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有情嗎

法院有情嗎

發布時間: 2022-05-08 18:13:02

Ⅰ 法律無情,人有情!

法律與人情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說過,在法和人情發生沖突的情況下,法律在人們面前有些蒼白,還有人說,現在抓的都是沒有長眼的,言外之意是說,現在的權錢交易和權色交易等等已經成為暗河,而現在所泛上來的不過是沉渣太多,不得不處理罷了。其實這個想法和看法都是危險的,從我們黨的發展和壯大歷程本身就說明,我們黨的肌體正是在不斷地清除腐敗和那些有損於黨的發展的膿毒癰疽的過程中使黨保持純潔性的,而且我們的法律也隨著日漸成熟,應該看到那些人已經走向了黨和人民的反面,不能代表黨員幹部的形象,不能因為有了這些害群之馬,就對我們黨懲治腐敗的決心失去信心。歷數我們黨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以權謀私、以權縱情、以權枉法的事情形式不同表現不一,但是我們黨歷來對這些腐敗分子的懲治是從不手軟的,我們的法律一貫是強硬的。

雖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迎來送往,禮尚往來,確實是人之常情。然而,縱觀近年來貪污受賄大案要案卻並非如此。不少貪官污吏把別人給他們送錢、送物辯解為「人情往來」,矢口否認受賄指控。在他們眼裡,賄賂成了「人情」的「禮金」,權錢成了「往來」的「交易」,並以此作為其貪污受賄的理由。

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人情往來」是我們的傳統。但貪官們的「人情往來」,可有其特殊性。他們的行賄受賄與民間的「人情往來」截然不同。老百姓相互之間的「人情往來」,大體上是平等的、雙向式的,用的是自己的私錢、私物,而貪官與行賄者之間的「人情往來」,往往是失衡的、單向式的,大都是由行賄方向貪官送禮、進貢。可貪官收受「人情」之後的回報方式,常常是動用公權,為行賄者謀取利益。其受賄的本質無疑是一種權錢交易,是一種憑藉手中的權力謀私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在被告席上的湖北省天門市「五毒書記」張二江,對其13項收受賄賂的指控辯解為「禮尚往來」、「有錯無罪」;還有利用工程發包而收受308萬元賄賂的「三湘」女巨貪蔣艷萍和受賄200多萬元錢物的哈爾濱市原常務副市長朱勝文等貪官,不都是這樣的角色嗎?他們都把受賄視為「人情往來」,曲解「人情往來」的應有之義,為其貪污受賄詭辯。多年來,我們各行各業都在講加強行風建設,國家也三令五申。但各個行業的行風整頓都是個老大難問題,這裡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搬開「人情」這塊絆腳石。每當暴露一個問題時,有人就擺出這里情有可原、那裡是不得已而為之等諸多借口,希望通過「人情」這一招來網開一面,利用「人情」來脫離懲罰成了許多人屢試不爽的手段。長此以來,有的人已經形成了「人情大於國法」的不正確思想,行風整治時,法律有時已被「人情」擠得幾乎無處容身。看來,假借「人情往來」而大肆收受賄賂,是當前新形勢下腐敗分子貪污受賄的一個幌子。如今,到了該為「人情往來」「正名」的時候了。

在依法治國的新時代,法律的天平不會因貪官的「人情」之說的狡辯而傾斜。行賄終歸是行賄,受賄始終是受賄,只要你拿權力作交易,只要你用金錢、物資、美色等去打「權力」的主意,以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管採用何種形式,都是違法犯罪的,最終都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的監督執行機關,在法律與人情的關繫上更要很好地把握,主要的問題就是一個,必須跳過「人情」關,嚴把依法行政關。然而,要逾越「人情」也並非易事,畢竟「人情大於國法」在某些人的思想中已是根深蒂固。因此,必須要堅持「依法行政」,牢牢把握「法不容情」這一原則。當遇到法律與人情的交鋒時,敢於拿出鐵面無私「包青天」的作風,絕不讓法律被擠於人情之外,同時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於一切違法亂紀行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辦事,如此才能服眾人心,緘眾人口。

有人說一個不講法律的國度是無法想像的,人們生活秩序和文明進程中的經濟發展都將失去其有序性。所以要維系我們的國家在安定的狀態下不斷發展,就要在全社會的法治觀念上有高度的認識,堅持法律才能構建一個國家存在的堅強基石。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Ⅱ 怎樣反駁法律有情啊

舉例:比如A虐待B,常毒打B,B忍受不住,用毒葯毒死A,雖然B的行為是值得同情的,社會大眾也認為A該死,但法律上,要依法對B判處刑罰。

Ⅲ 上法院為什麼有理 有法 有情 有證據的事會打輸 不可理喻 也不給解析 郁悶呀 包青天你在哪裡呀

法院是主要還是講證據的,誰主張誰舉證,也許是你的證據沒有對方的扎實。法院現在也不會亂判,你找個法律工作者好好問問。
還有就是你找的包青天在開封府!不過已經去世很久了~~~現在開封府的當家是張院長,人不錯,執法比較公正。

Ⅳ 法律有情的案例

最近的就是「毛鬍子」傷害案,鎮江新區大港街頭5名男子對兩名年輕女子言語挑逗、調戲。兩女孩受驚之下躲進了「毛鬍子大排檔」。排檔老闆戴宏富(綽號「毛鬍子」)對尾隨而來的男子進行指責,不想遭到毆打,並導致頭部受傷。「毛鬍子」一怒之下,持刀追出將用啤酒瓶砸其頭部的17歲男子曉飛(化名)刺死。8月6日,揚子晚報以焦點版報道了這一事件,文中提出「毛鬍子」的行為算不算見義勇為以及能否減輕處罰等問題,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毛鬍子」的命運引起了全國大量網民的關注和熱議。昨天上午該案剛宣判,就有網友在鎮江本地的「百姓話題」上發帖《「毛鬍子」案判決了》,整個帖子就「判三緩四」四個字,但這四個字在鎮江網友中再次引發強烈反響。記者注意到,到昨晚已經有近萬名網友瀏覽,並紛紛跟帖。大量的網友都認為這一判決結果「可以接受」,並給予贊賞;網友「樂道道」就直言:「合情合理,很公正的判決!」網友「紅楓男人」則理性地說:「應該說是不錯的判決,這樣見義勇為的人心裡會好些!」

Ⅳ 法院有錢的嗎

法院當然是有錢的了,他們需要經營,也需要各項管理和各項費用!

Ⅵ 法律有情還是無情。

說法律無情,是一種極端的法律客觀主義的理解結果,然而這種客觀主義走向的是機械主義。認為法律就是文字,就是載體,是把法律僅僅理解為一張紙或一本書。眾所周知,法律需要執行,需要實施。我們執行和實施的其實是規則,甚至是規則中的精神,它體現在法律文本之中。法律文本與法律是不同的,前者是載體,後者是負重;前者是死的,後者是活的;前者是物化的,後者是精神的;前者是無情的,後者是有情的。

的確曾經在學術與實踐中法律被視為無情之物,連理想的執法人員被刻畫為鐵面無情。在中國歷史上被人奉為「青天」的包拯就以黑臉的形象出現,而不論包拯長相與黑臉的社會意義之間存在怎麼樣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關系。但是縱觀法學史,法律無情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人們更多的是把法律當作一種精神、一種思想、一種公共意志。法律人的最高意識是秉公辦事,鐵面無私。但是無私與無情之間存在天壤之別,前者是褒義的,後者是貶義的;前者是職者之理念,後者是小人之冷漠;前者是情之最,後者是義之淵;前者是人性,後者是牲性。

從法的起源來看,法律經歷了從習慣到習慣法再到成文法的演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法律不僅僅是文字,而且無文字的時間更長。即使法律以文本的形式表現,但這種形式的法律也是思想感情的表達。從法史學角度看,在中國刑起於兵,法律是為戰爭中約束士兵的行為而定,其表達的立法者保家衛國或是爭霸四方的雄心,士兵們必須為這一目的戰,這就要求他們服從指揮,嚴律身行。立法總是要依據某種指導思想,在成文法中必然要體現出來,否則它是得不到通過,得不到遵從的。

批駁「法律無情」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對方要混淆的是法律與法律文本,亦即法與法的形式。只要抓住這點發動進攻、隨機應便,你們就會勝利。

Ⅶ 法律有情的例子

案例:

1、鎮江新區大港街道上的五名男子在「毛鬍子」事件中,挑釁並捉弄了兩名年輕女子。這兩個女孩嚇壞了,躲在「毛茸茸的大攤子」里。

攤主戴鴻福(綽號「毛鬍子」)指責下列男子不想被毆打,造成頭部受傷。17歲的小飛被一把刀刺死,他憤怒地用啤酒瓶砸碎了頭。

2010年8月6日,《揚子晚報》在其焦點版上報道了這一事件。文章指出,「毛鬍子」的行為不被認為是一種勇敢的行為,是否可以減輕處罰。這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毛鬍子」的命運引起了全國廣大網民的關注和熱烈討論。

昨天上午,就在案件宣判後,一些網友在鎮江貼出了「毛鬍子」對當地「人民話題」的判斷,整個帖子是「三拖四拖」,但這四個字再次引起鎮江網友的強烈反響。記者注意到,截至昨晚,已有近10000名網民瀏覽和發布。

很多網友認為該判決「可以接受」,並對此表示贊賞。網友「樂道」直截了當地說:「判決合理公正!」網友「紅楓男」理性地說,「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判斷,讓勇敢、正直的人感覺更好!」

2、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楊鳳深因非法製造爆炸品用於煙花表演被法院定罪。楊鳳深及其家人拒絕接受判決。他們認為煙花是為了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製造的,不會造成社會危害。他們沒有違法,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

2017年12月29日,第二審宣判楊鳳深非法製造炸葯罪,免予刑事處罰。當法律束縛楊鳳深的老年人時,安全與民俗的矛盾已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很多人說,盡管楊鳳深免予刑事處罰,但他的定罪本身是荒謬的。

事實上,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一判決是正當的。我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製造爆炸物,是違反國家有關槍支、彈葯、爆炸物管理的規定,非法製造爆炸物的犯罪。楊鳳深的「梨花瓶」火葯已達到非法製造炸葯的「定罪門檻」。

但同時,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七十五歲的人有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十七條規定:「輕罪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刑罰,但是按照不同的情節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訓誡或者責令改正、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因此,第二審對楊鳳深的判決事實上是合理的,是無可辯駁的。此外,在楊風深之前,浙江也發生過類似的案件,「毒品木偶戲」的繼承人涉嫌因「非法製造炸葯罪」被拘留。當時,地方法院為「毒品木偶戲」在法律監督下理性繼承文化提供了一條道路。

相反,石家莊法院的審理雖然合理合法,但並沒有從以往的案件中有效地吸取教訓,也沒有充分考慮文化和人文情感的特殊性。

(7)法院有情嗎擴展閱讀:

名言

信念是由慾望產生的,因為願意相信會相信,希望會相信,有一種興趣會相信。--斯特林堡

未來是光明和美麗的。熱愛它,向著它前進,為它工作,歡迎它,並盡可能使它成為現實。--謝尼舍夫斯基

把煩惱當作臉上的灰塵,衣服上的灰塵,不驚慌,隨時洗臉,永遠保持清潔,這不是智慧和快樂嗎?對生活的追求,情感的碰撞,進取的熱情,可以藏而不窮,可以靜而不輕。--余秋雨

人贊美我,卻不加痕跡;人們傷害我,卻不減一分錢。--佐久間象山

如果這是一朵玫瑰,它將永遠開花。--歌德

Ⅷ 法院有錢嗎

沒錢,都是被告的案款,或者是准備上繳國家的訴訟費,法院都是政府財政發工資、撥款的,本身非盈利。

Ⅸ 法院對無力還債的會昌男子人性化處理,法院有哪些講情面的暖心時刻

會昌一男子因為經營需要,於是就向另一個人借錢,不料經營不善而導致虧本,也沒有錢還債,無奈之下另一個人將他告上法庭,可是法院執行任務以來該男子一直不知去向,也沒有可供執行財產,六年來,案子陷入了困境,該男子也成為了老賴。2019年,法院終於得到他的消息,原來他返鄉為孫子慶祝婚宴,如此喜慶的一件事,執法人員也不忍打擾,於是穿著便服假裝常人送上祝福的同時也希望他可以還清欠款,該男子感謝法院人性化處理,第二天便還上了欠款。

很多人都認為法院無情,其實除了這件案例之外,上海嘗試一種新的判決方式。劉珍法官認為,人情味比判決書在法堂之上更加重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能調節人際關系,使人受到啟發和教育。這種方式是法制的改變和進步,相信未來法是否容情也會得到更好的理解。

熱點內容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