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錯案追究辦法

法院錯案追究辦法

發布時間: 2022-05-17 17:04:18

⑴ 最高法院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

法律分析:強化法官的辦案責任意識,最高法出台了《審判人員審判責任追究辦法》,省高院出台了相關實施意見,但措施出台已有十三四年,部分內容因法律法規修訂及執法環境改變,導致相同或者相似的案件性質,有的法院進行了追究,有的法院不予追究;責任主體不明確,相關責任人難以確定。為了強化法官辦案責任意識,提高案件審判質量,提升司法公信力。建立「誰用權,誰就要負責一輩子」的錯案責任追究終身制,促使法官小心謹慎行使手中的司法權,給法官一個「金箍」,促使他們不犯錯誤、少犯錯誤,通過完善的制度,將錯案責任追究制度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減少錯案發生

法律依據:《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

第一條 為強化法官辦案責任意識,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審判、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應嚴格公正司法,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法定程序辦理案件,對所辦案件質量終身負責。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錯案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故意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者因重大過失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件。

第四條 案件是否構成錯案由各級法院審判委員會依照本辦法確認。對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案件,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⑵ 民事判決,判錯法院應負什麼責任

法院判決錯誤不負責任,法律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不受侵犯,特規定給與任何公民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再上訴的權利。所以一審判決雖然有誤只要上訴不會造成惡果,法院也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⑶ 法院出現了冤案錯案怎麼辦

一、法院判決的冤假錯案如何處理

法院判決是屬於冤假錯案的,司法機關是及時進行改正,還受害人一個清白,並且對被害人進行國家賠償,追究判借案件司法人員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第三十一條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後,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一)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的;

(二)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對有前款規定情形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造成冤假錯案的原因

1、非法取證

以刑訊逼供和變相刑訊逼供等方式非法獲取嫌疑人、被告人口供或證人證言,是形成冤假錯案的直接原因,也是與現代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相對抗的一種頑症。這種頑症至今沒有消除。無論是近年來相繼發現的冤假錯案還是仍然在不斷生成的新的冤假錯案,絕大部分都形成於刑訊逼供。遏制刑訊逼供之所以難以奏效,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無計可施,而是決心不強。決心不強的理由無非有兩個:一個是觀念使然,因為有人仍然認為逼出來的口供具有可信性,迷信其效果;另一個則是功利角度上的需要,刑訊逼供可以達到預先設定的目標。

2、權力干預

權力干預司法是司法行政化的體現,也是我國法治環境不完備的突出問題。權力干預司法在我國多年來已經成為一種慣性,人們已經習以為常而且形成了一種怪圈:人人都在反對權力干預,同時又都在尋求權力干預。這種以權力干預對抗權力干預的現象,客觀上則進一步強化了權力干預的作用,加劇了權力干預的惡果。

權利干預的理由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善意的干預,即領導層處於正義感和責任心而對個案做出的指示。這種干預的動機純屬善意,而且實踐中也確實防止和糾正過一些冤假錯案,發生過積極作用,但同樣也有過導致冤假錯案的消極作用。由於干預背離了程序的正當性,缺乏正當程序的權力干預顯然無法保證公正性。

另一種是惡意的干預,即領導層出於個別人的私利或部分人的私利而干預個案。這種干預直接表現為以權力左右司法,形成冤假錯案具有必然性。

⑷ 法官判錯案負什麼責任

法官判錯案件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2、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3、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4、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等等。
最高人民法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法官懲戒委員會,負責從專業角度審查認定法官是否存在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違反審判職責的行為,提出構成故意違反職責、存在重大過失、存在一般過失或者沒有違反職責等審查意見。法官懲戒委員會提出審查意見後,人民法院依照有關規定作出是否予以懲戒的決定,並給予相應處理。
法官懲戒委員會由法官代表、其他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和有關方面代表組成,其中法官代表不少於半數。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懲戒委員會、省級法官懲戒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相關人民法院的內設職能部門承擔。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四十六條 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四)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
(七)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八)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
(十)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法官的處分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⑸ 法官錯案責任追究細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為強化法官辦案責任意識,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公正廉潔司法,而制定的辦法。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應嚴格公正司法,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法定程序辦理案件,對所辦案件質量終身負責。

法律依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強化法官辦案責任意識,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公正廉潔司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審判、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應嚴格公正司法,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法定程序辦理案件,對所辦案件質量終身負責。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錯案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故意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者因重大過失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件。

第四條 案件是否構成錯案由各級法院審判委員會依照本辦法確認。對審判委員會確認為錯案的案件,紀檢監察、組織人事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第五條 全省各級法院設立錯案責任追究工作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院長任組長,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和分管審判管理工作的院領導、紀檢組長和政治部主任任副組長。紀檢監察部門、審判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錯案責任追究工作的日常事務。

第六條 錯案責任追究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實事求是,有錯必究原則;

(二)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原則;

(三)依法審查,依程序確認原則;

(四)責任自負,罰當其過原則;

(五)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⑹ 法院判錯案如何追責

法律分析:1、如果你在一審中就認為法院判錯了,那麼就可以直接上訴,

2、如果到了終審階段那麼也可以申請審判監督程序也就是在重新審理這個案件,

3、如果事實證明法院的確是判錯案,在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中給當事人造成了一定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的侵害和損失,當事人是可以要求國家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⑺ 民事判錯案後如何追責法官

法律分析:如果是你認為判錯了,對一審判決不服,刑事案件在十天內,民事案件在十五天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是對二審判決,即終審判決不服,則不能上訴了。但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向法院申請再審。時效是在二內年。在此,如果法院確實判錯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獲國家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四十六條法官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二)隱瞞、偽造、變造、故意損毀證據、案件材料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審判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

(四)故意違反法律法規辦理案件的;

(五)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

(七)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

(八)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輸送,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九)違反有關規定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

(十)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法官的處分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⑻ 民事案件法院判錯案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民事法官判錯案的應當對當事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條 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員貪贓枉法,有前兩款行為的,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⑼ 民事法官判錯案怎麼辦

法律分析:對一審判決不服,刑事案件在十天內,民事案件在十五天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如果是對二審判決,即終審判決不服,則不能上訴了。但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向法院申請再審。時效是在二年內。在此,如果法院確實判錯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給當事人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的可獲國家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二)貪污受賄;(三)徇私枉法;(四)刑訊逼供;(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⑽ 法院判錯案應該怎麼追責,法院怎麼賠償

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多比較復雜的情況下,法院還是有可能會判錯案的,那麼,如果法院判錯案的話,應該如何賠償?

事實上,根據相關規定,對於法院審理的民事案件,造成錯案應該對受損害的公民進行賠償。說到這里,很多人會有疑問,那就是具體的賠償金額是多少?有何依據?

(3)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4)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5)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所以,當事人如果真的遇到不公平審判的情況,都可以進行投訴或者再審申請的。如果經監察機關調查,證明確有法官違法判案的事實,那麼可以對法官進行紀律處分,嚴重的也可追究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