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聯意
Ⅰ 人民法院大門對聯當怎樣寫有意義
「法院對聯」承載的是法院幹警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承諾和老百姓對法院工作的深切期盼和理解支持。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楹聯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
法院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是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的司法機關。
Ⅱ 12368簡訊收到法院立案通知是真的嗎
12368簡訊收到法院立案通知一般是真的。「12368」司法服務熱線於2009年1月7日正式開通。其是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全國法院系統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務號碼。12368訴訟服務熱線作為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以訴訟活動進程和訴訟知識咨詢等靜態信息和案件審理、執行等動態信息為服務內容,以電話接入和語音、簡訊、傳真等為服務方式,為社會公眾參與訴訟活動提供服務和方便。
首先確認簡訊的真實性,確認的方式有幾種,一、通過法院預留的電話進行查詢核實,攜帶本人身份證直接到法院立案庭查詢。要注意法院會給被起訴人發送一份書面的起訴通知書。如果只收到了簡訊通知,就還不足以證明。你們是被真實起訴,要以收到書面起訴書為准。如果真的被起訴,一般來說,只要我們沒有惡意透支,沒有失聯,那麼起訴到法院都是民事訴訟。但是我們最好採取主動的態度,盡快與銀行取得聯系。
目的有兩個,一是表示有。行業的還款意願,但目前經濟暫時困難,讓銀行得知你的處境。二是在取得銀行信任的前提下,爭取協商新的還款計劃,暫時緩解還款壓力。而且法院這個時候也會組織銀行和持卡人進行協商,並引導達成和解。一般情況下。雙方都會互相讓步,比如銀行減免部分利息和違約金,持卡人一次性還上的。
實踐中,法院立案後,會先電話通知被告到法院簽收應訴材料。如果聯系不上被告,法院一般會採取郵寄送達訴訟文書的方式,向被告戶籍所在地郵寄訴訟材料。如果提供的被告地址有誤,或者被告拒絕簽收訴訟材料。法院最終會採取公告送達的方式,通過在報紙上刊登公告的方式,通知被告人。公告送達的期限為2個月。依據民訴法規定,被告在收到原告的起訴材料之日起需在十五日內向法院提交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Ⅲ 關於過春節的法院對聯如何寫
1
看東方紅透,一輪旭日應時起;
欣法治網通,萬里和風拂面來。
春滿人間
作者:張子明(半墨齋主)
2
時也逢春法也逢春萬里中華革舊貌
民尤思治黨尤思治千秋盛世展新姿
民富國強
作者:韓宇(風情)
3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盛世踐行三代表;
修身以德,興邦以法,神州唱響兩文明。
大地回春
作者:苗雲澤(miaoyunz)
4
旭日鑒忠誠,維權果碩三一五
春風播善美,普法花馨百萬千
法駐心中
作者:周廣徵(周大煙袋)
5
執法樹尊嚴,定教浪子回頭、貪官罷手
為民謀利益,喜有清風撲面、明月澄懷
激濁揚清
作者:丁鳳琴(鳳凰琴)
1
志安國泰齊山嶽,彰明秉憲;
胸蘊民情系暑寒,秀蔚成春。
海晏河清
作者:王建(豐槐林主)
2
氣正風清五嶽長安祥鵲舞
帆高水闊三江久治瑞雲飛
神州永泰
作者:賈志敏(丁山)
3
清風循法,明月依章,塑就民心春色麗
碧海迎新,蒼山辭舊,鑄成國鼎日光明
萬象昌榮
作者:賀承源(雪中吟行)
4
執法秉公,公生正氣,氣貫長虹昭日月
愛民送暖,暖似春風,風行大地秀河山
愛憎分明
作者:邢偉川(開耳)
5
普法九州,喜慶九州,大聖齊天樂;
維權百姓,歡娛百姓,平民遍地歌。
太平盛世
作者:蘇紀利(一夫)
6
立法司法執法,國法嚴明,恆衡互輔期長治
黨風政風民風,家風正派,敬凈相依可久安
國運昌隆
作者:鍾秀印(修忍居士)
7
盛世長春,喜看東方騰紫氣
神州大治,歡呼法制振雄風
政通人和
作者:俞榮斌(俞榮斌)
8
法雨普施,滌除塵垢三千界
德風廣布,吹綻馨香十億花
海晏河清
作者:謝毅(靜齋)
9
厚德載物普天華夏迎春慶
立法匡國沃野神州與日興
時和年稔
作者:雲曉梅(雲曉梅)
10
鐵面無私一身正氣換得九天麗日;
剛正不阿兩袖清風迎來滿園春光。
執法如山
作者:侯貴清(地闊天遠)
1
法似春風,廿載頻頻襄社稷
心如曉日,四主頻脈照家邦
情系中華
作者:吳慧君(慧君)
2
黨風端正大地逢春綠;
國法嚴明江山映日紅.
政通人和
作者:胡有民(閑靜)
3
普法神州結碩果;
逢春偉業綻奇葩。
國強民富
作者:崔鋼兵(思遊玩樂)
4
德風熏赤縣
法雨潤蒼生
文明國度
作者:邱戎華(吉羊)
5
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創優環境求發展;
照章辦事,按質辦差,改善作風顯效能。
革故鼎新
作者:曾秀梅(小u)
6
大好河山施善政;
小康歲月涌春潮。
依法治國
作者:趙訓鈴(訓鈴)
7
東方麗日耀明時,紅舒九野
法治熏風蘇凍土,碧透三江
天地同春
作者:邢偉川(邢偉川)
8
法製成風國泰
道德化雨民安
康樂盛世
作者:王康斌(LANLONG8)
9
雪野開荒 冰河解凍 逢春自有天道
警鍾撞響 明鏡懸高 治世應循法規
順天奉法
作者:張紹斌(秋風掃落葉)
10
小康道上千家樂
法治國中萬象新
與時俱進
作者:孟和慶(mhq118)
11
法治國家臻大治
清明社會倡文明
國泰民殷
作者:孟建良(孟建良)
12
風調雨順天如意
政通人和法清明
國富民強
作者:張榮傑(淡淡緣)
13
明鏡高懸江山千古秀
執法如山花木四時春
錦綉中華
作者:雍加偉(我就是我)
14
法得民意九州春暖
策入人心四海昇平
安居樂業
作者:張炳生(阿炳)
15
法制春風扶大地
精神財富滿乾坤
浩然正氣
作者:吳廣波(廣波)
16
律法嚴明,九州欣大治;
春風和煦,萬眾話小康。
國泰民安
作者:林標新(寒風)
17
肩挑道義,頭頂國徽,橫掃人間邪氣
袖卷清風,心懸明鏡,捍衛法律尊嚴
恪盡職守
作者:呂芳江(守法公民)
Ⅳ 聯名控告法院可以直接受理嗎
聯名控告法院,可以選出代表進行訴訟,否則,法院是不能直接受理的。
訴狀要求所有的聯名訴訟人都簽字。
立案時,需要提供所有聯名訴訟人的身份證。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Ⅳ 對聯有什麼特點什麼對什麼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我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見《應用寫作》1987年第1期《漫話對聯》)
對聯的正規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要相等。上聯字數等於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民國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復,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二是詞性相當。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後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片語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台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最後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 天文對地理 、地理對宮室等等。
三是結構相稱。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片語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李白題湖南嶽陽樓聯:
水天一色;
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並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過;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五是平仄相諧。什麼是平仄?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並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片語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當代聯家余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
學海無涯苦作舟。
●●○○●●○
(○為平,●為仄。"學"字按《平水韻部》為入聲)
對聯平仄問題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變通。如對聯中出現疊字、復字、迴文、諧趣、音韻等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有的因聯意需要時也可以例外。
六是內容相關。什麼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一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但對聯的任何規則都有例外,「內容相關」也是如此。對聯中有兩類極特殊的對聯。一是"無情對",上下聯逐字逐詞對仗工整,但內容毫不相關(或有似是而非的聯系),上下聯聯意對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樹已半尋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
上下聯中,「樹」、「果」皆草木類;「已」、「然」皆虛字;「半」、「一」皆數字;「尋」、「點」皆轉義為動詞;「休」、「不」皆虛字;「縱」、「相」皆虛字;「斧」、「干」則為古代兵器。全聯以口語對詩句,更顯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詠格詩鍾。上下聯分別詠出不相乾的兩個事物;逐字逐詞對仗工整;通過聯意從某一點上把兩件事物關連起來。分詠格詩鍾有些類似無情對,還類似謎語,但不同點也很多,有興趣的聯友可作進一步研習。
楹聯強調內容相關,但又禁忌同義相對,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生意興隆通四海」對「財源茂盛達三江」等,就屬合掌。當然,個別非中心詞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
Ⅵ 聯名起訴有多嚴重
同一般的訴訟一樣,只是因為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有不同的稱呼而已。
首先,在我國的法律中,並沒有「聯名起訴」這個概念。您所謂的聯名起訴,指的是法律中的「共同原告」概念。何為「共同原告」?想要弄清楚「共同原告」這個概念,先要明白什麼是「共同訴訟」。
至於「聯合起訴」起訴有多嚴重,想必看到這里你也大概有個了結了。所謂「聯合起訴」僅僅是訴訟的一種形式,並不涉及嚴重與否的問題。
最後,無論是訴訟是何種形式,法官對於案件的審理都會是採用同一種標准。不會因為原告的多少或者被告的多少,就改變對案件的審判標准。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簡單回答,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您。
Ⅶ 聯合國的國際法院是干什麼用的
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構。它根據其規約行使職能,國際法院規約是《聯合國憲章》的一個組成部分。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是國際法院規絕的當然當事國。根據《憲章》第94條,「聯合國每一會員國為任何案件之當事國者,承諾遵行國際法院之判決。」第95條規定「本憲章不得認為禁止聯合國會員國依據現有或以後締結之協定,將其爭端託付其他法院解決。」根據第96條,「大會或安全理事會對於任何法律問題得請國際法院發表咨詢意見。聯合國其他機關及各種專門機關,對於其工作范圍內之任何法律問題,得隨時以大會之授權,請求國際法院發表咨詢意見。」
國際法院規絕規定,法院以獨立法官若幹人組織之。此項法官應不論國籍,就品格高尚並在各本國具有最高司法職位之任命資格或公認為國際法之法學家中選舉之。法院以法官15人組織之,其中不得有2人為同一國家之國民。法院法官應由大會及安全理事會……就常設公斷法院各國團體所提出之名單內選舉之。法官任期9年,並可以連選連任,法官任期的分配應使得可能每三年更換三分之一的成員。
只有國家才能作為提交法院案件的當事國。法院受理其規約各當事國之訴訟。法院受理其他各國訴訟之條件,除現行條絕另有特別規定外,由安全理事會定之,但無論如何,此項條件不得使當事國在法院處於不平等地位。
許多聯合國人權文件都載有一些條款,規定締約國有關該文件的解釋,適用或履行的任何爭端可根據該爭端任何一方的請求提交國際法院。這些文件有 1948年12月9日《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第9條),1949年12月2日《禁止販賣人口及取締意圖營利使人賣淫的公約》(第22條), 1951年7月28日《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第38條)。1952年12月16日《國際更正權公約》(第5條)。1952年12月20日《婦女政治權利公約》(第9條)。經1953年10月23日議定書修正的1926年9月25日在日內瓦簽訂的《禁奴條約》(第8條)。1954年9月28日《關於無國籍人地位的條約》(第34條)。1956年9月7日《廢止奴隸制、奴隸販賣及類似奴隸制的制度與習俗補充公約》(第10條)。1957年1月29日《已婚婦女國籍公約》(第10條)。教科文組織1960年12月14日《取締教育歧視公約》(第8條)。1961年8月30日《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第14 條)。1962年11月7日《關於婚姻的同意。結婚最低年齡及婚姻登記的公約》(第8條)。1965年12月21日《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 22條)、1973年11月30日《禁止並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際公約》(第12條)、以及1979年12月18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29 條)。任何國際人權文件都沒有具體規定由國際法院作出裁定的問題。
http://www.humanrights-china.org/cn/rqzz/lhgrqzz/t20060919_151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