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不會做飯的庭長不是好法官

不會做飯的庭長不是好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5-09 00:06:53

⑴ 大家覺得,律師這個行業,以後還有必要存在嗎;【

只是因為法律規定的律師職權太小造成的,律師在法庭上只是個代表當事人的個體,而檢察官則是代表國家的,換句話說,律師是在和國家討價還價,顯然底氣就不足。
有一個形象的說法體現了法律工作者的關系:警察是做飯的,檢察官是送飯的,法官是吃飯的,而律師是朝法官要飯吃的。

⑵ 關於法官通常有哪些誤解法官的日常工作有哪些發展前景如何

假設指中國法官,以我過去在北京二中院半年實習的經驗: 誤解一:法官權力很大。 因為沒有陪審團,我國法官裁量權表面上很大,除了法律還包括關於事實的認定。但是,所有的判決都最後要法院的黨組批准,如果判決被黨否了,或者黨組批了但被當事人上訴之後被上級法院給駁回了,都影響法官的評定和升職。因此所有案子都在出判決之前,由「承辦法官」(就是一審庭上三個法官裡面沒有在看書/睡覺/玩手機的那一位)和另外幾個法官(包括庭長,比如知識產權庭庭長)進行大方向上的討論。結案之前往往請示上級法院(不是就具體案子,而是法條解釋等等),以免案子被駁回。法官獨立性完全沒有,非常憋屈。 誤解二:法官很忙。 這些人平時效率不高,以致每年兩次集中趕寫判決書(後面有解釋)。每天早上通常坐班車8點前到法院(7:30到的話好像有早飯);上午開庭一兩次;11:30 奔向飯廳的速度比大學生不慢(現在體制內食堂吃的非常好,打賭超乎你想像)。 中午休息一直到下午1:30(其間打牌的打牌,睡覺的睡覺)。下午再開庭一兩次,這時人人都昏昏欲睡,痛苦不堪,勉強挨到4點半,准備趕5點的班車回家。班車都是很新的豐田麵包車,現在應該已經又升級了。每周五整個下午是黨課。 其他城市不了解,北京法官每年到六月底和十二月底要趕寫多個判決書,甚至要熬夜,因為結案率是績效評定的標准之一。知識產權庭的每個法官每年處理約20個案子。(相對照,美國法官有訓練有素的clerks幫忙寫東西和做研究,加上由當事人律師主導案件的體制,每個聯邦法官每年處理300-400個案子,當然多數是當事人之間自行和解。)發展前景? 1. 書記員(首先必須是正式的,不能是「聘任制」的)升審判員,審判員升審判長,審批長升合議庭庭長,合議庭庭長升副庭長,副庭長升庭長,庭長升法院副院長甚至院長(順利的話,每一升大概是兩年)。但這最後一步升遷所需要的關系就不是一點半點了,因此「升遷」往往是被調到其他小地方的法院去。 2. 去體制外,做訴訟律師,或者進公司做法務。 3. 其他。

⑶ 一個法官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法官法》
第九條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這是法定條件。目前需要有司法資格
素質需要為人公正、清正廉潔,這屬於職業操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結合社會實踐,法官應具有的素質,歸納 起來,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良好的政治素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以下簡稱《准則》)第34條規定:「法官應當加強修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本條明確要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素質,就是一個人學習修養達到的程度。政治素質無疑是指一個人政治修養所達到的程度。良好的政治素質的基本要求就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審判工作,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嚴格依法辦案、辦求做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最佳統一」。 一個法官如果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沒有大局觀念,僅憑法律知識,就案辦案,就會偏離政治方向、就會導致辦案的法律效果說的過去,社會效果不好的被動局面。這是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相悖的,對我們的審判事業十分有害。作為人民法官必須明確:「人生存不是為了打官司,打官司卻是為了生存」。 二、良好的業務素質 《准則》第34條明確要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要求法官具有較高的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水平,具有較高的審判技能、技巧,熟練地法言法語運用水平,高超的庭審駕馭能力,較高的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較為豐富的審判實踐經驗,較高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精湛的裁判文書製作水平等。 三、良好的品質 品質,是指人的道德、品行。品質影響著行為。作為一個法官如果沒有良好的品質,就不能准確把握案件的是與非。在「權與法」、「情與法」、「錢與法」、「色與法」之間就會選擇錯誤,就會導致錯案發生。從而損害當事人權益、損害國家法律的尊嚴。 因此,作為一個法官應當加強道德修養,模範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品行,為公正審判儲備高質量的人格。只有這樣,才能使公眾不懷疑法官的司法活動。 四、良好的文體素質 文,是指文學藝術;體,是指健康的身體。並非讓法官成為文藝人才,也不是讓法官成為運動員。作為一個法官,寫作裁判文書是經常的事,如果沒有良好的文藝修養,就不會寫出精彩的裁判文書來。多一些文藝修養,不僅提高法官的寫作水平,而且提高法官的品行,品味。 我們一貫強調「德、智、體」全面發展,作為一個法官,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整天躺在病床上或者一副病態損害法官形象且不說,就算具有再高的水平,也難以施展。所以,一個法官應當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健康身體,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各項審判任務。 五、較豐富的社會經驗 法官審案與社會各界都會直接接觸,公開開庭更是法官與公眾接觸的主要途徑。從這一方面說,法官也是公眾人物。作為一個法官,如果不了解所服務地域的風土民情,就很難做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最佳統一。所以,一個法官就應當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熟知當地的民俗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同人民群眾交流,才能把案件審的更好。 現在從小學到大學都在搞素質教育。原因在於現在的學生、尤其是大學生、只顧學習專業、什麼歷史、民俗全然不顧,這不懂那不懂成了時尚。那麼,我們不僅要問:這樣的學生如何在社會上生活呢?什麼都懂,不要求什麼都精,我想這大概就是「知識淵博」的涵義。一個知識淵博的法官,面對案件、面對當事人、面對社會,就會瀟灑自如,就會做到「快樂審判」。

⑷ 當法官的條件

抄法官是指依照法襲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政法大學、高等學校法律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學位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學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學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⑸ 檢察院和法官是不是都非常精明,有些話問的,被告和律師是無言以對

從事法律工作的人都比較謹慎,當然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問話是有一定的技巧的。
檢察官是要指控被告人構成某種罪行,問話都是僅僅圍繞這個目的進行的,通過問話,讓法庭感覺被告人做了犯罪行為,構成了某張犯罪,更清楚地還原案件事實。
法官也是一樣的,在法庭調查階段,會根據控辯雙方的證據材料,以及控辯雙方的觀點,就自己還有些不清楚的事實向被告人進行發問。
在回答環節,如果被告感覺自己不好回答,或者認為自己的回答對自己不利,那就可以「時間長了記不清楚了」「忘了」「不知道」進行回答,如果能在回答中減輕自己的罪責,那就需要給法官講清楚。
無論法官還是檢察官,都是通過發問更清楚地了解案件事實和發生經過,每個案子只有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定罪量刑。

⑹ 法院的庭長和法官哪個大

庭長是一種長期職務,法官是一個臨時職位,根據「物以類聚」的原則來判斷,二者是不具備可比性的。

一、庭長,是指一個法庭的長官,是一種行政職務。所謂主審法官,是指法院在審理一件案子的過程中,主持該案審判的法官,是一個人。

二、主審法官(或者是審判長)是臨時性的,TA只對審理的本案負責任,案子審判完畢,這個職位也就不存在了。在一個案件較復雜的情況下,需要組成3人以上的合議庭來審理,這就需要一個主審法官。主審法官一般由庭長擔任,也可以由其他資深法官擔任,還可以由院長直接指定某法官擔任。當然,如果某案件的審判工作只由一個法官來完成,那麼TA就是主審法官了。

(6)不會做飯的庭長不是好法官擴展閱讀: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國家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參考資料:庭長-網路法官-網路

⑺ 法院里庭長和法官誰大

庭長比法官職務大。
只有法官才能當庭長。
不是法官的一定不能當庭長。
一個庭可以有好幾名法官。
法官一定要接受庭長的領導。

⑻ 法官的子女們,為什麼都很少願意選擇從事法官這個職業呢

法官的子女們,為什麼都很少願意選擇從事法官這個職業呢?作為一個曾經在法院實習,通過公考上岸的正在值班的最基層公安民警,有幾個方面想給大家介紹一下,

最後說到公安機關,基層警力不足,警情量巨大,維穩控訪、社會面治安、人口及場所信息、執勤安保,優化營商、配合執法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公安參與不到的工作。考入難度相對要低,考入警校或者參加地方公務員考試即可。公安代表著維護穩定、打擊犯罪。

不要說某某行業更辛苦,可以交換職業等等酸的掉牙的巨嬰言語,一句話:你行你來!每個職業都有發光和閃光點,可以多看看感動中國,多少是平凡的崗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干一行,愛一行,努力把自己的職業做成自己的事業!法官的子女們,為什麼都很少願意選擇從事法官這個職業呢?

⑼ 庭長與審判長誰級別高啊

庭長與審判長不屬於同一性質職位,不能作比較。

一、法庭庭長與審判長區別:

審判長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長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

而庭長是一種固定職位。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二、審判長:

1、審判長是審理時的職務,臨時的,沒有級別。

2、在合議庭中,一般是職務最高的人任審判長,如院長參加審判,院長任審判長,院長沒參加,副院長參加,副院長就是審判長。

3、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時候,一般需要幾個人臨時組成一個合議庭,這幾個人負責審理一個案子,其中職務最高的任審判長,這是一個臨時職務,審理完一個案子,合議庭解散,審判長也就免職,下一個案子,再組織合議庭,再任命審判長。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十條:合議庭由法官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成員為三人以上單數。

5、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理案件時,由自己擔任審判長。

三、庭長:

1、庭長在院長、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全庭工作,以身作則,嚴格管理,帶領全庭同志完成本庭各項任務。

2、依法辦案,嚴把案件質量,嚴守案件審限,檢查、督促本庭人員不辦人情案、關系案,保證不出假案,力爭不辦錯案。

3、帶領全庭人員貫徹落實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章制度。

4、組織好本庭政治、業務學習,不斷總結審判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性意見。

5、副庭長協助庭長履行上述職責,搞好本庭工作。

(9)不會做飯的庭長不是好法官擴展閱讀:

審判長是法院合議庭審理案件時,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

例如開庭時,由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各項權利,主持訊問,宣布辯論終結;

如果訴訟參與人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警告制止,情節嚴重的,可責令退出法庭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審理完一個案子,審判長也就免職了。

熱點內容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