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外出調查

法院外出調查

發布時間: 2022-05-17 23:00:25

① 法庭有沒有義務根據民事案件當事人的合理請求展開庭外調查

對於當事人無法取得的證據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請求取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58條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該條規定賦予了法官的庭外調查權,同時也對庭外調查權進行了限制。

法官庭外調查權的有無,是職權主義審判方式和當事人主義審判方式的一項重要區別。在職權主義條件下,法官有責任運用職權查明案件的實體真實,因而有權實施庭外調查,這種調查不僅可以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休庭進行,而且可以在庭審准備階段實施。

如法國《刑事訴訟法》第283條規定:「審判長如果認為預審尚不完整,或者在預審結束之後發現新的情況,可以命令進行他認為需要的任何偵查行為。」德國《刑事訴訟法》第244條規定:「為了調查事實真相,法院應當依職權將證據調查延伸到所有的對於裁判具有意義的事實、證據上。」

(1)法院外出調查擴展閱讀:

法官的庭外調查權只能在法庭審理開始後實行。

《刑事訴訟法》第158條明確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調查核實。」

它強調了「法庭審理過程中」,這是由於現行刑事訴訟程序決定的。控方向法院起訴案件後,法官對案件作程序審查後應予受理。

在法庭審理前,法官為了能公正裁判,其不能就案件的實體問題調查取證,只有法庭審理開始後,控方向法庭提供了證據,法官才能對這些證據提出疑問並調查核實。

1979年刑事訴訟法沒有對法官的調查權作這方面的限制,檢察機關向法院起訴案件後,法官對整個的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審查並調查核實,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才決定開庭審理,否則,案件將被退回檢察機關補充偵查,這樣必然造成先判後審的弊端。

而在庭審前的調查中,法官在主觀上會帶有先入為主傾向性,不利於公正裁判。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對法官的調查權作了時間上的限制,從而避免了先判後審的弊端。這是我國刑事訴訟的進步,它有利於案件證據證明力的確認,更有利於最終的裁判公正。

法庭審理後,法官對事實、證據進行充分的調查核實,認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作出有罪判決;認為事實不清證據不充分的,應作出無罪判決,法官當然不能在作出判決後再行使調查權。

② 我在杜撰法院實習內容,加上跟隨、協助法官外出調查案件這么一條會不會有問題。

跟隨法官外出調查案件,是可以的,但協助這么一條有問題,你是沒有資格的,在法院內部,只有法官或法官助理才有資格,就是正式書記員都沒有這個資格。

③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法官外出調查

如果證據可能會對案件審理產生影響,而當事人由於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的,可以向法院申請調查,經法院審查同意後,法院就會去調查的。

④ 我想問,中級法院說去調查證據需要差旅費,這個差旅費是由但事人來出

  1. 一般由當事人出。

  2. 法律上調查取證費用無須申請人承擔,但實踐當中一般申請人會隨同法院一起去,並承擔相關費用。從有關法律規定及審判實踐看,人民法院外出辦理經濟糾紛案件依法由當事人承擔必要的差旅費,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合法的。而且客觀上也能緩解當前法院因辦案經費極度緊缺造成案件大量積壓的局面,及時審結大批經濟糾紛案件,從根本上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⑤ 法院庭審後宣判前對庭審中的證據法院還進行真偽調查嗎

民事訴訟,法院的審理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就是你向法院有什麼請求,你就要拿出證據來證明你的請求是有法律依據的。對證據的真偽法院當然要辨別,法院經過辨別,認為是真的,法院就以此為證據進行審理,法院認定證據是真的叫採信。法院對雙方的證據一般都只進行辨別真偽,不外出調查(也可能有例外),如果對對方證據懷疑,就要自己拿出證據證明對方證據是假的,也可申請鑒定(鑒定費誰申請誰出),如果法院和對方都認為某件證據是假的,證據提供方認為是真的也可以申請鑒定。
法院對於雙方證據的真偽一般只進行辨別審查鑒定,不外出調查,特殊情況除外,比如查銀行帳目,只有公檢法可查,一般單位和個人是不可以查的。

⑥ 法院外出調查一個人合理嗎

合理的

⑦ 法院來家調查取證是什麼意思呢

法院有權利採取上門調查取證等行為,這都是合法的,是為了案件的審理

⑧ 法院到銀行執行公務,法院人員需出示的證件問題

法院到銀行執行公務,法院人員應當持有執行公務證、工作證和法院執行的相關法律文書。執行公務證件是人民法院的司法人員外出進行調查、勘驗、執行公務等活動,依法所使用的證明文件。扣劃單位存款的時候也應當持有執行公務證、工作證和法院執行的相關法律文書。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三、關於扣劃單位存款的問題

人民法院審理或執行案件,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對查處的經濟犯罪案件作出免於起訴、不予起訴、撤銷案件和結案處理的決定,在執行時,需要銀行協助扣劃企業事業單位的銀行存款,必須出具縣級以上人民法院簽發的「協助扣劃存款通知書」及本人工作證或執行公務證,銀行應當憑此立即扣劃單位的有關存款。

銀行受理扣劃單位存款時,應審查「協助扣劃存款通知書」填寫的被執行單位的開戶銀行名稱、戶名和帳號、大小寫金額、如發現不符,或缺少應附的法律文書副本,以及法律文書副本有關內容與「通知書」的內容不符,應說明原因,退回「通知書」和所附的法律文書副本。

(8)法院外出調查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一、關於查詢單位存款、查閱有關資料的問題

人民法院因審理或執行案件,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因查處經濟違法犯罪案件,需要向銀行查詢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與案件有關的銀行存款或查閱有關的會計憑證、帳簿等資料時,銀行應積極配合。

查詢人必須出示本人工作證或執行公務證和出具縣級(含)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局簽發的「協助查詢存款通知書」,由銀行行長或其他負責人(包括城市分理處、農村營業所和城鄉信用社主任。

簽字後並指定銀行有關業務部門憑此提供情況和資料,並派專人接待。查詢人對原件不得借走,需要的資料可以抄錄、復制或照相,並經銀行蓋章。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對銀行提供的情況和資料,應當依法保守秘密。

⑨ 法院可以在異地調查本地抓人嗎

法院可以異地抓人,但需要當地相關部門的協助。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公安機關在異地執行拘留、逮捕的時候,應當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予以配合。第八十五條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後,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後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後,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熱點內容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