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周鴻明法官

周鴻明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5-12 02:46:06

❶ 周鴻煒呼籲包容羅永浩王思聰的失敗,王思聰失敗在哪裡

沒有誰能百分之百的賺錢,王思聰的老爹王健林也有賠錢的時候,就算是中國創業教父馬雲也有失敗的時候。王思聰也不是聖賢之人,也有賠本的時候。王思聰帶領普思資本投資的這家公司,就讓王思聰損失了一個億,而剛開始王思聰投資這家公司的時候,眾多著名投資家投參與其中,甚至還有王思聰老爹王健林的萬達,更有甚者,一些娛樂圈的明星也都重金投資了他,在當時的投資界來說,投資這家公司就是穩賺不賠,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樂視網旗下招牌產品——樂視體育!

樂視危機之時,賈躍亭為了緩解樂視網的資金問題,未經過董事會和股東的同意,從樂視體育等樂視系公司中挪用40億元給樂視網,所以造成了樂視體育等公司資金緊張,無法正常開展業務,導致王思聰的普思資本權益遭受損失,所以在後來,北京思普也向北京仲裁委申請裁決樂視體育賠償普思資本經濟損失9785.16萬元!
可以說,生意場上的瞬息萬變,誰也不可能保證一帆風順,不過正如巴菲特所說「我從沒有見過沒有賠過錢的富人,但是卻見過從來沒有賠過錢的窮人」。這次王思聰在樂視上折腰,其實也是生意場上的常事。

❷ 掃黑風暴導演是誰

掃黑風暴導演是五百。

五百(原名郭書博),1980年7月23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

2009年,執導喜劇片《賤男日記》,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2011年,自編自導劇情微電影《電影!電影!》。2012年,執導犯罪微電影《刷車》,該片是《美好2012:不可能的可能》系列微電影中的一部,獲得北京市優秀網路視聽節目優秀微電影獎。2015年,擔任懸疑網劇《心理罪》的導演。

演藝經歷

2009年,執導由劉存威、孫雷共同主演的喜劇片《賤男日記》,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該劇講述了兩個男房東在挖空心思尋找理想的「美女同居人」的過程中發生的爆笑故事。

2010年,執導由陳鵬、盧雪婷合作主演的驚悚片《即刻發生》。2011年,自編自導由周鴻明、劉琙晗、冷家藝飛聯合主演的劇情微電影《電影!電影!》。

❸ 雷軍與周鴻_為什麼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前輩有小米,我們有步槍」。周鴻禕拿起「AK47」,再度向雷軍發出了挑戰宣言。眾所周知,他們二人均來自荊楚之地湖北。但真正符合那種「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風范的,卻只有從小在河南長大的周鴻禕;而在湖北度過了人生前20餘年的雷軍,其風格卻是長袖善舞,縱橫捭闔。

360的橫空出世,不但讓周鴻禕親手做掉了「雅虎助手」,其免費殺毒的理念還嚴重打擊了金山等老牌公司的市場份額。在這個時代快速變換的階段,本來就略顯老態龍鍾的金山因此深處困境。求伯君只好邀請雷軍出山,以求其能帶領金山走出危機。

❹ 懸賞!很急!請提供一篇法院旁聽的總結或體會!

涉足實踐、檢驗學習——2005年暑假法院見習隨筆

周鴻君

一、前 言

作為一名法學專業本科准大三學生,我在學校里學到了一些關於法學的基本知識。對法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令我對法律實踐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感和探索欲。
為了「涉足實踐、檢驗學習」,我決定在這個暑假期間到法院見習。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二十六日,本有機會到其他同學都很羨慕的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或湛江市開發區人民法院見習的我選擇了到我家附近的雷州市人民法院見習。這不僅僅是因為離家近方便,最重要的是到雷州市人民法院見習將不但能夠使我有機會了解基層人民法院的相關工作,還能讓我從當地各類案件相關信息及在法律實踐中當地群眾所表現出來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水平等方面去進一步了解我的故鄉。
本人認為,一個地區人民法院受理的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數量及它們在民事案件中所佔比例等方面的數據往往最能反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群眾法律意識水平。開始見習前,我先到該院的調研室和政工科中做了調查,了解到該院目前受理的民事案件以離婚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等幾種類型的數量居多。而這些案件則全部由該院的民事審判第一庭(以下簡稱民一庭)審理。為此我特地要求到民一庭開展這次的見習活動。
至今,我在民一庭見習經已結束。一個多月的時間雖然很短,但由於我經常去旁聽庭審、平時注意法官們對各種案件的處理意見和方法、細心聆聽法官們的指導與教誨。在法院工作人員,特別是法官們的熱情幫助、指導下,本人基本上達到了當初「涉足實踐、檢驗學習」的見習目標。下面僅就本人此次在雷州市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見習期間的一些個人親身經歷及看法談談。

二、法官:原則性與靈活性相協調、法制宣傳與法律釋義貫穿庭審始終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星期四,這天上午我來到雷州市人民法院,與另一位同時到該院見習的同學在政工科一位阿姨的帶領下找到了民一庭的陳廣清庭長(以下簡稱陳庭長)。陳庭長非常隨和,並很熱情地表示接納我們在該庭見習。這是我見到陳庭長的第一面,給我的印象很深——他有著法官那種特有的嚴肅,但又不乏隨和及幽默。
當時恰好有由陳庭長擔任審判長、與另外兩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在第五庭開庭審理案件。因此,我到民一庭的見習就以旁聽這一案件的審理開始了。這次的旁聽是我見習的開始,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民一庭的審判工作,感觸頗深,所以,我在這里較為詳細地陳述一下,同時談談個人的某些體會和看法。
這次庭審的是雷州市客路鎮某村與某承包商之間一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案件。當我走進第五庭時,庭審正准備開始,承包商一方的代表人、委託代理人已坐在了相應的席位上,但被告方的席位上卻空無一人,下面的旁聽席上只有幾位比我早到幾天的見習生在那坐著。
開庭時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被告方仍無一人到庭。由於時間關系,合議庭決定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相應規定對該案進行缺席審理……
原告剛做完起訴陳述,七、八個村民模樣的人走進了法庭並坐到了旁聽席上。經法官詢問,確定了他們正是被告某村的村民,並了解到他們的村長正在趕來的途中。考慮到基層工作的特殊性及為查明案件事實、保障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審判長決定暫停法庭調查,以等待正趕來的被告某村法定代表人,即該村村長。
過了幾分鍾,被告某村村長終於趕到。我們鬆了一口氣,認為庭審終於能如常進行下去了。但在證據質證時發現該村長竟是文盲一個,且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這使得涉及大量書面證據的質證活動無法進行下去。最後,在審判長的建議和允許下,他才以庭後補回授權委託書為前提臨時聘請了隨同其前來的該村前村長及一名當過老師的村民為其訴訟代理人出席法庭,協助其本次應訴活動。
庭審過程中,旁聽席上的村民不時為某些存在爭議的事情大聲喧嘩,且經合議庭縷訓不聽。由於沒有庭警,庭審在這種環境下斷斷續續地進行著。但很顯然地,法官們早已適應了在這種環境下審理案件。他們非常細心地引導著、聽著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答辯與辯論,猶如在一個安靜的法庭中審理案件。
被告方法定代表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法律水平非常有限。為了讓他們在庭審過程中都能知道、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庭審過程中陳庭長不時得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法制宣傳與法律釋義,有時還得以理釋法,曉之以理。
在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階段,法官們細心聽取了原、被告雙方提供的案件事實及他們提出訴訟要求的理由與依據。然而,法庭辯論進入尾聲時,原告方提出,由於客觀原因他們自身無法對案件某些事實進行調查取證,當庭申請法院依職權進行相關調查取證。原告方的申請合法合理,合議庭批准了他們的申請,決定休庭,在法院調查取證後再恢復本案的庭審。
休庭後,旁聽的村民們因為對一些法律問題不能正確理解而談論不休。這時,陳庭長主動走到旁聽席那裡,耐心地為他們解釋問題,最後村民們才信服地回去了。
這是我在雷州市人民法院第一次旁聽庭審活動。旁聽過程中,陳庭長對相關問題的處理方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對群眾法律意識水平相對較低地區的基層人民法院法官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激起了我對這類地區基層人民法院的興趣。
以前我也曾到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赤坎區人民法院旁聽過。那時,由於訴訟參與人的法律意識水平都不低,而且當事人都委託了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審時都有庭警在場維持秩序,根本不存在訴訟參與人需要法官細心解釋法律問題、旁聽人員嚴重違反法庭紀律的情況。因此,那時的我總認為精通法理、熟練適用法律是對法官的唯一要求。
然而,這次見習的見聞都表明了:雖然我國政府為推進法治建設進行了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國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到目前為止,在我國不少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群眾法律意識、法律水平仍較低下。這就必然地要求此類地方的基礎人民法院的法官,除了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之外,還要有處理好法院與群眾的關系、耐心為群眾解釋法律、把握各種機會對群眾進行法制宣傳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使普法活動深入實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讓人民群眾進一步知道、了解法律、法規,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樹立他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在他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進而促進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
以上是我在本次見習見聞基礎上對在群眾法律意識、法律水平較低地區基層人民法院工作的法官的要求的理解,也是我認為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工作所應具備的特殊性。正是這些在群眾法律意識、法律水平較低地區基層人民法院工作的法官,他們站到了向人民群眾宣傳「依法治國」思想、進行法制宣傳、灌輸法律意識的最前線。他們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作出的偉大貢獻令我肅然起敬。

三、珍貴的「實習」經歷

二00五年八月十二日,星期五,這是令人難忘的一天,是我第一次以「書記員」身份參與真正庭審活動的特殊日子,它將讓我終生難忘。
這天上午,陳庭長找到我說:「下午將進行一次庭審活動,你給我當書記員吧。」我當時一聽,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好,愣了一會才趕緊答應了。在我見習過程中,還沒見過該院讓見習生來當「書記員」的,更何況我只是一名大二的見習生。這怎麼能讓我不激動?但激動歸激動,我得即時開始准備了,畢竟是第一次,而且是給由陳庭長擔任審判長的合議庭作的庭審記錄。不巧的是,當時我手頭上還有法官們交給的不少任務,且都得在當天完成。於是,我在認真的同時加快了完成任務的速度,終於爭取在當天上午完成了其他任務。為我中午回去准備下午的「書記員」工作贏得了時間。
下午的庭審正好是本文第二部分所提到的庭審的延續,是法院應原告方申請依職權對案件某些事實進行調查取證後該案庭審活動的恢復,這次庭審主要是進行新證據的質證及對雙方當事人的調解。
考慮到當時各方面因素的特殊性,庭審地點選擇在民事審判第一庭的403辦公室。
第一次當「書記員」,不免有些擔心,害怕做不好。畢竟這不是一次模擬法庭,而是一次真正的庭審活動。但陳庭長的信任與鼓勵使我覺得不能浪費了如此難得的「實習」機會,更不能辜負了他的培育之心,於是我慢慢地平靜了下來,准備開始這一次的庭審記錄。
正式開庭了,陳庭長讓我坐在他身邊進行記錄,以便一邊指導我的記錄工作。當我在開庭筆錄上「書記員」一欄後面填寫上自己的姓名時,興奮之際增添了一份責任感。
就這樣,在陳庭長的細心指導下,我開始了這次特別的「書記員」經歷……
二00五年八月十八日,星期四,經過法官短暫的「培訓」,本人於當天下午充當了一回「審判員」。
那是一起離婚糾紛案件。由於臨近開學,為了不影響在外地讀書的當事人雙方婚生兒子(14歲)的學習,法院決定進行一次事先的庭審,依法事先詢問他關於該案的一些個人看法和意見,以維護其合法權益。我非常有幸地得到法官的信任與指導,能夠非常出乎其他人意料地當了一回「審判員」,並很好地完成了這次簡單而意義重大的「審判員」任務。
類似的經歷還有幾次。它們是法官們提供給我的一次次難得的「實習」機會、是他們對我的信任與培育。這些經歷使我認識到相關司法人員所應具備的一些基本條件,同時使我看到了自己在這些方面的欠缺及應當改進的方向。
作為一名大二學生,能得到這些珍貴的「實習」機會,令跟我在一起見習的其他同學、特別是那些大三的師兄師姐們很是羨慕。而我本人更是從中受益匪淺。它們將是我今後生活、學習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四、回顧的民一庭

一個多月的見習結束了,民一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簡單談談。
對於民一庭的法官,我總結了一下,認為他們基本上都具有以下特點:
1、有很強的容忍力、很好的親和力。面對文化與法律意識水平都不高的基層人民群眾,工作時能靈活變通、細心引導。
2、能很好地貫徹調解原則,不辭勞苦,耐心為當事人的調解做協調工作。
3、庭審時,能客觀求是,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相協調、法制宣傳與法律釋義貫穿庭審始終」。
世無完物。由於各種客觀、主觀原因,民一庭也難免存在著一些問題、面臨著一些困難。以下,本人僅就在這次短暫見習經歷中的一些體會談談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和意見:
1、庭審時沒有庭警到場維持法庭紀律。在旁聽群眾不能自覺遵守法庭紀律的情況下嚴重影響著庭審活動的進行、有損法庭的庄嚴和法官的威嚴。
2、法庭設在公路旁邊。過往車輛等發出的噪音往往導致法官與訴訟參與人、雙方訴訟參與人之間聽不清對方的發言,存在不利訴訟參與人正常行使其合法訴訟權利、影響法官認清案件事實及損害當事人合法實體權益的隱患。
3、法庭沒有安裝空調或大電風扇。在炎熱天氣下,極可能影響到法官、訴訟參與人及旁聽群眾情緒的波動,不利於法庭紀律的維持,進而影響庭審活動的進行。
4、一些最基本的法庭紀律都沒能得到很好的執行與遵守。不時響起的手機鈴聲常常將正在進行中的庭審活動打斷。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其中也摻雜著個別法官的手機鈴聲。甚至有人庭審時公然在法庭上打手機,此類行為簡直就是藐視法庭。
5、訴訟參與人舉證及舉證時效觀念薄弱。常常在庭審過程中才突然提出一些本極容易就能收集到(乃至於一直都在當事人手中掌握著)的「新證據」。這其中有一些是搞「證據突襲」,但更多的明顯是訴訟參與人舉證及舉證時效觀念薄弱的結果。
6、合法權益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極少有作為公民個體應訴的當事人聘請律師出庭為自己辯護(而這些當事人往往是法盲,乃致於是文盲)。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當事人的個人合法權益由於自己合法權益的自我保護意識的薄弱而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五、見 習 有 感

二00五年的暑假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個假期,因為我有了到這次見習的經歷。它對我意義重大:是我第一次親身經歷法律實踐、是我第一次把學到的法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是我第一次親身感受故鄉及此類地區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工作的偉大、是我第一次從法律方面去了解我的故鄉、是我第一次有了「書記員」和「審判員」的經歷……這種意義重大的「第一次」在這次見習中還有很多很多。
回想一下,這次見習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我通過見習學到了許多在書本中根本學不到的東西。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短暫的見習經歷使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知識的匱乏。這段時間里,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當中根本就學不到的經驗和知識,它們大多來自法院領導和法官們對我的細心教導,這此亦將是我人生中的一筆不可估價的財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在不久的將來就要步入社會的法學專業學生來說,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而在相關方面法官們就是我最好的老師,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這其中既有專業方面的,更有做人、做事方面的。
見習當中,我虛心學習、大膽實踐,積極參與了民一庭民商審判的具體工作,認真觀摩、細致了解了相關民商審判工作的各個環節,並結合具體案件進行相應的法理分析,把自己所學的法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平時則細心聆聽法官們的指導與教誨,協助法官相關工作,認真完成法官安排的各項任務。真正做到了從課堂走向社會,從理論回到實際。
在此,我想向所有為我的見習提供過幫助和指導的雷州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見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特別是民一庭的法官們,你們為我的見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方便和細心指導,在你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謝謝你們——你們是我走向社會的啟蒙老師!
結束了見習,再過兩天就要回校開始新的學年了。此刻我的心情很是沉重,一種對「恩師」們難舍的沉重,一種對「恩師」們給予的幫助無言感謝的沉重,更有對他們為雷州法制宣傳做出偉大貢獻無言感謝的沉重。最後,本人謹以個人的體會及法官們的教誨小結出一首自作的「詩」結束本文寫作:
夏日驕陽爆旱竹,
雷院甘露呵茁苗。
做人做事憑良心,
問因問果循國法。

二00五年八月三十日星期二
寫 於 雷 州 家 中

❺ 誰有南拳媽媽新人KAY-周鴻偉的資料

周鴻偉-
1.英文名:KAY
2.本名:周鴻偉
3.生日:1月3日
4.星座:水瓶
5.最喜歡的音樂:霍元甲 牡丹江 等流行歌曲
6. 對自己最有信心的地方:音樂才華、運動細胞
7. 自己最有魅力的地方:靦腆
8. 最喜歡的歌手:周傑倫 周偉波
9. 個性:開朗
10. 特殊專長:創作
11. 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原來我也怕寂寞
12. 曾演出過的電視:無
13. 出道以前從事的工作:小職員
以前的+現在的。

巨炮
1. 英文名:G-Power
2. 本名:鍾佐泓
3. 生日:3月10日
4. 星座:雙魚座
5. 血型:A
6. 最喜歡的音樂:搖滾、ROCK GOOD
7. 自己最有魅力的地方:笑容、好相處
8. 最喜歡的歌手:周傑倫、藍尼克羅維茲、愛莉沙莫莉塞斯
9. 個性:隨和,但有時GY
10. 特殊專長:吉他
11. 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小時候」太棒了
12. 曾演出過的電視:阿妹音樂愛情故事
13. 近作:唐艾宣(影子)、蔡依琳(倒帶)
14. 出道以前從事的工作:唱片製作、演唱會製作

1995年,周鴻禕畢業於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獲碩士學位。周鴻禕於1998年10月創建www.3721.com,現任3721 董事長兼CTO( 首席技術官 )。此前,他曾就職方正集團,組織研發了中國互聯網業界第一個自主版權的軟體產品——「飛揚」電子郵件。周鴻禕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互聯網的深刻理解。3721自創建至今,堅持致力於網路實名服務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積極發展具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擁有網路實名解析、智能推測等一整套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軟體著作權,申請了多項國際專利,並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2000年5月,他被《中國青年報》推選為「IT新生代十佳青年」。 3721周鴻褘:把職業程序員進行到底 首發《程序員》雜志 記者 /閆輝 《程序員》:非常謝謝您接受我們雜志的采訪,在您十年的開發生涯中,曾經寫了眾多的軟體產品,而3721中文網址系統更是擁有了廣大的用戶群,你一定對程序員這個職業有很多感觸吧? 周鴻褘:是的,我一直很自豪曾經是程序員,但我所說的程序員並不是僅編程這個概念的程序員。從1990年開始寫第一個商業化的程序,到現在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在這十年期間,我既做過產品設計,也做過系統集成;既做過編碼工作,也做過系統分析。我在方正期間還領導和管理過程序員團隊,從很小的Team到後來負責方正系統集成部門近一百人的研發中心。在這期間,我親自帶過很多的程序員,把這些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培養成為軟體工程師。而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親眼看到很多非常有天賦的程序員,有的在不斷前進,而也有一些慢慢的平庸了下來。所以面對《程序員》雜志和所有的程序員,的確有很多心裡話要講。 《程序員》:經歷就是財富,您有這么豐富的經歷,那從您的經驗講,如何做一個好程序員呢? 周鴻褘:一個好程序員是很難定義的,但我認為要做一個職業化的程序員,需要幾點。首先是要有興趣從事這個職業。現在很多人是因為軟體行業的薪資高才進入的,其實沒有人不想掙錢。但我的看法是,程序員是沒有辦法一夜暴富的。甚至可以說如果你聰明伶俐的話,做程序員不如去做銷售人員的待遇和收入上升得更快一些。我認為做程序員首先一定要從興趣上愛這個行業,否則根本無法忍受成為一個真正程序員要付出的代價。雖然現在,像我和求伯君、王志東等,的確不用寫也沒有時間寫程序了,但從內心來講,仍然對開發有一種沖動和熱情。 第二點就是要打好基礎。科班出身最好,如果不是也沒有關系,我們公司也有一些不是科班出身的程序員,但我都讓他們去購買一些諸如數據結構、編譯原理之類的基礎書籍學習,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計算機分為兩個領域:演算法領域和編程領域。演算法領域是數學家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實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演算法,找到一個公式,建立一種模型。除去演算法領域,其他的都屬於編程的范疇。對於任何一個大型的系統,其實都可以把它分解成為若干最基本的數據結構和基本演算法,而這些都是在大學本科的課程中能夠學到的。我曾經剖析過很多操作系統,包括DOS、Windows、UNIX,其實裡面很多基礎就是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和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 第三點要做到不被周圍紛亂的新名詞、新事物所誘惑。現在新名詞太多了,今天流行Java,明天就是C#,很多程序員便被這些東西所吸引,去追風。大家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但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些程序員以自己知道一個新名詞為榮,覺得很「酷」。但實際上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如果你把它外表的新名詞拋掉,去查看它的來源和歷史,就會發現很多都是從老知識中派生出來的,本質並沒有變。 第四點就是要學會領悟和超越。計算機中的基礎知識太多了,每個課程都包含了很多深層的東西。要深入了解任何一門語言,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經過積累,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比如學習一種刀法,如果僅僅是會用刀,換成一把劍就不會用了,這不是真正的高手。高手就是要能夠通過學習刀進而領悟到整個器械的用法,這時無論是給你一把劍或者匕首,都可以運用自如。 《程序員》:我們知道,您在學校的時候就取得了很多的成績,而我們的讀者也有很多是在校或剛畢業的學生。您有哪些學習方法和經驗值得他們借鑒呢? 周鴻褘:首先還是學好自己的基礎課程。我當時上的是西安交大的特種班,專業要求很嚴,使我不得不把基礎課學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在高中的時候就編程,但那時候沒有理論指導,只是靠興趣,憑感覺,因此遇到了很多問題。當我在大學開始學習後,所學課程讓我明白了很多困擾已久、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所以內心產生了學習的慾望。這樣基礎打得扎實,課程學得也好,而且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現在想來,我很多靈感都是來自於學校打下的堅實基礎。第二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實踐。當時沒有現在這么好的條件,但我在學校一直利用任何一個機會在計算機上去做開發和實踐,這些實踐打下的基礎使我這些年來受益無窮,這也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第三是利用大量的時間讀源碼。因為寫程序一方面要讀別人的程序,一方面是模仿,一方面是自己寫,三者缺一不可。通過讀這些源碼,對語言的本質有了很深的了解,進而才能超越語言本身。比如當時新推出了Pascal的圖形工具箱,很多人只是為了用它,但我卻將源碼通讀。大師級的軟體作品就象唐詩三百首一樣,讀起來是藝術的享受。後來我還讀過C語言的庫函數源代碼,研究它是如何寫得精緻和高效的。研究生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仔細研讀新出的MFC類庫。我還把Delphi的源碼和類庫研讀了一遍。而且當時還做了很多程序,去看C編譯器輸出的匯編代碼。這些聽起來好像都是很笨的方法,但效果是非常好的,這個習慣至今未改。第四是經常的思考。思考和學習是結合在一起的,看到別人的項目和軟體,我首先會想它是怎樣做的,為什麼這么做?我個人非常喜歡電腦游戲,但很少上癮,因為面對一個好游戲,我喜歡先思考這個游戲是如何製作的。比如Doom,我曾經仔細研究考慮它的三維圖像和二維貼圖是怎樣處理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東西都可以讓我去思考,其實在思考的過程中並不一定會得到答案,但重要的是你在思考,這樣帶著很多問題去看書,去聽課,就會讓學習變得有動力,有目的性。 《程序員》:很多剛畢業之後學生和程序員經常會產生一些疑問,比如「我做什麼軟體能夠快速成功?做什麼項目更有意義?」您對這個問題如何看待呢? 周鴻褘: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怎樣去做。因為剛開始你根本做不了判斷。做一個項目的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對這個項目的態度和投入,而不取決於項目本身。我有一個信條:一件事情,要麼我不做,要麼我就做好,做的有創意!因為如果不認真做,既浪費公司的時間,同時也浪費自己的時間。但如果認真做了,就會發現從這個項目得到的收獲遠遠超過項目本身。下面我講講自己在方正工作的一些經歷,從中你會發現,機會是自己把握的。我在方正做了好幾件很多人不願意去做的事情。第一件是我剛到方正的時候被分派到新疆做銀行系統集成開發。這是一個苦差事,但我想既然來做這件事情,就一定要做的最好。到達之後,我並沒有立刻動手做事,而是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思考如何用新的開發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後來我以畢業設計時研究VC的基礎,在UNIX字元模式下實現了一套VC的類庫和軟體開發的平台。這個界面編輯器能夠在UNIX的終端下所見即所得的設計界面,自動形成程序框架代碼,自動檢測錯誤,使用這套工具可以提高開發效率十幾倍。就是這樣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不僅僅轟動了整個建行系統,同時也奠定了我在方正的位置。第二件是給國務院辦公廳的領導培訓電子郵件使用。其實本身這件事情是非常無聊的,就是講述CCmail的使用,很多人可能就隨便講講課,應付了事。那時Internet應用剛剛開始,但我從這次培訓開始,找到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在學習過程中對電子郵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感覺做一套Internet的郵件系統會非常有前途。而且通過和學員的交談,發現他們很難學會技術化產品的操作,於是產生了開發一套人性化的電子郵件系統的想法,這件事也奠定了我後來開發方正飛揚這個產品的知識基礎和思路。第三件就是在撤銷方正飛揚這個項目之後,我再次被指派到新疆去解決銀行系統無法處理大量數據的問題。因為當時一個省級銀行每天要做數千萬筆交易,這個訪問量是非常大的,整套系統無法承受。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在不升級硬體的情況下提高系統效率。這個事情沒有人願意去,一方面是遠,更重要的是很難知道這件事情會做成怎樣。當然我也不想去,但既然去了,就要做出成績來。在新疆工作了一年半之後,我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而且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獲,比如對企業級軟體如何利用中間件來提高性能,提高容錯能力有了很好的認識,還研究了企業級軟體的體系結構;最重要的是了解了資料庫系統如何優化,尤其是在處理海量數據訪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速度和性能方面收益菲淺。所有這些都為現在3721能夠開發出高效率的搜索引擎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因此我說,如果當時我沒有去的話,對於3721來說,即便我有了一個很好的想法,但是否能夠做成一個成功的產品還很難說。 《程序員》:現在很多程序員被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紛亂的新名詞搞的不知如何是好,那您在遇到過這種情況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呢? 周鴻褘: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更好的學習和提高自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有些人喜歡追逐新名詞,蜻蜓點水的學習新東西,我覺得這樣做既浪費精力,又使自己很累,而且效果也不好。其實計算機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通的,換句話說,好的程序員在Windows、DOS、UNIX下編程沒有什麼區別,體現的就是編程的功力,用什麼語言也不重要,體現的是你對問題如何去解決及對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的把握,對語言本質的了解。同其他的開發人員一樣,我也遇到過很多的問題,我解決流程一般是: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聚焦-扎實的做事,而每個環節都要思考。我上大二的時候參與過學校課題組的一個項目,是國內的程式控制交換機檢錯系統,我分到了自動報警中的屏幕顯示出錯中部件和電路圖的模塊。在我之前,有畢業生准備把二千多張圖紙輸入到計算機中,可是畢業設計做了幾個月,也就畫了幾張圖,不了了之。雖然當時沒有什麼經驗,但我首先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後來受蘋果電腦上畫圖系統的啟發,寫了一個畫圖程序。這個程序可以畫元件、連接元件並加標注。而且還可以把線路圖按照資料庫的形式存儲到計算機裡面,並能很方便的調用。最終這個項目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時也奠定了我的軟體思維模式,就是如何創建通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當時我為了做這個產品,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研究了Turbo Pascal的圖形庫。到了方正之後,接觸到了剛剛興起的Internet,同很多人一樣,我對Internet帶來新事物和應用感到迷惑和慌張,不知從何處下手,感覺新名詞天天都學不完,又怎麼可能掌握它呢?但我很快就從迷惑中清醒了出來,認識到現在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事物,不是本質的東西。我首先要了解互聯網的本質,了解互聯網的思想。因此當時我分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找了很多講述互聯網通訊技術理論的書籍,試圖對整個互聯網做技術上的把握。第二階段我就選擇了Email作為切入點,雖然當時互聯網上有很多的應用,但我只選擇了電子郵件作為主攻方向,而且先從郵件客戶端開始去研究各種互聯網標准。第三步就是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扎實的去做郵件系統。當我做完郵件系統之後,已經對網路有了深刻的感性認識。 《程序員》:您認為要做一個職業程序員,如何處理開發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呢? 周鴻褘:做一個程序員,不能只埋頭編程,一定要跳出開發者的狹隘的技術眼光,能夠到市場和客戶那裡去看一看。我比較幸運,因為做過的項目都有客戶需求,這樣就可以和客戶建立很好的技術溝通。在我上研究生的後半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到公司中學習其他的各種技能,學習談生意,接觸客戶。當時我對編程以外的很多事情都有興趣,包括攢機器、裝軟體、做培訓。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無聊,但一方面提高了同他人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我知道了客戶和企業的需求。後來做病毒卡的時候,又接觸到了售後服務的問題。所有這些都讓我清楚了做產品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而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同時我也把這個思路帶到了方正飛揚電子郵件和3721系統中。所以我建議程序員可以一段時間不寫程序,出去走走。就象古代詩人只坐在房間里,寫不出來很好的作品,而出去游歷一下名山大川,感受一下大自然,回來之後自會有另外的一番感受和境界。 《程序員》:不知道您喜不喜歡足球?中國軟體業近些年來就象中國足球一樣,備受指責。那作為軟體業主體的程序員也一定存在很多自身的缺陷,您認為主要表現在哪裡呢? 周鴻褘:我個人很喜歡足球,我做開發時,業余時間經常踢足球,而且我比較喜歡踢前鋒。而看比賽我一般只看高水平的國外聯賽。我覺得我們的有些程序員存在一些致命傷,比如好高騖遠。這些程序員比較年輕,熱血沸騰,總是對中國軟體產業憂心忡忡。還有很多人提出要做中國的操作系統,要挽救中國軟體業。其實他們沒有看到,就美國來說,很多程序員是從五六十年代就開始編程的。沒有發展了幾十年的軟體產業,沒有眾多程序員積累,不可能誕生像Windows這樣的操作系統的。另外對於Quake 3,大家都覺著好玩,有人聲稱也要做一個,其實他沒有看到,Quake 3前面還一代、二代的程序,Quake前面還有Doom,Doom前面還有Wolf 3D做基礎,而做Wolf 3D的一群程序員也有數年的游戲開發經驗。所以說軟體就象文化一樣,是一個需要知識積累和沉澱的。我們的程序員與其杞人憂天,不如扎實的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另外我建議年輕的程序員不要急於搞軟體工程。因為從另一方面講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一種表現。我覺得要做一名職業的程序員,他的青春和職業生命也應該是比較長的。很多非常年輕的程序員很早就開始研究Rose,UML之類的,自己感覺比較時髦。可是作為一個專業的程序員,如果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脫離一個很扎實的基礎,就算是學到了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的一個皮毛,那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想成大事的人要能夠經受住各種磨難,要有韌性。任何一個產品都是用心血澆灌成的。我做開發的時候感覺最多的就是有很多的不眠之夜,經常工作到天亮,連軸工作,一個問題解決了,剛鬆口氣,有了很大的成就感,突然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就這樣在希望和絕望的巔峰和谷底之間來回震盪,真的是很刺激,所以我喜歡做程序員。但當你把一個比較完美的作品做出來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像被扒了三層皮一樣,太累了。所以我送所有的程序員一句話:你覺得自己很聰明,是天才,但天下這種人太多了,你想在三到五年就把別人十年做的事情做一遍,那你也一定會把別人在十年中所受的苦難在這三到五年經歷一遍,沒有韌性是絕對不行的。 《程序員》:再次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近來,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踢的不錯,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但願我們的程序員也能像中國足球隊員一樣,換一個新面貌。 采訪後記: 早在采訪之前,便聽說過很多關於周鴻褘的故事。有位朋友告訴我:"周鴻褘是一個聰明人!"但采訪完之後,我感到他不僅是一個聰明人,還是一個非常勤奮、有思想的人。兩個小時的采訪中他只喝了兩口水,剩餘的時間都在思考和回答問題,從他的眼神和語言中,恨不能把這些年的感受和經驗全部傾倒出來。他的言語非常有邏輯,有條理,好像仍然在編寫一個程序。

❻ 文言文:我宜軒記周鴻覃:凡物之情,有所宜

大凡世間事物的性情,有喜歡的,就有不喜歡的。這是(事物的)天性所決定的,而不是人力所能強求的。氣派的官車和華麗的官服很有榮光,但如果讓猿猴、飛鶴穿上官服坐在官車上,還不如空山大谷適宜其飛奔飛翔;精緻的飯菜味道鮮美,但如果將蜩蟬關進籠子讓它們吃這些食物,還不如清新的空氣和涼爽的雨露適合其呼吸和飲用。所以周文王喜歡吃腌制的菖蒲根,曾皙喜歡吃羊棗這種水果,蜀主劉備喜歡用氂牛尾編織帽子,嵇康喜歡在爐旁打鐵。(這都是他們各自的性情所決定的。)堯將天下禪讓(給)別人之時,有巢氏和許由都不願意當王;惠子(追求功名利祿)到魏國當宰相,莊周(鄙棄功名利祿)卻不願意當宰相;(因為)願意歸隱田園,陶淵明辭去縣令之職。像這些人,(即便是)通達的人也不能讓它們與別人的觀點等同一致。(這些)難道不是因為天性嗎?我平生喜歡閑適安靜,喜歡讀書、寫作、繪畫,喜歡種植花草樹木,陶醉於山水林泉。在做事方面質朴率真,在言語方面沉默寡言,不喜歡討巧說奉承話。又不擅長喝酒,對下棋、賭博等游戲之事缺乏興趣。看看人們所喜歡的(事物),幾乎沒有一種(讓我喜歡)。我20多歲就做了孩子們的老師,在鄉間的學堂任教,一共 10多年,雖然未曾把當老師看作不喜歡的事,可也未曾感覺到我喜歡當老師。。(於是)有人懷疑我未必喜歡這樣。然而在這里呆久了,身體變得舒適,精神變得安定平和,溫和快樂得好像是離開了瘠薄之地二踏上坦途,舍棄了苦澀的味道而嘗到了甘甜的味道,這樣以後忽然明白,對於我來說,所喜歡的事,大概就在為人師(這方面)而不在其他方面啊!人的軀體寄託在天地之間,就像雲朵飄在空中,浮萍飄在水裡。移動變化、往來回復,操控權不由自己主導。(因此)人們對於所謂「喜歡」,能夠不慎重(對待)嗎?一定要置身不喜歡的事物中,而希望不喜歡的事不會一定發生,(這是)愚蠢啊!一定要選擇所喜歡的事物而身處其中,而便利(實現)自身的圖謀,(這是)糊塗啊!只有不指望喜歡而恰好與喜歡相遇,(這)是很難得的呀。現在上天是將我所喜歡的事物最終給予我呢?還是要奪去我所喜歡的事物而另外有安置我的辦法呢?(現在我)全不知道。只有這眼前的喜歡的事,不允許辜負它罷了。至於用我所喜歡的事,來強求不喜歡它的人喜歡,這又(好比)是將蜩蟬的食物送給富家子弟(吃),在坐官車、穿官服的人面前誇贊猿猴、飛鶴的住處(一樣),(這)難道符合人之常情嗎?我家的屋前有三間房快要倒塌了,癸酉年春天,我將房子改建使之煥然一新,來讓跟從我學習的生員居住。於是用「我宜」 來命名者房子,並在命名之後寫了這篇文章,用來表達我對所謂「喜歡」的見解。

熱點內容
合同的承辦人又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3-29 19:50:23 瀏覽:118
勞動法規定的試用期是多久 發布:2025-03-29 19:35:58 瀏覽:983
法治與善始 發布:2025-03-29 19:34:26 瀏覽:835
二級建造師法律法規重點 發布:2025-03-29 19:33:25 瀏覽:644
最新修訂的公司法 發布:2025-03-29 19:32:02 瀏覽:980
檢察院考試基礎法律知識 發布:2025-03-29 19:26:15 瀏覽:856
司法迴避制度 發布:2025-03-29 19:25:28 瀏覽:557
任慧卿法官 發布:2025-03-29 19:15:09 瀏覽:509
法治文化徵文 發布:2025-03-29 19:09:11 瀏覽:312
注會經濟法規匯編pdf 發布:2025-03-29 19:07:32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