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依據
法官職業道德的依據是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專通過、根據屬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年10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以下簡稱《基本准則》)。
我國法官法第3條規定,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法官法第7條規定,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5)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惜守職業道德;
(6)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這些義務都與法官職業道德有關。
《基本准則》除序言和附則外,分為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加強自身修養、約束業外活動六個部分,共50條,對法官的職業道德作了全面具體的規定。
Ⅱ 法官判案的依據,是以事實為依據還是以證據為依據
可法官告訴我的是:因為浙江省還沒有先例!所以不能依據法律。一樣的,法律對於「有錢有權的人就是特權」,它只是對普通老百姓形成約束。
Ⅲ 法官的依據是什麼
從前有個富商生性吝嗇,他兒子在外面借了許多債,他不肯償還,兒子只好言明等父親版死後再還。權有一天兒子實在等不及了,就和債主商量要活埋父親。他們替富商沐浴更衣,硬把他放入棺材。
過路的法官聽到商人呼天喊地的聲音,便前來詢問。富商在棺材裡聽見後,以為有救了,便喊道:「救命呀!大人!我兒子要活埋我!」
法官質問富商的兒子:「你怎麼能活埋你的父親呢?」
做兒子的答道:「大人,他在騙你,他真的死了!不信你問他們。」
法官轉身問周圍的人:「你們都能作證嗎?」
「我們作證。」眾債主回答。
於是法官對棺材裡的富商說道:「我怎麼能相信你原告一個人呢,難道這么多人都說謊嗎?」說完,他一揮手宣判道:「埋吧!」
Ⅳ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可否作為法官判案的依據
必須的,法官有法可依才能斷案。希望您能滿意。
Ⅳ 法官會依據法理學說裁判嗎律師回答
1、司法裁判離不開法律原則的指導。
2、法律原則具有彌補具體法律規版則缺失的權作用,當法律規則缺失的時候,司法裁判可援引相應的法律原則來對有關事件作出裁判。
3、法律原則對司法裁判中相關的自由裁量權有限製作用,是確定形式自由裁量權合理范圍的重要依據。
4、法律原則在可在特定的情況下發揮補救作用。當立法食物導致出現個別明顯錯誤法律規則或者出現突發事件只是直接使用法律規則作出處理會發生明顯不公時,需要放棄對特定法律規則的直接使用,轉而運用相應的法律原則。
Ⅵ 民法的法律原則能否直接作為法官人的判案依據
根據民法總來則第十條規自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使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所以判案步驟是先看法律規定,沒有的再依照不違背公序良俗的習慣,若以上都沒有,那隻能依據民法的基本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不能作為判案的直接依據,因為主觀性太強,不同的人對同一案件依據基本原則會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這會嚴重影響法律的穩定性,使得民眾不再信任法律。
Ⅶ 法官判定案子依據是什麼
庭審,證據,法律依據。
Ⅷ 法官審理離婚案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當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證據和依據的法律規范。
一,基本規定
中華人版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權法(2012)
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二,原告向法院提供的能證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財產、債務、子女等方面的證據。
Ⅸ 法官判案依據什麼
法院審理案件,可以參照部門規章,不是依據部門規章。
「參照」的意思是版,部門規章符權合法律規定或者法律精神的,可以確認其效力予以適用;但如果部門規章不符合法律規定或者法律精神,法院將不予適用。
「依據」的意思是,法院沒有選擇的自由,必須無條件適用。
Ⅹ 法官判案的依據,是以事實為依據還是以證據為依據
你說的這兩個選擇其實不矛盾。在法院,能夠用證據證明的事實才叫事實。所以,法院的判決是以用證據證明的事實為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