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瀘州江陽區法院

瀘州江陽區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5-16 08:35:41

『壹』 最高院:股東應行使優先認繳權必須有期限限制,否

您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判例,股東應合理期限內行使增資優先認繳權,否則不予支持(公司訴訟期限規則19個典型案例)
裁判要旨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現行法律並未明確規定該項權利的行使期限,但從維護交易安全和穩定經濟秩序的角度出發,結合商事行為的規則和特點,人民法院在處理相關案件時應限定該項權利行使的合理期間,對於超出合理期間行使優先認繳權的主張不予支持。
案情簡介一、蔣洋、紅日公司均為科創公司股東。其中蔣洋出資67.6萬元,出資比例14.22%;紅日公司出資27.6萬,出資比例5.81%。
二、2003年12月16日,科創公司召開股東會,通過「關於吸納陳木高為新股東」的決議(75.49%同意,20.03%反對,4.48%棄權)。蔣洋及紅日公司投反對票,並要求行使股東對新增注冊資本的優先認繳權。
三、2003年12月18日,科創公司、陳木高簽訂《入股協議書》,約定由陳木高出資800萬元,以每股1.3元認購科創公司新增的615.38萬股。
四、2003年12月22日,紅日公司向科創公司遞交報告,主張蔣洋和紅日公司對新增資本享有優先認繳出資的權利。
五、2003年12月25日,科創公司完成注冊資本及出資比例的工商變更,蔣洋、紅日公司的出資比例分別降低至6.20%及2.53%。次日,紅日公司向工商局遞交了《請就新增資本、增加新股東作不予變更登記的報告》。
六、2005年3月30日,陳木高將其持有的科創公司615.38萬股股份轉讓給固生公司(固生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陳木高),並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
七、2005年12月,蔣洋和紅日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科創公司2003年12月16日股東會通過的「吸納陳木高為新股東」的決議無效,確認其對800萬元新增資本優先認購。綿陽中院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八、紅日公司、蔣洋不服,提起上訴,四川省高院改判案涉股東會決議中「吸納陳木高為新股東」的內容無效,並判決在蔣洋和紅日公司將800萬元購股款支付給科創公司後15日內,由固生公司向科創公司返還其所持有的615.38萬股股權,並同時由科創公司根據蔣洋和紅公司的認購意願和支付款項情況將該部分股權登記於蔣洋和紅日司名下。
九、科創公司、固生公司、陳木高等不服二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判決:股東會決議中涉及新增股份20.03%(增資前蔣洋及紅日公司出資比例總計為20.03%)的部分因侵犯紅日公司、蔣洋對新增資本優先的認繳權無效,涉及新增股份79.97%的部分有效,但駁回了紅日公司、蔣洋關於行使對新增資本優先認繳權的訴訟請求。
敗訴原因雖然科創公司2003年12月16日股東會決議因侵犯了紅日公司和蔣洋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優先認繳新增資本的權利而部分無效,但紅日公司和蔣洋是否能夠行使上述新增資本的優先認繳權還需要考慮其是否恰當地主張了權利。股東優先認繳公司新增資本的權利屬形成權,雖然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該項權利的行使期限,但為維護交易安全和穩定經濟秩序,該權利應當在一定合理期間內行使,並且由於這一權利的行使屬於典型的商事行為,對於合理期間的認定應當比通常的民事行為更加嚴格。
本案紅日公司和蔣洋在科創公司2003年12月16日召開股東會時已經知道其優先認繳權受到侵害,且作出了要求行使優先認繳權的意思表示,但並未及時採取訴訟等方式積極主張權利。在此後科創公司召開股東會、決議通過陳木高將部分股權贈與固生公司提案時,紅日公司和蔣洋參加了會議,且未表示反對。紅日公司和蔣洋在股權變動近兩年後又提起訴訟,爭議的股權價值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此時允許其行使優先認繳出資的權利將導致已趨穩定的法律關系遭到破壞,並極易產生顯失公平的後果,故最高人民法院認定紅日公司和蔣洋主張優先認繳權的合理期間已過,據此駁回了其主張優先認繳權的訴訟請求。
敗訴教訓、經驗總結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避免未來發生類似敗訴,提出如下建議:
1、股東行使新增資本的優先認繳權,一定要在發現權利被侵犯後,盡快在合理期限內行使。否則法院出於維護交易安全和穩定經濟秩序的考慮,不會支持其超出合理期限行使優先認繳權。
2、股東要求行使優先認繳權的方式要恰當,必要時股東應提起訴訟。本案中先後三次表達了反對意見,分別是在討論增資的股東會決議中投反對票、向公司提交要求行使優先認繳權的報告、向工商局提交要求不予工商變更登記的報告,卻未及時向法院起訴。因此,本案股東未能如願行使優先認繳權,並非由於未及時表達意見,而是選錯了表達意見的途徑。本案的教訓和經驗是:股東在優先認繳權受到侵犯後,如不能通過協商方式解決,應立即明確要求行使優先認繳權、通過法院行使此項權利。
相關法律規定《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以下為該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審理階段的「本院認為」關於此部分的論述:
雖然科創公司2003年12月16日股東會決議因侵犯了紅日公司和蔣洋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優先認繳新增資本的權利而部分無效,但紅日公司和蔣洋是否能夠行使上述新增資本的優先認繳權還需要考慮其是否恰當地主張了權利。股東優先認繳公司新增資本的權利屬形成權,雖然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該項權利的行使期限,但為維護交易安全和穩定經濟秩序,該權利應當在一定合理期間內行使,並且由於這一權利的行使屬於典型的商事行為,對於合理期間的認定應當比通常的民事行為更加嚴格。本案紅日公司和蔣洋在科創公司2003年12月16日召開股東會時已經知道其優先認繳權受到侵害,且作出了要求行使優先認繳權的意思表示,但並未及時採取訴訟等方式積極主張權利。在此後科創公司召開股東會、決議通過陳木高將部分股權贈與固生公司提案時,紅日公司和蔣洋參加了會議,且未表示反對。紅日公司和蔣洋在股權變動近兩年後又提起訴訟,爭議的股權價值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此時允許其行使優先認繳出資的權利將導致已趨穩定的法律關系遭到破壞,並極易產生顯失公平的後果,故四川省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綿民初字第2號民事判決認定紅日公司和蔣洋主張優先認繳權的合理期間已過並無不妥。故本院對紅日公司和蔣洋行使對科創公司新增資本優先認繳權的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綿陽市紅日實業有限公司、蔣洋訴綿陽高新區科創實業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效力及公司增資糾紛二審案》[(2010)民提字第48號],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1年第3期。
延伸閱讀(一)公司法相關訴訟有關起訴期限的裁判規則
1、 請求確認公司決議無效(有效)、決議不存在、未形成有效決議,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案例1: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徐迅訴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公司決議糾紛[(2016)滬01民終9630號]認為,「本案案由為公司決議糾紛,非債權請求權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本案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
案例2: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朱傳清與鄭州格維恩科技有限公司、紀維公司決議糾紛[(2016)豫01民終9355號]認為,「該股東會決議無效屬自始無效,單純的時間經過不能改變無效合同的違法性,朱傳清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該決議效力,不適用兩年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故對格維恩科技公司、紀維所稱朱傳清的訴求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上訴理由本院亦不予支持。」
案例3: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裴榮冰、李寰等與欽州市和盛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2016)桂07民終386號]認為,「本案當事人提起的是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之訴,該項權利屬於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即不受訴訟時效限制;上訴人提出的訴訟時效的抗辯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但是,也有法院對此問題有不同認識,認為確認公司決議效力訴訟(公司決議無效、有效、決議不存在、未形成有效決議)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案例4: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余北鴻訴貴州慶隆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許耀、林忠、陳小兵、郭彬、劉正強公司決議糾紛[(2016)黔民終10號]認為,「對於上述虛構的股東會議及其決議,只要其他股東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股東權利被侵犯後,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即應依法受理,不受六十日期限的限制。」
2、請求撤銷公司決議,應在公司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的除斥期間內向法院提出。
(1)超出60日起訴,撤銷權消滅
案例5: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中科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東菏澤中科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糾紛[(2016)魯民終1216號]認為,「王志強所主張的未收到關於召開此次股東會的通知等事由系股東會召開的程序是否違反公司章程和法律的規定,均屬於法律規定的可以撤銷股東會決議的事由,而非導致股東會決議無效的法定事由。股東會決議作出的時間為2014年8月16日,王志強應當於該股東會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向法院提出撤銷該決議的訴訟,而王志強未對此行使撤銷權,且該撤銷權已消滅。」據此認定股東會決議有效。
案例6: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彭可雲與珠海博能模具有限公司公司決議撤銷糾紛糾紛[(2016)粵04民終1380號]認為,「股東行使撤銷權的期間為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該期間屬除斥期間,即權利行使的不變期間,期間經過後,撤銷權人即喪失撤銷權,法院也不應受理。結合本案實際,《20140920股東會決議》於2014年9月20日作出,被上訴人彭可雲作為博能公司股東於2014年11月12日向珠海市金灣區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訴狀》等訴訟材料,對博能公司提起案涉訴訟,並未超過上述規定的60日的除斥期間,故本院對博能公司主張彭可雲已喪失撤銷權的抗辯不予採納。」
案例7: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趙建國與北京城建匯友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決議糾紛[(2016)京02民終5186號]認為,「現趙建國主張撤銷的董事會決議系城建公司於2006年10月25日作出的,根據前述規定趙建國於2016年2月1日提起本案訴訟已過法定的行使撤銷權的除斥期間,一審法院判決駁回趙建國的訴訟請求並無不妥。」
(2)郵寄起訴狀的在途時間不應計算在60日的除斥期間內
案例8: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武嬋燕與昆明市鑫益屋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決議撤銷糾紛[(2016)雲01民終2666號]認為,「關於上訴人提出被上訴人起訴時巳經超過行使撤銷權的除斥期間,應當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的主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四款的規定,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被上訴人於2015年12月17日以法律允許的郵寄方式向一審法院遞交了起訴狀,未超過《公司法》規定的行使撤銷權的法定期間,故上訴人提出上述主張因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3)60日的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關於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
案例9: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懷朋與山東匯皓利食品有限公司、張興振公司決議撤銷糾紛[(2016)魯16民終840號]認為,「本案系被上訴人懷朋要求撤銷2013年11月1日的股東會決議,對於股東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22條第2款規定,股東可以在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法院撤銷,被上訴人2013年12月26日向法院提起訴訟,後被上訴人撤回起訴。2014年9月19日,被上訴人再次提起訴訟,已超法定的60日內的期限,該60日內的法定期限系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關於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超過法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從涉案決議作出之日起至被上訴人懷朋提起本案訴訟之日止已超過60日,故應駁回被上訴人懷朋的訴訟請求。」
3、主張優先購買權的案件應根據具體的訴訟請求確定起訴的期限
(1)主張股權轉讓協議侵害優先購買權,進而要求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的,部分裁判觀點認為應適用訴訟時效
案例10: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原告吳耿元與被告吳劍元、馬建設股權轉讓糾紛[(2014)寧商外初字第84號]認為,「關於本案是否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2010年7月26日吳耿元等人聯名向南京市公安局請願時,即認為吳劍元與馬建設惡意串通損害其利益,因此,其當時即已知曉案涉股權轉讓相關事宜,其主張案涉股權轉讓侵害其優先購買權、進而要求確認案涉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應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及時行使權利。但本案中吳耿元直至2014年12月4日才訴至本院,請求確認案涉股權轉讓協議無效,已經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故對馬建設的這一抗辯,本院予以採納。」
案例11: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審理的盧樹德與紀麗華、戴德俊股權轉讓糾紛[(2013)姑蘇商初字第1187號]認為,「2011年6月20日,蘇州市地方稅務局針對原告舉報作出答復並交原告後,原告認為其權益受到侵害,後於2013年6月17日向法院起訴,尚未超過法律規定的兩年訴訟時效期間。」
案例12: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李國柱與姜文松、殳偉民等股權轉讓糾紛[(2014)蘇商外終字第0010號]認為,「姜某上訴認為香港法院早在2010年3月就涉案股權事宜作出了判決,李國柱應在2010年3月就知道馬紅其轉讓其股權的事實,故李國柱的起訴已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對此,本院認為,即便如姜某所稱,李國柱在2010年香港法院作出判決時即知道馬紅其轉讓其股權,但並無證據證明李國柱知道馬紅其是以低價即1:1.8的比例轉讓其股權的事實。從本案現有證據看,江蘇省寶應縣人民法院於2011年12月27日作出(2011)寶刑初字第0430號刑事判決,李國柱最早應在2011年12月27日知道馬紅其低價轉讓股權的事實,故本案的訴訟時效最早應從該日起起算,李國柱於2012年3月29日提起本案訴訟未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姜某關於本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2)主張股權轉讓協議侵害優先購買權,進而要求確認股權轉讓協議無效的,部分裁判觀點認為應在合理期限內提出
案例13:吉林市豐滿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段偉強與段偉剛、董淑霞、董淑莉及第三人邱陽股權轉讓糾紛[(2014)豐民二初字第81號]認為,「雖然相關法律與梧泰公司的公司章程並未明確規定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期限,但並不意味著其他股東可以無限期地拖延行使該權利,為了維護交易安全及經濟秩序的穩定,其他股東應當在合理期限內積極行使優先購買權。由於本案三位被告之間的股權轉讓行為早在2006年即已發生,而作為梧泰公司股東的原告應當及時掌握包括公司的股權結構變化在內的重要信息,卻怠於行使該項權利,另外,原告於2009年12月15日在吉林市公安局製作的詢問筆錄中也曾明確表示已經知曉被告董淑霞、董淑莉及第三人邱陽入股梧泰公司的事實,因此,由於原告在知曉公司股東將股權轉讓給了股東以外的人,明知其股東優先購買權受到侵害後,多年來一直未主張權利,應視為其放棄了該項權利……被告段偉剛早在2006年即向被告董淑霞、董淑莉轉讓了股權,並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公司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新老股東之間已經建立起了新的人合關系,新的股東結構已趨穩定,雙方爭議的股權價值與轉讓時相比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而原告在2014年8月25日才提起本次訴訟,要求行使股東優先購買權,其行為必將導致已趨穩定的法律關系遭到破壞,交易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並可能會產生顯失公平的法律後果,現原告段偉強提起告訴,已明顯超過合理期限。故原告段偉強要求確認被告段偉剛與被告董淑霞、董淑莉之間簽訂的《轉讓公司注冊資本金協議書》無效的訴訟請求不應予以支持。如原告認為被告段偉剛轉讓股權的行為使其蒙受了損失,可另行主張權利。」
(3)主張股權轉讓協議侵害優先購買權,進而撤銷股權轉讓協議的,應在一年的除斥期間內提出
案例14:固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方琰與陳婷會、方新會股權轉讓糾紛[(2016)寧04民終734號]認為:上訴人方琰作為寧夏龍王池酒業有限公司股東,對股東向外轉讓股份有優先購買權。本案中寧夏龍王池酒業有限公司股東方新會與陳婷煜達成轉讓股份協議經公司董事會同意並加蓋公司印章,寧夏龍王池酒業有限公司亦對陳婷煜的職務做了安排,任命陳婷煜為公司總經理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根據此規定,上訴人方琰應在公司2014年2月22日召開股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但上訴人方琰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權利,故撤銷權消滅。一審法院以方琰主張撤銷股份轉讓協議的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的理由不當,本院予以糾正。但一審法院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正確。
案例15: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審理的田德剛與王榮平股權轉讓糾紛[(2014)濱商初字第604號]認為,「被告王榮平於2013年2月5日與第三人楊曉志簽訂股權轉讓協議。2013年2月6日,濱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濱城分局將濱州市環氧鎂置業有限公司股東由刁澤進變更為田德剛,由王榮平變更為楊曉志。結合原告田德剛在2013年2月6日濱州市環氧鎂置業有限公司召開的通過選舉楊曉志擔任公司監事等事項的股東會決議上簽字的行為,能夠認定被告王榮平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楊曉志,原告田德剛放棄了優先購買權;此外,原告田德剛應自2013年2月6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被告王榮平已將其股權轉讓給第三人楊曉志,原告田德剛於2014年8月27日訴至本院要求行使撤銷權,已過除斥期間,撤銷權消滅。故對原告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4、股東請求公司回購股份,應在股東會決議作出之日起九十內提出,否則法院駁回起訴
案例16:淮安市清河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朱新躍與江蘇華天馳宇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2015)河商初字第0049號]認為,「朱新躍在該次股東會決議中投票反對,因此,朱新躍在股東會會議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未與華天公司就股權收購達成協議時,應於股東會會議決議作出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朱新躍於2015年1月16日訴至本院,請求華天公司以合理價格收購其股份。據此,本院認為,朱新躍於2015年1月16日訴至本院,已經超過了自股東會會議決議作出之日起算的九十日期限,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條件,應當駁回起訴。」
案例17: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審理的唐英姿與上海疊豐園藝工程有限公司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2015)青民二(商)初字第1873號]認為,「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續的,對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股東如未能在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與公司就股權收購達成協議的,股東可以自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於2015年6月14日通過股東會決議,決定延長公司營業期限,原告對此予以反對,並在九十日內提起本案訴訟,故原告要求被告收購其持有的被告股份的主張符合法律規定。」
案例18: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李鴻駿與常州市創聯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2014)常商終字第133號]認為,「雖然李鴻駿提供的落款時間是2011年4月28日的股東會決議復印件,客觀上不持有公司股東會決議原件,但是創聯公司的三位股東對公司召開第十三次股東會並通過延長公司經營期限的股東會決議是明知的。李鴻駿於2011年7月25日向法院遞交訴狀,要求創聯公司回購股權時,創聯公司關於公司經營期限延長的第十三次股東會決議已形成並通過,李鴻駿對決議投反對票。李鴻駿提起創聯公司回購股權之訴,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即股東投反對票且在90天之內起訴。」
案例19: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審理的葉岷偉與瀘州朗格置業有限公司請求公司收購股份糾紛[(2015)江陽民初字第5684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了股東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的期限為「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即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間須為股東會決議之後,本案中,既無相應股東會決議,原告提起訴訟的時間也未在公司法規定的期限內,故對於原告的主張,本院不予以支持。

『貳』 請問0830-3761188是哪個單位的電話

電話來源四川省瀘州市。這個電話隸屬於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江北人民法庭。在江北鎮派出所附近。

『叄』 四川瀘州審理一起28人跨國電信詐騙案,你遇到過電信詐騙嗎

我沒有遇到過,目前電信詐騙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因為人們對於網上所發布的一些鏈接,或者對於他人所發的一些消息,警惕性並不是很高,其次就是我國現在的網路安全做得並不是很好,許多的犯罪分子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會被抓獲,還有就是電信詐騙以後很難對犯罪分子進行抓捕!

作為普通群眾,首先應該就是提高自己的警惕心理,守好自己的錢財,對於網上的一些消息或者是一些鏈接,不要隨意的點開,以免我們的錢財丟失。

第一,電信詐騙,涉案金額達800多萬

28名被告人的跨國電信詐騙案。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進行公開審理,這個電信詐騙案主要是以婚戀交友為由,騙取他人的信任。

我們永遠要相信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所以在面對著電信詐騙的時候,首先就是不應該有一個輕易賺錢的心理,其次就是守好我們的錢財,不要輕易的外借給他人,或者是將錢財發給他人,可能會使得自己陷入電信詐騙的圈套當中!

『肆』 瀘州江陽區在哪裡辦理離婚,需要提前預約么

正常離婚是不需要預約的,只要雙方手續齊全,共同直接到民政局辦理即可。

非常時期是否需要預約,各地不同,建議咨詢當地民政局獲准確信息。

《婚姻登記條例
第十條 內地居民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第十一條 辦理離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的結婚證;
(三)雙方當事人共同簽署的離婚協議書。離婚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自願離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對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的意見。

『伍』 你是怎樣理解無因行為的

無因行為是不以原因為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即不論原因是否欠缺、違法等,該行為自完成時起發生效力,不受原因行為的制約。

無因行為——票據行為;

有因行為——買賣行為。

『陸』 關於合同法公序良俗原則的案例及詳細分析

案例:現年60歲的蔣倫芳與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某廠職工黃永彬於1963年5月經戀愛登記結婚。二人收養一子(黃勇,現年31歲,已成家另過)以養兒防老。1990年7月,蔣倫芳因繼承父母遺產取得原瀘州市市中區順城街67號房屋所有權。1995年,因城市建設,該房屋被拆遷,由拆遷單位將位於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的77.2平方米的住房一套作還房安置給了蔣倫芳。1996年,黃永彬與比他小近30歲的張學英相識後,二人便一直在外租房公開同居生活。2000年9月,黃永彬與蔣倫芳將蔣倫芳繼承所得的位於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的房產,以8萬元的價格出售給陳蓉。黃永彬、蔣倫芳夫婦將售房款中的3萬元贈與其養子黃勇在外購買商品房。黃永彬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療。黃永彬於2001年4月18日立下書面遺囑,將其所得住房補貼金、公積金、撫恤金和賣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住房所獲款的一半4萬元及自己所用的手機一部,將總額6萬元的財產贈與張學英所有。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對該遺囑出具了(2000)瀘納證字第148號公證書。黃永彬因病去世。黃永彬的遺體火化前,張公開當著原配蔣倫芳的面宣布了黃永彬留下的遺囑。張學英以蔣倫芳侵害其財產權為由訴訟至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法院。

審判

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遺贈人黃永彬患肝癌病晚期立下書面遺囑,將其財產贈與原告張學英,並經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公證,該遺囑形式上是遺贈人黃永彬的真實意思表示,但在實質贈與財產的內容上存在以下違法之處:1、撫恤金不是個人財產,它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死者單位對死者直系親戚的撫慰金,不屬遺贈財產的范圍;2、遺贈人黃永彬的住房補助金、公積金是黃永彬與蔣倫芳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應為夫妻共同財產,遺囑人生前在法律的允許范圍內,只能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處分其個人財產。遺囑人黃永彬在立遺囑時未經共有人蔣倫芳同意,單獨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理,其無權處分部分應屬無效;3、位於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住房一套,應為夫妻共同財產。蔣倫芳將該房以8萬元的價格賣給陳蓉,該8萬元售房款還應扣除房屋交易時蔣倫芳承擔的稅費,實際售房款不足8萬元。此外,在2001年春節,黃永彬、蔣倫芳夫婦將售房款中的3萬元贈與其養子黃勇在外購買商品房。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在未查明事實的情況下,便對其遺囑進行了公證顯屬不當,違背了《四川省公證條例》第22條:「公證機構對不真實、合法的行為、事實和文書,應作出拒絕公證的決定」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7條明確規定,民事行為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違反者其行為無效。本案中黃永彬與被告蔣倫芳系結婚多年的夫妻,應相互扶助、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但在本案中,遺贈人從1996年認識原告張學英後,長期與其非法同居,是一種違法行為。遺贈人黃永彬基於與原告張學英有非法同居關系而立下的遺囑,是一種違反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的行為。從另一個角度講,本案被告蔣倫芳在遺贈人黃永彬患肝癌晚期住院直至去世期間,一直對其護理照顧,履行了夫妻扶助的義務,遺贈人黃永彬卻無視法律規定,違反社會公德,漠視結發夫妻的忠實與扶助,將財產贈與其非法同居的原告張學英,實際上損害了被告蔣倫芳合法的財產繼承權,破壞了社會風氣。

遺贈人黃永彬的遺贈行為違反了法律的原則和精神,損害了社會公德,破壞了社會公共秩序,應屬無效行為,據此,納溪區法院依照《民法通則》第7條的規定,駁回原告張學英的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後,張於2001年11月向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在查明本案的事實後,以與一審法院同樣的理由,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分析

本案屬遺贈糾紛。遺贈是公民以遺囑的方式將個人合法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遺贈行為成立的前提是遺囑,而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的方式處分自己的財產及其他財物。本案中遺贈人黃永彬立遺囑時雖具完全行為能力,遺囑也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但遺囑的內容卻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遺贈人黃永彬對售房款的處理違背客觀事實。瀘州市江陽區新馬路6-2-8-2號的住房為夫妻共同財產。但該房以8萬元的價格出售,黃永彬生前是明知的,且該8萬元售房款還繳納了有關稅費,黃永彬與蔣倫芳共同將該售房款中的3萬元贈與其子黃勇,實際上已經沒有8萬元。遺贈人黃永彬在立遺囑時,仍以不存在的8萬元的一半進行遺贈,顯然違背了客觀事實。其次,遺贈人黃永彬的遺贈行為,剝奪了蔣倫芳一發享有的合法財產繼承權。他們的婚姻關系受法律的保護。「夫妻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夫妻間的繼承權,是婚姻效力的一種具體表現,但黃永彬將財產贈與其非法同居的上訴人張學英,實質上剝奪了其妻蔣倫芳的合法財產繼承權。因此,遺贈人黃永彬所立書面遺囑,因其內容和目的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應屬無效遺囑。其遺贈行為自然無效。

我國《公證暫行條例》第2條規定,「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公證機關作為行使國家證明權的機關,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對所要證明的法律行為、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認真審查。遺囑行為屬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法律行為公證的條件就必須與《民法》上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要件相符合。《遺囑公證細則》第17條也規定: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應當拒絕公證。因此,遺贈人黃永彬所訂立的將其死後遺產贈與上訴人張學英的遺囑雖然經過公證機關辦理了公證手續,但因該遺贈行為本身違反了法律,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屬無效民事行為。瀘州市納溪區公證處所作出的(2001)瀘納證字第148號公證書依法不能產生法律效力,法院不予採信。

本案涉及的法律、法規中,《繼承法》、《婚姻法》為一般法律;《公證暫行條例》系國務院制定,為行政法規;《四川省公證條例》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為地方性法規;《公證程序規則》、《遺囑公證細則》。為部門規章。《民法通則》是民事基本法律,依《立法法》規定,上位法效力高於下位法效力,因此《民法通則》的效力等級在法律體系中僅次於《憲法》,故在審理民事案件中使用各法律、法規和規章時,應結合適用《民法通則》相關規定。遺贈行為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還必須符合《民法通則》對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規定。《民法通則》第7條明確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作為現代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充分體現了國家、民族、社會的基本利益要求,反映了當代社會中居於統治地位的一般道德標准,是社會道德規范的法律化。「公序良俗」原則所包括的「社會公德」或「社會公共利益」,又可稱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者的概念基本一致。並非一切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都是違反社會公德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但違反已從道德要求上升為具體法律禁止性規定所體現的,維持現行社會秩序所必須的社會基本道德觀念的行為,則屬於違反社會公德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屬無效民事行為。

本案中,黃永彬無視夫妻感情和道德規范,與上訴人張學英長期違法同居,其行為既違背了我國現行社會道德標准,又違反了《婚姻法》第3條「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法律規定。黃永彬基於其與張學英的非法同居關系而訂立遺囑以合法形式變相剝奪了被上訴人蔣倫芳的合法財產繼承權。因此,遺贈人黃永彬的遺贈行為,應屬無效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柒』 瀘州市江陽區到貴州凱里翁安縣多遠

大概1.1公里,步行大約需要15分鍾。瀘州市江陽區法院和伊頓飯店就在一條街上,都在龍透關路。如果你是從正門出發,需要走到大街上,就是時代商都門口的那條街,向警校方向。法院就在瀘州市財政中心對面

『捌』 我想問一下08303787655是瀘州哪個區法院的電話

你好!

我幫你查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號碼是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的電話號碼,回如果你要更具體些的信息答,建議你可以回電詢問,或撥打114查詢這個號碼詳細的信息。

請看以下截圖里的內容,不敢保證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玖』 四川瀘州江陽區法院全稱

該法院的全稱: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

書寫全稱,把名稱用字寫全了就可以。

另外,從行政名稱規范上講,「瀘州市江陽區人民法院」就是這個法院的全稱。

『拾』 請問肇事車上的乘車人能否得到賠償

保險公司不會賠償,因為保險合同明確規定了無駕駛資格的是不在保險范圍的。你可以起訴肇事者和其所屬的公司進行賠償。

熱點內容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