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夏法官
Ⅰ 百家姓有姓冬的嗎
宋版《百家姓》中沒有冬姓。
姓氏簡介:
冬姓,我國姓氏之一。有兩個來源第一個來源為源於媯姓,出自夏王朝末期太史終古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簡筆為氏;終古歸商王朝後,其子孫皆去「糹」偏旁簡筆改為冬氏,世代相傳至今。第二個來源為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所設冬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古代冬官、冬卿、冬官正、冬官靈台、冬官監天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皆省文簡化為單姓冬氏。
姓氏起源:
第一個淵源:
夏王朝末期,夏桀暴虐,商湯起而伐之。據史籍《路史》中記載,湯王伐夏桀,原夏王朝的太史令終古為人賢德,世人所尊重,商湯滅夏桀後,遂召邀終古入商王朝。
在上古時期,「冬」與「終」是同一個字,「冬」是「終」字的簡筆,在甲骨文中通義。
第二個淵源:
上古時期,夏、商、周初皆有掌管治理水利之官,稱作「水正」,至西周王朝建立後,改「水正」為「冬官」,設有冬官府司,主管官員為「大司空」。是為周王朝「六官」之一,負責掌管水利治理、土木工程、工藝製作等。
漢朝時期,改冬官府司為工部。至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曾一度改工部為冬官,後又恢復為工部之稱。其後,歷朝歷代皆仿唐制,一律稱工部尚書為「冬卿」。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一度模仿周制設置四輔之官,即春、夏、秋、冬四大輔政,實際上只啟用了春、夏兩制。
另外在唐朝時期,司天台(後世的司天監、欽天監)中即設有冬官正、冬官靈台,是專職主管四時歷法的官員,由精通天文、歷算、數學的學者擔任。這類官稱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
第三個淵源:
源於西南夷,出自三國蜀漢時期西南夷蘇祁邑君冬逢,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在史籍《蜀志》中記載:「三國時南夷有冬逢。」這里所指的西南夷,是蜀漢時期的彝族先民。
三國時期蜀漢政權建立之初,丞相諸葛亮征討了越嶲郡(今四川西昌)的高定之後,當地的叟夷數度反叛,還殺了大守龔祿、焦璜。而蜀漢政權後派去的太守只敢住在離成都不太遠的安上縣(今四川昭覺),「其郡徒有名而已」。
為了恢復對這越嶲郡的治理,諸葛亮再派巴郡南充國人張嶷去擔任這個郡的太守。張嶷「識斷明果」,是位有魄力又能乾的官員,到了越嶲郡後,「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接著,張嶷又征討「不承節度」的「北徼捉馬」,捉住了他們的統帥魏狼,然後再將他放回去「招懷余類」,並表拜魏狼為邑侯,至此「種落三千餘戶皆安上供職」。使該地區趨於安定。
不久,在蘇祁地區(今四川冕寧)已降的邑君冬逢和他的弟弟隗渠等又復反,於是張嶷出兵一舉殺了冬逢。冬逢的妻子就是古旄牛國王的女兒。張嶷用計將冬逢的妻子穩住,而冬逢的弟弟隗渠卻逃入了西徼(今四川漢源)。
西徼,就是今漢源縣九襄鎮旄牛都尉府主管的徼外旄牛夷之所在,也就是冬逢的老丈人「旄牛王」管轄的旄牛(今四川康定木雅)。隗渠是個「剛猛捷悍,為諸種深所畏憚」的首領,他派了兩個親信到張嶷那裡詐降,以探聽確實消息。可是,他的詭計一下就被精明的張嶷識破。張嶷對來者「許以重賞」,用了一個反間計,反而使這二人合謀除了隗渠,「渠死,諸種皆安」。之後,張嶷又將昔日殺害太守龔祿的「斯都耆帥李求承」捕獲,「數其宿惡而誅之」。
但旄牛夷的首領狼路還是惦記著要為姑婿冬逢報仇,因此派遣他的叔父狼離到冬逢所在的地方察看形勢,准備進攻,而狼離正是冬逢妻子的弟弟。張嶷知道後,反而立即派遣他的親信和冬逢的妻子一起帶著牛肉、酒等禮物前去賞賜慰勞,狼離受到賞賜,又見到了姐姐,姐弟相見十分歡悅,便率其所領的人馬歸順了張嶷,張嶷「厚加賞待」,並將狼離遣送回旄牛地方。從此旄牛夷便與蜀漢政權友好相處。
原有旄牛舊道通成都,因戰亂已「絕道百餘年」,張嶷又派遣屬下帶上金銀、美酒和糧食前去犒勞旄牛夷的首領狼路,「重令路姑喻意」。狼路受其恩,便率兄弟妻子以及族人一起歸順了張嶷,兩相盟誓,千里舊道又得以開通。之後,張嶷奏請蜀漢朝延,封狼路為「旄牛毗王」。這就是史籍《三國志·蜀書》上所記載的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內地朝廷所封之木雅地方王」。
在冬逢的後裔子孫族人歸附蜀漢政權後,有以先祖名字漢化為姓氏者,稱冬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宋朝時期冬官大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宋朝時期,宋孝宗趙慎在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仿唐朝官制設置有「冬官大夫」一職,隸太史局所轄,屬於「伎術官」。
伎術,在古文獻中又作「技術」或「藝術」,「伎」與「技」同義,都是指才能;而「術」則與「藝」相通,泛指各種各樣的知識、學問和技能,只不過「藝」偏重於社會方面的知識,「術」偏重於自然方面的技能。「伎術」的含義在古漢語中要比在現代漢語中寬泛。
至於伎術官,在宋朝則是對「凡執伎以事上者」的統稱,也就是在朝廷任職的專門技藝之士。天文官、醫官等官職雖然設置甚早,但「伎術官」之名始於唐朝。王溥在《唐會要》一書中,特地辟有《伎術官》一條。唐朝時期的伎術官供職於秘書省、殿中省、太常寺、左春坊、太僕寺等機構,多半是直接地專門服務於皇室。
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農歷12月18日,中書省在上疏中說:「和安大夫至醫學,太史令至挈壺正,書藝、圖畫奉御至待詔,為伎術官。」
顯然,宋朝的伎術官主要包括四類:一為醫官,即「和安大夫至醫學」;二為天文官,即「太史令至挈壺正」;三為書法官;四為繪畫官,即所謂「書藝、圖畫奉御至待詔。在史籍《宋史·職官志六·入內內侍省》中記載:「翰林院勾當官一員,以內侍押班、都知充,總天文、書藝、圖畫、醫官四局,凡執伎以事上者皆在焉。」
在冬官大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冬氏。
註:
在宋朝,伎術官的社會地位不僅要比前朝前代皆要低下很多,而且還明顯低於同朝的文官武將,因此對兩宋王朝的整個社會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在所有與宋王朝敵對的政權里,諸如西夏、金國、以及後來的蒙古,其官製法理皆仿照宋朝,但在其國度中,伎術官的社會地位非常之高,社會待遇也比宋朝要好許多,因此常有伎術官偕家而至,逃至夏、金、蒙大展身手。大概,這也是兩宋王朝必然衰亡的原因之一吧——前車之鑒啊!
第五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科爾沁蒙古冬果爾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冬果爾氏,世居科爾沁。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onggor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冬果爾氏多冠漢姓為冬氏。
Ⅱ 老賴欠債不還躲藏法官如何將其揪出
為了躲避法院執行,欠債不還的老賴羅某居然藏在家中的衣櫃里,和執行法官玩起了「躲貓貓」。但這一切終究沒能逃過法官的「火眼金睛」,羅某最終在法院的強大執行力下,償還欠款15萬元。
近日,經過執行人員多方了解,羅某的租住地被找到,根據其經常早出晚歸的特點,碑林區法院決定對其進行圍堵。8月23日早上5點多,該院執行局執行法官夏法官帶領兩名法警來到羅某家門口敲門。屋內一女子答話說羅某不在家,外出旅遊了,堅決不開門,並且稱要報警。考慮到這樣僵持下去不行,執行法官遂聯系了轄區派出所請求協助。說明情況後,派出所民警與法官一同趕到羅某家。門打開後,羅某妻子及孩子在家,其妻還是堅稱羅某出去旅遊了。但執行法官感到蹊蹺,既然被執行人不在家,為何遲遲不開門。執行人員隨即在房間里進行查找。查看到卧室時,法官發現窗簾拉得嚴嚴實實有些奇怪,便將窗簾拉開,發現窗簾後是個陽台,陽台上有一個大衣櫃。當打開衣櫃門時,法官發現,一名男子藏在裡面。經再次確認,藏在衣櫃里的就是被執行人羅某。執行法官隨即將羅某帶回法院。
據了解,羅某當天便轉賬還款15萬元。其餘款項,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
本文來源:三秦都市報
Ⅲ 香港終審法院的法官
根據香港法例第484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12條《法官的專業資格》,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首席法官:
1、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常任法官:
※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上訴法庭法官或原訟法庭法官
※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分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2、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非常任香港法官,不論他是否通常居住於香港:
※已退休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
※已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已退休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
※現職或已退休的上訴法庭法官
※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分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3、任何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法官:
※屬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民事或刑事司法管轄權不設限的法院的現職或已退休法官者
※通常居住於香港以外地方
※從未在香港擔任過高等法院法官、區域法院法官或常任裁判官 首席法官
馬道立首席法官(The Hon Chief Justice Geoffrey MA)
常任法官
包致金法官(The Hon Mr Justice BOKHARY)
陳兆愷法官(The Hon Mr Justice CHAN)
李義法官(The Hon Mr Justice RIBEIRO)
非常任法官
黎守律先生,GBS(Mr Gerald Paul NAZARETH, GBS)
馬天敏先生,GBS(Mr John Barry MORTIMER, GBS)
烈顯倫先生,大紫荊勛賢(The Hon Henry Denis LITTON, GBM)
鄧楨(鄧國楨)法官,SBS(The Hon Mr Justice TANG, SBS)
司徒敬法官(The Hon Mr Justice STOCK)
夏正民法官(The Hon Mr Justice HARTMANN)
梅師賢爵士(The Hon Sir Anthony MASON)
賀輔明勛爵(The Rt Hon the Lord HOFFMANN)
布仁立爵士(The Hon Sir Gerard BRENNAN)
苗禮治勛爵(The Rt Hon the Lord MILLETT)
伍爾夫勛爵(The Rt Hon the Lord WOOLF of Barnes)
施廣智勛爵(The Rt Hon the Lord SCOTT of Foscote)
馬曉義先生(Mr Michael McHUGH)
高禮哲爵士(The Rt Hon Sir Thomas Munro GAULT)
紀立信先生(Mr Murray GLEESON)
華學佳勛爵(The Rt Hon the Lord WALKER of Gestingthorpe)
廖柏嘉勛爵(The Rt Hon the Lord NEUBERGER of Abbotsbury)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會獲編配官邸,官邸位於香港島歌賦山道18號。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坐駕的專用車牌是CJ,是英語Chief Justice的簡寫。
Ⅳ 如何找到法官的電話
12368」可以查詢法官電話。"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全國法院系統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
(4)張家口夏法官擴展閱讀:
等你知道你的法官是誰了,你想聯系他,有以下幾個途徑:
1、通過法院發給你的簡訊,一般來說上面有一定概率會附上法官的辦公室電話
2、通過移動微法院,法院發給你的材料,一般比如舉證通知書、應訴通知書之類的最後會附上法官的聯系方式
3、實在不行,大家可以去 一下,不管 到什麼電話,一般來說,你說你要找誰,你 到的電話那方肯定會告訴你正確的法官的號碼
4、最最下策,大家如果連 都 不到的話,那就打12368
最後,大家知道法官電話後,想聯系法官,大家盡量在一上班或者快下班聯系,注意,一般來說法院是8:30或者9:00上班,中午11:30或者12:00下班,下午2:00(冬令時)或者2:30(夏令時)上班,下午5:00(冬令時)或者5:30(夏令時),但是具體的還是以大家各自法院的為准,大家最好還是先查查當地法院上班時間比較好,但是總的來說,大家上午一上班就打電話,是打通概率最高的了,因為再怎麼忙,早上是肯定要先到辦公室的,下午上班的話其實都不一定,因為忙起來的話是連午休都沒有。至於周末,一般法院是不上班的,但是不排除案子辦不完加班的情況,所以如果你在周末接到法院電話,別急著掛,如果是座機打給你的,大概率是真的。
如何查承辦法官的電話。
這里提到的承辦法官,包括但不限於庭審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一般大家是撥打12368,或者登陸法院網站查詢。但是,畢竟書記員和法官助理更好聯系,但是這兩位的電話很多時候傳票上並沒有。怎麼辦,我建議先打法院的總機,然後通過人工查號的方式,去查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電話。有了三個號碼,比只有一個號碼,打通概率是後者的三倍。
Ⅳ 勞動者維權成功的事例故事維權經驗,600字左右
新華網重慶5月1日專電(朱薇 梁婷)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勞動者維權五大典型案例,法官以案說法並提醒,廣大勞動者應高度重視社保繳費、二倍工資時效、加班約定、工資標准取證等方面的維權技巧。
--社保繳費平時要關心
【案例一】蔣某1993年到甲廠工作,2010年蔣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發現甲廠未按其實際工資繳納養老保險,遂起訴甲廠賠償養老保險待遇損失,被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法官提示:根據目前的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給其辦理養老保險手續且不能補辦起訴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以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造成損失為由起訴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者應當在退休前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用人單位補繳。
--二倍工資有時效
【案例二】范某2008年5月到乙公司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1年10月雙方解除勞動關系,范某申請仲裁,要求乙公司支付2008年5月-2011年10月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乙公司則抗辯已過了仲裁時效,法院認為范某的請求已於2011年5月經過仲裁時效,判決駁回范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應當從用工之日起第2個月開始計算,最長不超過11個月,仲裁時效為二倍工資計算終了之日起1年。用工超過12個月,視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已建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不再計算二倍工資。勞動者若要主張二倍工資,應當及時行使權利。
--工資標准要取證
【案例三】張某起訴丙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雙方為張某的工資標准發生爭議,張某認為自己的工資為底薪2000元和績效獎勵1500元,提供了證人證言和勞動合同,丙公司則認為公司一直效益不好,沒有發過績效獎勵,張某的工資只有2000元,並提供了張某簽字的工資表。張某認為基本工資和提成是分開發放,丙公司沒有提供完整的工資表,張某對此說法沒有提供證據。法院最終以統計局發布的社會同行業平均工資結合當事人陳述確定了張某的工資標准。
法官提示:對於勞動者的工資標准原則上仍遵循「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勞動者應在平時領取工資時注意收集證據。
--加班約定要注意
【案例四】袁某到丁廠從事加工工作,與丁廠簽訂了勞動合同,經常周六加班,後袁某向法院起訴丁廠支付加班工資,丁廠則稱合同中約定了每月工資1500元中包含了周六加班工資200元,法院認為1500元扣除200元後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該合同約定應為有效,遂駁回了袁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了解企業日常加班情況,並對加班工資進行充分協商。
--工作崗位要明確
【案例五】夏某到戊集團公司工作,戊集團公司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有分公司,在本市區縣設有多個生產部門。夏某最初在公司辦公室工作,一段時間後,便被調到生產部門,夏某不適應,後又被調往外地。夏某不願到外地公司報到,遂被戊集團公司以違反公司紀律為由開除。夏某不服起訴至法院,要求戊集團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法院判決駁回了夏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結合自身情況約定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地點,否則很容易被企業頻繁調動而被迫辭職。
Ⅵ 夏素承一案
夏素承一案
2015年12月2日上午,銅陵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夏素承、夏連承等43人涉黑犯罪、開設賭場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包庇罪、非法拘禁罪等作出一審判決,這是銅陵縣法院建院以來審理被告人人數最多的一次庭審。
法院經審理查明,自2009年以來,被告人夏素承和王四妹網羅一批社會閑散人員在銅陵開設賭場,非法牟利。2011年4月,該團伙被司法機關打擊,夏素承、王四妹因犯開設賭場罪被判刑入獄,2013年8、9月份,夏素承、王四妹先後出獄,迅速收攏過去的團伙骨幹,並積極發展新成員,繼續開設賭場,瘋狂攫取經濟利益維系組織的生存發展,並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至2014年4月左右逐步成立了一個多達35人,成員相對穩定,確立了以被告人夏素承為組織、領導者,被告人夏連承、夏寶承、王四妹等人為積極參加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該組織多次實施開設賭場、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對銅陵地區的地下賭場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大影響,嚴重破壞了銅陵地區的社會生活秩序。
法院一審數罪並罰,判處夏素承有期徒刑二十年,夏連承有期徒刑二十一年零六個月,夏寶承有期徒刑十二年,陳月松有期徒刑十七年零八個月,肖雙慶有期徒刑十六年零一個月,顧承才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十個月,王四妹有期徒刑十二年零一個月等不同處罰。判處胡磊、張亮、夏承海、林斌等36名被告人七年零十個月至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等處罰。
銅陵縣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 陳偉:「應該是建院以來,乃至建市以來涉及人數最多的詞彙表刑事案件。針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罪名,我國刑法分了三個檔次其中就是組織領導者刑期是七年以上,積極參與者是三至七年,一般參與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Ⅶ 聘用制的法官助理被法院解聘的可以考公務員嗎
Ⅷ 有規定法官夏天可以不穿法袍開庭嗎
法官袍是指法官在開庭時候必須穿著的。夏天可以不穿法官袍,或者不可以。因為夏天我見到法官開庭夏天都是穿著藍色短袖。呵呵。但是嚴格按照要求法官開庭必須著法官袍。其他的規定我就不清楚了。
Ⅸ 夏朝所有皇帝的名字及詳細資料
夏朝君主於古籍中被稱為後、夏後、夏後氏,亦有稱之為帝者。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四百七十二年(一說四百三十二年),是為後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則共十四代、十九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1、禹(文命,前2070年~前2061年)
在位10年。姓姒,名文命,鯀的兒子。是黃帝的玄孫。由於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稱為「大禹」。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採取疏導的方法,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成功。
後繼舜為帝。稱國號「夏後」,故稱「夏禹」。他在塗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徵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於會稽山。
2、姒啟(前2057年~前2019年)
在位39年。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即位後擊敗有扈氏的反抗,鞏固了政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3、太康(前2018年~前1990年)
在位29年。太康,夏啟的兒子,繼啟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鬆弛。在他外出打獵時,有窮氏首領後羿乘機入侵,自己作了君長,史稱「太康失國」。
4、仲康(前1989年~前1977年)
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後無力恢復夏的天下。
5、相(前1976年~前1949年)
在位28年。姒相,仲康的兒子。即位28年後,寒浞攻打他,相被殺。後來的40年間為後羿等篡權。
6、後羿
有窮氏,是為暴君兼昏君。他和殺他的寒浞為歷史上少見的幾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權者,當時夏後啟的兒子太康耽於游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後羿只顧四處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
7、寒浞
姓寒(又作韓),單名一個浞字,又名漪。寒浞出生在夏王仲康七年(庚申,公元前2041)。他是一位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他不僅殺死了自己的師父,還殺死了他的義父後羿,奪取了有窮國的半壁江山。
後來他又繼續窮兵黷武,興師滅掉了夏王朝,使夏王朝亡國四十年之久。但後來,在公元前1962年,姒少康復國大軍先後攻克了寒浞的兩大封國,收復了中原地區的大部。
8、少康(前1908年~前1888年)
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遺腹子。姒少康時終於推翻了入主夏國四十多年的有窮氏政權,史稱「少康中興」。姒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國王,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明君。
9、杼(前1887年~前1871年)
在位17年。杼,少康的兒子。曾參加父親領導的恢復夏國的戰爭,並立下許多戰功。他發明了甲和矛,並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10、槐(前1870年~前1845年)
在位26年。槐,杼的兒子。他在位時社會經濟有所發展。
11、芒(前1844年---前1787年)
在位58年。芒,槐的兒子。他在位時,開始了延續數千年的沉祭(即將祭物沉入黃河企求河神的庇護)。
12、泄(前1786年~前1765年)
在位22年。泄,芒的兒子,他在位時,正式賜封九夷各部諸侯爵位。
13、不降(前1764年~前1746年)
在位19年。不降,泄的兒子。在位19年後,讓位與其弟扃。
14、扃(前1745年~前1725年)
在位21年。不降的弟弟。
15、廑(前1724年~前1705年)
在位20年。廑,扃的兒子。他在位時,夏國開始衰落。
16、孔甲(前1704年~前1674年)
在位31年。孔甲,不降的兒子。司馬遷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可見孔甲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
17、皋(前1673年~前1671年)
在位3年。皋,孔甲的兒子。
18、發(前1670年~前1652年)
在位19年。發,皋的兒子。他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國進一步衰落。
19、桀(姒履癸,前1651年~前1600年)
在位52年。發的兒子。是歷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窮奢極欲,暴虐嗜殺,終於被商湯所滅,結束了長達近500年的夏王朝。
(9)張家口夏法官擴展閱讀:
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唐朝張守節則認為「夏」是大禹受封在陽翟為「夏伯」後而得名。「夏」是從「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變為部落名,遂成為國名,這便是不少歷史學家認為的中國世襲王朝的起始。
夏代設有歷法官。後人專門整理的《夏小正》,已經被現代的天文學者證實是綜合夏代至春秋時期歷法知識的古籍,《夏小正》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科學文獻之一。
書中除二月、十一與十二月外,每月載有確定季節的星象(主要是拱極星象與黃道星象)以指導務農生產,另外亦有記載當月植物之生長形態、動物之活動習性與祭祀(亦為物候學之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