黨作為長期以來新加坡唯一的執政黨,對政府的影響不言而喻。黨的監督也是新加坡行政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監督主要表現在黨對政府人事的監督與黨對政府政策的監督這兩個方面。第一,黨對政府人事的監督。由於人民行動黨一直在國會中占據絕大多數席位,組閣任務自然由人民行動黨完成,按照一般成例,人民行動黨的秘書長即是內閣總理,內閣部長往往也由人民行動黨內的精英擔任。第二,黨對政府政策的監督。政府政策往往先在黨內醞釀,然後由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再由內閣頒布施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民行動黨的監督比其他外部監督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正如《新加坡第一》書中所說:「按民主政治的一般理論,一個政府能在長期執政中自我更新,歷20年而不老化,而不形成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階層,應該是由於強有力的外在監督了。無疑地,新加坡是這條具有普遍解釋力的定律的例外。」

『貳』 新加坡50硬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截至2021年11月11日為止,1新加坡元=4.7194人民幣,所以新加坡50硬幣等於235.97元人民幣。

拓展資料:新加坡元是新加坡的法定貨幣,以S$標記。一元可被細分為10角(也稱為「毛」)或者100分(cent)。新加坡元可分為紙幣和硬幣,從2004年起開始發行2元,5元及10元塑膠鈔票。

新加坡元可分為紙幣和硬幣,近期也開始發行塑膠鈔票。截止2017年在新加坡流通的鈔票有:10000元、10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2元面額的鈔票,另硬幣則有1元,50分(5角)、20分(2角)、10分(1角)、5分與1分硬幣。1分硬幣雖然還能使用,不過新加坡政府已經停止了發行1分硬幣。政府對停止發行的理由是市場已經有足夠的硬幣可以使用。

新加坡紙幣圖樣:

1、5 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背面圖案為新加坡河上的繁忙景象,票幅為12.7× 7.1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2、1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以新加坡版圖為背景的四隻緊握的手,票幅為13.3× 7.9 厘米,主色調為紅色;

3、25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最高法院大樓, 票幅為14.0× 7.9厘米,主色調為棕色;

4、5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濱海區和克里福德碼頭, 票幅為14.6× 8.7厘米,主色調為藍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加坡元"

『叄』 中國女子新加坡遇害,兇手焚燒遺體三天,確保徹底毀屍滅跡,最後怎樣呢

南都記者從新加坡最高法院了解到,當天對邱貴福(KHOO KWEE HOCK)謀殺一案作出刑事審判。據當地媒體報道,高等法院司法委員判被告邱貴福謀殺罪名成立,將獲死刑或無期徒刑,具體刑罰將擇日宣判。新加坡警方曾逮捕時年48歲的男子邱貴福,涉嫌謀殺31歲中國籍女子崔雅潔。

行為是想給死者一個體面的送行,司法委員對這一說法並不接受。

出門在外,要照顧好,保護好自己,為人低調,識人謹慎。

『肆』 新加坡的貨幣長什麼樣

從1967年至2017年已經發行過4套鈔票,第一套以新加坡國花「胡姬花"為主要圖案,第二套以各種鳥類為主要圖案,第三套以船為主要圖案。

1999年新加坡發行了新版也是現時流通的鈔票,以該國首任總統尤索夫肖像為票面主要圖案的新版紙幣。因以新加坡第一任總統尤索夫·伊薩為圖,所以也稱為「肖像系列」。

胡姬花系列(1967-1976)

鳥系列(1976-1980)

船系列(1985-1999)

人像系列(1999 - )2元,5元及10元的面額更於2006年發行塑膠製造的版本。

胡姬花其實就是蘭花,但在東南亞地區,人們一直約定俗成地使用「胡姬花」這一叫法,胡姬花(卓錦·萬代蘭)也是新加坡的國花。胡姬花原來是一種生於山中的野生植物,也是少見的婀娜多姿的花卉之一。

她性格剛強,生命力旺盛,喜歡隨處寄生也隨處生長,漫生怒放之時,很容易從一株變成一大片,所開的花朵可長達數個月不凋。之所以稱之為「花」系列紙幣,其最顯著特點就在於該套不同面值紙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的中間,均描繪有美麗的胡姬花( 背面描繪的則是新加坡的公共建築和海濱、河流風光)。

胡姬花系列 1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 ,背面圖案為住宅區的排房公寓,票幅為 12.1× 6.4厘米,主色調為深藍色;

5 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背面圖案為新加坡河上的繁忙景象,票幅為12.7× 7.1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1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以新加坡版圖為背景的四隻緊握的手,票幅為13.3× 7.9 厘米,主色調為紅色;

25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最高法院大樓, 票幅為14.0× 7.9厘米,主色調為棕色;

5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濱海區和克里福德碼頭, 票幅為14.6× 8.7厘米,主色調為藍色;

1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水域的和平景象, 票幅為15.9× 9.5厘米,主色調為藍色和紫紅色;

5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政府辦公大樓,票幅為16.0× 9.6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10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和皇後宮,票幅為 15.9× 9.5厘米,主色調為紫紅色和深灰色;

100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大樓,票幅為 20.3 × 13.3 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4)新加坡最高法院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1845年至1939年,新加坡使用由海峽殖民地發行的「叻幣」(Straits dollar)作為流通貨幣,1940年後,新加坡跟隨馬來亞使用馬來亞元(Malayan Dollar)。二戰時,新加坡使用由日本軍政府發行俗稱「香蕉鈔」(Banana money)的日本軍用手票。

戰後恢復使用馬來亞元直到1953年改換由「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Malaya and British Borneo)所發行的馬來亞與英屬婆羅洲元,匯率與馬來亞元為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當時的法定匯率為60馬元等於7英鎊。

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新加坡政府發行了自己的新加坡元,取代了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當時同時發行的貨幣包括新加坡元,馬來西亞令吉及汶萊元,而且三國貨幣是等值的。

當時新加坡元兌英鎊為60新加坡元對7英鎊,這時候新加坡元與英鎊依然掛鉤,主要是因為英鎊區(Sterling area)的協議,新加坡元曾經短暫與美元掛鉤,後來在新加坡因為開始與各國有了貿易來往。

1967年6月新加坡簽署的「貨幣等值流通協議」(Currency Interchangeability Agreement),汶萊幣和新幣可以在兩國等值通用。

所有新加坡銀行都必須接受客戶存入的汶萊紙幣和硬幣。任何收到汶萊幣的公眾都可以把它拿到銀行,並以同新幣同等的價值存入銀行戶頭。

1973至1985年,新加坡元開始以一籃子貨幣作為貨幣的匯率變動,1985年以後,新加坡元采浮動匯率制度。不過「新加坡金融局」有時會對對貨幣進行控制以穩定國內經濟。新加坡元的發行機構原本是由「新加坡貨幣委員會」發行,後於2002年10月1日改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行。

2008年4月30日,緬甸正計劃把新加坡元和中國人民幣歸入緬甸外貿的主要結算貨幣行列。該報援引緬甸國家計劃和經濟發展部及緬甸工商聯合會的消息說,緬甸此舉是為了更加方便地進行對外貿易。

2014年10月27日上午,在蘇州舉行的中新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透露,中國和新加坡兩國外匯市場將正式推出人民幣對新加坡元直接交易。會上,中新雙方還就在中國西部開展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進行了討論。

『伍』 新加坡與英國法律體系有什麼不同嗎

既有聯系有區別,首先聯系是,二者都屬於英美法系,以英國為中心、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以判例法為主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法律發展中法官作用突出,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注重程序的訴訟主義。新加坡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英國的法律制度的基礎上的,這包括了英國的習慣法和衡平法。所以,新加坡法律制度中的法律原理、法理學、法律組織的結構、法律門類的原則及法庭程序等都和英國的相似。
區別,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新加坡實行的是議會共和制,這就決定了,英國是典型的不成文憲法也是柔性憲法國家,新加坡有憲法典,所以新加坡是成文憲法國家,剛性憲法國家。
英國司法組織因襲歷史的傳統,體系比較錯綜復雜。法院大部分也不是由固定配屬的法官組成,而是由一定等級的法官(法官等級森嚴)到院組成法庭進行審判。英國法院的審級基本上劃分為基層法院、最高法院和上議院三級。專門法院有軍事法院和行政法庭。新加坡的司法權力屬於最高法院及通過成文法規定設立的基層法院。憲法本身對法院體制沒有規定,實際上司法體制基本上是沿襲英國的制度,並通過議會法律加以規定。法院體制分為三級,即基層法院、最高法院和英國樞密院。

『陸』 新加坡高等法院怎麼走

在CityHallMRT下

往(則所)方向的出口走去(教堂的出口)

然後,跟著地圖上的路線走去。

『柒』 新加坡的法院分幾個級別

新加坡的法院基本上做以下的區分;
1)最高法院;由永久上訴庭和高等法庭組成,永久上訴庭是最高的法庭。

2)初級法院;分有地方法庭,推事法庭,少年法庭,驗屍庭,小額索償法庭組成。

熱點內容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