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管行政嗎
Ⅰ 法院是政府部門嗎
摘來要:福建省寧德市自中級人民法院王錦熙認為:長期以來有些地方政府在進行政府部門行風評議時。總是將法院列人評議的對象。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憲法賦予法院的神聖職責和法律地位。將法院列人政府部門行風評議對象的做法,不僅不利於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而且不利於國家司法權威的維護。首先,它混淆了彼此的職權劃分界限。政府和法院分掌行政權和司法權。把法院列人政府行風評議范圍,
Ⅱ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所有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和海關處理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
確認發明專利權的行政案件,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目前也是由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所以行政訴訟法規定仍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海關處理的案件包括關稅的納稅義務人同海關發生納稅爭議,對復議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行政案件和對海關處罰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海關處理的納稅案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其特點與其他種類案件不同,這些特點決定了海關處理的納稅案件應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這樣規定主要是從案件重大復雜角度出發的。同時也考慮到這些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審理有一定的困難。一般來說,國務院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比較復雜,其涉及的方面和范圍比較大,案件的審理的結果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比較大,形成案件後對人民法院審理的難度較大。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行政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
《行政訴訟法》
第十三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據此,除法律規定由—上級法院管轄的特殊情形之外,行政案件都應由基層人民法院負責管轄。第十三條規定並不排除裁定管轄。在發生基層人民法院因利害關系、管轄權爭議等客觀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情況下,共同的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管轄。
Ⅲ 法院是行政機關嗎
法律分析:法院不是國家行政機關,是司法機關中的審判機關。行政機關是指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行政職能的機關。從廣義上講,行政機關是一級政府機關的總稱,即國家政權組織中執行國家法律,從事國家政務、機關內部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部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Ⅳ 行政訴訟的級別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法律分析: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級別管轄是指按照法院的組織系統來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二十三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四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指定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Ⅳ 行政訴訟由法院哪個部門受理
法律分析: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特殊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炯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對此,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所謂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連續居住滿1年以上的地方。所謂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是指公民被羈押、限制人生自由的場所的所在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二十三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Ⅵ 行政訴訟案件由哪一級人民法院管
縣級的法院管理
Ⅶ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級別管轄
法律分析: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二)海關處理的案件。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Ⅷ 法院是不是國家行政機關
法院不是國家行政機關。是司法機關。
司法機關(judicial branch)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包括法院、檢察院及有關功能部門。另外,公安機關可以被認為是司法機關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職能時則不屬於司法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偵查部門、軍隊保衛部門等其他負有刑事偵查權的機關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機關。
不是行政機關的國家機構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等。以上都是立法機關。
(8)法院管行政嗎擴展閱讀:
國家機構的組成:
(1)立法機關是行使立法權的國家機關,即有權審議、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以及進行執法監督的國家機關。國家立法機關的基本職能是立法和執法監督。
(2)行政,含有「執行」和「管理」兩方面的含義。行政機關即負責擬訂和執行法律、制訂和執行國家政策、管理國家對內對外事務的機關。
(3)司法機關是代表國家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狹義的司法機關僅指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即法院;廣義的司法機關除法院外還包括行使法律監督權的檢察機關。
Ⅸ 行政訴訟管轄
法律分析:級別管轄是不同審級的人民法院之間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許可權劃分。我國人民法院的設置分為基層、中級、高級和最高人民法院四個審級,《行政訴訟法》則分別確定了他們各自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許可權范圍。級別管轄的一般標準是:一般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特殊案件分別由中、高、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對於級別管轄,著重所應把握的是分別歸中級、高級以及最高法院管轄的特殊案件。除此之外的行政案件均歸基層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 一旦經過復議,無論復議機關維持決定或者做出改變決定或者不作為,都可以選擇原機關所在地或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Ⅹ 行政訴訟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法律分析:第一、級別管轄:1、以基層法院管轄為原則。2、中級法院管轄:國務院部門及縣級以上政府為被告的,海關處理的,在本轄區內重大、復雜案件。3、高級法院管轄:在本轄區內重大、復雜案件。4、最高法院:在本國范圍內重大、復雜案件一審。
第二、特殊情況:1、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可以選擇被告所在地法院或原告所在地法院。2、集中管轄和交叉管轄:經高院批准可集中管轄。3、上下級交叉:上級法院可以審理下級法院管轄的案件,但上級法院不能將屬於自己管轄的案件移交下級法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法院管轄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