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鐵礦石法院

鐵礦石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5-16 21:06:08

❶ 力拓間諜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力拓案,是關於澳大利亞力拓公司四名員工的一起案件。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等四名力拓員工,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刑事拘留,標志力拓案的正式開始。2010年3月22日,案件得以公開審理。

2018年7月4日,力拓案中被判在華服刑的澳大利亞商人胡士泰刑滿釋放。2009年8月12日,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羅冰生對媒體表示,完全支持和擁護中國方面對涉案人員所採取的逮捕行動,並稱該案為司法個案,不會影響中澳兩國的正常貿易發展。

(1)鐵礦石法院擴展閱讀

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王勇、葛民強、劉才魁等四名力拓員工,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刑事拘留。

2009年7月9日,上海市國家安全局稱,胡士泰等4人採取不正當手段刺探竊取中國國家秘密。

2009年8月11日,胡士泰等四人被正式批捕時的罪名則降格為「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2010年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對澳大利亞力拓公司胡士泰等四人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一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10年3月22日,四名因受賄及侵犯商業秘密罪被起訴的力拓員工承認受賄行為。昨日及前日,備受關注的「力拓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第一中院」)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2010年3月29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力拓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胡士泰、王勇、葛民強、劉才魁四人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分別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到七年不等。

2018年7月4日,力拓案中被判在華服刑的澳大利亞商人胡士泰刑滿釋放。

❷ 胡士泰的相關事件

2009年7月5日,力拓上海公司四名員工,被上海相關機構拘留。2009年7月7日,力拓回應媒體證實,該四名員工已被拘留,並接受問詢,但公司不清楚拘留原因。被拘四人包括胡士泰(SternHu),為澳大利亞籍人士,其被被公安部門帶走的同時,還帶走了其個人的電腦。胡士泰本人為力拓鐵礦石談判組成員,力拓上海的辦事處主要是進行銷售和營銷。業內人士猜測,可能與商業賄賂有關。
被拘留的四名員工同為力拓集團在中國鐵礦石銷售團隊成員。除胡士泰(SternHu)持有澳大利亞護照以外,其他三人均持有中國護照。澳大利亞駐中國使領館正在緊急處理此事。力拓發表聲明稱,公司願意全力配合中國有關部門計劃進行的任何調查,希望就所發生的事情獲得澄清。該公司未透露這些員工的國籍或職位。一位力拓發言人稱,自從這4名員工2009年7月5日被拘留後,公司方面就沒有再與他們取得過聯系。給胡士泰行賄的主要是內地一些小型鋼廠,目的是能獲得更多鐵礦石進口配額。在內地,鐵礦石進口配額當前仍然掌握在幾家大型鋼鐵企業手中。
雖然此前胡士泰被報道出來的年薪僅十多萬美元,但消息人士指,他的「台底收入」遠遠不止這點。在內地,上億的別墅當前還並不多見,但胡士泰一個人就擁有數棟這樣的別墅。6年裡,力拓的商業間諜「迫使中國鋼企在近乎訛詐的進口鐵礦石價格上多付出7,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沉重代價」,而這相當於「澳洲10%的GDP」。 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盡管胡士泰貴為市值上千億美元的跨國公司中國區代表,但他不得不經常親自到一些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鋼鐵廠做推銷,而且大部分都是短期合同,而胡士泰的任務是與中國主流鋼廠簽訂長期供應關系。一位與胡士泰有長期交往的業內人士表示,胡士泰給他的印象是勤懇務實,對中國市場有深入了解。
2008年年底,胡士泰代表力拓與江西萍鋼訂了為期近十年、約上千萬噸長協礦合約,包括萍鋼在內的中小鋼企私自與礦業巨頭簽訂長協合同的行為,曾遭到中鋼協的強烈反對。 此外,胡士泰還與河北唐山、山西等中小鋼廠達成協議。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堅決反對這種行為。
胡士泰被拘留的大背景正是中鋼協准備大力整頓國內貿易秩序。一位中鋼協人士告訴記者,中國鐵礦石貿易秩序「比想像中還混亂」,貿易商和鋼廠各自為營,也是一個「極其容易被操控的市場」。在上述中鋼協人士看來,如果胡士泰等人被拘留與鐵礦石談判有關,那麼「這僅僅是個案而已」,「在每年談判之初,三大礦山會立即派人了解各個鋼廠的生產情況,情報收集活動也相當密集,力拓
2007年就成立了一對一的調研組,在內地每個地區的鋼廠都派駐專門的市場調研人員」。在胡士泰被拘留前兩個月,一位國內資深礦商建議記者向中鋼協反映鐵礦石談判存在內奸,「中鋼協要整頓國內貿易市場,重點要先放在嚴查三大礦山內奸」。 圍繞商業賄賂的疑雲也未曾散去。有業內人士披露了鐵礦石長協礦與貿易礦兩個市場的諸種內幕,認為這或許就是此次事發的溫床。 「這肯定與鐵礦石混亂的市場秩序有關,尤其是礦石倒買倒賣的惡劣風氣,我之前就預感早晚會在這上面出經濟問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由於中國鐵礦石需求的大幅增加,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兩個市場,即長協礦和貿易礦。二者之間,貿易礦價格通常遠遠高於長協礦,只是在第四季度市場低迷期,才首次低於長協價。「這就像形成了一個賭場,給出了套利的空間。」上述鋼企負責人向解釋,「尤其是去年最高峰時,長協價現貨價差額達100美元/噸。一條船17、18萬噸礦石,如果以長協價買入,轉手高價賣出,你算算這中間利潤有多大?」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倒賣者」自然希望爭取拿到更多的長協礦,由此成就「業績」和「利益」。 針對炒作進口礦石現象,查懲部分市場秩序擾亂者的意圖,也並非無跡可查。
2009年6月18日,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馬上將對參與礦石炒作者展開抽查,「違反國家規定,就得吃點苦頭」。 業內人士透露稱,此次首鋼鐵礦石業務負責人遭捕,也許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在山東、河北等鋼鐵重地,也將展開相關調查。
力拓集團的鐵礦石部門正與中國鋼鐵企業進行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其表現出的強勢主導地位,令中國鋼鐵企業備感壓力,另外,力拓在與中鋁195億美元合同中的違約行為,也令中方感到失望。
據悉,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此案。
胡士泰等4名力拓員工,被控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索取或非法收受數家中國鋼鐵企業巨額賄賂。
指控顯示,胡士泰被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646萬余元、葛民強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694萬余元、劉才魁涉嫌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378萬余元,而王勇涉嫌收受賄賂7500萬余元,合計9218萬元。 2009年8月,上海市檢察機關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犯罪嫌疑人胡士泰原籍中國天津,現為澳大利亞籍,系力拓公司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劉才魁、葛民強、王勇為力拓公司中方雇員。偵查機關經過深入偵查,初步查明胡士泰等4人涉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我國鋼鐵企業商業秘密的犯罪事實,觸犯我國刑法第219條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罪,同時,胡士泰等4人還涉嫌商業賄賂犯罪,遂於提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有證據證明胡士泰等4人涉嫌上述犯罪,依法對其作出批准逮捕的決定。
此外,對於為胡士泰等人提供商業秘密的我國有關鋼鐵企業的涉案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已提請檢察機關審查逮捕。
2011年,據美國《紐約時報》6月15日消息,澳大利亞政府6月15日稱正在考慮通過一份囚犯交換條約,使力拓案囚犯胡士泰(Stern Hu)離開中國,在澳大利亞服完他的10年刑期。
消息稱,這項由澳大利亞國會下達的通知,也同時將允許將在澳大利亞服刑的中國囚犯送回中國繼續服刑。2011年6月15日,力拓公司發言人表示,對可能實施的囚犯交換條約不予評論。 對於被告人胡士泰等被控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部分,法院依法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對於胡士泰等被控犯侵犯商業秘密罪部分,因案件涉及商業秘密且受害單位提出不公開審理的申請,法院依法進行了不公開開庭審理。因胡士泰系澳大利亞籍,按照有關規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開庭七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等事項通知了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館。
人民法院嚴格按照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審理此案,各被告人委託了律師擔任辯護人。庭審中,各被告人除自行行使辯護權外,辯護律師亦充分發表了辯護意見。法庭充分保障了各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公開開庭審理和宣判過程中,被告人近親屬、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澳大利亞駐滬總領事館工作人員及部分媒體記者參加了旁聽。
法院認為,被告人胡士泰、王勇、葛民強、劉才魁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數額巨大,採取利誘等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造成特別嚴重後果,均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侵犯商業秘密罪,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❸ (海商法)如何證明他是貨主如何將貨物拍賣高手進!

我想樓主是想問無人提貨的情況下,承運人如何維護自身權利吧

第一個問題:貨主B如果不提貨,承運人可以行使留置權,貨物是鐵礦石
的話,可以在留置60天後申請法院拍賣,所得費用用以償還運費,不足部分,可以向托運人追償;超過部分退還托運人。

第二個問題,船東不能主張所有權。理由見提單轉讓的相關規定,同時,船東可以行使留置權

第三個問題:可以,詳見問題一。同時說明一下,貨物所有權沒有轉移,目前實際佔有貨物的人行使的是留置權

《海商法》的規定

第八十六條在卸貨港無人提取貨物或者收貨人遲延、拒絕提取貨物的,船長可以將貨物卸在倉庫或者其他適當場所,由此產生的費用和風險由收貨人承擔。
第八十七條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運費、共同海損分攤、滯期費和承運人為貨物墊付的必要費用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費用沒有付清,又沒有提供適當擔保的,承運人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內留置其貨物。
第八十八條承運人根據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留置的貨物,自船舶抵達卸貨港的次日起滿六十日無人提取的,承運人可以申請法院裁定拍賣;貨物易腐爛變質或者貨物的保管費用可能超過其價值的,可以申請提前拍賣。
拍賣所得價款,用於清償保管、拍賣貨物的費用和運費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有關費用;不足的金額,承運人有權向托運人追償;剩餘的金額,退還托運人;無法退還、自拍賣之日起滿一年又無人領取的,上繳國庫。

❹ 力拓案是怎麼回事

力拓案,是關於澳大利亞力拓公司四名員工的一起案件。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等四名力拓員工,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刑事拘留,標志力拓案的正式開始。2010年3月22日,案件得以公開審理。2018年7月4日,力拓案中被判在華服刑的澳大利亞商人胡士泰刑滿釋放。

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王勇、葛民強、劉才魁等四名力拓員工,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刑事拘留。 2009年7月9日,上海市國家安全局稱,胡士泰等4人採取不正當手段刺探竊取中國國家秘密。

2009年8月11日,胡士泰等四人被正式批捕時的罪名則降格為「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2010年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對澳大利亞力拓公司胡士泰等四人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侵犯商業秘密犯罪一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10年3月22日,四名因受賄及侵犯商業秘密罪被起訴的力拓員工承認受賄行為。昨日及前日,備受關注的「力拓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第一中院」)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2010年3月29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力拓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胡士泰、王勇、葛民強、劉才魁四人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侵犯商業秘密罪,分別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到七年不等。

2018年7月4日,力拓案中被判在華服刑的澳大利亞商人胡士泰刑滿釋放。

(4)鐵礦石法院擴展閱讀:

雖然力拓利用中鋁之前的195億美元注資成功化解了公司的財務危機,並在中國獲益4,000億,但隨著毀約事件以及間諜門的出現,公司在中國兩地的股價均受此影響而跌幅30%,商譽折算直接損失將近1,000億元。更牽引出了力拓等一些外企在中國有偷稅漏稅、商業間諜,與政界腐敗、等相關等問題。

相應的,也揭示了中國內部的體制,特別是鐵礦石進口資質管理制度科學性合理性不足,中國鋼鐵業腐敗盛行等問題。隨著力拓深陷「間諜門」,更引來了中國鐵礦石市場要重新洗牌的猜論。

另外,該事件引起了中澳兩國貿易關系的緊張,也有國際企業對中國投資環境表示擔憂的言論傳出。而中國國內出現了部分鋼企疏離國外企業,高層紛紛「出國公幹」現象。之前在進行的鐵礦石談判也受此影響而暫時中止。事件也導向媒體與社會對中國經濟安全方面,甚至相關立法方面的關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力拓案

❺ 撫順市望花區佟明輝潘鉄紅判多少年

摘要 本案裁判結果

❻ 遼寧省朝陽市鐵礦廠發生塌陷事故,救援行動遇到了哪些困難

遼寧省朝陽市鐵礦廠發生塌陷事故,因為現場情況比較復雜,救援難度十分大,所以到目前被埋的人還沒救出來,因為礦廠塌陷的比較嚴重,至今救援難度會特別大,目前具體進展還不知道,等待相關負責人出來回復具體救援進展,最後不管結果怎麼樣,也希望相關部門積極出來回應此事,因為只有這樣,大家的懸著的心才能放下,受害者的家屬才能心安,希望被埋的人沒有任何危險。

最後就是事故發生了我們同時也應該反省自身的一些做法是不是有所不妥,是不是有危險存在,在危險發生了,我們應該想的後期該怎麼做,後期該怎麼預防危險才行,不要事情發生了就等著解決,解決完了就沒事了,這樣對於自己來說其實是極度不負責的,同時對別人來說也是極度不負責的,所以事情發生了我們不但要想怎麼解決問題同時也要想著後期該如何預防這些事故。

❼ 擅自進入他人礦區采礦,也屬無證采礦——河北省遷西縣史俊貴無證采礦案是怎樣

2008年3月,河北省遷西縣國土資源局接到遷西縣趙洪峪鐵礦采礦權人張國武反映史俊貴非法采礦問題的信訪件後,立即責成執法人員進行了認真調查。經查,從1999年開始,史俊貴在遷西縣石門子村牛頭峪山頭、黑山北岔開采鐵礦,前後在地表已形成4個硐口,其中,牛頭峪山頭有3個硐口,黑山北岔有1個硐口,平硐內有豎井兩處。張國武反映的史俊貴非法采礦的硐口位於石門子村黑山北岔,其位置在趙洪峪鐵礦采礦許可證劃定的礦區范圍內。2006年秋季前,漢兒庄鄉政府和遷西縣國土資源局曾多次制止史俊貴違法采礦行為,並於2006年底對該硐口進行了炸毀、封堵。2008年春節前後,史俊貴繼續在趙洪峪鐵礦礦區西南部盜采該鐵礦內的礦石,破壞了保安礦柱,導致礦產資源受到嚴重破壞。2008年4月,縣國土資源局委託河北省地勘局第五地質大隊對趙洪峪鐵礦西南方向史俊貴開採的其中一層巷道進行現場勘測,該巷道位於趙洪峪鐵礦采礦許可證劃定的礦區范圍內,估算非法采出的礦量達10400噸。在牛頭峪山頭的3個硐口盜采出的礦石已被史俊貴出賣,在黑山北岔硐口盜采出的礦石3444.3噸仍然堆放在硐口附近。
2008年4月29日,縣國土資源局執法人員對史俊貴下達了證據保存通知書,對黑山北岔的礦石進行封存。鑒於史俊貴擅自進入趙洪峪鐵礦采礦許可證劃定范圍內非法采礦,屬於無證采礦中的擅自進入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情形,構成無證采礦違法行為。遷西縣國土資源局依法作出如下處理:依法沒收史俊貴在黑山北岔采出的3444.3噸礦石,並處違法所得50%的罰款。史俊貴擅自進入他人礦區非法采礦數量巨大,已涉嫌犯罪,移交縣公安局立案查處。2008年5月,經執法人員調查和河北省地勘局第五地質大隊勘測認定,被保存的3444.3噸礦石系由趙洪峪鐵礦礦區范圍內非法采出。為保護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對證據保存的3444.3噸鐵礦石返還給趙洪峪鐵礦。2008年7月,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對史俊貴擅自進入他人礦區非法采出的礦產品數量進行了評估鑒定。2008年8月,遷西縣人民法院對史俊貴擅自進入他人礦區盜采礦產資源案進行了審理,依法判處史俊貴有期徒刑4年。
【分析】本案是一起擅自進入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無證采礦案件。
《礦產資源法》第十九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他人依法設立的國有礦山企業和其他礦山企業礦區范圍內采礦。」違反規定進入他人礦區范圍采礦,要承擔法律責任。《礦產資源法》第三十九條對此作出了規定,即責令停止開采、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本案事實清楚,關鍵是如何適用法律確定法律責任。
根據當事人違反的法律不同,法律責任通常有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對於無證開采,如果是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的,這些礦區並沒有設置采礦權,屬於空白區,當事人對其違法行為,主要承擔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行政責任主要有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可是如果當事人進入的是他人礦區開采礦產資源,就會涉及民事責任問題。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法律責任,如何保證采礦人的合法權益呢?
采礦權人可以依據民事法律相關規定,對侵權行為人即違法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害,並賠償損失。當事人未經批准擅自開采礦產資源的行為,同時也違反了國家關於礦產資源管理的秩序,行政機關有權依法對其進行處罰,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只是,本案中史俊貴在黑山北岔采出的3444.3噸礦石,是應該收歸國有,還是應該返還給趙洪峪鐵礦呢?
采礦權,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采礦產資源和獲得所開採的礦產品的權利。本案中,礦產品盡管是在采礦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采出的,但並不是采礦權人開采。采礦權人有獲得其采出的礦產品的權利,並不意味著采礦權人當然擁有礦區范圍內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對於違法當事人開采出的礦產品,采礦權人沒有投入人力、物力進行開采,並不具有所有權,應由國家予以沒收。
因此,本案中,史俊貴在黑山北岔采出的3444.3噸礦石,應該沒收收歸國有,返還給趙洪峪鐵礦於法無據。

❽ 中澳鐵礦項目將損失300多億嗎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上從來就不缺少荊棘和陷阱,中信泰富中澳鐵礦項目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僅吸走了中信巨額資金,還讓其捲入與澳大利亞富商克萊夫·帕爾默(Palmer)日趨激烈的糾紛當中。

據11月24日報道,西澳大利亞最高法院近期就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綠地投資」項目——中信泰富中澳鐵礦項目(SINO)的專利案做出了判決。西澳法院稱中信需向帕爾默的Mineralogy公司賠償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此外還要在未來30年每年向Mineralogy支付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特許使用費,合計下來,中信將損失300多億人民幣。

9月16日報道稱,近年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走出去」或「出海」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選擇。然而,海外收購是一項高風險的長期投資活動,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失敗的項目,交了大量學費。中資在澳大利亞的實際情況似乎也如此。澳洲中國商會介紹稱,在澳的中資國企大多並未獲得預期收益,盈利的並不多,虧損似乎是常態。

深入觀察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軌跡,可以看出目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總體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國際化進程上經歷著跌宕起伏,而國際化成熟度仍然偏低。中國國企全球化的速度尚落後於亞洲一些國家的企業,中國企業在真正成為全球贏家之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國資海外並購實質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或是資源控制型、或是市場搜尋型、或是財務回報型),內保外貸、債務融資等金融手段的運用,也不乏從中外金融制度和市場差異中獲得制度性套利收益之動機,但無論如何,任何一項商業活動,最終仍必須滿足「利潤原則」,否則高成本、長期虧損的海外並購不論其影響多麼巨大,總是不可持續的。能力與理智是海外並購的基本前提。

❾ 鐵礦石購銷合同範本是什麼樣的

法律分析:鐵礦石購銷合同範本

供方: 合同編號:

需方: 簽訂地點:

第一條 名稱、型號、廠家、數量、金額、供貨時間 簽訂時間: 年 月 日

第三條 交(提)貨地點、方式:供貨方倉庫或煤場;

第四條 運輸方式及費用承擔:由購貨方自行聯系運輸單位,自行承擔運輸費用; 第五條 合理損耗及計算方法:數量以供貨方地磅數為准;

第六條 包裝標准、包裝物的供應與回收:無;

第七條 驗收標准、方法:由購貨方檢驗人員根據煤質情況安排裝車;

第八條 結算方式、時間及地點:每月結算一次;供貨方需全額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原煤,稅率17%, 含 稅單價 元/噸)

第九條 如需提供擔保,可立合同擔保書,作為合同附件:無; 第十條 違約責任:參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解決合同糾紛方式:因履行本合同發生的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二條 如市場價格發生變化,雙方協商後,可重新確定價格;

第十三條 其他事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❿ 力拓案的案件進展

2010年3月29日下午,力拓中國四名員工涉嫌「非工作人員受賄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一案,在上海正式一審宣判。胡士泰等四名力拓員工因泄漏商業機密和受賄被判入獄,刑期從7年到14年不等。在胡士泰等人庭審結束後一天,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即對譚以新、王洪九兩人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一案進行了不公開審理。此前,媒體一直未能獲悉譚、王兩人的判決結果,8月5日,路透社電話采訪一名法院工作人員獲悉上述消息。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3月對力拓案宣判時曾表示,商業機密的泄漏給中國鋼鐵行業帶來了巨大損失,使中國企業在鐵礦石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因為力拓案四名案犯的犯罪行為,導致去年有逾20家中國鋼鐵企業為鐵礦石進口多支付了10.2億元人民幣。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