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需要什麼
A. 法院起訴立案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您好,不同的機關在立案上面的要求不同,而在我國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人們法院都是可以立案的,當然針對不同的訴訟,法律規定的立案機構不同。法院進行立案的,首先要滿足法律規定的立案條件,否則的話肯定是不會立案受理的。而通常是在7天內做出是否立案的決定。要是當事人對此決定不服的話,可以申請復議。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
第119條 起訴條件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123條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125條 送達起訴狀和提出答辯狀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B. 起訴立案需要什麼材料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立案需要准備的材料主要有起訴狀、主體資格證明、起訴證據材料、授權委託書,起訴費證明視情況准備。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 2.關於個案案由的變更。人民法院在民事立案審查階段,可以根據原告訴訟請求涉及的法律關系性質,確定相應的個案案由;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後,經審理發現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一致的,人民法院結案時應當根據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的性質,相應變更個案案由。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導致當事人訴爭的法律關系發生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相應變更個案案由。
C. 立案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立案需要的材料如下,雙方身份信息證明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最後是提交起訴狀。
【法律分析】
立案程序:1、實行當場登記立案。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決定是否立案。2、實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補正。起訴、自訴和申請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應當及時釋明,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應當補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內經補正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登記立案。3、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的處理。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和申請,應當依法裁決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並載明理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或者申請復議。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復、不出具法律文書。4、嚴格執行立案標准。禁止在法律規定之外設定受理條件,全面清理和廢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立案「土政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記立案,1、違法起訴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的;2、訴訟已經終結的;3、涉及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破壞國家宗教政策的;4、其他不屬於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訴事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D. 民事訴訟立案需要帶什麼
法律分析:(1)民事起訴狀。應當寫明原告信息、被告信息、案由、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致送法院、原告簽名蓋章並註明日期。注意事項:原被告身份信息如果是自然人,應當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職務、住址(可以是經常居住地)、聯系電話,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寫准確的名稱(以登記名稱為准)、地址(注冊登記地址,如果實際營業地與登記地址不一致,應同時寫明實際營業地,便於法院送達法律文書)、法定代表人及職務,聯系方式。訴狀應提交多份,法院留一份,每個被告一份由法院發給被告,原告自已也應當保留一份。(2)當事人身份信息及委託手續。原告為自然人的需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原告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需提供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託書,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需提供工商局網站查詢的企業信息列印件。如果委託其他公民代理的,還應當提供授權委託書以及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3)基本證據復印件。總的原則是訴狀所涉及的人、事、物都要有相應的證據。證據復印件應提交多份,法院一份,每個被告一份由法院發給被告,原告自己留存原件開庭時質證。(4)管轄證據。如果上述當事人身份信息、基本證據能夠包括管轄證據,則無須單獨提交。如果不包括則應當另行提交。比如口頭借款合同,要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那麼獲得被告的戶籍登記地址或者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證明就是管轄證據。 (5)再次起訴證據。針對以前起訴過的案件,比如離婚案件要經過六個月才能再行起訴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E. 法院立案的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公訴案件:起訴書的格式數量應符合規定(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起訴書五份);屬於本院管轄;附有擬在法庭上出示的證據目錄,證據目錄上所載明的主要證據復印件齊全;有隨案移送的贓款贓物的,贓款贓物要與清單相符;有隨案移送的其他材料的,移送材料要與清單相符。民事、經濟案件:起訴狀格式數量符合規定(每增加一名被告,增加一份);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F. 法院立案為什麼需要提供銀行卡
經濟案件,涉及賠償問題。法院判決之前,會凍結賬號,以防敗訴方在判決生效後,不履行判決,轉移錢款。致使生效判決成一紙空文,糾紛不能根本解決。所以要求提供銀行卡,以為後續執行做准備。
一、法院立案需要什麼材料
(一)民事案件:
1、起訴狀(原件一份,幾個被告幾份復印件);
2、原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3、證據復印件一份(比如借條,比如合同);
4、在立案庭要填寫送達回證,當事人地址確認書;
5、受理案件通知書。
(二)刑事案件:
公訴案件:因為是公訴案件,所以在輸入信息時,只要檢察院的起訴書一份就可以了。
自訴案件:
1、提交起訴狀正本一份,並按被告人數提供相應的副本。
2、證明原告和被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的復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證明復印件。
3、受委託代為起訴的,應提交原告的授權委託書。公民代理的,同時提交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律師代理的,同時提交律師事務所的公函和律師執業證件的復印件。
4、證明刑事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材料。
5、法律規定的其他材料。
(三)執行案件:
1、原審法官簽字的判決書或者調解書;
2、送達回證簽字;
3、執行申請書;
4、被執行人財產狀況說明書;
5、執行風險告知書;
6、申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7、受理案件通知書,對於公證債權文書的執行,只需把上面「調解書」換成「公證文書」即可。
二、法院立案流程有哪些
立案流程:接受-審查-處理
(一)對立案材料的接受。
對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立案程序的開始。
(二)對立案材料的審查。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自己發現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進行核對、調查的活動。其任務是正確認定有無犯罪事實發生,依法應否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為正確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打下基礎。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立案程序的中心環節,是能否正確、及時地立案的關鍵。因為立案或者不立案,取決於公檢法三機關對立案材料審查的結果,而審查材料的過程,也就是根據法律所規定的立案條件,確認有無犯罪事實和分析、評斷這種犯罪事實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過程。因此,對立案材料的審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對立案材料的處理。
對立案材料的處理,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過對立案材料審查後,分別針對不同情況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決定。這是立案程序的最後結果。
G. 去法院立案需要什麼材料
以民事訴訟為例:法院立案需要的材料包括:1、民事起訴狀(起訴狀應當載明原被告身份信息、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如果有證人的,還要載明證人的姓名和住所);2、當事人的身份證件(自然人只需要身份證即可,法人需要法人的營業執照等);3、有關證據材料及證據材料的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人民法院對依法應該受理的一審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和刑事自訴,實行立案登記制。第四條民事起訴狀應當記明以下事項:(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四)證據和證據來源;(五)有證人的,載明證人姓名和住所。行政起訴狀參照民事起訴狀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