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的工作與生活

法官的工作與生活

發布時間: 2022-05-18 00:40:42

⑴ 三位女法官談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這位知友,三位女法官談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陳燕萍(女)江蘇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其宏(女)河南省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汪夏(女)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副巡視員。

中國經濟網網友「一隻兔」向三位代表提了一個問題,作為一位優秀的法官還是女同志,工作壓力大不大?平時的工作一定很忙,各位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

[陳燕萍]

我記得有一句話叫作「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一個優秀的職業女性可能是難上加難了。我雖然是一名來自基層的普通女法官,每年要處理很多案件,就我本人來說可能每年要處理300件,每天要對著那麼多求助的群眾,工作壓力可想而知。剛才你問到,如何排解壓力。應對這些壓力,單靠我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除了承擔審理案件還要接待許多來信來訪的人,這樣一來壓力更大了,單靠我個人的力量我肯定也不行,我後面有許許多多支持我、鼓勵我的人。比如我的領導、我的同事,更包括我的當事人,也包括我的家人,他們都給了我很多支持,如果說離開其他的群體,我想不管你自己怎麼樣去努力可能都不行。因此我非常感謝他們。剛才你問到家人,我也很珍惜我的家人對我的支持。我也在工作之餘會給予我家人最溫馨的關懷和關愛,舉個例子,我們家的家務活都是我干。

[汪夏]

說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有句話是「有壓力才有動力」,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把工作做好。我們在做工作,實際上我們背後有一個法官群體。作為法官來講,作為法律人來講,要求我們新時代的法官不僅是法律方面的精英,同時也是生活和工作的智者。在生活、工作當中需要用我們的智慧進行協調,作為女同志首先工作要做好,但是家庭更要處理好,畢竟我們是東方女性,所以這當中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從基層院到中院我一直感到家庭的支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家,才有停泊的地方,有怨有苦的地方才可以訴說,有不解的問題可以尋求解答,有家的支撐,可以在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李其宏]

作為一名女法官,我的追求是事業和家庭要和諧發展、互為動力。我作為一個母親,也是一位妻子,也是一個女兒。我會盡量做好這幾個角色賦予的工作,承擔社會責任。在工作上,我的家庭和睦了,我的工作也就會帶來動力。有時候工作上有壓力也會有一些煩惱,回到家裡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你的家人給你一個微笑,給你遞杯水或者一個安慰,你就會釋放壓力,你可以馬上又輕松,讓你的思路又歸於清醒,回到正軌。作為一個法官要把家庭搞好,我們的事業也不會放鬆。如果問事業與家庭你更看重哪個?我兩者都要,一個都不會放。

⑵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官

一、首先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人
作為一名法官,要守得住那一份清貧與寂寞,要日三省乎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心胸寬廣、一身正氣,要能吃虧、肯吃虧,要重名節、輕利慾,要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抵抗住各種誘惑,堅持心中的公平與正義,擔當得起社會賦予法官的重要職責。

一名合格的法官,還必須是一個具有團隊意識的人。通過老師的講解、參與班級體活動、觀看模擬法庭以及參與拓展訓練,我深刻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一個案件的處理,單憑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有團隊協作意識,積極與其他法官和同事相互配合開展工作,這樣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有利於本單位工作的開展。

二、認真踐行政法核心價值觀

人的價值觀指導著人的具體行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就必須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這一科學的政法核心價值觀。

忠誠,就是要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這是政法幹警的政治本色。只有常念忠誠,把忠誠銘記於心,才能感受到黨和國家所賦予的重大使命,才能感受到人民的信任與期盼,才能牢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才能努力地為人民服務,才能做到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喪志。要做到忠誠,,就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就要積極關注民生,了解人民的需求;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理解法律的精神,懂得如何適用。做為一名合格的法官,就要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忠誠的意識,以指導自己的行為。

為民,就是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是政法幹警的宗旨理念。群眾利益無小事,

作為人民的法官,時時刻刻都要為民著想。為民,關鍵在做。當群眾對某個法律問題不理解時,我們能夠耐心講解,這是為民;當群眾路途遙遠,不方便到法庭參與訴訟時,我們主動到田間地頭開庭,方便群眾,這是為民;當人們情緒激動、心情低落時,我們主動遞去一杯溫暖的茶水以安撫其情緒,這是為民;當雙方當事人爭執不下時,我們能夠不厭其煩地予以調解,這是為民……要做到司法為民,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就要把每一位當事人當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對待。
公正,就是要公正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是政法幹警的神聖職責。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將公正司法作為最基本的職責進行遵守。要堅持秉公斷案、不徇私情;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各方當事人;要嚴把證據關,不偏聽偏信;要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要在案件的裁判結果上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只有公正執法,法官才能托得起手中的天平,稱得上是合格的法官。

廉潔,就是要清正廉明、無私奉獻,這是政法幹警的基本操守。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廉潔才有威望。一名法官只有贏得群眾的信任,在群眾中擁有較高的威望,其對案件的處理結果才會得到群眾的認可。清正廉潔是對一個法官最起碼的要求,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又何談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

三、不斷提高理論素養,提升工作能力

當前,社會經濟在快速地發展,新的法律問題不斷涌現,新的法律規則陸續實施,這都要求我們法官要天天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有能力解決好新時代的新問題。一方面,要努力學習法律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學習其他專業的知識,比如醫學、會計等學科的知識,使自己在面對一些較為專業、較為復雜的問題時能夠從容應對。再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知行合一,用理論指導司法實踐,是司法活動更加合理,同時在實踐中感悟知識的力量,升華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對學習的興趣。法官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應好學、善學,活到老、學到老,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充分把握好每一次培訓的機會來認真學習。

四、向優秀的人物學習,發揚敬業奉獻的精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的法官隊伍中也不斷地涌現出優秀人物,如宋魚水、詹紅荔、陳燕萍等。我們應認真學習他們的優秀事跡,探尋一名優秀是怎樣要求自己的,是如何工作的,進而以優秀法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時刻向成為他們那樣的法官而努力。法官的工作通常繁重且復雜,所以在工作中必須有耐心,有敬業精神,要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修身、養性、學習、實踐,要成為合格的法官,就要不斷地追求與努力。

⑶ 關於法官通常有哪些誤解法官的日常工作有哪些發展前景如何

假設指中國法官,以我過去在北京二中院半年實習的經驗: 誤解一:法官權力很大。 因為沒有陪審團,我國法官裁量權表面上很大,除了法律還包括關於事實的認定。但是,所有的判決都最後要法院的黨組批准,如果判決被黨否了,或者黨組批了但被當事人上訴之後被上級法院給駁回了,都影響法官的評定和升職。因此所有案子都在出判決之前,由「承辦法官」(就是一審庭上三個法官裡面沒有在看書/睡覺/玩手機的那一位)和另外幾個法官(包括庭長,比如知識產權庭庭長)進行大方向上的討論。結案之前往往請示上級法院(不是就具體案子,而是法條解釋等等),以免案子被駁回。法官獨立性完全沒有,非常憋屈。 誤解二:法官很忙。 這些人平時效率不高,以致每年兩次集中趕寫判決書(後面有解釋)。每天早上通常坐班車8點前到法院(7:30到的話好像有早飯);上午開庭一兩次;11:30 奔向飯廳的速度比大學生不慢(現在體制內食堂吃的非常好,打賭超乎你想像)。 中午休息一直到下午1:30(其間打牌的打牌,睡覺的睡覺)。下午再開庭一兩次,這時人人都昏昏欲睡,痛苦不堪,勉強挨到4點半,准備趕5點的班車回家。班車都是很新的豐田麵包車,現在應該已經又升級了。每周五整個下午是黨課。 其他城市不了解,北京法官每年到六月底和十二月底要趕寫多個判決書,甚至要熬夜,因為結案率是績效評定的標准之一。知識產權庭的每個法官每年處理約20個案子。(相對照,美國法官有訓練有素的clerks幫忙寫東西和做研究,加上由當事人律師主導案件的體制,每個聯邦法官每年處理300-400個案子,當然多數是當事人之間自行和解。)發展前景? 1. 書記員(首先必須是正式的,不能是「聘任制」的)升審判員,審判員升審判長,審批長升合議庭庭長,合議庭庭長升副庭長,副庭長升庭長,庭長升法院副院長甚至院長(順利的話,每一升大概是兩年)。但這最後一步升遷所需要的關系就不是一點半點了,因此「升遷」往往是被調到其他小地方的法院去。 2. 去體制外,做訴訟律師,或者進公司做法務。 3. 其他。

⑷ 遇害女法官常常加班到凌晨,法官的工作有哪些

近日,據媒體報道湖南高院副庭長周春梅遇害,她是一名優秀的法官,曾被評為年度辦案能手,法官夢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於是自從從事自己喜歡的這份工作以來,堅持白天開庭和接待當事人,晚上寫審理報告和判決書,於是常常加班到凌晨。法官這份職業也是和其他職業一樣,等級越高,那麼責任也就越大,對於優秀的法官來說,審理的案子也是比較多的,所以會比較忙。這也提醒了大多數女性,平時晚上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因為社會上總會存在一些惡人,如果是一個人最好不要太晚了出去,這是很不安全的,如果真的有必要出去,就應該找個人結伴而行,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自身安全還是很重要的。那麼,對於社會上這樣的害群之馬,應該給予嚴厲的懲罰,讓人們吸取教訓,從而讓社會更安定些。

⑸ 當軍事法院的法官是怎樣的體驗

引言: 在現在的社會上,大家可以看見社會上有很多行業,並且“三百六十行行,行行出狀元”。那麼總有一些職業讓人羨慕不已,但是你只看到了表面現象,卻沒有深刻的領會這個職業的潛在內容。那麼對於軍事法官這個職業,很多人是比較嚮往和敬仰的。那麼當軍事法官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三: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當然在當法官的時候對於案件處理,受害人與被告人經常會出現情緒激動,或者是對於判決結果非常不滿意,會是用辱罵的言語來羞辱法官一類的人,但是在這個時候法官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好。不能還手也不能進行辱罵,要有一個法官該有的素質。法官不僅在對待工作要仔細認真,並且在對待案件的時候一定要公平公正,絲毫不能懈怠。那麼剛才看了這些了解之後,你們覺得當法官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呢?其實當法官也是非常累的,所以每一份職業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工作。

⑹ 法官的職責和義務

法官的職責和義務:1、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2、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法官的義務是: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2、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3、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4、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5、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6、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法律分析
法官更深一層次的職責是定紛止爭,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查清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作出合理判決,是法官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經過程和必要前提。定紛止爭,維持社會公共正義才是法官的終極目標。在法官身上,除了要有一種捍衛正義和公平的精神外,還必須具備一種為國家、為社會、為當事人盡心辦事、全力負責的信念。一個稱職的法官在明察秋毫之時,還要用心去體會當事人的切身感受,充分考慮判決結果對雙方當事人未來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才能夠作出最恰當的裁判。作為國家法律的最後執行者,法官掌管著人民給予的審判權力,肩負著百姓賦予的期望和重託,如何以自己的執法行為,體現法律的尊嚴和公正,展示法官的廉潔奉公,從而使法院和法官真正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敬慕,這對從事法官職業的人是至關重要的。當前,我國的法制建設不斷加強,公民的法制觀念逐漸提高,這就向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官必須具備高素質,高水平,真正做到勤勉敬業,公正廉潔,以公正的司法來保障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的合法權益,讓法院成為人民百姓抵禦侵犯合法權益的後盾,讓法官成為人民百姓擁戴信賴的公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五條 法官應當勤勉盡責,清正廉明,恪守職業道德
第六條 法官審判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第七條 法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八條 法官的職責:(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以及國家賠償等案件;(二)依法辦理引渡、司法協助等案件;(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法官在職權范圍內對所辦理的案件負責。

⑺ 法官是干什麼的

機構職能:抄

(1)執行本院發生襲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4)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措施;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區別主要在於執行局為普通法院的協助部門,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復議的案件。

(7)法官的工作與生活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⑻ 法官如何做好本職工作

一、法官首先能夠有效管理由其審理的各類案件,並且能夠公正、快速、經濟地審結這些案件。這一要求所涉及的內容包括:1、法官應該了解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並應充分行使這些權力,並且不超越這些權力。還要了解本院內部制度對權力的分配。例如法官應該首先確定自己對審理的案件是否有管轄權,是否有權去實施當事人所申請的行為,為保障訴訟的順利進行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哪些應由審委會討論決定,判決、保全措施、強制措施要主管院長簽字……2、在庭審之前做好准備工作(執行人員在進行執行前也要做的一些准備,有些方面也可以借鑒),要研究案卷材料,仔細審閱訴訟各方提供的訴訟材料,包括訴狀、答辯狀、各種證據,必要時還要了解案外的一些情況(有些案件當事人除了案件本身表現出來的矛盾外,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矛盾,了解以後有幫助於案件的解決)。在研究案卷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歸納出訴訟各方的爭議焦點問題,包括對事實的爭議,還包括對案件應該適用的法律的爭議,並使當事人和代理人的活動圍繞這些問題進行,避免訴訟過程中不必要的活動和拖延。庭審前對一些問題還要向當事人進行釋明,例如應舉哪方面的證據,應該提交的書面申請等,以保證所有的當事人都對訴訟有所准備,都能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做好庭審前的准備工作,就能使庭審時心中有數,還能預料到訴訟當事人在庭審中可能臨時提出的問題,這樣就能夠保證將庭審活動組織得條理清晰,使庭審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3、確定庭審時間後,要保證庭審按時開始,除非有特殊情況不得變更開庭時間。在庭審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傾聽當事人、代理人和證人的發言,除非發言離題太遠或重復太多,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發言;要保證各方當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向法庭陳述事實、發表意見,不能讓一方隨意說,而壓制另一方發言;要保證自己明白他們發言的內容和出示的證據所要說明和證明的問題,陳述不清的要及時發問。4、主持庭審時,要防止並及時制止發生的違反法庭紀律、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和其他無禮行為。庭審產前可以對矛盾激烈、性格異常的當事人進行安檢,合理安排當事人的座位,保持安全距離。對庭審活動中出現的違反法庭紀律、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例如,鼓掌、喧嘩、拍照、謾罵對方,甚至攻擊法庭人員,要及時、有效地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制止,保證庭審能不間斷地進行。5、無論庭審前,還是庭審中,都要保持訴訟程序朝著案件能夠順利調解或判決的方向進行,要引導訴訟各方把精力集中要主要爭議上,不要讓當事人、代理人在一些枝節問題上拖延、糾纏,浪費時間。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幫助糾紛當事人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6、庭審後,對不能調解結案的案件,除非可能引起矛盾激化或上訪的案件,需要冷處理外,要盡可能及時地作出判決。如果隔的時間太長,庭審活動和一些案卷材料就有可能忘記,尤其是主辦人外的其他合議成員,這樣合議時就需要重新回憶、分析。7、有禮貌地對待所有的當事人、代理人和證人,對所有參與訴訟的人都保持平等的態度、公平的立場,並要求書記員等輔助人員都這樣做。8、保管文件和卷宗井井有條。除了案件卷宗,機關還經常下發一些文件,這些也要合理保管,保證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找到。 二、法官應該充分了解並遵從其職業道德。除了最高院規定的以外,再著重說以下幾點:1、實際做到並且永遠表現為公平、公正、無偏私,不能從言談舉止上表現出偏袒一方而怠慢另一方。2、法官應該只依據法律和事實裁決案件,獨立發表自己對案件的意見,不受任何人或機構干擾和影響。當然,法官也是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完全杜絕說請風也是不現實的,即使沒有人說情,法官裁判時也會受自己感情的影響。但是我們要做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違反原則,不要冒丟飯碗的危險,領導也是通情達理,即便說情也會讓我們去違背大的原則,讓你丟飯碗。3、法官不要與他人討論其所審理的案件(特別要避免單方接觸、單方交流),不要在公開場合對自己審理的案件作公開評論;不要公開批評或者爭論其他法官的判決或法院的工作;對於以後可能成訟並由自己審理的事項也不要輕易發表意見。 三、法官應該發展和提高作為一個合格法官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技能。這一要求包括:1.能夠准確而通暢地寫作、講話,明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使別人容易並正確地理解自己。2.學習和研究所處理的案件需要適用的法律。3.堅持不懈地學習法律,以適應新法的規定和變化。
四、法官應該能夠妥善處理與他人及公眾的關系。這一要求包括:1.與其他法官保持一種合作良好、禮貌相待、相互尊重的關系,不在公開場合批評其他法官。2.與在其法庭、辦公室工作的人員和其他人員建立一種良好的工作關系,公正地對待他們,體恤他們,促使他們正確而及時地履行職責。4.對於與法院相關的公共事務,法官應以自尊、剋制的態度對待,不損害公眾對法院的尊重和信任。5.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使自己的舉止言談,永遠能夠樹立和促進人們對司法的信心。

⑼ 法官,檢察官,律師,哪個職業好

1、法官
法官的職業比較特殊,法官職業既有公權力機關直接服務於國家的特徵,又有一般職業服務於大眾的特徵。而且作為法官需要理性、智慧、廉潔、高尚、公平、正義。
工作上也並不輕松,很多人所看到的法官的風光也只是表面的,實際生活中法官與平常人是一樣的,相反的是他們所承受的壓力更大。
2、檢察官
檢察官在法律中的角色地位因各國法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在我國,憲法規定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官的職業角色是法律監督者,擔負著維護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重要職責。
與法官相比,檢察官的工作可能會輕松一些,兩者收入情況的話相差不多,不過很多人表示檢察院中女性可能會偏多一些。
3、律師
律師與法官、檢察官最大的區別就是體制內和體制外,律師的工作比較自由,不用像平常白領一樣天天朝九晚五的坐班,但律師真的忙起來也是五加二、白加黑。很多律師前期工作時間長,收入也不是很高難以長期堅持下去,不過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律師的收入會慢慢增加的,而且律師不像這些體制內的職業沒有退休期,可以一直執業。
最後,大家要注意的時,無論是做律師還是做法檢都是需要先考法考的,法考證書是法律行業的入門證書,所以考生想要從事相關法律行業要先參加法考。法檢單位不僅要考法考,還得參加公務員考試,根據報考情況不同選擇市級、省級或者國家級考試。
至於具體選擇哪個職業還要看個人的偏向,想要賺錢的話不要做法檢、想要圖安穩就不要當律師。

⑽ 法官的重要性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專業人員,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不同法系的國家,法官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差別。
在英美法系,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淵源。法官屬於「文化界的巨人」,或被稱為「慈父般的人物」。英美法系中有許多顯赫的名字基本上屬於法官,如科克,曼斯菲爾德,馬歇爾,霍姆斯,斯托里,卡多佐等等,可以說,普通法是在法官手中誕生、成長起來的,他們從一個又一個的案件中獲得其原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並在裁決相關的案件時,通過判例約束著後來的法官,他們擁有「立法職能」,法官的判例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生活在普通法系國家中的人們,對法官的工作和職業是非常尊敬和信賴的,在訴訟中,法官居中裁斷,主導著訴訟程序的走向,訴訟好比是一場法律格鬥,雙方當事人地位完全平等,法官的職責,按丹寧勛爵的說法:在我們國家形成的審案制度里,是法官開庭聽訊和裁定各方爭論的問題,而不是代表整個社會進行調查或驗證。因此,在訴訟中不允許法官傳喚他認為可以使事實得到澄清的證人。法官只能傳喚訴訟雙方請來的證人。同樣,要由律師來輪流質詢證人,而不是由法官來質詢,以免顯得法官有所偏袒。而且要由律師盡可能完整有力地闡明案情,不要粗暴地打斷律師的話頭,以免影響他辯護的效果。法官的事情就是聽取證詞。……假如他超越此限,就等於自卸法官的責任,改演律師的角色。在這種法系的國家,法官一般都是從律師中選任的,如在英國,除治安法官外,所有法官均至少有7年的出庭律師的經歷,法官的等級森嚴,人們很少見到年輕的法官,40歲以前被任命為法官的情況極少,一旦被任命為法官,法官們都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他們歷盡各種苛刻的考試、考察而得來的,是他們一生中姍姍來遲的輝煌成就,這也是隨後社會尊敬和他們的威望被承認的重要原因。
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的主要淵源是制定法,即由立法機關頒布的成文法。他們一般認為,法官只要把事實和法律最大限度的完美結合起來,即達到了公平、公正。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法官的使命就是不折不扣地適用法律,按步就搬地判案即可,法官解釋法律的權力受到了嚴格限制,以防法律的「可能變形」。至於法律本身是否真正體現了公正,是「良法」還是「惡法」,是否有助於解決爭端,都不是法官所應關注的事。可見,在大陸法系各國,往往法典繁多,留給法官自由解釋的餘地很少,法官們的判例並沒有被打上個人烙印而為人所重視。美國學者梅利曼對大陸法系的法官形象就作過生動的描繪:「法官不過是一種工匠,除了很特殊的案件外,他出席法庭僅是為解決各種爭訴事實。從現行的法律規定中尋覓顯而易見的法律後果。他們的作用也僅僅在於找到這個正確的法律條款,把條款與事實聯系起來.......,法官的形象就是立法者所設計和建造的機械的操作者,法官本身的作用也與機器無異。......大陸法系的法官不是那種有修養的偉人,也沒有父親般的尊嚴,常常就和我們普通人一樣。」與英美法系法官不同,大陸法系的法官很難在其職業生涯中使自己聲名顯赫。「總之,大陸法系的司法工作是一個官僚的職業;法官是職員、公僕;司法的作用則是狹窄、機械而無創造性。」法官是「執行一個重要而基本上非創造性職能的文官」。

熱點內容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