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法院榮譽
A. 求順德的歷史文化事件,要求詳細
順德早在先秦時期已經有越族先民活動痕跡,屬於百越的地方。後來秦朝統一嶺南,設置南海郡。
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國。
自隋朝,被編入南海縣。
唐代的順德開始出現市集。順德古稱咸寧縣。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劉岩政權割據嶺南時,乾亨元年(917)改廣州為興王府,並仿唐代首都長安建置,分新會縣為咸寧、常康(在興王府附郭)(即民國南海縣)二縣及永豐、重合二場,以拱衛都城。咸寧縣治所在今佛山市順德區北窖鎮簡岸路村。
宋開寶四年(971),潘美平南漢;五年,並咸寧、常康二縣與永豐、重合二場及番禺、四會為南海縣。廣東咸寧縣僅僅存在了56年。到了宋朝就已有人定居,譬如區內的碧江村就是當時建立,並以造紙和腌筍聞名。南宋末年,民眾隨同朝廷逃難,使順德人口快速增長。
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黃蕭養起義爆發。起義失敗後,為加強統治,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朝廷將南海的東涌、馬寧、鼎安、西淋四都和新會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復歸新會縣)劃出,置順德縣,取「順天明德」之意,縣治太艮堡,並改名大良。明、清兩代由廣州府管轄。
民國時,全縣分為十區。1914年6月,後屬粵海道管理。1920年,廢道後直屬省。
1949年10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順德,10月30日,容(容奇)良(大良)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1950年3月20日,順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珠江行署。
1955年,順德縣人民委員會成立,隸屬粵中行署。1958年,順德和番禺兩縣合並,改名番順縣,隸屬佛山專區。
1959年6月,順德、番禺兩縣建制恢復,順德仍隸屬佛山專區。1968年,順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佛山專區。
1970年,佛山專區決定由順德縣負責圍墾位於珠海縣的大橫琴與小橫琴島之間的中心溝。1980年,恢復順德縣人民政府,隸屬佛山地區。
1983年6月,撤銷佛山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後,隸屬佛山市。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順德撤縣設縣級市,4月30日,順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99年7月27日,在維持順德市目前縣級建制不變的前提下,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等系統和國家垂直管理部門仍維持現行管理許可權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市行使地級市的管理許可權,並直接對省負責。
2003年1月8日,順德並入佛山,撤縣級市設佛山市順德區。2004年1月28日,順德固網電話號碼升位,原有的區碼0765被取消,換成與佛山一樣的0757,並在所有固網電話號碼之前加上"2"字,成為8位的電話號碼。
2009年8月17日 ,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佛山市順德區繼續開展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綜合改革試驗工作。批復同意在維持順德區目前建制不變的前提下,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系統及需要全市統一協調管理的事務外,其他所有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區行使地級市管理許可權。
2010年4月,經廣東省國土、規劃等相關部門的協調,並報請省政府同意,由珠海市橫琴新區管委會收回佛山市順德區在橫琴島中心溝順德圍墾區內的全部國有土地使用權。
2011年2月11日下午,廣東省編辦正式通報,廣東省近日正式發文確定佛山順德為廣東省首個省直管縣試點,由此拉開廣東「省直管縣」改革序幕。廣東確定順德區為「省直管縣」試點後,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管理許可權和行政執法許可權,並實施「省直管縣」財政體制,佛山市和順德區統一按照廣東省的財政管理體制要求,各自編制本級財政收支預算和年終決算,分別報省匯總;佛山市、順德區不得要求對方分擔應屬自身事權范圍內的財政支出責任;轉移支付、稅收返還、所得稅返還等由省財政直接核定並補助到順德區;國家、省級財政的專項資金對順德區實行單列劃撥,順德區可直接向省級財政等有關部門申請專項撥款補助,由省財政直接下達順德區。[3] 1950年,全縣行政區劃設10個區、2個區級鎮,區以下設57個鄉、5個鄉級鎮,7個居民區、269村。1952年6月,四區石肯鄉劃給南海縣管轄。1958年2月,撤銷區級建制,全縣農村劃分15個大鄉,轄290個農業社。原2個區級鎮及5個鄉級鎮不變。
1961年5月,全縣10個人民公社調整為10個區,轄37個公社,393個生產大隊。鳳城、容奇城鎮人民公社恢復為區級鎮。1963年1月,撤銷區級建成制,全縣37個公社歸並為10個農村公社和1個水上公社。
1983年11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全縣設10個區、2個區級鎮,14個鄉級鎮、220個鄉。1986年12月,全縣開始撤銷生產大隊和生產隊,改設經濟聯合社和經濟合作社。
1987年2月,撤銷區級建制,全縣分設12個鎮。1993年,大良、德勝、倫教、勒流4鎮改設街道。2000年2月2日,撤銷容奇鎮、桂洲鎮,成立容桂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順德市總人口1694152人,其中(4個街道、7個鎮):大良街道216177人、德勝街道43087人、倫教街道131515人、勒流街道166186人、容桂鎮307226人、陳村鎮113489人、北窖鎮166340人、樂從鎮172247人、龍江鎮144608人、杏壇鎮125150人、均安鎮108127人。
2000年12月22日,大良鎮和德勝區合並,設置大良區(街道)辦事處;2003年1月,改稱大良街道辦事處。2002年2月,撤銷容桂鎮,成立容桂區;2003年1月8日,容桂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2002年,順德區轄4個街道(大良勒流倫教容桂)、6個鎮(陳村均安杏壇龍江樂從北滘)。[4]
B. 順德有那幾個區
【政區布局】如下:
【大良街道】:以第三產業為重點的城市型經濟,成為大良的產業主導和經濟特色。汽車交易、房地產、商業貿易、金融保險、郵電通信、餐飲、交通運輸和倉儲業等都達到相當大的規模。信息和科技產業也顯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消費力強,世界零售業巨頭中的沃爾瑪、特易購、AEON(吉之島母公司)、大潤發、易初蓮花分批進駐。
【容桂街道】:全國知名的富鎮及工業重鎮。家電:如科龍、容聲、華寶、格蘭仕、萬和、順德海爾、海信順德、加拿大北方電訊、美國安普、日本松下、台灣櫻花;塗料:如華潤塗料;第三產業亦發展迅速;2007年11月28日,「中國家電模具城」稱號落戶容桂,這標志著容桂模具行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容桂以80平方公里土地,年創造GDP超250億元,並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廣東省著名商標22個,中國名牌產品11個,廣東省名牌產品17個,形成了「重品牌、重質量」的「容桂現象」。2008年,於北京舉行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論壇——創新政府服務踐行科學發展觀論壇暨中國品牌名鎮授牌儀式」上,容桂被授予全國唯一一個「中國品牌名鎮」稱號,標志著容桂本地的區域品牌經濟已逐步建立起來。
【倫教街道】:經濟支柱為木工機械(華南最大的木工機械基地)行業(如馬氏)和電子電腦行業(如神達電腦)等;相繼於2006年10月和2007年5月獲得頒授的「中國木工機械重鎮」及「中國玻璃機械重鎮」稱號 。
【勒流街道】:以重型機械加工業、小五金小家電行業等為主;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勒流街道「中國滑軌產業基地」及「中國鉸鏈產業基地」稱號
【陳村鎮】:有中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基地,有中國「花卉第一鎮」之稱,也有較大規模的機械交易市場和物流中心
【北滘鎮】:家電企業聞名,如美的、惠而浦、蜆華等,另外房地產也比較著名,如碧桂園等,城市化程度及綠化等方面都走在廣東省前列;2006年10月,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順德區北滘鎮為「中國家電製造業重鎮」 稱號
【樂從鎮】:有規模極大的傢具、鋼材及塑料交易市場,並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啤酒招紙生產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煙包及濾咀紙生產基地,人均儲蓄全順德最高,大佛山合並後又成為房地產熱點市場;2004年3月10日,樂從鎮榮獲中國唯一的商貿流通特色區域榮譽稱號:「中國傢具商貿之都」,2006年10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又將「中國塑料商貿之都」的牌匾授予樂從鎮
【龍江鎮】:傢具交易市場可跟樂從媲美,主要發展塑料,傢具,紡織制衣,小電器,啤酒飲料(如龍啤)等行業;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傢具協會於2005年6月授予龍江鎮「中國傢具製造重鎮」和「中國傢具材料之都」 稱號;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2008年將「中國塑料建材產業之都」授予龍江;
【杏壇鎮】:順德面積最大的一個鎮,有廣東著名水鄉——逢簡,工業以塑料,家電,飼料,食品,紡織印染等為主
【均安鎮】:主要發展服裝,化工塗料,生態旅遊等;順德均安鎮已成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和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OEM生產基地,享有「牛仔之城」的美譽
【中心溝】:位於珠海橫琴島的「飛地」,上世紀70年代由順德人圍墾而成,面積達14平方公里,最近處距澳門僅200米,大部分為平地,現有旅遊,海水淡水養殖業等產業,隨著澳門經濟快速發展與CPEA的進一步落實,中心溝將迎來經濟大開發熱潮
C. 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大良人民法庭怎麼樣
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大良人民法庭,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大良人民法庭更多信息和資訊。
D. 順德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據考古發現,距今2000多年前,越族先民已在順德境內居住活動。
唐代
圩市出現(龍山大岡圩)。黃巢起義軍南下廣州,曾屯兵今容桂、黃連、北水、馬齊等地,「軍中為市,以角聲相號召。」
宋代
大規模圍墾築堤,塞塹為塘,疊土成基,興起基塘農業。文教漸興,喜涌(今倫教熹涌)人張鎮孫中狀元。至清末廢科舉為止,全縣共出過文武四狀元,3l8名文進士,1名武進士;詩社、文社、畫會綿延不絕,涌現了一批馳譽南北的文化藝術名人和大量有影響的藝文著述及書畫佳作。
明代
專業性商品農業出現。中葉以前,荔枝、龍眼「流俎天下」。中葉以後,蠶桑業崛起。正統十四年(1449),沖鶴堡農民黃蕭養率眾起義,建立大東國。次年失敗。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劃出南海縣東涌、馬寧、鼎安、西淋四都三十七堡及新會縣白藤堡,設順德縣。
清代
順治四年(1647年),縣人陳邦彥舉兵抗清,史稱「嶺南後三忠」之一。同治十三年(1874年),首家機器繅絲廠開辦。此後,隨著機器繅絲工業勃興,全縣掀起「彝田築塘,廢稻樹桑」高潮。
民國時期
20年代,順德蠶絲業進入鼎盛期,順德被譽為「南國絲都」和「廣東銀行」。30年代以後,受世界經濟大蕭條和日軍侵華接連沖擊,盛極一時的順德經濟終告崩潰。20年代,中共順德黨組織建立,工農運動蓬勃開展。1938年,日軍入侵順德,順德人民奮起抵抗。迄至1945年,全境飽受蹂躪,戰前常住人口85萬,戰後僅剩37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0月28日,順德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順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
1950年3月20日,順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珠江行署。
1955年,順德縣人民委員會成立,隸屬粵中行署。
1958年,順德和番禺兩縣合並,改名番順縣,隸屬佛山專區。
1959年6月,順德、番禺兩縣建制恢復,順德仍隸屬佛山專區。
1968年,順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佛山專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縣委、縣政府及時把握機遇,帶領全縣人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鄉鎮企業,順德成為馳名國中外的「家電之都」、「傢具王國」,全國十大鄉鎮企業順德有其五。在短短十多年間,完成了從農業縣到工業市的跨越。
1980年,恢復順德縣人民政府,隸屬佛山地區。
1983年6月,撤銷佛山地區後,隸屬佛山市。
1992年2月,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確定順德為綜合改革試驗縣(市),隨後幾年,成功開展行政體制、企業產權制度、農村管理體制和社會保障制度等綜合配套改革,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制體制框架,奠定了順德今後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實現了經濟發展的第二次飛躍。
1992年3月26日,國務院批准順德撤縣設市,順德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
1999年7月27日,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確定順德市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市,賦予順德地級市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在經濟社會事務方面直接對省負責,更高、更大的管理許可權再一次為順德騰飛增添了助燃劑。
1999年7月27日,維持順德市目前縣級建制不變的前提下,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等系統和國家垂直管理部門仍維持現行管理許可權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市行使地級市的管理許可權,並直接對省負責。
2002年12月8日,國務院批准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撤銷順德市,設立佛山市順德區。
2003年1月8日,並入佛山市,成為佛山的市轄區。
2006年,順德GDP突破1000億元,成為我國GDP率先實現1000億元的縣域經濟體,其基礎「順德製造」成為中國產業集群、民營經濟、自主創新和自有品牌的典範和代表。
2009年8月17日 ,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系統及需要全市統一協調管理的事務外,其他所有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區行使地級市管理許可權。
2010年4月,由珠海市橫琴新區管委會收回佛山市順德區在橫琴島中心溝順德圍墾區內的全部國有土地使用權。
E. 順德區是什麼行政級別
佛山市順德區為縣級建制,但是從行政上看,該區委書記為正處或副廳級別。
F. 在順德法院有名叫范子進的法官,膽大包天,居然有法不依,經報法院院長,仍要護短。有那家媒體願給予暴光
佛山真是咋樣都有的地方。佛山法制本應是好的,但也有例外,順德區法院的范子進法官,鉤結違法企業,打壓受害業主,搞糊塗審案。不知道為啥就沒有部門管呢?或是窩案的一角,他們互相護著。
G. 佛山律協原會長向法院院長行賄上千萬是怎麼回事
日前,廣東高院披露了廣東華法律師事務所主任周榮熾行賄案終審判決書,周榮熾因行賄1320萬獲刑11年。
據了解,周榮熾生於1963年,廣東佛山人。公開報道顯示,周榮熾還曾任佛山市律協會長、佛山市政協委員等,在佛山律師界頗有名氣,然而他的發跡史和職業榮譽卻因為行賄蒙上了陰影。
據法院查明,2004年至2011年,周榮熾擔任廣東華法律師事務所主任期間,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先後多次向時任佛山市高明區、順德區人民法院院長何樹志、佛山市公盈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某偉和副總經理杜某佳(均另案處理)行賄現金人民幣共計1320萬元。
H. 順德區是一個什麼行政級別
2002年12月8日,國務院批准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撤銷順德市,設立佛山市順德區。2003年1月8日,並入佛山市,成為佛山的市轄區。 2006年,順德GDP突破1000億元,成為我國GDP率先實現1000億元的縣域經濟體,其基礎「順德製造」成為中國產業集群、民營經濟、自主創新和自有品牌的典範和代表。
2009年8月17日 ,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系統及需要全市統一協調管理的事務外,其他所有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區行使地級市管理許可權。
2011年2月11日下午佛山市順德區為廣東省首個省直管縣試點,由此拉開廣東「省直管縣」改革序幕。
佛山市順德區為縣級建制,但是從行政上看,該區委書記為正處或副廳級別。
I. 佛山順德法院網
全國所有法院都執來行一個法律,源都會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訴前保全工作,順德法院當然不能例外。
把材料准備好,盡管向順德法院提出申請,會有法官接待,並給予訴前保全的。
如果順德法院不給保全,造成損失,盡可以要求順德法院給予國家賠償。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J. 順德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順德位於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廣州市,西北方為佛山市中心, 東連番禺,北接南海,西鄰新會,南界中山市。距廣州32公里、香港 127公里(69海里)、澳門80公里。地處東經113 度1分、北緯22度40分至23度 20分之間,總面積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戶籍人口115萬,旅外華僑和港澳同胞超過40萬。
[編輯本段]【地理概況】
順德大部分屬於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西北略高,海 拔約2米,東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著一些零散的小山丘。順德四周嶺環列, 最高山為西部龍江鎮的錦屏山,其次為東南部舊寨的順峰山 ( 即睡半崗)。
順德境內河流縱橫,水網交織。主要河道有16條、段,總長756公里。 主要河流依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河面寬度一般為200至300米,水深5至10米。 主要水道有西江幹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多數河流河床較深, 利於通航、灌溉、養殖及發電。順德水系受洪水和潮汐影響很大,每年 4 至 9月為洪水期,其餘時間屬枯水期間最高水位可達6.32米,大多數時間的水 位在0至1米幅度內波動。
順德境內除少數山丘外,絕大部分為沖積土壤,富含各種有機物質, 適宜農作物生長。耕地類型大致可分以下三種:
基塘區: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中部,地勢低窪,耕作層厚,粉砂居多,土質疏鬆,酸性較大。歷代農民利用低窪地深挖成塘,把挖出來的泥土堆高成基,塘里養魚,基上種桑,桑葉摘來養蠶的副產品又拿去飼魚,基上和塘邊還可以種薯、豆、麥、粟、瓜菜、蕉、油料作物、果樹等。
沙圍田區:東北和東南部分布較多,是沖積沙田,土層深厚、土質肥活、水分充足,適宜種植雙季水稻,間有種植甘蔗。
低丘陵谷底區:零星散布,總數不多,土壤乾燥,硬砂較多,肥份低,水分不足。山腳和山坑地可種雙季水稻,山坡地適宜種植旱作物,如番薯、木薯、花生、豆類等。
[編輯本段]【氣候簡述】
順德位於廣州市的南方,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常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長達半年多。年平均氣溫21.9度,極端最低氣溫為1.1度,極端最高氣溫37.7度。日最高氣溫≥30度的日數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數僅有5.5天。
年總降雨量為1639mm,降雨日數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間的降雨量占總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過260mm,3個月的降雨量占年總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數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約有1天。
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11、12月相對濕度最小,為75%;2~9月相對濕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對濕度最大,達到86%。 全年多北風,頻率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風為主,4~8月南風或東南風較多。
年平均風速為2.5m/s,1~7月平均風速為2.5~2.7m/s,8~12月為2.3~2.5m/s。年平均大風日數為3天。夏秋受台風影響,大風暴雨較多。 全年雷暴日數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現,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佔全年雷暴日數的70%,其中8月最多,達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強寒潮侵襲時,亦有霜凍發生,主要出現於1月份。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順德建縣以前,是南海、新會兩縣的地方。順德早在宋朝就已有人定居。南宋末年,民眾隨同朝廷逃難,使順德人口快速增長。明朝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南海縣沖鶴堡番村發生由雇農黃蕭養領導的農民暴動,很快遭到鎮壓。為了強化統治,明王朝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將南海的東涌、馬寧、鼎安、西淋四都和新會的白藤一堡劃出,設置順德縣,取「順天之德」之意,以其中的太艮堡為縣治,並改名大良。
順德建縣以後,明、清均屬廣州府,辛亥革命隸屬粵海道,1920年廢道,順德先後隸屬國民黨政權廣東省政府和中區綏靖委員公署、第一行政督察教導員公署。
1949年10月28日,順德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順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
1950年3月20日,順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珠江行署。
1955年,順德縣人民委員會成立,隸屬粵中行署。
1958年,順德和番禺兩縣合並,改名番順縣,隸屬佛山專區。
1959年6月,順德、番禺兩縣建制恢復,順德仍隸屬佛山專區。
1968年,順德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佛山專區。
1980年,恢復順德縣人民政府,隸屬佛山地區。
1983年6月,撤銷佛山地區後,隸屬佛山市。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順德撤縣建市,4月30日,順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順德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1999年7月27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復關於確定順德市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市的意見,批復同意在維持順德市目前縣級建制不變的前提下,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等系統和國家垂直管理部門仍維持現行管理許可權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市行使地級市的管理許可權,並直接對省負責。
2003年1月8日,並入佛山市,成為佛山的市轄區,關於合並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一直爭論不休。
2009年8月17日 ,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佛山市順德區繼續開展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綜合改革試驗工作。批復同意在維持順德區目前建制不變的前提下,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系統及需要全市統一協調管理的事務外,其他所有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區行使地級市管理許可權。
[編輯本段]【民俗風情】
龍舟競渡
1.龍舟競渡
順德的龍舟競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舟語》載:「順德龍江,歲五六月斗龍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灣環者為龍船場。……斗得全勝還埠,則廣召親朋宴飲,其埠必年豐人樂、貿易以饒雲。」實則全縣各鄉堡都興行劃龍船,現今市博物館尚存康熙年間杏壇北水村「壓盡群龍」石匾。龍舟分「游龍」和「賽龍」兩種:「游龍」體積大,裝飾美觀,稱「龍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飾旗鼓助興;「賽龍」體積小,稱「龍艇」,從三橈至十五橈不等,重在競劃速。
2.「龍舟」說唱
「龍舟」說唱是一種民間說唱藝術。起源於清代,20世紀50年代前流行於縣境及廣州方言地區,以順德腔為正宗。藝人多在茶樓,鄉渡和分村大榕樹下賣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龍船作道具,胸前持小鑼小鼓。邊唱邊敲,內容多為諧趣故事及平安祝頌語。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龍舟」被應用於社會宣傳,藝人所編寫的反清、抗日及控訴「三害」(吸毒、賭博、嫖妓)等長篇唱詞,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觀音開庫
每年的農歷正月二十六日子夜,民間的「觀音開庫」日,容桂白蓮池觀音堂前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拜祭廟會。入夜後,兩旁攤檔吆賣香燭風車等拜祭作品的聲音此起彼伏,來自順德各地和省港澳等地的虔誠香客絡繹不絕,如潮水般湧入,把堂前的空地塞得水泄不通,人群手中的風車香燭高高舉起,劃過道道金色的弧線,觀音堂變成了一個熱鬧的天光墟。
鑼鼓櫃
鑼鼓櫃,其實是用花縷木做成的亭轎式可抬動的木櫃,上面雕刻著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裡面裝有用作吹、拉、彈、奏、擊的各類樂器,以「櫃」為單位組成一個演奏班底。鑼鼓櫃的演奏盛行於清朝康熙年間,以杏壇、均安兩地最為有名。光緒年間,杏壇高贊村的鑼鼓櫃遠赴廣西演奏,一舉奪得「兩粵升魁」錦標。
[編輯本段]【政區布局】
【大良街道】:以第三產業為重點的城市型經濟,成為大良的產業主導和經濟特色。汽車交易、房地產、商業貿易、金融保險、郵電通信、餐飲、交通運輸和倉儲業等都達到相當大的規模。信息和科技產業也顯現蓬勃發展的勢頭。消費力強,世界零售業巨頭中的沃爾瑪、特易購、AEON(吉之島母公司)、大潤發、卜蜂蓮花分批進駐。
【容桂街道】:全國知名的富鎮及工業重鎮。家電:如格蘭仕、萬和、科龍、容聲、華寶、海信順德、日本松下、台灣櫻花、美國安普、加拿大北方電訊;塗料:如華潤塗料;第三產業亦發展迅速;2007年11月28日,「中國家電模具城」稱號落戶容桂,這標志著容桂模具行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容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廣東省著名商標22個,中國名牌產品11個,廣東省名牌產品17個,形成了「重品牌、重質量」的「容桂現象」。2008年,於北京舉行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論壇——創新政府服務踐行科學發展觀論壇暨中國品牌名鎮授牌儀式」上,容桂被授予全國唯一一個「中國品牌名鎮」稱號,標志著容桂本地的區域品牌經濟已逐步建立起來。
【倫教街道】:經濟支柱為木工機械(華南最大的木工機械基地)行業(如馬氏)和電子電腦行業(如神達電腦)等;相繼於2006年10月和2007年5月獲得頒授的「中國木工機械重鎮」及「中國玻璃機械重鎮」稱號。
【勒流街道】:以重型機械加工業、小五金小家電行業等為主,勒流本土企業東菱凱琴集團為全球廚房小家電重要的生產基地;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勒流街道「中國滑軌產業基地」及「中國鉸鏈產業基地」稱號
【陳村鎮】:有中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基地,有中國「花卉第一鎮」之稱,也有較大規模的機械交易市場和物流中心
【北滘鎮】:家電企業聞名,如美的、惠而浦、蜆華等,另外房地產也比較著名,如碧桂園等,城市化程度及綠化等方面都走在廣東省前列;2006年10月,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順德區北滘鎮為「中國家電製造業重鎮」 稱號
【樂從鎮】:有規模極大的傢具、鋼材及塑料交易市場,並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啤酒招紙生產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煙包及濾咀紙生產基地,人均儲蓄全順德最高,大佛山合並後又成為房地產熱點市場;2004年3月10日,樂從鎮榮獲中國唯一的商貿流通特色區域榮譽稱號:「中國傢具商貿之都」,2006年10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又將「中國塑料商貿之都」的牌匾授予樂從鎮
【龍江鎮】:傢具交易市場可跟樂從媲美,主要發展塑料,傢具,紡織制衣,小電器,啤酒飲料(如龍啤)等行業;中國輕工聯合會和中國傢具協會於2005年6月授予龍江鎮「中國傢具製造重鎮」和「中國傢具材料之都」 稱號;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2008年將「中國塑料建材產業之都」授予龍江;
【杏壇鎮】:順德面積最大的一個鎮,有廣東著名水鄉——逢簡,工業以塑料,家電,飼料,食品,紡織印染等為主
【均安鎮】:主要發展服裝,化工塗料,生態旅遊等;順德均安鎮已成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和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OEM生產基地,享有「牛仔之城」的美譽
【中心溝】:位於珠海橫琴島的「飛地」,上世紀70年代由順德人圍墾而成,面積達14平方公里,最近處距澳門僅200米,大部分為平地,現有旅遊,海水淡水養殖業等產業,隨著澳門經濟快速發展與CPEA的進一步落實,中心溝將迎來經濟大開發熱潮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由於擁有優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順德歷來就是一個經濟較為發 達的地區和外貿出口基地,這里出產的甘蔗、蠶繭、塘魚曾在全省乃 至全國都享有盛譽。據《順德縣志》記載,早在宋代,順德就以「魚米花果之鄉」聞名遐邇。明代,順德憑借「桑基魚塘」的種養模式,使繅絲業迅速興旺起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繅絲業達到鼎盛期,並帶動了民間金融業的蓬勃發展,順德因此而享有「南國絲都」和「廣東銀行」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順德人民充分發揮政策、地緣和人文優勢,團結拼搏,求實創新,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率先進行了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等一系列綜合體制改革。順德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國的廣泛關注,被譽為「順德現象」和「順德模式」。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兩度親臨順德視察。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視察順德時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並且勉勵順德「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膽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在上級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順德先後完成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農村經濟向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向國際經濟的跨越。1993年順德被批准成為廣東省綜合改革試點。1999年順德被廣東省確定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如今,順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為全國重要 的家電、傢具、燃氣具和日用品生產基地,其中家用電器和燃氣具兩 類產品產銷量分別佔全國總產銷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順德製造,中國驕傲:順德製造業尤其突出,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順德「中國燃氣具之都」稱號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順德為「中國家電之都」稱號 ,順德又被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中國塗料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塗料之鄉」稱號 。順德素有廣東 「四小虎」之一的美譽,據統計,1995年,順德市全市國內生產總值 (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達12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為374.28億元,全市 外貿出口總額達12.2億美元,全市財政收入達18.1億元,全市職工人均收入 98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038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余額高 達173.7億元。2000至2004年均在中國百強縣排名中位居榜首。2005年,也就是佛山合並後的第三年,百強縣第一位被崑山取代。2006年,順德成為中國首個GDP超過1000億的縣級行政單位,比同年的西藏,青海省,甘肅省,寧夏,海南省還高。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初步核算,200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9.25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8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816.36億元,增長19.8%。其中,工業增加值787.15億元,增長20.1%;第三產業增加值436.51億元,增長15.7%。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下降6.5%,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增長15.7%,住宿和餐飲業增長22.9%,金融保險業增長15.7%,房地產業增長23.7%,其他服務業增長16.5%。三次產業結構為2.1:63.8:34.1。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07991元,比上年增長16.6%。
市場物價總水平有所上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0%。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比上年上升2.3%;消費品價格比上年上升3.3%。分類別看,食品類上升7.5%,居住類上升3.1%,煙酒及用品類上升4.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升3.3%,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1.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下降3.8%,衣著類上升2.7%,交通和通訊類下降0.7%。
全年成功推薦本地人就業20033人次;年末全區登記失業人員10229人,登記失業率為1.56%,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有待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突出,節能減排任務相當艱巨;食品和商品房價格漲幅較大,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
二、農業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61.41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種植業14.39億元,增長4.3%;水產養殖業38.02億元,增長2.8%;畜牧業8.82億元,增長5.4%。
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農田基本建設資金9043萬元,共整治基塘5000畝,清涌竣河130條157公里,修建排灌站29座、灌渠62條127公里,新建和改造農田電網21公里,機耕路193條256公里。年末擁有農機總動力33.96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71.90億千瓦時。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實現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3235.4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以下口徑相同)2979.92億元,增長24.8%。其中,輕工業產值1950.90億元,增長26.6%;重工業產值1029.02億元,增長21.5%。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0.44億元,下降14.4%;集體企業產值13.73億元,增長3.9%;股份合作企業產值0.49億元,增長36.4%;股份制企業產值722.72億元,增長25.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產值1125.46億元,增長16.6%;有限責任公司659.87億元,增長38.6%;私營企業457.22億元,增長29.3%。
民營經濟增長勢頭迅猛。全年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40.29億元,增長30.6%,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幅5.8個百分點,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1.9%。
全年增幅較大的主要行業有:傢具製造業完成產值51.1億元,增長55.6%;金屬製品業完成產值154.08億元,增長28.1%;通用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76.67億元,增長35.0%;專用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71.5億元,增長27.0%;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106.98億元,增長59.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完成產值1446.91億元,增長27.2%。
規模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共300家,比2006年增加45家。其中,超10億元29家,超100億元3家;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79.13,比上年提高18.8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58.97億元,增長27.6%;全年實現利稅總額188.44億元,增長35.6%。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施工項目227個,房屋竣工面積574.99萬平方米;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8.12億元,增長10.5%;完成增加值29.21億元,增長13.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9.33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31.27億元,增長12.1%;更新改造投資41.95億元,增長22.3%;房地產開發投資80.82億元,增長45.0%。全年商品房銷售額152.02億元,增長56.8%;商品房銷售面積317.42萬平方米,增長21.1%。從投資主體看,全年國有經濟投資26.46億元,增長12.7%;非國有經濟投資242.87億元,增長22.3%。
從三次產業看,全年第一產業投資0.67億元,增長415.4%。第二產業投資104.04億元,增長7.5%。其中工業投資103.86億元,增長10.0%。從工業內部看,八大支柱產業投資59.32億元,增長4.0%。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投資26.26億元,增長25.7%;電子通信及計算機投資2.42億元,下降60.1%;傢具製造投資5.08億元,增長40.3%;紡織及服裝投資7.69億元,增長7.0%;醫葯製造投資0.39億元,下降79.5%;機械裝備投資15.35億元,增長4.4%;精細化工投資1.48億元,增長4.2%;印刷包裝投資0.65億元,下降47.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64.61億元,增長31.5%。
全年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59.86億元,增長0.3%。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投資7.56億元,增長11.2%;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21.10億元,下降11.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投資31.20億元,增長6.9%。
五、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61.83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25.1%。其中,公路27.05億噸公里,增長3.5%;水運34.78億噸公里,下降38.4%。
全年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29萬噸,比上年增長23.5%;內河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9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2%;港口碼頭泊位個數77個,與上年持平。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周轉量11.32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4.2%。其中,公路10.26億人公里,增長3.2%;水運1.06億人公里,增長14.9%。
年末全區民用汽車擁有量19.75萬輛,比上年增長16.6%。其中,載客汽車13.62萬輛,增長22.8%;載貨汽車5.88萬輛,增長5.4%。
全年完成郵電通信業務總量69.5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61億元,下降2.8%;電信業務總量67.96億元,增長9.3%。年末本地電話用戶達到110.82萬戶,增長7.9%;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到271.81萬戶,增長7.8%。
旅遊業快速發展。全年全區旅遊總收入50.79億元,比上年增長28.6%。其中旅遊外匯收入2.91億美元,增長71.9%。全年共接待過夜遊客人數238.3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7.9%。其中,外國人10.9萬人次,增長94.8%;港、澳、台同胞30.72萬人次,增長15.7%;國內旅客196.75萬人次,增長15.7%。
六、國內貿易
國內貿易流通暢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98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從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245.88億元,增長20.8%;住宿和餐飲業74.10億元,增長26.6%。從規模看,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118.02億元,增長22.2%;限額以下(含個體戶)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業201.96億元,增長22.1%。從零售商品分類看,在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銷售額中,全年石油及其製品類零售額27.10億元、增長27.8%;汽車類零售額42.16億元,增長17.9%;食品飲料及煙酒類零售額11.05億元、增長8.9%。三類商品零售額合計占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的74.9%。
全年批發零售業實現商品銷售額1139.87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批發額893.99億元,增長5.1%。
七、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平穩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158.9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出口額119.71億美元,增長23.7%;進口額39.25億美元,增長1.0%。實現貿易順差80.4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9%。從出口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54.38億美元,增長41.3%;加工貿易出口65.17億美元,增長12.2%。從出口主體看,三資企業出口86.67億美元,增長20.8%;內資企業出口33.04億美元,增長31.9%。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87.23億美元,增長14.3%;服裝及紡織品出口7.63億美元,增長8.1%;傢具產品出口5.34億美元,增長61.1%。從出口市場看,美國市場出口26.26億美元,增長7.8%;歐盟市場出口26.06億美元,增長32.8%;港澳地區市場出口21.15億美元,增長10.5%。全年順德對美國、歐盟、港澳地區的出口額達73.47億美元,佔全區出口總額的61.4%。
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942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1.6%;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55個,下降30.8%;合同利用外資70172萬美元,增長24.2%。截至2007年底,該區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873家,累計合同利用外資額65.27億美元,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8.78億美元。我區現有外商投資企業1686家。
第一產業合同外資額122萬美元,下降92.7%;實際使用外資額29萬美元,增長70.6%。第二產業合同外資額51658萬美元,增長10.7%;實際利用外資31441萬美元,下降1.6%。其中,工業合同外資額38998萬美元,下降15.5%;實際利用外資30276萬美元,下降5.0%。第三產業合同外資額18392萬美元,增長125.8%;實際利用外資17955萬美元,增長221.5%。
合同投資額前5位國家和地區是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巴哈馬、日本、韓國。實際投資額前5位國家和地區是英屬維爾京群島、香港、日本、澳門和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