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執行法院管轄

執行法院管轄

發布時間: 2020-12-22 22:29:24

1. 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怎麼確定管轄法院

《行政訴訟復法》第十三制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8號)第八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第八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由申請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九十條第二款規定:「享有權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參照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的規定。」

2. 最高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分三種情況抄:

1、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2、發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製作支付令人民法院負責執行;

3、是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2)執行法院管轄擴展閱讀、

法院強制執行的限期和機構:

第二百二十六條 向上級法院申請執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八條 執行機構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3. 當事人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由哪個法院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專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屬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將案件移送給另一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前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復立案;立案後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裁定將案件移送給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3)執行法院管轄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指定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4. 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於哪個法院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版》(1999年)第八十九權條的規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由申請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執行對象為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
基層人民法院認為執行確有困難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執行;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決定由其執行,也可以決定由下級人民法院執行。

5. 如何正確確定執行案件的地域管轄

民事訴訟: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級別管轄

第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二十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地域管轄

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七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九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一條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碰撞發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二條 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三條 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

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第三十九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刑事訴訟,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第十八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
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
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
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
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
、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
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
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
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四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
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
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
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七條 專門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轄另行規定。

6. 執行由哪個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版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權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7. 案件執行管轄法院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具體規定

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抄議,應當自收到執行通知書之日起十日內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進行審查。如異議成立,應當撤銷執行案件,並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如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管轄權異議審查和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8. 仲裁裁決申請執行由哪個法院管轄

仲裁裁決申請執行來,由被源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案件,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9. 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怎麼確定管轄法院

行政機關申請抄法院強制執行,按照申請執行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確定管轄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九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由申請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執行對象為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受理。
基層人民法院認為執行確有困難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執行;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決定由其執行,也可以決定由下級人民法院執行。

10. 執行管轄的規定

1.人民法院製作復的具有財產執行內容的制民事判決、裁定和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不論是第一審還是第二審或者是再審,一律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發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製作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執行。

3.人民法院製作的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或外國仲裁機構裁決的裁定書和執行令,由製作該裁定書和執行令的中級人民法院負責執行。

4.仲裁機關製作的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調解書以及由公證機關製作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債權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人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熱點內容
蘭考法官猝死 發布:2025-04-24 15:48:59 瀏覽:271
法律碩士法學考博 發布:2025-04-24 15:36:14 瀏覽:160
啟動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4 15:32:47 瀏覽:215
勞動法戶外連續工作 發布:2025-04-24 15:32:47 瀏覽:46
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廣告 發布:2025-04-24 15:23:57 瀏覽:527
哪些書面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4 15:23:19 瀏覽:476
cctv12社會與法懺悔錄 發布:2025-04-24 15:23:12 瀏覽:138
眾誠法律咨詢怎麼樣 發布:2025-04-24 15:18:21 瀏覽:903
村民公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4 15:12:02 瀏覽:110
遼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4 15:00:36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