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警察用槍法院

警察用槍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5-17 18:15:21

A. 公安民警到法院查閱案卷可以佩帶槍支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B. 人民警察佩帶槍支時,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人民警察佩帶槍支時,應當遵守強制佩戴管理的相關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1、攜帶人民警察證、持槍證(執行特定偵查任務的除外);
2、除因執法辦案需要外,不得進入娛樂場所;
3、嚴禁飲酒或者參加非警務活動;
4、發生槍支丟失、被盜搶或者其他事故,應當立即向所屬配槍部門、事發地縣級公安機關報告;
5、省級以上公安機關依法作出的其他規定。
在執行任務時,遇有危及公共安全、本人或者其他公民人身安全和合法財產、公共財產等暴力犯罪行為時,應當根據現場情況和危險程度,及時選擇採取持槍戒備、出槍警示、鳴槍警告、開槍射擊措施,有效預防、制止嚴重暴力犯罪行為,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第五條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機關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擔負案件偵查任務的檢察人員,海關的緝私人員,在依法履行職責時確有必要使用槍支的,可以配備公務用槍。
國家重要的軍工、金融、倉儲、科研等單位的專職守護、押運人員在執行守護、押運任務時確有必要使用槍支的,可以配備公務用槍。
配備公務用槍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按照嚴格控制的原則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第七條 配備公務用槍,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審批。
配備公務用槍時,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發給公務用槍持槍證件。第二十三條 配備、配置槍支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妥善保管槍支,確保槍支安全。
配備、配置槍支的單位,必須明確槍支管理責任,指定專人負責,應當有牢固的專用保管設施,槍支、彈葯應當分開存放。對交由個人使用的槍支,必須建立嚴格的槍支登記、交接、檢查、保養等管理制度,使用完畢,及時收回。
配備、配置給個人使用的槍支,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嚴防被盜、被搶、丟失或者發生其他事故。

C. 違法使用警械的案例

近日,重慶市渝中區法院判決望龍門派出所違法傳喚、違法使用警械一事引發網友關注。女子因和他人打架後,在民警通知去派出所調解時發生爭執並投訴相關民警,隨後女子和家人與上門傳喚的民警發生爭執,父母被民警使用辣椒水噴射。王女士因此起訴警方,一審判決派出所違法。

警方認為,在出警現場,王麗母親劉蘭情緒激動,多次打斷民警說話並阻礙民警帶王麗離開,還故意用手戳到了警察陳某的臉上,劉蘭行為不但嚴重影響出警現場秩序,而且會對警察臉部造成傷害,於是民警陳某掏出催淚噴射器對其進行警告,警告無效後使用催淚噴射器對其控制。

公安機關傳喚的規定是什麼?
傳喚是司法機關通知訴訟當事人於指定的時間、地點到案所採取的一種措施。傳喚的目的是保證刑事訴訟活動有計劃進行,及時處理案件,傳喚必須使用法定的訴訟文書--傳票。傳票應先期送達被傳喚人。受傳喚人應按傳喚要求准時到案。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到案的,要承擔法律規定的責任。經依法傳喚而拒絕到案的,司法機關可根據偵查或審判活動的需要,依法採取拘傳的強制措施,強制疑犯罪嫌疑人到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19條: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刑事傳喚有沒有強制力
一、《刑事訴訟法》關於傳喚的規定是在偵查措施類,而不在強制措施類。所以刑事傳喚不是強制措施,不具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效力,刑事傳喚不具有強制力。

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傳喚犯罪嫌疑人時,應當出示《傳喚通知書》和偵查人員的工作證件。犯罪嫌疑人到案後,應當在《傳喚通知書》上填寫到案時間。

三、《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對於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嫌疑人,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傳喚的,公安機關可以強制傳喚。

有沒有強制力正是刑事傳喚與行政傳喚的一個本質區別。行政案件中沒有太多的其他強制措施,但辦理刑事案件程序中有拘傳、拘留等較多可供選用的強制措施,沒有必要再賦予刑事傳喚強制力。

犯罪嫌疑人拒絕在傳喚通知書上簽字時,公安機關是不可以採用註明的方式解決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規定》,犯罪嫌疑人拒絕在《傳喚通知書》上填寫訊問結束時間時,公安機關才可以採用註明的方式,並沒有規定

D. 人民警察違法使用武器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司法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使用武源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國務院1996年1月頒布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8條至第11條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作了嚴格規定。
該條例第10條規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1)發現實施犯罪的人為懷孕婦女、兒童的,但是使用槍支、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實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2)犯罪分子處於群眾聚集的場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場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將會發生更為嚴重危害後果的除外。
該條例第11條規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1)犯罪分子停止實施犯罪,服從人民警察命令的;
(2)犯罪分子失去繼續實施犯罪能力的。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還於1983年9月聯合下發了《關於人民警察執行職務中實行正當防衛的具體規定》,監獄法第45條、第46條對監獄管理過程中使用武器和警械的條件和程序也作了明確規定。

E. 警察進法院可以配備槍支嗎

除因公並且得到准許的公安警察人員外,不是法警一般不可攜帶槍支進入正在辦公的法院。

F. 法警下班能帶槍嗎法警是警察一種還是法院自己的部門

法警下班不能帶槍,法警是警察的一種,叫司法警察,屬於法院工作人員。
法警配槍有嚴格限制,非因公務不能配槍。法院有法警隊,法警是法院工作人員,另外檢察院、司法局也有法警。
法警的主要任務有警衛法庭,維持法庭秩序,押解犯人出庭受審,執行搜_、拘傳、送達、協助執行人員執行法院判決和裁定,協助檢察人員進行偵查活動等。
司法警察授予警銜,警司及以下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或省一級人民檢察院授予,警督、警監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司法警察警銜最高為一級警監。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條例》第八條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應當按照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的指令,對違反法庭規則,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員等擾亂法庭秩序的,依法予以強行帶離,執行罰款或者拘留。
第九條 對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應當及時予以控制,根據需要進行詢問、提取或者固定相關證據,依法執行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
第十條 對不宜進入審判區域而強行進入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應當依法強行帶離;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應當予以控制,並視情節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遇當事人或者其他人員實施自殺、自傷等行為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制止和協助救治,必要時應當對其採取約束性保護措施,並視情節移送公安機關。
第十三條 對嚴重擾亂人民法院工作秩序、危害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及法院機關財產安全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應當採取訓誡、制止、控制等處置措施,保存相關證據,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G. 檢察院法警有槍嗎

1、檢察院的司法警察,按照法律規定是配置制式槍支的;
2、槍支實現集專中管理,也就是說槍支不是屬歸個人保管的;
3、換句話說,檢察院的法警沒有槍,配置的槍不是給個人的。
4、法警在公務活動中,需要使用警械、槍支,必須事先經法定程序,在法定情形下,經檢察長批准方可使用。

H. 警察都配槍嗎

法律分析: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機關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擔負案件偵查任務的檢察人員,海關的緝私人員,在依法履行職責時確有必要使用槍支的,可以配備公務用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第五條 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機關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擔負案件偵查任務的檢察人員,海關的緝私人員,在依法履行職責時確有必要使用槍支的,可以配備公務用槍。

國家重要的軍工、金融、倉儲、科研等單位的專職守護、押運人員在執行守護、押運任務時確有必要使用槍支的,可以配備公務用槍。

配備公務用槍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按照嚴格控制的原則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六條 下列單位可以配置民用槍支:

(一)經省級人民政府體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專門從事射擊競技體育運動的單位、經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批準的營業性射擊場,可以配置射擊運動槍支;

(二)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狩獵場,可以配置獵槍;

(三)野生動物保護、飼養、科研單位因業務需要,可以配置獵槍、麻醉注射槍。

獵民在獵區、牧民在牧區,可以申請配置獵槍。獵區和牧區的區域由省級人民政府劃定。

配置民用槍支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按照嚴格控制的原則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I. 廣西警察開槍誤擊致人死亡,家屬起訴得訴求是什麼

2018年,廣西博白縣英橋鎮交警執法時突遇一輛套牌車強行沖卡。追擊過程中,警方開槍射擊前車車輪,卻意外擊中副駕駛乘客陸志武,導致陸志武傷重不治死亡。

事後,死者家屬將涉事公安機關告上法庭,要求追究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及賠償金。該案一審二審均判決警方開槍合法合理,不予賠償!

2021年4月,經廣西高院裁定,本案一審二審判決違反了「法律規定」,故撤銷一審二審判決,將案件發回重審。

結語:

本次事件中死者雖然存在過錯,但罪不致死,過錯與結果相比,代價顯然過於嚴重。換句話說,根據其過錯程度,不應當付出如此嚴重的代價。況且當時開車的並非死者本人,而是同行人廖某某,廖某某沖卡的時候究竟是自己一個人的注意,還是跟死者商量後的決定呢?這個問題還得兩說!

所以站在情理的角度,死者家屬要求獲得一部分補償也是合情合理。注意,只是補償並非賠償!

然而,公安機關又的確沒有違規,致人死亡的過錯系對方強行沖卡,且鳴槍示警後繼續逃竄。這次補償又該由誰來承擔呢?這也是問題的關鍵。

所以,本案的復雜程度難以想像,受害人家屬是否應該獲得補償,這筆補償款究竟該誰來承擔?期待廣西高院的高判……

J. 警察借槍給別人犯罪嗎

是犯法的。已經構成了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本罪是指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依法配備槍支的人員和單位,違反槍支管理的規定,私自出租、出借槍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或者依法配置槍支的人員違反槍支管理的規定出租、出借槍支,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法律分析
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和國家對槍支管理的相關規定,行為人客觀上有出租或者出借自己合法持有的槍支或者單位合法配有的槍支,犯罪對象是槍支。合法配有槍支的人員和單位是指: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教所及其人民警察、人民檢察院及其司法警察、負有偵破案件責任的檢察人員、人民法院及其司法警察、海關緝私人員、國家重要的科研、倉儲、金融、軍工等專職守護和押運人員等。合法配有民有槍支的個人和單位是指經省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批準的體育射擊運動用槍的單位和個人、射擊運動業營業性射擊場用槍、狩獵人員用槍及野生動物飼養、抓捕單位配備的麻醉槍等。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行為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將個人和單位的合法用槍出租、出借給他人及因該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依法配備公務用槍的人員,非法將槍支用作借債質押物的,以非法出租、出借槍支論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第三條 國家嚴格管制槍支。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法律規定持有、製造(包括變造、裝配)、買賣、運輸、出租、出借槍支。國家嚴厲懲處違反槍支管理的違法犯罪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槍支管理的行為有檢舉的義務。國家對檢舉人給予保護,對檢舉違反槍支管理犯罪活動有功的人員,給予獎勵。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