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催繳
1. 信用卡欠了五萬有人打電話說自己是法院的人 經常打電話催收 是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法院是不會這樣催收的,法院一般是會送她起訴的傳票,或者是直接強制執行,這應該是專業的催收人員。
補充資料:
法院起訴傳票會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1)法院催繳擴展閱讀:
如何辨別網貸機構的傳票的真假:
1、傳遞方式
如果貸款人是真的被起訴到法院裡面了,法院肯定會以最快的方式將傳票郵寄到你的戶籍地址或者是現住地址,傳票肯定是紙質的並且蓋有紅色公章,而網貸機構的傳票一般都是通過郵箱、簡訊、微信、QQ等方式傳遞給貸款人的,像這種的想都別想肯定是假的。
2、電話詢問
一般來說傳票上都會有所屬機構的聯系方式,這時候你就可以打電話詢問一下,如果是真的那邊肯定會告訴你具體時間,當然如果是假的的話那邊也會告訴你這個是假的,這時候你還可以反過來告催收機構,比較冒充國家單位是違法行為。
3、官網查詢
如果貸款人真的被起訴到法院了,而且也確定了開庭日期,那麼法院的官網上是一定可以查詢得到的,幾遍上面沒有寫明確定的開庭日期,傳票上面都會帶有法院的聯系電話,通過第二種方法也是可以查詢的。
總結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人員招搖撞騙,最高可以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而這些催收人員偽造法院傳票,冒充國家單位工作人員欺騙貸款人的行為,很明顯已經觸犯了這條規定,所以如有遭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積極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早日將這些不法分子繩之以法。
2. 法院判決強制執行後沒有還款,債權人還能找債務人催收嗎
能。如果法院還沒有執行到錢,不影響債權人向債務人催收,但要注意採用合法途徑和手段。法院判決強制執行後,債務人沒有依法清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找債務人協商,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另外,如果債權人發現債務人有其它財產可供執行的,可以隨時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分析
我國人民法院對於欠錢不還 強制執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幾種: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凍結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申請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單位的存款所採取的不準其提取或轉移的一種強制措施。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查封是一種臨時性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對被申請執行人的有關財產貼上封條,就地封存,不準任何人轉移和處理的執行措施。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並結束執行程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採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四條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3. 物業向法院起訴催繳物業費,該如何應訴
收到法院的傳票和應訴通知書之後應該按照時間和地址去開庭應訴,否則視為放專棄了權利,法院屬還是會缺席判決的。
如果物業公司在提供物業服務過程中存在過錯和不足,你可以利用舉證時間積極的收集證據進行抗辯。
除此之外,物業公司的訴訟請求應該屬於債權,可以查詢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業主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支付物業費,拖欠物業費拒不繳納的,物業服務公司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支付。
(3)法院催繳擴展閱讀:
從業主的角度來說,物業費並不是必須要在一年內交清的。如果在買房之時,業主與物業公司簽訂了合同,約定了要在一年內交清物業管理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則是必須要在一年內交清的。
然而,實際生活中更多的情況下卻並沒有簽訂此合同,物業公司向業主提出的繳納一年的物業費只是一個邀約,業主可以拒絕,轉而同物業公司協商,雙方訂立一個新的合約,重新確定繳納時間即可。
業主辦理入住手續後長期(六個月以上)不入住的空置物業及入住後長期(六個月以上)不使用的空置物業,業主應事先書面向物業管理企業說明備案,按規定(約定)公共服務費標準的50%交納空置物業管理費。
4. 已經被起訴到法院還會被催收嗎
法律分析:首先得確定是否真的被起訴,通常情況下信用卡逾期之後,催收人員告訴當事人被起訴了,基本上都是假的,這是催收人員嚇唬的手段而已。有收到法院送達的傳票才是真被起訴,然後積極去應訴就行,法院會在起訴後開庭前給先進行調解,可以實事求是的說明情況,並不是惡意的逃避債務,爭取得到銀行的認可達成分期還款和解協議,即使法院調解沒成功也不要過於緊張,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的想辦法履行還款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5. 法院突然發來一份催繳通知書,說我6年前的立案費未繳,我到底該不該交
不要交,不要貿然行事。這種非常蹊蹺,不符合法院的辦案程序。有可能是遇見了騙子,一定要當心。
6. 欠錢還不起被起訴到法院會怎麼樣想委託催收機構可以嗎
如果您是被起訴,如果有證據證明欠錢不還,那麼,原告會勝訴的,您會敗訴。
如果您輸了官司,還不還錢,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我不建議別人委託催收 機構,催收機構也不是善良的人,催收手段很多是涉嫌違法的,如果出了意外,大家都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7. 官司輸了過了不久法院寄來催繳訴訟費,讓我7日內繳,沒去繳會怎樣
沒交的話會強執執行的
8. 向二審法院提交上訴狀,一審法院有權催繳上訴費嗎
一審法院有權催交上訴受理費。因為上訴案件受理費應該在當事人提交上訴狀時一同預交,而上訴狀應該依法提交給一審法院報送二審法院,按照這一程序,上訴案件受理費應該與上訴材料一同交給一審法院。如沒交上訴受理費,一審法院應該依法催繳。
一《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的上訴受理費繳納方式:
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上訴案件的案件受理費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雙方當事人都提起上訴的,分別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在7日內預交。
二《民訴法》規定由原審法院報送上訴材料:
第一百六十六條: 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9. 法院出催收涵日期多久
【法律分析】
我國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收到催收函起訴的具體時間,但一般情況下,如果信用卡逾期1萬塊錢以上,而且逾期時間超過半年,是可能面臨被銀行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