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宣判詞怎麼寫

法官宣判詞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5-14 03:15:19

㈠ 求模擬法庭當庭宣判的台詞模板。只要最後當庭宣判的部分。

審判長:(敲錐)下面繼續開庭,通過剛才的法庭審理,本法庭聽取了被告人李三的供詞、辯解以及最後陳述,公訴人提請出庭的證人當庭作了證,公訴人向法庭宣讀出示了相關的證據材料,控辯雙方對證據進行了質證,並在法庭辯論階段充分闡述了各自的辯論意見,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認真評議,合議庭經評議後認為:證人當庭所說證言及公訴人員當庭出示宣讀的未到庭的證人證言等證據材料,形式來源合法,內容相互印證,能夠作為定案依據,本院予以確認,下面對本案進行宣判
書記員:全體起立
審判長:本院認為被告人李三駕車撞人後為逃避罪責,駕車逃逸,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應予懲處,河源市河職院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李三犯有交通肇事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鑒於被告人李三系初犯,且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認罪悔罪態度較好,可依法比照給予減輕處罰,辯護人的相關辯護意見本院予以採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李三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罰金3萬元(敲錐),本判決為口頭宣判,判決書將在五日內向你送達,如不服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河源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述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被告人你聽清楚了嗎?
被告人:聽清楚了
審判長:下面宣布閉庭,把被告人李三帶出法庭(敲錐)
書記員:請審判長、審判員退庭
書記員:請旁聽人員退庭

法官宣判某人有罪,宣判詞怎麼說

根據??犯罪事實,情節??,根據刑法第??條,判處??年。。。

㈢ 彭宇案法官的宣判詞完整的是什麼

完整宣判詞如下:

本院認定原告系與被告相撞後受傷,理由如下:

1、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分析,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還有絆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雙方在庭審中均未陳述存在原告絆倒或滑倒等事實,被告也未對此提供反證證明,故根據本案現有證據,應著重分析原告被撞倒之外力情形。

人被外力撞倒後,一般首先會確定外力來源、辨認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作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應是呼救並請人幫忙阻止。本案事發地點在人員較多的公交車站,是公共場所,事發時間在視線較好的上午,事故發生的過程非常短促,故撞倒原告的人不可能輕易逃逸。

根據被告自認,其是第一個下車之人,從常理分析,其與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較大。如果被告是見義勇為做好事,更符合實際的做法應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僅僅是好心相扶;

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實經過並讓原告的家人將原告送往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被告未作此等選擇,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

城中派出所對有關當事人進行訊問、調查,是處理治安糾紛的基本方法,其在本案中提交的有關證據能夠相互印證並形成證據鎖鏈,應予採信。被告雖對此持有異議,但並未提供相反的證據,對其抗辯本院不予採納。

根據城中派出所對原告的詢問筆錄、對被告訊問筆錄的電子文檔及其謄寫材料等相關證據,被告當時並不否認與原告發生相撞,只不過被告認為是原告撞了被告。綜合該證據內容並結合前述分析,可以認定原告是被撞倒後受傷,且系與被告相撞後受傷。

2、被告申請的證人陳二春的當庭證言,並不能證明原告倒地的原因,當然也不能排除原告和被告相撞的可能性。因證人未能當庭提供身份證等證件證明其身份,本院未能當庭核實其真實身份,導致原告當庭認為當時在場的第三人不是出庭的證人。

證人庭後第二天提交了身份證以證明其證人的真實身份,本院對證人的身份予以確認,對原告當庭認為當時在場的第三人不是出庭的證人的意見不予採納。

證人陳二春當庭陳述其本人當時沒有看到原告摔倒的過程,其看到的只是原告已經倒地後的情形,所以其不能證明原告當時倒地的具體原因,當然也就不能排除在該過程中原、被告相撞的可能性。

3、從現有證據看,被告在本院庭審前及第一次庭審中均未提及其是見義勇為的情節,而是在二次庭審時方才陳述。如果真是見義勇為,在爭議期間不可能不首先作為抗辯理由,陳述的時機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對其自稱是見義勇為的主張不予採信。

4、被告在事發當天給付原告二百多元錢款且一直未要求原告返還。原、被告一致認可上述給付錢款的事實,但關於給付原因陳述不一:原告認為是先行墊付的賠償款,被告認為是借款;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原、被告素不認識,一般不會貿然借款,即便如被告所稱為借款,在有承擔事故責任之虞時,也應請公交站台上無利害關系的其他人證明,或者向原告親屬說明情況後索取借條(或說明)等書面材料。

但是被告在本案中並未存在上述情況,而且在原告家屬陪同前往醫院的情況下,由其借款給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撞傷他人,則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墊付款項。

被告證人證明原、被告雙方到派出所處理本次事故,從該事實也可以推定出原告當時即以為是被被告撞倒而非被他人撞倒,在此情況下被告予以借款更不可能。綜合以上事實及分析,可以認定該款並非借款,而應為賠償款。


(3)法官宣判詞怎麼寫擴展閱讀

彭宇案案情經過:

2006年11月20日9時30分左右,64歲的退休職工徐壽蘭在南京水西門廣場公交站跑向一輛乘客較少的公交車,與26歲的小夥子彭宇在不經意間發生相撞。急於轉車的彭宇隨即將摔倒在地的徐壽蘭扶起,並與後來趕到的徐壽蘭家人一起將她送往醫院治療,其間還代付了200元醫葯費。

之後,爭議的焦點是雙方是否相撞。徐壽蘭指認撞人者是彭宇。徐壽蘭告到法院索賠13萬多元。

彭宇表示無辜。他說,當天早晨3輛公交車同時靠站,老太要去趕第3輛車,而自己從第2輛車的後門下來。「一下車,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趕忙去扶她了,不一會兒,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動過來扶老太。

老太不停地說謝謝,後來大家一起將她送到醫院。」彭宇繼續說,接下來,事情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老太及其家屬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鼓樓區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本案主要存在兩個爭議焦點:

1、彭宇與老人是否相撞

2、應賠償的損失數額問題

法院認為本次事故雙方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對受害人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判決彭宇給付受害人損失的40%,共45876.6元。

當天,老太徐壽蘭的代理律師表示:對判決事實感到滿意,但40%的賠償比預期要少。而彭宇則表示不服此判決。

在南京中院二審即將開庭之際,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其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㈣ 初認法官憲法宣誓詞怎麼寫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宣誓規定(試行)》第四條
法官宣誓誓詞為: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專,我宣屬誓: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憲法和法律,忠實履行法官職責,恪守法官職業道德,遵守法官行為規范,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為民司法,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斗!

㈤ 古代審案判詞及訟詞

古代判詞趣聞集萃

判詞,乃古代官府斷案的判決書。雖系公文,但偶爾亦有判詞妙趣橫生……現集萃數例供讀者欣賞。
▲一個字的判詞。古時寡婦再嫁是被人瞧不起的,如想再嫁,須經官府衙門許可。因此,有許多年輕寡婦,只得守寡終生。
話說,有一年少寡婦,欲想再嫁人,就去求助一位學者。學者問明緣由後便替她寫了一狀紙,讓她呈於縣官。狀紙上寫道:「十五嫁、十六寡,公鰥、叔大,花少葉、葉缺花,嫁乎?不嫁?」縣官看罷狀詞,無話多說,即提朱筆在狀紙上圈判一了個大字「嫁!」
▲十六字的判詞。宋代嵩陽縣縣令張詠,在檢查衙門錢庫中,發現管理錢庫的小吏每日回家時,都要隨手將一枚小錢放在帽子的邊縫里帶出,心中大為不悅。一天,小吏故伎重演,張縣令命人將他當場捉住,並以盜竊國庫的重罪將其打入死牢。小吏認為僅拿一枚小錢便判死刑,未免太重,高喊冤枉。縣令張詠便提朱筆寫出了十六個字的判詞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小吏無言對答,只好認罪伏法。
▲三個字的判詞。傳說古代一位少婦守寡無兒,家裡只有正當年壯的公公和成人的叔子,日子過得很不方便。
寡婦很想改嫁,但在封建社會里,婦女改嫁是很不容易的事。並且當地那位縣官老爺,素來討厭煩瑣冗長的文章,遇到長狀紙看都不看。於是,聰明的寡婦用最少的文字寫了包括她家境和要求再嫁的狀紙。縣官打開一看,只見:「翁壯叔大,瓜田李下,是否當嫁?」令人拍案叫絕,乃千古奇狀一篇,縣官揮朱筆,圈判三個大字:「嫁!嫁!嫁!」

古代判詞、供詞拾掇

? 張法綏 張 芳

1975年12月,陝西岐山出土了一批西周時代的青銅器。其中一件�匜上有銘文一百七十五字。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一篇法律判決書,屬西周恭王時代,距今約三千年。銘文大意是:牧牛(人名)與上司�(人名)為五個奴隸發生訴訟,法官伯揚父(人名)作出判決,說牧牛犯上,「女(汝)敢以乃師訟」。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牧牛的罪應鞭打一千並施墨刑(刀刺犯人額頰並塗墨)。不過,法官又對牧牛大赦減刑,「今大赦汝,鞭汝五百,罰汝三百�。」即只打五百鞭,罰三百�的銅。這段銘文,成為研究我國早期司法制度及法律文本等的寶貴資料。

封建時代的地方官,很重要的一項公務就是審判案件。結案時,要草擬案情,作出判決。這就需要一定的文化修養(包括邏輯判斷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有些重大案件需由皇帝「聖裁」,所以,皇帝有時也對上呈的案件作出決斷,寫下判詞。南宋岳飛冤案,就是由高宗趙構下旨:「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這就是南宋法律對岳飛等三名許身民族戰場的英雄最後的判決。明朝成化年間,發生了一件「人妖強奸婦女案」。案情大致如下:成化三年(1467),太原府石川李家灣人桑沖男扮女裝,「將眉臉絞剃,分作三柳(綹),戴一發髻,妝婦人身首」,並學會紡織、剪裁、插剪花樣、綉鞋做飯等手藝,於是他以教婦女工織為名,喪心病狂地外出作案。桑沖獸行的揭露,並非因被辱婦女遞訴狀,而是由一幕作姦犯科的丑劇引出。桑沖到真定府晉州聶村一家打工留宿時,這家女婿趙文舉見色起心,半夜潛入房內欲行強奸,將桑沖按在炕上,往上一摸,無胸乳,往下一摸,觸及陰莖,大驚大叫起來。晉州府衙對桑沖嚴加審訊,審清了桑沖從成化三年至十三年之十年間,流竄在四十五個府、州、縣,姦淫良家婦女達一百八十三人之多!晉州府開列了被害婦女姓名,上報都察院;同時,還審出桑沖教出的「人妖徒弟」任茂等七人。這件驚天大案震動了朝野,明憲宗朱見深對案件的判決是:「這廝情犯丑惡,有傷風化,便凌遲了,不必復奏。任茂等七名,各要上緊挨究,得獲解來。」(明·陸粲《庚巳編·人妖公案》)

封建官吏多為舉人進士出身,肚裡的墨水比皇帝要多,判詞也就比上述兩位皇帝的判決有文采。唐代顏真卿在刺史任上時,曾為一件離婚案寫了判詞。案情簡單,妻子嫌丈夫楊志堅無錢無權,沒有出息,要求改嫁。顏真卿判決准其改嫁,但要挨二十大板,對丈夫則給予賞賜並安排工作。這篇判詞在顏真卿《文忠集》里完整錄下:「楊志堅素為儒學,遍覽『九經』,篇詠之間,風騷可摭。愚妻睹其未遇,遂有離心。王歡之廩既虛,豈遵黃卷;朱叟之妻必去,寧見錦衣。污辱鄉閭,敗傷風俗。若無褒貶,僥幸者多。阿決二十後,任改嫁。楊志堅秀才,贈布帛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隨軍,仍令遠近知悉。」顏真卿不愧為文學家,一篇判詞,駢散互用,兩個女子嫌夫貧賤而改嫁的歷史典故並列(王歡是前燕人,妻子嫌他窮,把他的書燒了,要求改嫁,王歡後來在苻堅為帝時任太子少傅;朱叟是西漢朱買臣,賣柴為生,妻子改嫁,朱後來任會稽太守,把她和後夫接去官舍,妻子慚而自縊)。文字寫得很漂亮,典故亦貼切,當然,其間也流露出士大夫階級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但這似乎不應苛責。南宋清官馬光祖的判詞最有意思,大多是詩詞或歌謠。他任京口(今鎮江市)令時,福王強占民房養雞鴨,反狀告百姓不交房租,示意地方官代他勒索。官司到了衙門,馬光祖實地勘驗後,判決道:「晴則雞卵鴨卵,雨則盆滿缽滿;福王若要屋錢,直待光祖任滿。」馬光祖對權貴如此,對讀書人卻是另一種態度。一個書生翻牆進入所愛少女房間,於是被押官府。馬一問案由,出題《逾牆摟處子詩》面試,那書生秉筆疾書:「花柳平生債,風流一段愁。逾牆乘興下,處子有心摟。謝砌應潛越,韓香許暗偷。有情還愛欲,無語強嬌羞。不負秦樓約,安知漳獄囚。玉顏麗如此,何用讀書求。」馬光祖一見,大加贊賞,不但不責罰書生的非禮之舉,反填一首《減字木蘭花》詞,判二人結婚:「多情多愛,還了平生花柳債。好個檀郎,室女為妻也不妨。傑才高作,聊贈青蚨三百索。燭影搖紅,記取媒人是馬公。」(以上二則均見元朝吳萊著《三朝野史》)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父親,光緒年間曾任湖北某縣令,有一次處理一件風化案(多角戀愛),敘述案情後,與顏真卿一樣,駢散夾雜判決道:「鳴呼!玷白璧以多瑕,厲實階離魂倩女;棼朱絲而不治,罪應坐月下老人。所有兩造不合之處,俱各免議。此諭。」(馮友蘭《三松堂自序》)短短幾句,有成語(白璧微瑕,治絲益棼)、有典故(鄭光祖《倩女離魂》)、有傳說(月老),文采斐然,且處理寬松,只指出感情誤區,不追究責任。布告一貼,全縣傳頌。

據說明朝於謙任巡撫時,有青年狀告姐夫霸佔田產,姐夫卻說岳父生前有遺囑,說兒子不是親生,不能享有田產,並當堂拿出遺囑念道:「非吾子也,家私田產盡付予女夫,外人不得爭論。」於謙取了原件,又問得青年名「非」,心知姐夫得獨占田產,判決時,念遺囑為:「非,吾子也,家私田產盡付予。女夫、外人不得爭議。」不過,於謙考慮到姐姐及姐夫撫幼有功,仍判予十分之三的田產。

古代有判詞專著,如光緒九年(1883)鄞縣董沛著《汝東判語》,收判詞一百四十二件,惜文字上無精彩者。又大名士樊增祥刊行了一本《樊山判牘》,收各類司法文書四百五十五件,然判詞才八件,亦不甚精彩,遠不如他的詩作,雖然其詩也並非十分精彩。

供詞之中,頗有如上面遺囑那樣,因標點停頓不同而意義相反之者。據說楊乃武、小白菜一案審判時,嚴刑之下,楊乃武的供詞是兩句:「乃武親筆招供有意謀死(葛)品連,案情實非冤枉到底吾命休哉。」這兩句,既可看成認罪(乃武親筆招供,有意謀死品連;案情實非冤枉,到底吾命休哉)。也可讀成喊冤(乃武親筆,招供有意謀死品連;案情實非,冤枉到底吾命休哉)。這一機巧的供詞,為以後昭雪埋下了伏筆。這情況當代亦有一例。1948年2月18日深夜,魯迅生前的好友許壽裳被砍死於台北寓所,時任台灣省編譯館長、台大國文系主任。後來,國民黨抓了一個叫高萬車的「兇手」關在台北監獄。一年以後,十八歲的高中學生張光直因「親共」嫌疑被捕,也關進台北監獄。一日,他發現牢房牆壁上有一行小字:「殺許教授萬車受苦」,即高萬車所寫。張光直與同監幾個人探討許久,也無法從這句有歧義的話里得出結論。整整半個世紀後,已成為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的張光直在所著《蕃薯人的故事·張光直早年生活自述》中提到此事,還說:「只好請讀者判斷。」當然,不掌握詳細的案情,僅從這「模糊供詞」中,讀者是得不出正確結論的。

訟詞也有寫得怪怪的。光緒間紹興著名訟師胡梅亭,一次接到一件案子,一青年寡婦要改嫁,因公公及小叔子反對未成。在訟之官府時,胡梅亭寫的訟詞是:「為守節失節改節全節事,翁無婆,年不老;叔無妻,年不小……」從倫理道德角度提出改嫁。紹興縣令閱案卷後判了八個字:「留則危險,嫁則干凈。」據說,江西某地也有一青年孀婦要求改嫁,一秀才寫的訟詞是三句話:「翁壯叔大,瓜田李下,該嫁不該嫁?」縣官立批:「嫁!嫁!嫁!」這後一則,多次作為文學教師講解文字表意時要簡潔、明快的例子。

㈥ 法院宣判死刑的時候,會說哪些台詞。。很長的,例如殺人被判死刑。法官會說哪些台詞要很長的。越長越.

梅:如果沒有人有新的見地,我想我們就可以投票了,如果沒有人想在發言,那我們就開始了,韋伯爵士,我可以最後再說幾句嗎?
韋伯:當然
梅:謝謝,請給我那一杯水來
梅:我們都同意罪犯是有罪的,我們爭論的焦點是
是否對他們處以死刑
戰爭中死去了那麼多無辜的人,只有死刑才能讓他們瞑目,白奈爾先生,你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於是否廢除了死刑,
白奈爾:很正確
梅:某種角度上我贊同你的觀點,但是我還是有些疑惑,
白奈爾:梅,我很樂意跟你探討
梅:按照您的邏輯文明應該被尊重,但您認為生命呢?生命應該被尊重嗎?
白奈爾:我想我不用告訴你我的答案,你應該非常清楚
梅:我想您應該不會否認生命是最寶貴的,因為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說杯代表人類,水代表文明,(打碎水杯)請原諒我的粗魯,文明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如果沒有人類,文明從何談起呢?巴爾先生
巴爾先生:梅,請坐下,你想跟我探討佛學嗎?
梅:對於佛學我知之甚少,但我非常尊敬佛學,小時候我就從父母那兒學到,佛鼓勵世人多行善,少作惡,對嗎?
巴爾先生:這是最基本的
梅:那麼佛教里除了揚善,是不是還懲惡?
巴爾先生:是!但是佛家說的是來世再報
梅:也就是說,人在今世做的惡,來世必有報,對吧?
巴爾先生:是這樣
梅:但今世的罪惡誰來制止?佛能制止日本不再發動戰爭嗎?東條英機會信佛嗎?
巴爾先生:佛會讓他信的,佛會愛他,佛會原諒他做的一切,最後每個人都會到達佛的懷抱,這就是佛的力量
梅:那是將來,我們和佛一樣期待人間沒有戰爭,沒有罪惡,但精神的期待能左右現實中發生的種種不堪的醜陋和人性踐踏嗎?我不懷疑佛的力量,但我懷疑人間是否都能在佛的指引下走向光明?佛家不是說信則靈,不信不靈嗎?那些人要是不信呢?我到贊成西方那句諺語:叫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巴爾先生,我們為什麼來這兒?我們是一個國家的法官來這兒是為了審判,因此,我們要對他們依法嚴懲
巴爾先生:梅,你不用再說服我了,我依然認為我的觀點很正確
梅:巴爾先生,我也不打算在說服您了,我想最後在對您說一句古希臘諺語:命運的看法比我們更准確
老衛:我知道下一個該我了,請
梅:老衛,我的法官同事們,你們都是資深的法學專家,我想請大家一起考慮這個問題,法律是什麼?法律的作用又是什麼?經過了兩年多的817次漫長的庭審,我們終於認定了他們有罪,可是我們卻一直在討論文明和宗教,先生們,這不是大學的課堂,這也不是寺廟,這里是法律的殿堂,我們需要討論的,是怎麼懲罰這些罪犯,我認為,宗教是告訴世人,怎樣做才能到達天堂,另一方面,法律明確規定了,什麼事情我們不能做,否則就要受懲罰,就要上斷頭台就要上絞刑架,這就是法律,這也是我一直堅持對戰犯們使用死刑的原因,除了掠奪別國的資源擴張自己的領土,日本還殺害了無數無辜的平民,日本軍隊,搶劫,強奸,放火,殺戮,殺害了無數中國,菲律賓,英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這還不足已被判處死刑嗎?如果法律不給日本,不給這些戰犯以最嚴厲的懲罰,誰敢保證日本有一天不會再次挑起戰爭?誰敢保證日本不會再侵略別的國家,誰敢保證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不會再次復活?在座那位先生敢做這樣的保證?想說的該說的,我都說完了我們可以投票了,為了那些死在戰爭中的人,為了讓他們瞑目,請各位慎重!因為他們在看著我們

㈦ 要求法官公平公正的判決陳述

最後陳述權是刑事被告人在庭審中所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其理論基礎主要在於立法對刑事被告人弱勢地位的特別關注以及對言詞原則的體現。最後陳述程序的設置,有助於法官更好地發現案件真實,同時還凸顯了對被告人人格的尊重,又可以對旁聽民眾有一種特殊的教育功能。在性質上最後陳述權主要是辯護權,此外還體現為一種情感宣洩權。 最後陳述權-理論基礎 被告最後陳述權 在刑事審判的過程中,訴訟機制的正常運行離不開控方與辯方在力量對比上的相對均衡,在中國刑事訴訟機制轉型的今天尤應如此。因為,力量相對平衡是形成對抗的前提所在。不過,為大家所達成共識的是,代表國家參與訴訟的檢察官和被告人一方在參與訴訟的能力上存在著先天的嚴重不平等。有人就曾形象地將刑事訴訟描述成是檢察官代表強大的國家向弱小的被告人發動的一場戰爭。控方掌握著國家強制力,可以實施各種強制措施,而被告人似乎僅是被強制的對象。因此,各國不得不在立法上紛紛採取方略以平衡控辯雙方的訴訟地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略便是賦予被告人一系列特殊的程序保障或特權,以使其在參與能力和訴訟地位方面逐步接近或趕上他的檢察官「對手」,使控辯雙方能夠形成對抗之勢。被告人被賦予的特權可以分為兩類——實體上的權利和程序上的權利,前者譬如對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原則的規定,後者譬如一些國家對被告人沉默權的規定。可以認為,被告人在庭審中被賦予最後陳述權也是這種特權在程序上的一個體現。這一點在與民事訴訟的對比中也可得到驗證:民事訴訟中兩造的天生平等註定了民事被告人不能享有特殊的最後陳述權。 另外,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行使必須以當庭口頭陳述為唯一的形式,任何書面等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口頭陳述。因此,最後陳述權又被認為是言詞原則的當然體現。所謂言詞原則,是指法庭審理案件必須以言詞陳述的方式即口語形式進行。公開的直接言詞審理取代秘密的間接的書面審理,是訴訟制度走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重大發展。除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凡是未經當庭以言詞方式調查的證據材料,不得作為裁判的依據。因此,書面辯護詞等任何書面材料的提交不能成為剝奪或限制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理由。可見,作為現代審判原則之一的言詞原則也是被告人最後陳述權的一個理論基礎。 最後陳述權-功能 法庭審判的最後陳述權 其一,作為法庭審理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被告人的最後陳述有助於法官發現案件真實。在具體的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往往是最了解案情者,因此其陳述對案件的審理有著舉足輕重的價值。而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又常常能夠最集中、最明顯地表現出被告人的主觀個性特點。通過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被告人的最後陳述較之其以前的各種陳述,往往有新的內容。因此,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對於法官作出正確的判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果在被告人的最後陳述中發現了新的證據或者其他新的情況,法官應當進一步採取措施而不是徑行休庭。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所作的司法解釋中就規定:「被告人在最後陳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實、證據,合議庭認為可能影響正確裁判的,應當恢復法庭調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辯解理由,合議庭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恢復法庭辯論。」 其二,最後陳述程序可以突顯對被告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如果說前述一方面是出於能夠准確地懲罰犯罪的考慮的話,那麼這里可以認為是出於保障被告人人權的考慮。隨著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程序的關注也日漸強烈,過去那種程序法是實體法的附庸的觀點已經不再是學術界甚或實務界的主流觀點。人們意識到程序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並且這種價值又是多元的。其中程序能夠體現當事人做人之尊嚴的價值引起了充分注意。「訴訟法規定的程序保障體制強調了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和法律關系主體地位,體現了公正、民主和法制的觀念,使訴訟具有理性活動的形象。」不管被告人的最後陳述對最終的裁判結果有無實質的影響,最後陳述程序還是可以讓被告人內心壓抑已久的情感得到一定的釋放。雖然被告人的主體地位已得到確立,但誰也不能否認在刑事訴訟程序中被告人是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這種境地難免會對其心理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因此,為被告人設置一個釋放情感的平台並非毫無必要。當然,在最後陳述中被告人並非可以毫無邊際、言無不盡,還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對此下文將作專門論述。 其三,被告人的最後陳述還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即以個案的形式向旁聽民眾宣示法律以及勸誡民眾切勿違法犯罪。本來,教育功能應當說是整個庭審乃至整個刑事訴訟的一個功能。但是,被告人最後陳述往往會帶有更為濃烈更為直接的教育色彩。被告人會從自己的切身體驗出發,情感豐富地向人們展示其內心感受,具有一種「最後的臨別贈言」的性質。有一些陳述可能與認定案件事實毫無關系,所以在其他程序中可能並無機會做出。而各國立法對被告人最後陳述的限制一般都是「與本案有關」或者「不離題」,這類陳述雖說與認定事實無關,但應當說是還是「與本案有

㈧ 對死刑犯人的宣判詞

為嚴厲打擊品犯罪,維護社會管理秩序,保護公民身心健康,依照《中華人版民共和國刑法權》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一)項、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人安耀犯運輸毒品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參見:http://www.51jdf.cn/newsdetail.asp?id=217

㈨ 法官宣判說的結束語有哪些

法官宣判說的結束語為:
1、案件的審理經過,這主要起開場白作用。其內容應概括為:xxx與xxx因xxx(案由)糾紛一案,原告xxx於xx年x月x日向本院起訴,本案受理後,依法向被告xxx送達了應訴通知書和起訴狀副本,被告依法作了答辯,本案在開庭審理過程中,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針對各自的主張及理由,當庭舉證質證和辯論,並陳述了最後意見,由於雙方意見分岐較大,經本庭休庭評議,現評判如下

㈩ 法院上法官判決時說的話

法官判決時就是宣讀判決書

這是民事判決書
(199×)建初字第256號
法定代表人劉××,開發公司總經理。
委託代理人馮××,××市 ××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及補償安置協議書等書證證實。
本院認為,被告住進安置房後理應騰讓過渡房,故原告要求被告騰讓過渡房的請求應予支持。被告以未辦理安置房的產權證等為由,不騰讓過渡房的主張,不予支持。被告未騰讓過渡房引起糾紛,應負主要責任,故其要求原告賠償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原告未及時解決與拆遷相關的問題,亦有一定的責任,故對其要求被告賠償損失的請求亦不予支持。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本案受理費50元,其他訴訟費用100元,由張×負擔。
審判員:李××
審判員:管××
199×年×月×日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萬××

這是刑事判決書
××××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一審公訴案件用)
(××××)×刑初字第××號
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強制措施情況等,現在何處)。
辯護人……(寫明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和職務)。
××××人民檢察院於××××年××月××日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或依法由審判員×××獨任審判),公開(或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證人×××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首先概述檢察院指控的基本內容,其次寫明被告人的供述、辯解和辯護人辯護的要點)。
經審理查明,……(詳寫法院認定的事實、情節和證據。如果控、辯雙方對事實、情節、證據有異議,應予分析否定。在這里,不僅要列舉證據,而且要通過對主要證據的分析論證,來說明本判決認定的事實是正確無誤的。必須堅決改變用空洞的「證據確鑿」幾個字來代替認定犯罪事實的具體證據的公式化的寫法)。
本院認為,……〔根據查證屬實的事實、情節和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麼罪(一案多人的還應分清各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責任),應否從寬或從嚴處理。對於控、辯雙方關於適用法律方面的意見和理由,應當有分析地表示採納或予以批駁〕。依照……(寫明判決所依據的法律條款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寫明判決結果。分三種情況:
第一、定罪判刑的,表述為:
「一、被告人×××犯××罪,判處……(寫明主刑、附加刑);
二、被告人×××……(寫明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決定,以及這些財物的種類和數額。沒有的不寫此項)。」
第二、定罪免刑的表述為:
「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處分(如有追繳、退賠或沒收財物的,續寫為第二項)。」
第三、宣告無罪的,表述為:
「被告人×××無罪。」〕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份。
審判長×××
審判員×××
審判員×××
××××年××月××日
(院印)
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
書記員 ×××[1]

熱點內容
婚姻法測 發布:2025-02-07 04:40:49 瀏覽:31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