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調解時撕毀證據
⑴ 撕毀調解協議
1.是協議,又不是調解書,撕毀可視為反悔,如果已有簽名,法院仍可按協議製作調
解書,或者直接判決,法院無權對當事人進行威脅或者拘留,罰款;
2.如果你父親能證明這調解協議是受到上述威脅簽訂的,可以由上級法院申請再
審,要求撤銷該調解書;
3.法律中似乎沒有侮辱法院裁判書的罪名,而且撕毀這種情況也不屬於偽證,
最多也只是拘留,但無罰款依據;
4.作為一個成年人,在簽訂任何協議時有審查的權利和義務,而不能以看錯或看漏
而反悔或主張協議無效;如果自己確實看不懂,可請專業人員幫忙審核;
5.建議再去的時候做好錄音準備,確保能有效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補充某律師觀點:
刑事才是調解書收到才生效;民事則調解協議簽名即生效;
⑵ 派出所治安案件調解協議書是法院判決主要證據嗎
是的
從11月1日起,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公民將不得隨意撕毀、拒不履行雙方自願協商達成的調解協議,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的。與此同時,司法部也頒布了《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進一步明確了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設置、組成和運行機制,調解民間糾紛的范圍,方式和分工,程序和要求,以及人民調解協議的訂立和履行。這兩部法規都將於11月1日起施行。
調解協議以誠為本 上法庭將被作為證據 根據相關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 法律界人士說,對調解協議法律地位的確認意味著人民調解協議在法庭上將被作為一種證據對待。過去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後,如一方當事人反悔,按照民事法的規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在這個過程中,調解協議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而今後,調解協議一旦達成,如果反悔不履行,你也可以向法院起訴,但調解協議這時就變成一個證據,法院受理後審查你這個協議是否有效,只要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也不存在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情況的,人民法院就以此作為解決當事人糾紛的依據,以裁判的形式維護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要求你履行。因此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應以誠信為本遵照履行,隨意反悔將行不通。法學家們認為,調解協議的「橡皮圖章」變硬了,這表明法律對於誠信行為的保護力度加強了。
⑶ 在派出所調解簽好字後覺得不合理當場把調解書撕毀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一般情況下,調解協議經當事人簽字並履行完畢的,不能撤銷。即使公安機關存在辦理案件超期等瑕疵,可確認公安機關違法,但不影響調解的效力。如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受欺騙達成協議的,調解無效,但你要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確有欺騙行為發生,且該欺騙行為造成當事人對調解產生重大誤解。所以對於調節好,簽字好,感覺不合理的時候,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撤回,該調解協議書宣布無效是可以的,另外如果當場撕毀的話,我覺得要相關的法律責任。
⑷ 法院調解的時候,是不是不怎麼看證據
法院調解,就是讓大家坐下來談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這樣過程需要各方都要做出部分讓步,一般是不看重什麼證據的。
⑸ 在矛盾糾紛調解過程中調解人撕毀直接證據是否涉嫌違法
(一)進一步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路根據我縣社會矛盾糾紛形勢發展的要求,當前,要在鞏固鎮、村(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積極穩妥的發展行業性、區域性的人民調解組織,加強行政交界地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建設,並根據需要,在集中貿易區、流動人口聚居區建立人民調解組織,逐步消除調解組織空白點,把人民調解工作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使各種民間糾紛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二)不斷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規定條件選任人民調解員,積極吸收符合條件的離退休法官、檢察官、警官、法律工作者等志願者參加,逐步優化隊伍結構;2、定期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法律意識、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思想作風過硬、工作業務熟練、具有吃苦精神的、適應我縣新形勢發展需要的人民調解員隊伍。(三)轉變人民調解的工作渠道1、推動「單一調解」向「調訴銜接」的轉變。一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的出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實施,明確了人民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為實現人民調解制度與訴訟制度的銜接提供了法定的依據,也為促進當事人自覺履行調解協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託具有相關法律知識和工作經驗的組織或者個人對案件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確認。2、實現「重調輕防」向「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轉變人民調解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服務。必須掌握主動,堅持調防結合的原則,重點在防字上下功夫。一是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人民調解的認識。充分利用人民調解宣傳日活動,通過開辟人民調解工作宣傳專欄、舉法律知識問答、以案說法等形式大力宣傳人民調解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正確引導糾紛當事人主動尋求人民調解的幫助。堅持在調解糾紛過程中深入開展法制宣傳和道德教育,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直接面對普法對象的優勢,加強對群眾的法律知識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讓群眾知法、懂法、用法,提高群眾面對糾紛的理性程度,考慮成本、效益等因素,使人民調解獲得信賴並深入人心。二是建立矛盾糾紛的預防和排查機制,並督查落實到位。建立因人預防、因地預防、因事預防、因時預防等預防機制。建立矛盾糾紛的排查制度,確保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排查重點以征地拆遷補償、勞資關系、宅基地、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糾紛為主。排查形式上堅持定期排查與集中排查相結合。三是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解工作必須要化被動為主動,要經常對轄區單位和村(居)民進行走訪,全身心投入到群眾中去,了解社情民意,及時發現糾紛苗頭,真正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調處」,把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3、確保「單獨調解」向「聯合調解」的轉變在當前民間主要矛盾糾紛發生新變化,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的新形勢下,開展調解工作必須運用綜合手段,多方協調才能達到更好效果。一是健全人民內部矛盾調處公室牽頭、各部門參與的協調配合機制。隨著環境糾紛、醫療糾紛、產品質量糾紛等特殊糾紛的增加,專門性的行政處理、行政調解機制愈發顯得重要,因此其它職能部門要積極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處。二是積極推行「訴調對接」和「公調對接」工作機制。4、促進「以德調解」為主向「依法調解」為主的轉變隨著普法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素質的不斷提高,在矛盾糾紛調解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通過法律解決的意識增強,調解時仍然依靠個人威望和傳統道德規范解決已經行不通,當事人很難接受,就會影響到調解的法律威信和工作效果。因此這對調解工作人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調解員要努力提高自身法律素質。人民調解員要通過自學、參加培訓等途徑,一方面要掌握的法律知識,重點學習民間糾紛涉及較多的《民法通則》、《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物權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等,提高依法事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學習調解的技巧和方法。要通過工作實踐、經驗交流等不斷改變調解方法,創新調解工作的技巧。二是司法所定期開展調解業務培訓。可以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或經驗豐富的調解工作者對調解員進行業務輔導,重點講解法律基礎知識,剖析常見糾紛案例,組織調解員參加民事案件審理的旁聽,全面提高調解員的法律知識水平和調解技巧。三是調解過程要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在調解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人民調解法》的規定,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進行調解,使人民調解工作從內容到形式,從過程到結果都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調解協議書的製作堅持按照法律規定,確定協議內容,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的調解協議有效條件,製作規范的調解協議書,確保它的法律效力。
⑹ 民事訴訟當庭調解後,有新的證據,當事人可以申請撒消調解嗎
你好,如果你們雙方都已經在調解書上簽字,那麼是無法申請撤銷調解的,況且調解也不是兒戲,不是說撤銷就撤銷的。既然同意調解,整個案件就算是結案了。如果有新的證據,那麼可以重新進行民事訴訟,重新進行民事訴訟之後,法院會重新受理,就相當於程序要重新啟動。如果新的證據不是關鍵性證據,法院不一定會再次受理,所以你要確保這個新的證據是真實的,關鍵性證據才行。
⑺ 合同書被撕毀但我有手機拍照作證可以嗎,合同是被村裡調解人撕毀的,但是我懷疑沒撕毀,這官司好打嗎
照片可以作為證據,但有的時候,是必須要出示原件的,畢竟這是合同,還是建議您去找個律師事務所,找個專業的律師咨詢一下比較穩妥
⑻ 在民事糾紛處理過程中當事人講證據撕毀應付什麼責任
撕毀證據那他就要承擔過錯,他就是承擔責任的一方,民事糾紛處理判決時他也是敗訴的一方,
⑼ 調解協議被對方撕毀,但拍了照片,有用嗎
照片不能代表原件,如果對方就不承認,這份協議就無效
⑽ 韓廠長調解遺囑糾紛時撕毀逝者真跡遺囑,這一行為是否得當
這行為很不得當,是一種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