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大連十大優秀法官

大連十大優秀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5-17 09:14:53

❶ 大連海事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都是誰

大連海事法院審判委員會
黨組書記、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
黨組版副書記、副院長、審判委員權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
海事審判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研究室主任、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❷ 譚彥的相關介紹

在賈麗娜的書櫃里,《中國共產黨章程》是她特別珍視的,打開這本章程,在扉頁上是譚彥寫給妻子的贈言:「熱愛黨,忠於黨,與麗娜共勉。」
1996年6月7日,新華社記者的報道《法官譚彥身患絕症七年堅持秉公執法為民辦案》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上發表。次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就作了重要批示,建議認真總結宣傳譚彥同志的先進事跡,樹立人民法官的高大形象,倡導秉公執法、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對黨的忠實信仰和感恩情懷,成為譚彥與病魔抗爭的精神支柱。還在崗位上時,他就多次表示:「我的生命是黨給的,活著就要為黨工作。」離開崗位後,他更有一種強烈的心願:一定要努力康復,回到崗位上,報答黨的恩情。
2004年11月21日,譚彥燃燒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熄滅,由於氣管被切開幾個月來都發不出聲音。他讓守候身旁的賈麗娜拿來寫字板,乾瘦無力的手顫抖著,豆大的汗珠刷刷地滾落,每一個字都拼盡心力:「感謝黨和人民的培養和關懷,下輩子我也要跟黨走……」幾個小時後,他醒來寫道:「作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執法是生命之魂,枉法裁判是天大的恥辱!」經過又一次昏迷後,譚彥再次提起筆來: 「我此生有三大遺憾:一是為黨作的貢獻太少;二是給親人的關心太少;三是沒有讀完研究生。」11月25日,去世前三天,眼望妻兒,譚彥滿含深情地寫道:「感謝中央首長和各級黨政領導,是黨和組織給了我多次生命。」
「我是一名普通法官,只是做了一點應該做的工作,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多榮譽,心中時常不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將青春年華獻給黨的事業,只嘆身患重病,壯志難酬……」這就是譚彥的遺言,這就是「鐵法官」的心聲。44年的人生固然短暫,但譚彥卻用自己的高風亮節譜寫了一曲不朽的生命贊歌,它是如此的絢爛,如此的靜美,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 雖身患重病,卻仍然以自己鋼鐵般的意志與疾病作斗爭,頑強地工作著……譚彥生前系大連開發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法院模範、十大中國傑出青年衛士等榮譽稱號。
譚彥的妻子賈麗娜日前回憶說,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譚彥依然忘不了他所熱愛的法官事業。在病重期間,他用顫抖的手寫道:「作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執法是生命之魂,枉法裁判是天大的恥辱……我是一名普通黨員、普通法官,只是做了一點應該做的工作,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多榮譽,心中時常不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將青春年華獻給黨的偉大事業,只嘆身患重病,壯志難酬……」
譚彥1960年出生在吉林省集安縣(現集安市)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從小學到中學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幹部和學雷鋒先進分子,1981年譚彥考入吉林大學法律系。從那時起,當一名人民的好法官成了他最大的理想。
1985年7月大學畢業後,譚彥主動放棄市區優裕的生活環境,志願到剛剛起步、條件比較艱苦的大連開發區工作。1989年,因工作過度勞累而身患重病,面對醫生「必須長期全休治療,否則最多能活5年」的忠告,他義無反顧,以驚人的毅力與生命爭奪時間,用更加忘我的工作來實踐自己「活著就要工作,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的誓言。
1990年3月16日,譚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願中鄭重地寫道:「我是一名司法工作者,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依法辦事,剛直不阿,做一名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的司法戰士!」
1993年和1994年,他的病情再度加重,但是在這兩年間他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疾病折磨,審結案件105件,高出全院法官平均結案數的49%,而且無一發回改判。
譚彥具有堅強的黨性,無論是面對創業時的艱辛,還是身處繁華環境,都能經受住考驗,做到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秉公執法,被譽為「鐵」法官。1996年7月,新華社播發長篇通訊《鋼鐵之軀托起神聖的天平——記秉公執法、無私奉獻的「鐵」法官譚彥》,全面介紹了譚彥的先進事跡,譚彥成為全國政法戰線學習的楷模。
2004年11月28日10時45分,在與病魔頑強地抗爭了十幾年後,年僅44歲的譚彥帶著對親人的無限眷戀,對審判事業的無限熱愛,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盡管譚彥去世已經7年,但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同事們沒有忘記他,在大連開發區人民法院榮譽室的醒目位置,鑲嵌著有關譚彥的多幅照片,譚彥成為法官們學習的楷模。

❸ 大連黑老大「虎豹」覆滅記:被判死刑後,女獄警主動做其情人,結果怎樣

正所謂「人在恐慌中,無非是為了兩枚銀幣。」但碰巧那兩塊銀幣壓在了人們的肩膀上。

原來追求名利並沒有什麼錯,畢竟每個人都想過好生活。但有些人的胃口貪得無厭,成了金錢的奴隸。

這些人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他們會為了錢不擇手段,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這幅畫

大連的「虎豹」事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黑老大鄒先偉因背上多具屍體被謀殺,兩次被判處死刑。第一次入獄後,卻在獄中過著幸福的生活。

在監獄期間,鄒Xianwei很「瀟灑」監獄,甚至女性監獄看守它的愛人是活躍的,並且可以進入監獄,繼續從事犯罪活動,以便再次謀殺,第二次被判處死刑,它可以被描述為極其荒謬的。

鄒先偉為什麼這么傲慢?誰在「保護」他?

大連黑老闆「虎寶」

鄒先偉,1963年生於遼寧省大連市。因為他比同齡人更高更壯,鄒先偉也習慣了努力解決問題。

16歲時,他因刺傷他人被判兩年勞役。出獄後,鄒先偉不想工作,還想著打架,整天到處流浪。

20歲時,鄒市明因猥褻女性被捕。他因流氓罪被判處兩年徒刑。

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兩次坐了四年牢。在他獲釋後,鄒先偉終於「覺悟」了,他覺得小事,要做大事。

最後,經過一番調查,鄒先偉在大連經濟開發區開了一家舞廳。20世紀90年代,舞廳很時髦,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舞廳開業後,鄒先偉帶來了可觀的利潤。當然,這樣一塊肥肉,很多人都很貪吃,幾乎每天都有搗亂的人,希望分得一份羹。

鄒先偉是一個小戰主,怎麼能把這些嚇著了,他選擇了積極努力而已。為了在舞廳站穩腳跟,鄒先偉召集了一大批小弟,充當打手。

憑借良好的實力,鄒先偉的業務不斷增長,不到10年,已價值數千萬。

隨著時間的推移,鄒先偉帶領著弟弟們,慢慢發展成黑社會。在其鼎盛時期,它指揮著大約100名暴徒。

鄒先偉成名後,人們叫他「虎豹」。

監獄本來是改造犯人的地方,但結果讓鄒先偉如此「瀟灑」,多麼可笑。

正所謂「君子愛錢,取有道」。特別是關鍵位置的人,不能改變原來的想法。因為他們每收集一分錢,就會有無數的受害者。

❹ 譚彥的基本介紹

譚彥是大連開發區人民法院一名青年法官。從1985年大連開發區人民法院籌辦伊始,他在開發區工作和生活了近20個春秋,也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這片土地。1980處8月,風華正茂的青年譚彥懷著「考一所能當『法官』大學」的兒時夢想,以全校第二名高考成績考入吉林大學法律系,走出實現自己夢想的第一步。大學畢業後,他先是被分配在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經濟庭。
後因開發區法院籌備急需要人,他又被改派到剛成立不久的開發區法院籌備組。面對艱苦的創業環境和沉重的創建工作壓力,這位從吉林省集安市大山走出來的兒子,義無反顧地投身火熱的創業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歷風雨,在摔打磨練中增長自己才幹。
創業初期,工作與生活環境都很艱苦,住在簡易房,外出辦公全靠步行,但譚彥並沒有被嚇倒,交給他的各項工作都做得很出色。在老同志眼中,他是一顆好苗子,與大家朝夕相處,他又是一位好同事。
法官的職責是公平辦案,以自己模範言行維護社會安寧和法律尊嚴。譚彥時刻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在審理案件中,始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不為錢物所動,不被人情左右,不向恐嚇低頭,只認清一個公理,法律面前不容有私情。
他以不能讓頭頂國徽減色、肩上天平失衡的無私無畏,向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答卷,被人民群眾譽為「鐵」法官。他先後曾被區、市、省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傑出法官」、「特等勞動模範」。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組織部分別授予他「全國法官模範」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並光榮地被選為黨的十五大代表。
1989年,他被診斷患有纖細空洞性肺結核。面對醫生「必須長期全休治療,否則最多能活5年」的忠告,他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進行抗爭,用更加忘我的工作實踐自己「活著就要工作,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的誓言。在1993—1994年,正是在他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他審理案件108件,高出全院人均審案件數44%,結案105件,高出人均結案50%,兩項工作指標都名列全院第一,而且無一發回改判。
這一系列數字背後,飽含著一位備受病痛折磨的人付出多麼驚人的毅力和代價!他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壓著美國作家查克·倫敦的一段名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漸漸燒盡自己。但當一個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個新的火苗。他深深懂得這句話的寓意,時刻警醒自己的生命要為人民而燃燒,而自己又是這片新開墾土地的新生兒,應以更寬廣的雙臂擎起照亮未來的火苗。
譚彥從1989年被診斷身患重病到他去世整整15年。很多被胡錦濤總書記稱為「無不為之動容」的感人故事,也大多是發生在這15年中。甚至在他被自己同事帶「強制性」送到醫院,醫生看了他的胸透片後,竟不相信這個人還活著。可醫生哪裡知道,從法院來時他還開了一天大庭。 1985年,他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經濟技術開發區審判庭。
由於工作過度勞累,1988年後譚彥重病纏身,醫生診斷為「慢性纖細空洞性結核」。
1994年6月,他連續高燒5天不退,還堅持4次開庭,庭審完後才去醫院治療,醫生診後都不想信他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堅持正常工作。
1993年和1994年,開發區法院法官人均審判案件74.8件,譚彥審理了108件;人均結案70.4件,譚彥為105件。
1997年,他又被評為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11月,譚彥因病逝世,年僅44歲 由於他與病魔頑強抗爭,勤奮工作,無私奉獻,業績突出,多次被評為開發區、市中級法院、省高級法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還榮立三等功一次,他所在的民事庭、刑事庭也多次被法院、政法系統、開發區管委會評為先進集體。
譚彥為政清廉,愛崗敬業,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他仍然執法如山,認真辦案。譚彥被群眾譽為「鐵法官」,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法院模範」等光榮稱號。
他先後被評為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共產黨員,大連市優秀共產黨員、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遼寧省十大傑出青年、中國首屆十大青年衛士等;還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❺ 大連海事大學韓翠娟

交流學院的幾個專業都不錯,尤其是從就業層面考慮的話。交通運輸的幾個方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都不錯的,其實以前我們海商法也是老管理學院的一部分,當時的管理四大王牌專業「多國部隊、海外兵團」,多式聯運、國際航運管理、海商法(又叫國際海事)、外貿運輸,海商法去了法學院,其他三個專業就演變成了現在的交通運輸、物流幾個專業,後來海事管理從航海學院並入交流。
海事管理最大的優勢在於,畢業後很容易去海事局,而且海事局就是專門要這個專業的,每年都保有大量的名額,其他專業的同學搶不走的,呵呵。
不過要是不去海事局,交流的其他幾個專業就比海管優勢大了,船公司、船代、貨代等等都是不錯的去向。
接下來談談我們海事的法學,尤其是海商法。現在海事大學法學院本科設置一個法學專業(大家都以為是倆專業呢),分為兩個方向,海商法和國際經濟法,兩個專業的錄取分數都很高,尤其是海商法,分數線為海大各專業之最,而且基本上每年海大錄取最高分都在海商法,我上本科的時候,我們同學好幾個都是他們自己所在縣市的高考狀元,98級有位師兄是遼寧省高考狀元。研究生,海大法學院現在具有一級法學碩士點,可以自主設置任何一個法學專業進行碩士招生,現在包括:國際法學(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海商海事——就是海商法)、民商法學(中國民法、比較商法兩個方向)、環境資源與保護法學、刑法學……(還有些新設立的方向我就不是特別了解了)。博士,海大具有國際法學博士點(包括多個方向),是國內最早批准設立的國際法學博士點之一,也是國內第一個海商法博士點,去年申請民商法博士點沒批下來,不過應該下一批能批下來,隨著海大人才引進和學科建設,最終海大將會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現在,海大法學院的博導包括:司玉琢老師,我們的老校長,海商法泰斗,帶的是海商法方向的博士;傅庭中老師,原海大法學院院長,現清華法學院副院長,帶的也是海商法方向;沈四寶老師,原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帶的是國際經濟法方向;黃進老師,武漢大學副校長,帶的是國際私法方向;屈廣清老師,原海大法學院院長,現南方某高校副校長,帶的是國際私法方向;胡正良老師,海商法方向,在咱們海大帶博士,在上海帶碩士;翟雲嶺老師、李志文老師,現在都是海大法學院副院長;韓立新老師,海商法系主任;關正義法官,大連海事法院副院長……(這些是博導,碩導也有好多牛人,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幾個庭長)
再來說說海大法學院的就業,應該說,國內法學專業就業情況最近幾年普遍不好,人大、政法等大學的法學專業畢業生工作都不怎麼好找,而我們海大法學的學生,畢竟還算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圍繞「海」字,依託航運業,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我們同學,尤其是海商法的,大部分都從事了航運相關工作,船公司、船代、貨代都不少;國際經濟法的同學有不少在銀行工作的,我一個同學宿舍四個人,三個在銀行的;從事法律行業的不是很多,法官、檢察官、律師都有(研究生畢業從事法律行業的比例比本科高一些),海大司法考試通過率也很高,大連一年通過一二百人中,有將近一半是海大法學的學生;還有很多同學出國了,我們同學有二三十個出國的,出國不難申請,海大的招牌在那邊還是比較吃得開的。
再說說海上專業,海事大學之所以稱為「海事」大學,必然離不開海上專業的支撐,包括兩個專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輪機管理方向),這兩個專業海大在國內都是響當當的老大,在全球排名也是必然的名列前茅,海大的百年歷史就是起源於這兩個專業,這兩個專業的人才也是我國航運界的最大人才支撐,我們學校的知名校友大多數畢業於此二專業,有共和國的部長、副部長等等。畢業後待遇那是沒的說,我有朋友在東方海外工作,他們的三副(航海專業畢業實習完後即可任職)的月薪是1800刀,比一般的陸上專業收入高得多得多了

❻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領導名單

請給我一分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領導名單,最好是連庭長都有的。月越具體越好。全一點我只要職務和名單職務具體點

❼ 大連市中級法院幹部名單大連市中級法院網

首席大法官來:王勝俊源,男,漢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年9月參加工作,合肥師范學院歷史系畢業,大學學歷。 現任中共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

一級大法官:沈德詠,男,1954年2月出生,漢族,江西九江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二級大法官:張軍,男,1956年10月出生,漢族,山東博興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萬鄂湘,男,1956年5月出生,漢族,湖北公安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



(7)大連十大優秀法官擴展閱讀:

大連市中級法院工作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❽ 譚彥現在怎麼樣了

譚彥最後的歲月

老鐵,人民的兵,執法的一架天平;

老鐵,堅強的人,我們的一盞明燈;

為了社會的安定,為了司法的公正,

你無私奉獻,燃燒著生命,

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老鐵,拓荒的牛,鐵骨錚錚;

老鐵,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對人民滿懷深情,對黨一片赤誠,

你無私奉獻,燃燒著生命,

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老鐵之歌》

2004年11月28日,上午10時45分,北京結核病醫院。在與病魔進行了十幾年的搏鬥之後,在親人和同事悲痛的呼喚聲中,一顆頑強的心臟結束了最後的跳動。帶著對生命的眷戀,帶著對親人、同事和朋友的愛戀,帶著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和感激,譚彥永遠地告別人世,告別他至死不渝的審判事業。

對他的離去,醫生、親人、同事和朋友都早有心理准備,但當死神降臨的那一刻,人們還是不願他就此永別。大汗淋漓的醫護人員第8次啟動心臟起搏器,希望能再次為他驅走死神。但這一次,譚彥真的一去不復返了。所有當班的醫護人員都圍過來,默默地為他擦洗身體,換上干凈的衣服。她們早已見慣了死亡,此刻還是忍不住熱淚。多年來,這位病人身上強大的人格力量感染著她們。一位年輕的護士湊近他耳旁說:「譚彥,您走好。譚彥,我們永遠忘不了您!」

一個普通法官的病逝,卻牽動千千萬萬個人。八寶山殯儀館里,人們為這位普通法官舉行了庄嚴的遺體告別儀式。當他的骨灰運送到遼寧省大連市後,無數素不相識的人到車站迎接,幾十輛汽車一起跟隨著,緩緩護送他的靈柩,許多出租司機免費搭載送別的人。網路上,一個個帖子表達人們心底的敬意和哀悼:「好法官自然受到人民的愛戴!」「譚彥,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裡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天堂里還有法槌敲響嗎?」「譚彥,您一路走好�」

有的人死了,他卻依然活著。44歲的人生過於短暫,卻給這個世界寫下一首不朽的贊歌,歌唱高尚無私的品格,歌唱正直善良的人性。44歲的人生過於短暫,卻給這個時代矗起一座燦爛的豐碑,留下一道永恆的光芒。

1996年之後,譚彥因病不得不離開審判崗位,但卻沒有淡離人們的視線。許多讀者都想了解譚彥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的一切。懷著悲哀和崇敬的心情,我們走訪他的親人和戰友,收集他留下的筆跡。點點滴滴看似平凡的小事,卻展現出一個高大的身影: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他依然保持著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操,依然牽掛著神聖的審判事業。他頑強地與病魔抗爭,渴望回報黨和人民的關愛。鐵法官的堅強意志和高尚人格在最後的歲月里依然熠熠生輝。

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對黨的忠實信仰和感恩情懷成為他與病魔抗爭的精神動力。真誠善良的心靈流露於一言一行,都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高尚的品德和光輝的人性。

(一)

2004年11月21日,譚彥燃燒的生命只剩最後的余火,隨時都將熄滅。醫護人員奮力搶救,使他再一次從昏迷中蘇醒過來。與病魔奮戰了十幾個年頭之後,此刻他聽到死神重重的敲門聲。他有太多的心裡話要說,但氣管已被切開,幾個月來都發不出聲音。他讓守候在身旁的愛人拿來寫字板,乾瘦無力的手顫抖著,提起筆來似有千斤,豆大的汗珠刷刷地滾落,每一個字都拼盡心力:「我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普通的基層法官,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一點工作,黨和人民卻給了我許多的榮譽,心裡時常不安。感謝黨和人民的培養和關懷,下輩子我也要跟黨走。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將大好年華獻給黨的偉大事業,只嘆身患重病,壯志難酬……」寫到這兒,他渾身大汗淋漓,又昏迷過去了。

幾個小時後,他一醒來,又堅強地提起筆。心痛的妻子勸他不要寫了,但他執意要寫:「作為法官,清廉如水是立身之本,秉公執法是生命之魂,枉法裁判是天大的恥辱!」經過又一次昏迷之後,譚彥又提起筆來: 「我此生有三大遺憾:一是為黨做的貢獻太少;二是給親人的關心太少;三是沒有讀完研究生。」

11月25日,去世前三天。看著心力交瘁的妻子和淚水漣漣的兒子,譚彥滿含深情地寫道:「感謝中央首長和各級黨政領導,感謝肖揚院長和各位法院領導。是黨和組織給了我多次生命。」

臨終之前,譚彥讓愛人找來《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分別在扉頁上寫下贈言,送給作為共產黨員的妻子和共青團員的兒子。他給妻子的贈言是:「熱愛黨,忠於黨,與麗娜共勉。」

人之將死,其言也真。熟悉譚彥的人知道,他拼盡心力寫下的這些話,正是他的肺腑之言。多年來,對黨的忠實信仰和感恩情懷,成為他與病魔抗爭的精神支柱。還在崗位上時,他就多次表示:「我的生命是黨給的,活著就要為黨工作。」離開崗位後,他更有一種強烈的心願:一定要努力康復,才能回到崗位上,才能報答黨的恩情。

(二)

1996年7月,中央各主要媒體集中宣傳譚彥的事跡,「鐵法官」的故事感動了成千上萬善良的人們。譚彥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法院模範、全國十傑青年衛士。面對榮譽,譚彥沒有居功自傲,而是為不能在崗位上回報黨和人民的關懷而愧疚不已。他在日記中寫道:「多年來所做的一切,並沒有想得到什麼宣傳和回報,只是想過得充實一點,在有生之年為黨和人民多做一些工作。黨培養我這么多年,如今卻因為身患重病而無以回報,心裡非常不安和愧疚。」「面對這么多榮譽,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驕傲自滿,要有一顆平常心。我所做的都是一名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應該做的,與焦裕祿、孔繁森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一定要加倍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獲得許多榮譽以後,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更加低調做人。曾有記者采訪他,問他為什麼要這么做?他只是說:「咱是老百姓的孩子,就應該做對得起老百姓的事。」他多次受到中央和有關領導的接見,但他家的牆上,沒有掛任何與領導的合影。

1997年,譚彥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五大代表,滿懷激情和喜悅出席了盛會。他克服病痛,一邊加大葯量,一邊堅持參加會議。每當工作人員勸他休息時,譚彥總是擺擺手:「我很好,我能堅持。」他認真地聽取會議報告,積極參加小組討論和各種會議活動。每天晚上,疲勞不堪的他又堅持寫日記和心得。大會開幕那天晚上,他寫下長達2000多字的筆記,抒發內心的激動和感想。

1996年下半年,組織上為他安排了良好的醫療條件,要求他安心養病。對此,譚彥深感不安。他總是盡可能不給單位和組織上增加麻煩。在臨終的最後時刻,已經說不出話的譚彥,一次又一次在寫字板上囑咐家人:不要給單位添麻煩。不要老打電話打擾李院長(大連開發區法院院長李辰章)。車放回去,不然費用太高(譚彥病危期間,法院派一輛車守候在醫院)。老家的人來,費用我們自己出(譚彥病危時,其老家親屬來北京看望)。買菜不要買高檔的,普通的就行(譚彥最後幾個月,只能喝蔬菜汁和水果汁)。買東西一定要自己花錢,不要花公家的錢。

直到臨終的最後時刻,他都記住: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普通的人民法官,只能給黨做出奉獻,而不能有任何奢求。法院為他准備後事,打算把他安葬在環境優美的大連名人園。彌留的譚彥得知後,堅決囑托妻子賈麗娜:「那裡費用太貴,千萬不要。已經讓國家花了許多錢了。咱是老百姓的孩子,不算名人。」賈麗娜遵從他的遺願,為他選了個普通的墓地。她說,譚彥就喜歡跟普通百姓在一起,讓譚彥長眠在這里,他會更踏實和安心的。

(三)

無私奉獻是譚彥精神中最感人的一面。在病床上的歲月里,譚彥最大的渴望依然是盡己所能回報社會。

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的洪災,譚彥時刻關注著災情。他不顧天氣炎熱,親自到開發區管委會大樓,捐上了寄託著一片深情的2000元錢;1996年12月,大連開發區一家企業懷著敬意向他捐獻了2萬元錢,希望他用這筆錢買點營養品。正在北京住院的譚彥得知後,當即打電話給妻子,語重心長地囑托:「公司的心意我領了,但這筆錢還是轉贈給開發區一中,這筆錢可以給家庭貧困的學生解決一點困難。」大連開發區婦聯代表全區婦女給他捐了1000元,他提筆寫信感謝:「請用這一千元為少年宮的孩子們買些書刊,讓開發區的孩子們獲得更多更新的知識。」1998年他當選為大連市十大名人,當場就把1萬元獎金捐給普蘭店市的一所希望小學。

小周超是大連市春德小學的學生,父親去世,母親一人拉扯三個年幼的孩子。1998年秋天,譚彥得知小周超的境況後,決定與他結成助學對子,一下子為他交齊了6年的學習費用。他不顧病體,帶著一大堆學慣用品,在愛人的攙扶下到小周超家裡慰問。他撫摸著小周超的頭說:「你母親很不容易。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只要我還活著,一定會盡力供你讀書。」這些年來,他一直關注著小周超的成長。直到臨終之前,他還囑咐愛人賈麗娜回大連後馬上去看看小周超。

(四)

譚彥在同學、同事和朋友中人緣一直很好,這是因為他的正直、高尚,也是因為他的無私、善良。他心裡裝滿濃濃的愛:愛黨、愛法院、愛家人、愛同事、愛朋友,愛每一個人。譚彥去世後,許多與他有過接觸的人回想他的為人,忍不住愴然淚下:「譚彥真的是個好人!」他性格內向,並不輕易表白自我,但心裡始終裝著別人,對關心幫助過他的人更是充滿著感激。人們從許多細節里,都能看到他那顆透明的心。

2003年底,病危的譚彥被切開氣管,說不出話來。但他很快學會用手機發信息,時常通過信息答謝同事和朋友的關心。他念念不忘那些曾經關心他幫助他的人。中組部的吳紅同志為譚彥的精神和為人所感動,一直像關心弟弟一樣關心著他的病情。在臨終前三天,譚彥還一直念著吳紅,他在寫字板上深情地寫道:「吳紅大姐,您外出還想著我,給我買葯,關心我的病情,經常給我打電話。真的謝謝!」最高法院辦公廳的周德偉同志受最高法院領導委託,負責與譚彥的聯絡,經常去看望他。譚彥一直對他充滿感激,臨終之前他三次寫到周德偉的名字,稱之為恩人。

譚彥臨終之前,許多領導、同事、朋友、親人都到醫院看望。看見他們,譚彥總是非常高興、激動。11月28日上午,他臨終前一個小時,看到前來探望的同事夏明宇,幾個月都說不出話來的譚彥突然喊出聲來:「明宇!」然後眼睛睜得大大的,非常激動。——他多希望這些愛他的人能永遠守在他身邊!但每次他都示意:病房裡空氣不好,不要呆太久。大連開發區法院派司機在醫院守候,他在寫字板上告訴妻子:「師傅家裡有老人小孩,讓他早點回去。」11月19日,臨終前9天,他從《參考消息》上看到一篇題為《牛蛙皮治青光眼》的文章,想起退休的老同事李永春的兒子患青光眼失明多年,特地把文章剪下來讓賈麗娜轉交給老李。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譚彥對始終守護自己的家人充滿愛和歉疚。賈麗娜從20多歲起守著病中的愛人,整整17年。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對譚彥深深的愛情,是因為他強大的人格力量。她說,譚彥總是那麼坦盪、那麼善良。譚彥在生活上不能盡丈夫的職責,但在精神上卻成了賈麗娜的支柱。生命之火即將熄滅,夫妻倆的愛情卻纏綿得如同初戀,讓許多目睹者潸然淚下。在臨終前的字條上,他一再表達對愛人的感激和關心。看賈麗娜臉色不好,他寫道:「你不要太累了。」賈麗娜難過了,他勸慰:「我一定會渡過難關。」

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譚彥依然牽掛著他熱愛的審判事業,依然刻苦學習審判業務。他的心依然隨著人民法院的改革和發展而脈動。

(一)

同學們說起譚彥,都說他天生就是做法官的好材料:人品高尚、心地善良、勤奮敬業、樂於奉獻、甘於寂寞。從大學時代起,他就立下此生的志向:做一個鐵骨錚錚的好法官。同事們都能感到他身上那種獻身事業的勁頭。在媒體宣傳他之前,他在院里就有「老鐵」的雅號,這是因為他的鐵面無私和鋼鐵意志。同事們還給他譜了首《老鐵之歌》。

譚彥去世的時候,沒有合上雙眼。他的親人和同事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他心願未了:他多麼渴望身著庄嚴的法官袍,重返神聖的審判台,多麼希望為人民法院再立新功。他總覺得自己以前的貢獻還太少,只有繼續奉獻才能回報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和無限關懷。

1996年5月,譚彥的病情又一次發作,咳嗽、氣喘,持續高燒十幾天。6月5日,大連開發區法院院長張曉明為了讓他安心治療,命令撤掉他的辦公桌,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安心治療,不要老想著工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譚彥才離開了無比熱愛的審判崗位。

1998年初,經過一年多的專心治療,譚彥的病情明顯好轉。他非常興奮,覺得終於可以回到崗位了。從醫院出來後,盡管身體還很虛弱,他立即回到法院上班。法院沒有電梯,身體虛弱的他每走一步樓梯都氣喘吁吁。好心的同事們爭著要背他上樓,但倔強的他堅持要自己走。領導考慮到他的身體經不起反復,堅決要求他繼續休養,他只好放棄每天准時上班的念頭,但心卻一直系著審判工作,隔三岔五總要到法院看看。一到審判委員會開會討論案子,他總是盡可能參加。幾年來,病魔一直伴隨著他,因為長期服葯,他又患上雙腎結石。但他只要覺得身體好轉,便向領導要求上班。他實在是太渴望回到審判崗位了。

譚彥再也回不到他魂牽夢縈的審判台了。臨終前他希望妻子和兒子繼承自己的遺志:希望妻子努力工作,做一位秉公執法的好法官;希望兒子好好學習,考上自己的母校吉林大學法學院,以後也做一名無私奉獻的好法官。

(二)

在生命最後的歲月里,譚彥的床頭總是堆放著兩樣東西,一是葯物,一是書籍。他常常讓愛人到書店去買法律書籍。他去世後,記者翻看他家裡的藏書,發現許多書里都有他留下的一道一道記號。

盡管不在審判崗位上,但譚彥每次見到同事,話題總是離不開案子。每個人來看他,他總是問起最近辦些什麼案子,怎麼判的?幾年沒有親自審理案件,他特別擔心自己落伍。他知道幾年來審判工作發展很快,對法官的要求更高了,他急切地想熟悉新的審判方式。同事譚家戎說,每次與他交流審判業務,他總是如飢似渴,兩眼放光。

病中的譚彥一直保持著通過媒體了解國家大事和學習法律知識的習慣。同事們看望他時,常常驚訝於他對時事的了解。《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法制日報》是他每天必讀的報紙。《新聞聯播》、《今日說法》、《法制天地》是他最愛看的電視節目。2002年10月,在《人民法院報》創刊十周年的時候,他寫了題為《高奏時代的強音》的文章表示慶賀:「人民法院報不但是我的摯友,更是我的良師。通過閱讀其中的新聞,我及時地了解人民法院的發展狀況、發展方向。先進法院經驗和模範法官事跡讓我很受感染和激勵。理論版更使我增強法學功底、增長法律知識。副刊上的作品特別是法官們創作的作品,讓我在病榻上身臨其境,或品味,或沉思。」

在ICV(重症監護室)里,譚彥不能看電視了,但他堅持用收音機收聽新聞和法制節目。盡管讀書很吃力,但他還是離不開心愛的書籍。臨終前幾個月,他從收音機里聽到任長霞的事跡,便讓賈麗娜買來《任長霞》一書,認真地閱讀,並在書的扉頁上寫下:「向任長霞學習,忠於事業,公正司法。」記者在幾份黨員學習材料上看到他留下的字跡:「岳父:捎來的材料我已學習了,反復看了幾遍。」

譚彥臨終遺囑中說自己此生有三大遺憾,其中之一是沒有讀完研究生。1998年初,身體好轉的譚彥聽說母校吉林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在大連合辦研究生班,非常高興地報名參加。三年時間里,盡管病魔纏身,他始終堅持讀完所有的課程。因為每次陪讀,賈麗娜也跟著讀完研究生的課程,法律知識大有長進。然而,沒等到寫完畢業論文,譚彥被送進重症監護室。

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譚彥以堅強的意志和超凡的毅力與病魔進行殊死的搏鬥。在病魔面前,鐵法官的英雄本色閃閃發光。

(一)

1989年3月,長期超負荷工作的譚彥,連續高燒十幾天。就在兒子出生的當天,譚彥再也支撐不住了,被同事們送進醫院。診斷結果是「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這是肺結核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幾乎就是不治之症。面對兇狠的病魔,譚彥始終充滿樂觀主義精神,堅強意志始終不垮。

離開崗位之前,他照樣從容鎮定地上班、辦案。1993年7月1日至1995年6月30日,是他病情最嚴重的日子。560個工作日,他出勤竟多達512天。離開崗位之後,他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有條有理,把自己收拾的乾乾凈凈,努力讓家庭里沒有病魔的陰影。他常常坐在輪椅上陪愛人、孩子散步,一家三口有說有笑。他喜歡與岳父下棋,陪老人海闊天空地談論時事。他喜歡看足球,一個精彩的射門會使他像孩子一樣又喊又叫。只要在家裡,他每天都會給兒子輔導功課。身體狀況好的時候,他還會親自下櫥,炒上幾道好菜。頗有喜劇細胞的他,一高興了還會給家人來段小品,兒子最喜歡看他模仿趙本山扮演老大娘。他喜歡聽音樂,臨終前幾個月還讓朋友用MP3下載一些民族音樂,在ICV里,他時常沉浸在這些樂觀向上的旋律里。

譚彥有一雙令人難忘的眼睛:澄澈、明亮、沉靜、執著。透過這雙眼睛,他坦盪、善良的心靈讓人一覽無余。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之後,這雙眼睛更顯得又大又亮。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這雙眼睛始終那麼明亮、堅定、沉著,沒有絕望,沒有哀怨,透著剛強不屈的光芒。直到臨終前一個小時,同事還看到他眼睛閃著亮光。

1996年下半年,組織上把他送進全國最好的結核病醫院,給他提供最好的治療條件。在他的極力配合下,療效顯著。至2003年初,他的痰菌培育檢查結果呈陰性,醫生宣布,他的病已臨床治癒。奇跡果然在他身上發生。2003年底,正在躍躍欲試准備上班的譚彥,因為一次意外,病情急轉直下,被送入重症監護室。

(二)

2003年12月29日深夜,病魔兇狠地撲向譚彥,醫院發出病危通知。單位開始為他准備後事,聞訊的同事、朋友、親人紛紛趕到醫院,想見他最後一面。醫護人員奮力搶救,切開他的氣管以維持他的呼吸。與譚彥同期被送進ICV的病人,都相繼去世了,惟有譚彥堅持了11個月。醫生們驚嘆:從沒見過生命力這么頑強的病人。

在ICV里,譚彥忍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以超凡的毅力,與病魔進行最後的抗爭。切開氣管後,他只能從鼻孔進食。進食的過程就是一種痛苦的折磨,但他知道,只有繼續吸收營養,才能維持生命,便堅持進食。兩個月以後,他的病情有所減輕,居然能從口腔進食了。於是他每天堅持喝蔬菜水果汁,喝小米粥。每次昏迷醒來後,他就主動要求進食。氣管切開後,他一直戴著呼吸機。他知道只有摘掉呼吸機,靠自己呼吸,才有可能好轉起來。於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里,摘掉呼吸機一直成為他努力的目標。

生命已如游絲,但他還是沒有絕望。從昏迷中蘇醒不久,面對前來看望的同事,他寫道:「感謝領導,感謝戰友,工作特忙,千里來看我。無論什麼難關,我永遠是有信心的。」1月17日,同事趙秋實、譚家戎來看望,他百感交集地寫道:「差一點沒有見面的機會了!千瘡百孔,深咳重喘,九死一生,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生活是多麼美好。但人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2月8日,他在紙上與愛人聊天:「咱倆自費旅遊的願望能實現嗎?」3月1日,看著從吉林老家來的親人,他忍不住難過,親人走後他悄悄流淚。之後,他擦去眼淚抄寫兩段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看著他臨終前寫下的只言片語,記者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那以往娟秀的字跡已經變的虛弱、模糊,但其中展現的是鐵法官堅強不屈的意志和對生命、對事業深深的眷戀。

有的人死了,他卻依然活著。

譚彥,您走了,但《老鐵之歌》還在回盪:你無私奉獻,燃燒著生命,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忘不了您純凈、剛毅的眼睛,忘不了您頎長清瘦的身影,忘不了那些催人淚下的故事,忘不了您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您是人民法官的驕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

譚彥,您沒有死。「秉公執法,無私奉獻」的譚彥精神永垂不朽!

❾ 求法官宋魚水的資料

宋魚水,女,1966年出生在蓬萊艾崮山下,那裡是革命老區,當年父母想著軍民魚水情才給她起了這個名字。中共黨員,法律專業碩士。1989年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再入母校中國人民大學讀法律專業在職碩士。本科畢業進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濟庭工作,先後任書記員、審判員、副庭長,現任海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宋魚水獨立辦案11年來,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1200餘件,其中300餘件屬於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被當事人譽為「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 宋魚水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民商事審判規律,創造了一套適合國情最大限度化解糾紛的辦案方法,發表了十多篇對審判實踐有積極意義的學術論文和調研報告,成為審判前沿的優秀帶頭人。她在工作中表現出的良好職業道德和司法水平,受到同行和社會的廣泛稱贊。為此,她先後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兩次,分別被最高法院和全國婦聯授予「十大傑出青年法官」「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和「十行百佳」婦女、「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今年,又被最高法院和北京市政法委分別授予「全國模範法官」「中國法官十傑」和「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標兵」最近獲得「2008中國職場女性榜樣」榮譽稱號,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她是一個很好的人民法官,她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著,她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主要論著: ·北京市海淀法院受理商標案件的情況分析 ·論合夥企業的財產性質 ·試析理工達盛案件的調解方式和方法 ·論無效合同的認定與處理 ·一起勞動者與競業禁止的案例分析 ·試析桂香村調解案 ·關於合同中約定不明的案例分析 ·論我國法官審判的思維模式對判例研究的影響 ·有關先刑後民思想的靈活適用及其意義 ·海淀法院受理商標案件的情況分析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❿ 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民事廳朱曉琳法官和執行二廳張鍵銘法官製造假

"假判決書"和"假強制執行公告",如果情況屬實,確有證據證實,那隻要向當地紀委或檢察機關控告舉報,一抓一個准,又何需在網上發布消息?且沒有實際效果!一點提醒:不要嘩眾取寵,也不要捏造事實,不要以為網上就無人監管。在網上指名道姓指控別人,並非最佳途徑,事實上,我國設計有眾多的控告或舉報渠道,完全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現在這樣做,極有可能涉嫌侵害他人名譽,這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這個天下,沒有什麼法官可以一手遮天,敢膽濫用職權,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一、《刑事訴訟法》109條規定:


1、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2、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3、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二、《刑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第三百九十九條【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者濫用職權,不依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執行職責,或者違法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強制執行措施,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有前三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熱點內容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