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墊江法院楊

墊江法院楊

發布時間: 2022-05-10 10:08:54

⑴ 墊江法院老賴名單有沒有馬秀成

上法院官網輸入其身份證號,立案號等及選擇所在區域可以自行查詢

⑵ 最高人民人法院審理關於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案例

重慶市墊江縣城東方花園舊城區改造被拆遷人楊建華等戶與重慶市人民政府行政糾紛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
行政判決書

(2001)行終字第17號

上訴人(一審原告):重慶市墊江縣城東方花園舊城區改造被拆遷人楊建華等4戶。
訴訟代表人:楊建華,個體工商戶。
委託代理人:龔小平,個體工商戶。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包敘定,該市市長。
委託代理人:展光華,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幹部。
一審第三人:重慶市墊江縣城東方花園舊城區改造被拆遷人廖榮華等6戶。
上訴人重慶市墊江縣城東方花園舊城區改造被拆遷人楊建華等4戶不服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其訴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復裁(2000)41號行政復議決定一案作出的(2001)渝高法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岳志強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馬永欣、甘雯參加評議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書記員譚偉擔任記錄。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案當事人舉證並經庭審質證,認定以下事實:重慶市墊江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墊江縣政府)為實施縣城舊城區改造,於1999年6月7日作出墊府發(1999)63號《墊江縣人民政府關於認真做好縣城東方花園建設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至桂溪鎮人民政府及縣屬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該《通知》含有拆遷補償安置對象、房屋拆遷及補償標准、安置的辦法和方式以及優惠政策等內容。原告認為該《通知》超越了法律、法規授予的許可權,對其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侵犯了其合法權益,遂於2000年12月24日向被告申請復議。被告經審查認為:該《通知》屬於縣政府的抽象行政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的規定,於2000年12月29日作出渝府復裁(2000)41號不予受理復議申請的決定。原告對該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因復議決定的內容涉及廖榮華等6戶被拆遷人的利益,故受訴法院通知廖榮華等6戶被拆遷人作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墊府發(1999)63號《通知》未發給小區內的被拆遷單位和被拆遷戶,而是泛指位於小區內的全部被拆遷單位和被拆遷戶,對小區內的不I司單位和個人均可反復適用,對被拆遷人將來的行為有拘束力。《通知》雖然對限期搬遷、補償標准、獎懲手段等作出強制性規定,但並未針對具體的被拆遷戶和單位,不能直接進入執行程序,須藉助拆遷公告、限拆決定、對安置補償不服的裁決等具體行政行為,才能使該《通知》所規定的內容進入執行程序。因此,該《通知》為不可訴的行政行為。被告作出的渝府復裁(2000)41號不予受理復議申請決定,事實清楚,定性准確,適用法律適當,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復裁(2000)41號不予受理復議申請決定;案件受理費、其他訴訟費計110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墊府發(1999)63號《通知》所針對的對象是東方花園舊城區的全部被拆遷單位和被拆遷戶,人數是確定的。該文件只適用於東方花園舊城區內確定的被拆遷單位和被拆遷戶,其效力不及於其他對象,不能反復使用。根據該《通知》的規定,未在拆遷期限內完成拆遷的,將被依法強制拆遷,因此該《通知》可以直接進入強製程序。綜上,墊江縣政府墊府發(1999)63號《通知》,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了實際影響,屬於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
被上訴人辯稱:墊府發(1999)63號《通知》所指向的對象是不特定的;只要小區范圍內的拆遷、安置補償、房屋建設、買賣、「農轉非」指標的安排等事項沒有結束,該《通知》將在東方花園舊城區范圍內反復適用;該《通知》不能直接進入執行程序;該《通知》的外部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也符合抽象行政行為的特徵。
本案當事人向一審法院提供的相關證據有:墊江縣政府墊府發(1999)63號《關於認真做好東方花園舊城區改造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復裁(2000)41號《行政復議通知書》等。上述證據隨卷移送本院。
本院查明:符建明、楊建華等人均系重慶市墊江縣東方花園舊城區改造被拆遷戶。符建明不服墊江縣政府墊府發(1999)63號《通知》,在楊建華等人申請復議前,已於2000年7月18日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院裁定駁回符建明的起訴,符建明上訴至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該院於2001年6月1日作出(2001)渝高法行終字第10號行政裁定,維持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裁定。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十六條第二款關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的規定,符建明不服墊江縣政府墊府發(1999)63號《通知》,於2000年7月18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楊建華等人就同一行為又於同年12月24日申請行政復議,違反了上述法律規定,復議機關不予受理是正確的。但是被上訴人重慶市人民政府以該《通知》屬抽象行政行為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屬於適用法律錯誤;一審法院以同樣理由維持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復裁(2001)41號行政復議通知,缺乏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2001)渝高法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
二、撤銷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復裁(2000)41號行政復議通知書;
三、由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本案一、二審訴訟費100元,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岳志強
代理審判員 馬永欣
代理審判員 甘 雯
二00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書 記 員 譚 偉

⑶ 法院是怎調解的^_^

第一,司法調解,必須是在調解後雙方簽字確認才有效,如果在簽字前,有一方反悔而拒絕簽字的,調解協議無效,法院應進行審判程序,調解反悔不影響審判結果
第二,被查封的房產,在保證房屋不被破壞、轉讓或其他導致房屋貶損的情況下,持有人依然有權居住使用,不影響正常生活

⑷ 墊江法院待遇如何

這還用問,公務員咋說都可以,但看你做什麼,同什麼工作比 了

⑸ 原綦江公安局長趙和平調往哪裡

趙和平同志為墊江縣公安局局長 墊江縣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名單時間:2010-3-8 12:44:34 來源:重慶市墊江縣人大信息網 作者: 編輯: 點擊次數:508 【關閉】 (2010年1月12日墊江縣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任命:汪同雲同志為墊江縣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向代中同志為墊江縣人民法院審判員;李志軍同志為墊江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副檢察長。免去:代宜長同志的墊江縣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職務;江克強同志的墊江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職務。決定任命:趙和平同志為墊江縣公安局局長;周 行同志為墊江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楊建明同志為墊江縣司法局局長;陳雲峰同志為墊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余文豪同志為墊江縣農業委員會主任;李錦鑫同志為墊江縣商務局局長;黃三奎同志為墊江縣林業局局長;李亞林同志為墊江縣投資促進辦公室主任。決定免去:許純軻同志的墊江縣司法局局長職務;李孟華同志的墊江縣林業局局長職務。

⑹ 重慶墊江縣人民法院屬於哪個中級人民法院轄區

重慶墊江縣人民法院屬於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轄區。

⑺ 一法院公職人員深夜與女子住酒店,次日女子身亡,二人非夫妻,發生了什麼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人也是越來越大膽,越來越肆意妄為。我們也都知道,現在18歲就屬於法定的成年人了,不少的學生會在ktv聚餐、唱歌、喝酒,畢竟還是學生,喝酒總是要有一個度,身為女性的學生更要謹慎,一不小心就會翻車了。

懂得拒絕是一門學位,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門學位。甚至在關鍵的時刻,懂得拒絕是可以救我們自己的命的。我希望所有的人,不管在什麼場合,面對什麼樣的人,都要學會拒絕。無關年齡和性別,某個時刻的拒絕,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有一些事情,本來就是不合理的,我們要學會分辨,若是不合理的事情違背我們意願的,我們就要毫不客氣的說不。尤其是能夠預料到的,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傷害的,這種情況下,為何我們不拒絕呢?職場上若是某一個上司(對新人有意思),要帶著新入職的人去應酬,尤其是異性之間。或者是出差了,要求開一個房間,這都是不懷好意的。

這種情況一定要懂得拒絕,哪怕這個工作不做了,也要對他們說不。若是一味的忍讓,你不知道他們能夠做出什麼樣過分的事情來。

⑻ 法院的人受賄可以舉報他嗎

可以的。不論是公務員還是個人受賄都可以保留相關證據向當地的檢察院或反貪局進行舉報。

⑼ 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各自的特徵是什麼主要區別是什麼

主要特徵如樓上所說,基本一致。區別有很多,例如有以下幾個:
1.地區管轄:
刑事訴訟:犯罪地(即犯罪行為發生地)法院管轄為主,被告人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居所地)為輔;最初受理的法院審判,主要犯罪地法院審判為輔;特殊情況的管轄。管轄權不能向下轉移
民事訴訟: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例外;離婚管轄的特別規定;特殊地域管轄(9種);專屬管轄:不動產,港口,被繼承人死亡住所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管轄權能向下轉移
行政訴訟: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經復議改變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管轄權能向下轉移

2.受理及向被告人(被告)送達起訴書副本的期間:
刑事訴訟:公訴(普通程序):7日內決定受理,將檢察院起訴狀副本開庭前10日送達被告人並告知可委託辯護人;公訴(建議按簡易程序):3日內受理;自訴:2至15日受理。
民事訴訟:7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人。被告收到後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法院收到後5日內送達原告。
行政訴訟:收到起訴狀之日起7日內決定立案,5日內發送應訴通知書;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立案時,應先立案;不立案也不裁定時,當事人向上一級法院申訴或起訴,符合條件的應受理。

3.反訴條件:
刑事訴訟:對象是本案的自訴人;反訴的內容與本案有關;反訴的案件屬於: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反訴應在訴訟過程中即最遲在自訴案件宣告判決以前提出。
民事訴訟:本訴的被告向本訴的原告提出;須在本訴進行中(受理後至辯論終結)提出;須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出,且受訴法院對反訴有管轄權;須與本訴適用同一訴訟程序;須反訴與本訴之間存在牽連關系。
行政訴訟:無

4.關於調解:
刑事訴訟: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可以進行調解;對刑訴法第一百七十條前兩項規定的自訴可調解;對公訴、第一百七十條第三項自訴,不適用調解。
民事訴訟:在自願合法基礎上均可調解;離婚案件必須進行調解。
行政訴訟:審理行政案件一般不適用調解;審理行政賠償訴訟案件,可以適用調解。

5.迴避決定及復議
刑事訴訟:駁回申請決定後,不服決定,5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有權機關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
民事訴訟:法院對迴避申請3日內決定,申請人不服決定,申請復議一次,法院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
行政訴訟:無明確規定。

6.是否准許撤訴
刑事訴訟:公訴:檢察院撤訴,法院可裁定準許或不準許;自訴:自訴人自願撤訴,應當准許。
民事訴訟:原告撤訴,法院可准許,可不準許(原告拒不到庭時作出缺席判決)。
行政訴訟:原告撤訴,法院可准許,可不準許(原告拒不到庭時作出缺席判決)。

7.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
刑事訴訟:同時具有: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及辯護人對所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沒有異議;依法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管、單處罰金;檢察院建議或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包括: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佔罪;被害人起訴的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民事訴訟: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1)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2)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
(3)發回重審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
行政訴訟:無。

8.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的情形
刑事訴訟:公訴案被告人不構成犯罪;公訴案被告人應當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公訴案被告人當庭翻供,否認犯罪事實;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其他。審理期限從決定轉為普通程序之日起計算。
民事訴訟: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化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並組織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同時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審理期限從立案的次日起算。
行政訴訟:無。

9.上訴主體
刑事訴訟: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附民訴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對附民訴部分有上訴權;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刑事判決不服,只能請求檢察院抗訴。
民事訴訟: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一審判決承擔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行政訴訟:一審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經授權的委託代理人。

10.上訴期限
刑事訴訟:判決:10天(被害人5日內請檢察院抗訴);裁定:5天;
對附帶民事判決或裁定上訴期限按刑事部分確定期限;原審附民事另行審判的,上訴期限按民訴規定。
民事訴訟:判決:15天;裁定:10天;法律規定當事人只能對「不予受理、管轄權異議、駁回起訴」3種特定的裁定上訴,對其他民事裁定不準上訴。
行政訴訟:判決:15天;裁定:10天;法律規定當事人只能對「不予受理、管轄權異議、駁回起訴」3種特定的裁定上訴,對其他民事裁定不準上訴。

11.當事人的申訴期限
刑事訴訟:刑罰執行完畢2年內。
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的2年內提出(2年為不變期間)。

還有其他區別,包括一審、二審、再審、延期審理、中止審理、終止審理的情形,迴避申請的決定權,拘傳的適用范圍,近親屬的使用范圍等都有差異,具體就不在一一詳述了,有興趣可以拿法條對比看吧。

⑽ 某甲故意傷害某乙一案,某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向該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該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在該起案件中,縣人民法院是不能直接提起公訴的,只有檢察機關才可以提起公訴。所以本案法官直接提起公訴的做法是不對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

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

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第一百七十條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需要補充核實的,應當退回監察機關補充調查,必要時可以自行補充偵查。

對於監察機關移送起訴的已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對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動解除。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拘留後的十日以內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人民檢察院決定採取強制措施的期間不計入審查起訴期限。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
山東司法廳長原廳長簡歷 發布:2025-02-07 22:48:32 瀏覽:643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