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院法官懲戒

最高院法官懲戒

發布時間: 2022-05-14 18:49:01

法官態度很惡劣到哪裡投訴

錫林浩特市絕大部分法官都是徇私枉法的
請問官司勝的人,誰沒有送禮送錢

法院態度差可以投訴嗎

舉報和投訴。
從相關的法律法規上講,我國的法官懲戒制度是通過一系列的法律規范所回確立的。這些法律法規答主要包括:《法官法》、《法官行為規范試行》、《國家賠償法》、《刑法》、《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有關懲戒制度的規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暫行規定》和《人民法院監察部門查處違紀案件的暫行辦法》。從國家法律到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從最高院的辦法通知到眾多的內部規定,各種層級的法律法規對法官懲戒制度的管轄機構、處理程序、懲戒方式等內容作出了較為系統的規定。
從程序上講,基層人民法院法官的違紀行為,一般由有關基層人民法院的監查室處理,但也有上級法院監察室處理的情況。在監察部門決定立案調查後,調查時限一般為三個月,而後才可能做出處理決定。而對於法官觸犯我國《刑法》的嚴重違法行為,則可以向檢察機關檢舉,由檢察機關直接立案偵查。
此外,由上可知,人民法院是司法機關,不是行政機關,違紀行為的查處方式也和行政機關大不相同。

❸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公正的力量——記模範法官宋魚水(上)

法律的力量在於公正,法官的分量也在於公正

獨立辦案11年,宋魚水執著地守護著公正:審案1200餘件,其中300餘件屬疑案難案,沒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連敗訴方也誠心送上錦旗「辯法析理,勝敗皆服」。

「陽光」法官

「讓當事人把話講完」。保持距離,不是保持冷漠一張「法官臉」。

第一眼看見宋魚水,當事人幾乎都有這種感覺。這張臉,正氣、智慧,又真誠、溫和。

身為法官,宋魚水常常換位思考。她說:「法官中立審案,保持距離,不是保持冷漠。」

宋魚水以耐心出名。

一位老作家在庭審中「妙語連珠」,卻游離於法律之外。旁聽席上,有人打起瞌睡;審判台上,坐在宋魚水身邊的馬秀榮法官也差點聽不下去了:「但宋魚水神情專注,始終沒有打斷這位老人陳述。」

「這事出來以後,你是頭一個完完整整聽完我講話的人。」面對宋法官的尊重,一直不同意調解的老人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你的話,我信!我同意被告提出的方案。」

「讓當事人把話講完。」話雖簡單,做起來卻不易。對一個案子有耐心,容易;對所有案子有耐心,需要長期培養。

耐心、尊重,讓宋魚水走近當事人,彼此多了份信任。

「大風和陽光比威。風說:『我威力大,能把人的衣服吹掉。』一陣狂風,人反把衣服裹緊。太陽無語,陽光暖暖,讓人自然脫掉外衣。」

審判台上,宋魚水細致嚴謹,又親切平和;旁聽席上,北京市人大代表高揚,不由想起這則伊索寓言。

旁聽者與當事人,不同的角度,結論卻是一樣:

「她像陽光,以無形的力量讓人折服。」

「滿意」法官

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辦案中任何差錯都不可原諒

「辯法析理,勝敗皆服」,敗訴方送的錦旗。

三次官司,宋魚水判了一勝一敗一平。為這一平,代理人拿著法條找她理論。兩個多小時,宋魚水從容應答。

代理人心服口服:「在你這兒打官司不是一次兩次,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

兩天後,「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大紅錦旗送到海淀區法院。

在宋魚水眼中,公正,沉甸甸。

一件案子,對法官普普通通;對當事人,一生可能就一次。維護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社會對法律的信任就增加一分;傷害一個當事人,就會多一群懷疑法律的人。

讓所有當事人都滿意,難;一名法官,卻不能停止努力。

認定事實不能有誤,適用法律不能偏頗,判決書不能有紕漏……宋魚水時刻警醒自己:「案件任何差錯都不可原諒!」

要讓當事人認可公正,不能一判了之。宋魚水說:「法官應當是『傳道者』,不但要判,還要釋理,把法律的理念傳遞給當事人。」

給當事人看的判決書,也成了釋理的「平台」。

隨手翻開一份,苦澀的法律條文,都被精心轉化成生活規則,通俗易懂。宋魚水說:「既要回答當事人最關心的問題,還要讓他們看明白。」

曾經恨過她的當事人,專門寫來賀年卡:「是您啟發了我怎樣做人。」

「法官能得到這樣的『待遇』,不容易。」海淀區法院副院長陳琦十分感慨。

「愛民」法官

無論案件大小,無論貧富貴賤,都會同樣感受公正

數九寒冬,清晨。

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民工,站在宋魚水面前,瑟瑟發抖……

送了一年菜,至今未得分文。年關已近,他來法院「討個說法」。

「討個說法」,多麼熟悉。

宋魚水家鄉,山東蓬萊老實巴交的村民們就是這樣渴望公正。誰家被生產隊少分了兩捆柴,誰家兒媳婦受了婆婆的氣……小小不公平,甚至會讓受委屈的人大病一場。

公正的種子,悄悄在小魚水心裡發芽:「長大了,我要當『包公』!」

「今天,我要當個名副其實的『包公』!」

當法官後的第一起案件,順利結案。手捧菜錢,農民工泣不成聲。

司法公正,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

身為農民的女兒,宋魚水更是擁有一顆愛民心。

從當法官第一天起,宋魚水給自己定下「約法三章」:

不輕視小額案件,不輕視困難群體,不輕視當事人的任何權利。

11年來,無論案件大小,無論外地人本地人,無論掏不起訴訟費的貧困群眾、腰纏百萬的富翁,宋法官一視同仁。

「免檢」法官

只要心不貪,沒有推不了的人情

「小宋這人,我敢打保票。」

在海淀法院領導的眼中,宋魚水屬「免檢」。

法官有權。一紙判決,能令公司倒閉,也能使人命運改轍。更何況身為庭長,她的意見多少可能「左右」判決。

法官無權。找過宋魚水的人都知道她的「名言」———法官有權又無權。法官行使國家權力,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和正義。如果不能保證「天平」平衡,就沒有資格當法官。

認為法官有權,找上門來的不少。

那一年,宋魚水剛當上經濟庭副庭長,老家就來人了。親戚說情的這起案子,恰恰就在經濟庭。但她卻不能開這個口……

「我不怪你!」聽到善良的親戚理解自己,她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這些年,教過她的老師、共患難的同學,都做過她的當事人。發現需要迴避的,她主動申請;經手的案件,她也「不近人情」。

有朋友怨過她。

「人們更敬佩按照法律原則判案的法官。」宋魚水相信正義的力量。

有人疑惑:十幾年時間,上千件案件,就沒有一次推不掉的人情?

「只要心不貪,沒有推不了的人情。」宋魚水做得義無反顧。

十餘年來,宋魚水緊緊守住公正的底線:沒有一件案子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沒有收過當事人一件禮品;沒有辦過一件人情案;也沒有利用庭長職務,向審判人員施加過任何不公正的影響。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法律忠誠,這是宋魚水的品格。正是這種品格,造就了她追求公正、維護公正、代表公正的意志。

讓百姓相信法律,讓社會擁有公平。這就是公正的力量。 (記者吳兢 劉維濤)

和諧的分量——記模範法官宋魚水(下)

1989年10月,宋魚水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光榮的一員。作為一名黨員法官,在她的天平上,不但寫著公正,也寫著和諧:用法律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

天平在肩,重任如山。

維穩

群體性糾紛,件件難,法官面臨嚴峻考驗

大變革,大發展。

與之相應,各方利益沖突加劇,深層矛盾逐步顯現。群體性糾紛,大量湧向法院:

企業非法募集資金案,讓一大批群眾失去「血汗錢」;銀行不良貸款案,數額巨大,牽涉面廣;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頻發,與村民利益息息相關……

一件一件,件件都難。

如何依法保護群眾合法權利?如何妥善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人民法官,面臨嚴峻考驗。

8年前,20多名司機來到宋魚水面前。

當時,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四環路內淘汰所有「面的」車。很多計程車公司向司機提出:解除承包合同,收回車輛更新。靠車吃飯的司機們,面臨暫時性失業。一些司機開始上訪,靜坐,圍堵交通。

身處矛盾中心,宋魚水清醒地意識到肩上的千鈞重擔:一頭挑著社會穩定,一頭挑著司機一家的口糧。

法庭外,一大批公司和司機翹首以待。

不能草率,不能延誤;既要真誠交流,又要細致做工作。這場危及社會穩定的「面的」風波,最終化解於無形:多數司機與計程車公司達成協議;個別司機未達成協議,宋魚水及時裁判;觀望的公司和司機們,按法院確定的原則解決了糾紛。

審判技巧嫻熟高超,化解矛盾真誠執著。10餘年,宋魚水把判案的法庭,變成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調節器」。

止爭

「雙損」變「雙贏」,社會利益實現最大化

「案件審得多,下判筆越沉。」

老審判員的話,讓當時剛入行的宋魚水沉思。

一紙判決,有輸有贏。

一個企業因不懂法或小疏忽,甚至可能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有的元氣大傷,有的就此破產。

法官盡責,要通過判決引導市場主體走向規范,還要讓他們在訴爭中共贏共存,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

「法官不僅要善於『定紛』,更要『止爭』,最大限度地化解社會矛盾。」寧可麻煩受累,宋魚水盡力幫助當事人打開「心結」。

律師十年,辦案數百起,接觸法官幾百名,北京中潤律師所何畏律師對宋魚水印象最深。

他代理了一起「老大難」案。

原告、被告本是同窗好友、合作夥伴。2003年3月,宋魚水接手這起案件時,雙方極為對立,拒不同意調解。第一次出庭,雙方一見面,就情緒失控,恨不能大打出手。對調解,雙方律師都徹底失去信心。

奇跡發生了。

宋魚水不但讓雙方握手言和,還重新合作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握手背後,是法官的智慧、善良和執著:9次詢問、4次勘驗、4次開庭審理,入情入理的分析,設身處地的溝通……

不可能變可能,「雙損」變「雙贏」。

調解,宋魚水的「絕活」。

家長里短的小額糾紛;公司企業之間的大額糾紛;侵犯商業秘密之類,被同事們認為非判不可的知識產權案件……服了宋法官這劑調解「特效葯」,當事人常以最小的代價、和平的方式,化干戈為玉帛。

獨立辦案11年,宋魚水審案1200餘件,其中調解結案達70%以上,還有一些當事人高興地撤訴。

攻艱

從無序到有序,法律說話最有說服力

案頭,一摞摞欺詐案卷。宋魚水心情沉重。

誠信危機引發的糾紛,涉及各個領域。保護誠信,懲戒失信,法官義不容辭。

1998年,沒有先例可循的「經銷權」案件,給宋魚水出了道難題。

外地某商貿公司傾銷過期啤酒,被媒體曝光,導致該品牌啤酒銷量銳減。北京的總經銷商決定收回其經銷權,被這家公司告上法院。與迅猛的發展相比,立法往往滯後。對經銷權,當時法律未做規定。

案子剛立,已成焦點。

翻閱大量資料,查閱國外判例,向相關部門調查咨詢,竭誠請教專家學者……依據法律原理、商業慣例,宋魚水開創性地以「喪失商業信譽」為由,支持被告總經銷商解除經銷權。

這份判決書,被全國許多法院引為範例。

一年後,《合同法》頒布實施。「誠實信用」原則列在其中。

法槌,威嚴、神聖。

黨員法官宋魚水,一次次舉起法槌,維護公平,倡導誠信,規范秩序,保障發展。

「市場秩序,從無序到有序,法律說話最有說服力!」提起宋法官,許多當事人坦言。

「法律也是生產力!」談及宋魚水和她知識產權庭的同事們,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法制處的楊東起滿懷謝意。

求精

爭當專家型法官,挑戰新案、疑案、難案

新案,疑案,難案。

新時期,新形勢,向法官提出挑戰。

一名新時代法官,既要有維護改革、發展、

穩定的大局意識,又要有駕馭復雜案件、解決實

際問題的司法能力。

僅靠過去的知識底子、辦案經驗,僅靠一張笑臉、兩袖清風,遠遠不夠。

「爭當專家型法官。」宋魚水為自己定下目標,既提高學術水平,又加強審判能力。

海淀區法院的同事們,幾乎都知道她的勤奮:

茶餘飯後,坐車上班,觀摩開庭,討論案件,考察交流……一切可能抓住的機會,她都用來學習。

周圍人,個個成老師,同事、律師、專家,甚至當事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干審判員,宋魚水在庭里結案最多;

當副庭長,她成了審判疑難案件、復雜案件的「專業戶」;

任知識產權庭庭長,她要求自己和庭里每一位同志:「力求每個案件的審理,都成典範;每份法律文書,都成精品。」

2003年,一家生產剪紙作品的公司焦急萬分來起訴:「花了很長時間,投入幾十萬元!盜版,讓我們面臨毀滅性打擊。」

審案要時間,公司的損失隨之一天天增加……

該案法官馬秀榮決定適用「訴訟禁令」,先行裁定被告停止製作、銷售,避免權利人損失擴大。

「訴訟禁令」,此時還是一項「紙上」的法律,無人使用。

作為庭長,宋魚水果斷支持。報請院領導同意後,「訴訟禁令」在我國首次適用。

確認網路傳播權、部分判決……為了提供一個公平、優質的法制環境,宋魚水和同事們一道,創下了多個「全國首例」。

有能力,有責任感,有大局意識。

正是千千萬萬個宋魚水,在平凡崗位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奉獻。 (記者吳兢 李章軍)

❹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高院法官

法官均由美國總統徵得參議院同意後任命,只要忠於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但年滿70歲、任職滿10年或年滿65歲、任職滿15年者,可自動提出退休,另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減。
1、終身制,法官只要忠於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而且要啟動彈劾程序是相當困難。終身制可以保證法官不受來自行政機構的壓力(不會出現諸如法官的判決不服從政府意願時,會受到政府降職或免職的處分等),確保司法不偏不倚,當政府成為訴訟一方當事人時,法官也不用違背法律與良心作出有利與政府的裁決。
2、任命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並不是由人民選出的,而是由參議院提名及同意後,總統方可任命。
司法的權力不能簡單地以人頭數來賦予(民選),法官不是投票選出,而是通過特殊的優選程序來選出的,因為特殊資格在成員中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主要考慮的應該是選擇那種最能保證這些資格的挑選方式。因為在該部門任職是終身的,所以必然很快消除對任命他們的權力的一切依賴思想。因此,雖然聯邦最高法院法官是由參議院提名及同意,總統任命的,但一旦這些被提名人當上終身制的法官,他們就無需再服從其原先的政黨、總統、參議院的意志來審判。 首席大法官
1.John Marshall(在位時間1801-1835)
3.Earl Warren(在位時間1953-1969)
5.William Rehnquist(在位時間1986-2005)
6.約翰·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
沃倫(Earl Warren)法院:
1.斯圖爾特
2.哈蘭
3.布倫南
4.懷特
5.道格拉斯6.布萊克
7.沃倫
8.法蘭克福特
9.克拉克
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法院
1.金斯伯格
2.蘇特
3.托馬斯(非裔法官)
4.布雷耶
5.斯卡利亞
6.斯蒂文斯
7.倫奎斯特
8.奧康納(聯邦最高法院首位女法官)
9.肯尼迪
羅伯茨法院
1.約翰-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2005——)
2. 安東尼亞-斯卡利亞 (Antonia Scalia)(1986——2016)
3.安東尼-肯尼迪(Antony M. Kennedy)(1988——)
4.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1991——)
5.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93——)
6.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1994——)
7.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 Alito, Jr)(2006——)
8.索妮婭-索托馬約爾(Sonia M. Sotomayor)(2009——)
9.艾琳娜-凱根(Elena Kagan)(2010——)

❺ 通過12368投訴了法官

❻ 最高法院關於法官不能與當事人三同辦案的規定是什麼時間實施的

摘要 不同地區有不同政策,所以時間也會不太一樣

❼ 一審後法官被投訴,應多久通知當事人

從相關的法律法規上講,我國的法官懲戒制度是通過一系列的法律規范內所確立的。這容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法官法》、《法官行為規范試行》、《國家賠償法》、《刑法》、《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有關懲戒制度的規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暫行規定》和《人民法院監察部門查處違紀案件的暫行辦法》。從國家法律到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從最高院的辦法通知到眾多的內部規定,各種層級的法律法規對法官懲戒制度的管轄機構、處理程序、懲戒方式等內容作出了較為系統的規定。
從程序上講,基層人民法院法官的違紀行為,一般由有關基層人民法院的監查室處理,但也有上級法院監察室處理的情況。在監察部門決定立案調查後,調查時限一般為三個月,而後才可能做出處理決定。而對於法官觸犯我國《刑法》的嚴重違法行為,則可以向檢察機關檢舉,由檢察機關直接立案偵查。
此外,由上可知,人民法院是司法機關,不是行政機關,違紀行為的查處方式也和行政機關大不相同。

❽ 法官有法不依故意錯判是否屬於知法犯法

在民事、行政案件審理中,如果法官故意違背事實、法律作出裁判,情節嚴重回的,構答成枉法裁判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當事人如不服法院判決,可以依法上訴或申訴。

如果有證據證明法官存在一般違紀,可以向該中級法院的紀檢組監察室舉報,如果不相信這個中級法院的紀檢部門,也可以向該中級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即省高院紀檢監察部門舉報反映。

如果有證據證明該中級法院法官存在貪污或者濫用職權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或省檢察院舉報反映。

(8)最高院法官懲戒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有關懲戒制度的若干規定(2003年6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76次會議通過)

第五條 法官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嚴禁有下列行為:

(一)在審判和執行工作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枉法作出裁判或者決定;

(二)為謀私利或者徇私情偏袒一方當事人,故意違反法律規定,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放棄自己的權利;

(三)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予以減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

❾ 最高法規定法官哪7種情形致錯案將終身追究

必須追責的七種情形
1、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2、違反規定私自辦案或者製造虛假案件的;
3、塗改、隱匿、偽造、偷換和故意損毀證據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丟失、損毀證據材料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4、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匯報案情時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和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遺漏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5、製作訴訟文書時,故意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文書主文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6、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7、其他故意違背法定程序、證據規則和法律明確規定違法審判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❿ 按照美國法律,如果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犯法,如何處理

在美國憲政中,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責任是裁決涉及憲法解釋問題的案件,判定某項法律或政府行動是否違憲。這一被稱為司法審查的權力使法院能夠否決聯邦或州的法律,如果這些法律在法院看來是與憲法相沖突的話。在過去的200年裡,最高法院一共判定大約140項國會立法違憲。通過運用這一強大的司法審查,最高法院在美國政治制度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民眾與政府之間、各級政府之間,以及政府各部門間爭議的仲裁者和國家許多最重要問題的終極權威。

不過,在司法審查權這一問題上,聯邦法院的權力仍然受到間接的約束,美國憲法中的制衡原則依然有效。聯邦政府的其他兩部門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監督聯邦法院的這一撒手鐧:
第一,總統對聯邦法官的任命權,再加上參議院的確認權;
第二,像對其他聯邦官員一樣,國會可以對聯邦法官行使彈劾與罷免權。

只有國會有資格彈劾與罷免憲法法院法官的權利,只有總統有權利任命憲法法院法官的權利(在有空位的情況下,無空缺也無權利增加)

看看這篇文章
http://ias.cass.cn/show/show_mgyj.asp?id=161

熱點內容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