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的角色

法官的角色

發布時間: 2022-05-11 13:12:40

① 檢察官和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官的職責是依職權行使審判權,就是判案子的。檢察官的職權是行使檢察權,是提起公訴的,也就是刑事原告,還有監督法院審理的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規定: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第五條
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規定:
第一條
為了提高檢察官的素質,加強對檢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檢察院實施法律監督,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保障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第六條
檢察官的職責:
(一)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工作;
(二)代表國家進行公訴;
(三)對法律規定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
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除履行檢察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② 法官的作用

法官是受命主持法庭或進行審訊和裁決爭端並執法的人。

《中華人民回共和國法官法》第二答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

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中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法官的角色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③ 法官是執法者嗎

嚴格的來說法官是裁決者,執法者是實施法官裁決的人,所以法官不是執法者。

④ 檢察官與法官的角色的不同

一、性質不同

1、檢察官: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官,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2、法官: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並在司法機關(一般簡稱法院)行使國家管轄權的法官,是審判權的執行人。

二、職責不同

1、檢察官:

(1)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工作;

(2)代表國家起訴;

(3)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4)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5)反腐敗、賄賂和玩忽職守;

(6)行政起訴等。

2、法官:

(1)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的;

(2)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3)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院長、副院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責相適應的職責。


三、權利不同

1、檢察官:

(1)履行檢察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2)依法履行檢察職責,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3)除因法定原因或者無法定程序外,不得辭退、降職、辭退或者處罰。

(4)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5)人身、財產和住所的安全受法律保護。

(6)參加培訓;

(7)提出申訴或投訴;

(8)辭職。

2、法官:

(1)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2)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3)不得因法定事由或者無法定程序被辭退、降職、辭退或者處罰;

(4)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5)人身、財產和住所的安全受法律保護;

(6)參加培訓;

(7)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8)辭職。

⑤ 檢察官和法官是不是一個意思

檢察官和法官不是一個意思。
檢察官是檢察院的從事檢察工作的司法人員。
法官是法院的從事審判和執行工作的司法人員。

⑥ 法官和陪審團的作用各是什麼

法官的作用:法官負責的是適用法律,法官決定量刑,維持法庭秩序,推進審判的進程,雙方的證據是否可以呈堂,提出的證人是否可以出庭,向證人提問是否恰當,在法庭上該說的和不該說的,引導陪審團作出裁決。

陪審團的作用:陪審團釐清事實,對法官的監督,預防司法腐敗,避免公民權利受到國家公權力的侵犯,更加權衡地對待證據,從而就有可能做出更加公正的判決。

(6)法官的角色擴展閱讀: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

在英美法系國家,普通法是由法官創造和建立起來的,法官承擔著傳承和創造法律的重任,專業化及博學是成為法官的前提條件。英美法官非常注重經驗,以判例形式表現的普通法,其本身就是司法經驗的積累,法官決定應如何適用法律,決定判刑刑期。

陪審團所認定的結果,僅具事實認定之效果而非正式判決,法官會據以參酌法律判斷做出判決。如果陪審團認定事實不合乎常理,或者有違背法官所給的法律指示,法官得一一找之申請排除陪審團的結論而逕為判決。

陪審團職責是聽取庭審,查看證據,然後進行評議,就案件的事實部分進行裁決。陪審團的審判制度里,由普通民眾所組成的陪審團通常用來認定純然客觀之事實。

⑦ 檢察官,法官,律師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檢察官,法官,律師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檢察官是依法履行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含最高檢、地區各個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業檢察院的檢察長、檢察長、檢察委員會、檢察員和護士檢察員。檢察官務必忠誠實行憲法學和法律法規,一心一意服務於人民。檢察官依法做好本職工作,受法律法規維護。

邢事律師和行政部門律師,依照服務項目目標和工作中真實身份,分成社會發展律師、企業律師和公職人員律師。律師業務流程關鍵分成起訴業務流程與非訴訟業務

⑧ 法官是政府官員嗎

法官不是政府官員。

我國的國家機關分為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如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等,也叫政權機關。而法官隸屬於人民法院,政府官員隸屬於行政機關。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8)法官的角色擴展閱讀:

歷史:

中國歷史傳說,古代帝堯時代中有一位公正的法官皋陶,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他有一隻獨角獸,在難以判決之時根據碰觸可以決定誰有罪。

職責:

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中國法官的裝束:

法官服是法官的工作制服,法官服樣式有:男式風衣、女式風衣、男式夏裝、女式夏裝、法官袍(男女一致),上班時間和外出執行任務時,夏季時穿夏裝,冬季時穿風衣,開庭一律穿法官袍。首席大法官著中國法官統一服飾

2000式審判服,完全取消了帶有軍事化的裝飾,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文職政法官員的特色;法官袍的設計思想,完全源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

2000年3月10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身著2000型新式法官服,向人大代表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肖揚的著裝,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天,國內外各媒體紛紛給予報道:中國法官要換新服裝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設計指導思想,2000式審判服的設計力求突出有中國特色的法官形象。大連碧海企業集團公司首席設計師於澤正參與了2000式審判服的設計工作。他告訴記者,接到設計要求後,他們設計出兩套方案:中山裝與中山裝式袍;西服與寬松式散袖口袍。

⑨ 什麼叫法官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內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容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
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國家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⑩ 「法官」代表什麼

對法官的了解,應該是在從事律師工作之後,我不敢說我對法官了解有多深入,但就是這些片面的了解,我也是說這些現象發生在個別法官身上,我舉一個例子,在開庭時常遇見法官對律師說,把主要觀點說說就行了,為什麼法官這樣說,難道他不知律師代表的是當事人?非也,他當然明白。

我不想用多高深的理論來談論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我只是想從法官二字身上看能不能簡單地解釋這個問題。有時和同事閑聊,說為什麼法官叫法官,而不叫法師呢?就像做教育的叫教師,做美容的叫美容師,有的同事說,因為他是官,是做法律方面的官,所以叫法官。聽起來有點八卦,但聽後聯繫到某些法官的所做所為,似乎有點道理。也許某些法官真把自己當成了官,所以敢對當事人指手畫腳,敢對律師說三道四。但就是把自己當成官,也要當父母官呀,當成人民的公僕呀,當成是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官呀。

但問題是,法官不是官,去掉這個稱謂,他/她和其他單位的人一樣,不過是一個從事法律的工作者,是什麼讓他/她認為自己是個官了呢?這個問題一下子真不好回答,中國的體制,或是個人的觀念作怪,也許都有吧。但要說到體制上,似乎又不成,國外有三權分立的,不也有法官枉法裁判的。這幾年國家進行法制理念教育,進行三個代表教育,但似乎成效不大,好像教育得某些官員麻木了,再教育還是老樣子,觀念就是改變不了,這是不是某些法官認為自己是官的原因,不好回答。

有人發文說是某些律師讓某些法官成為官了,說法有點刻薄,觀點有點片面。律師是社會法律工作者,他要掙錢養家戶口,那有拿著錢隨便去請某些法官的道理,難道他覺得自己的錢多的用不玩了?有病的人才這樣說,某些法官非要把自己當成官,才是造成律師的無奈之舉。

記得楊立新教授授課時說,他有一次到法院去講課或是什麼,問一個法官,你認為法官代表的是什麼?這位法官說,法官當然代表的是國家,是代表公權力的,楊教授反問,一個法官集國家的公權力於一身對付一個手無寸鐵的被告人,你難道不覺得很殘酷嗎?這位法官無語。這位法官的回答也許能回答為什麼某些法官把自己當成了官,正是他們認為自己是為國家服務的,才導致這種現象產生。楊教授說的好,法官代表的不是國家,而是法律,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運用法律對被告人進行審判。

令人感慨,是呀,如果每個法官認為自己代表的是法律,還會認為自己是個官嗎?還會有我前面所述現象的產生嗎?但願每個法官都知道.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
最後一次出走社會與法 發布:2025-02-07 14:27:26 瀏覽:224
法律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發布:2025-02-07 14:20:24 瀏覽:350
專利侵權管轄法院 發布:2025-02-07 14:15:12 瀏覽:453
良知下集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 發布:2025-02-07 14:14:00 瀏覽:969
婚姻法財產分割過錯方 發布:2025-02-07 14:05:55 瀏覽:134
合同到期終止合同是勞動法的第幾條 發布:2025-02-07 13:41:31 瀏覽:977
一村一居一法律顧問簡報 發布:2025-02-07 13:18:24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