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宣誓照
⑴ 除了檢察院,哪些公職人員還要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xian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第一條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⑵ 中國法院門口的標志和象徵的意義
中國法院門口抄的標志是法徽,基本圖案是麥穗、齒輪、華表、天平。
麥穗和齒輪象徵著我們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華表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天平象徵著公平與正義;紅旗象徵著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法徽既是人民法院的標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標志,體現著法官應代表國家依法行使審判權,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深刻喻義。法徽的基本圖案由麥穗、齒輪、華表、天平構成。
(2)法院宣誓照擴展閱讀
法徽使用注意事項:
1、佩戴法徽僅限於審判制服,不得在其他服裝上佩戴。
2、穿著審判制服不得佩戴法徽以外的徽章,例如檢徽、警徽。
3、法袍在製作時法徽已綉好,不再單獨佩戴。
4、開庭審判必須佩戴法徽(5公分大法徽)。
5、其他因工作需要的場合亦應佩戴法徽,如宣誓。
6、除法袍外,在其他場合執行公務、參加集體活動、會議及大型集會時均應佩戴小法徽。
⑶ 法院和檢察院上邊為什麼只掛國徽
國徽的懸掛。根據國徽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下列規定懸掛國徽;人民法院、人內民法庭的法容庭內法台後上方正中處懸掛國徽;與法院其他建築相對獨立的審判法庭正門上方正中處懸掛國徽;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機關正門上方正中處懸掛國徽;人民法院的審判委員會會議室內適當處懸掛國徽。
調解室、接待室內不懸掛國徽。國徽直徑的通用尺度為:基層人民法院、人民法庭:60厘米;中級人民法院:60厘米;高級人民法院:80厘米;最高人民法院:100厘米。人民法院如遇特殊情況需懸掛非通用尺度國徽時,應按國徽法的規定上報批准。
⑷ 人民法院在黨旗下宣誓
嗯嗯
⑸ 憲法宣誓誓詞
憲法宣誓誓詞:
我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憲法職責,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自覺接受監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奮斗!(2015年6月24日擬定)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2015年7月1日通過)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2018年2月24日通過)
憲法宣誓誓詞是各級人大及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的內容。
宣誓儀式根據情況,可以採取單獨宣誓或者集體宣誓的形式。單獨宣誓時,宣誓人應當左手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右手舉拳,誦讀誓詞。集體宣誓時,由一人領誓,領誓人左手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右手舉拳,領誦誓詞;其他宣誓人整齊排列,右手舉拳,跟誦誓詞。
宣誓場所應當莊重、嚴肅,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或者國徽。宣誓儀式應當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負責組織宣誓儀式的機關,可以根據本決定並結合實際情況,對宣誓的具體事項作出規定。
⑹ 為什麼法院工作人員要面向憲法庄嚴宣誓
向憲法庄嚴宣誓可以強化被任命人員依法執政的理念,增加其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由憲法具體表現出來的。被任命者擁有權力後,憲法宣誓制度可以通過看得見的儀式,表示其會如何對待責任和職權,培養被任命者對法律的敬畏,強化被任命者對自己的約束。
同時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內心的認同和良心上的約束。宣誓人也會因為想到表過態、宣過誓而提醒自己應該履行自己的誓言。
(6)法院宣誓照擴展閱讀
誓詞內容:
我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憲法職責,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自覺接受監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奮斗!(2015年6月24日擬定)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奮斗!(2015年7月1日通過)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2018年2月24日通過)
⑺ 法庭上的誓詞
我國法律沒有規定法庭上的誓詞。美國的法庭上,證人要手撫《聖經》宣誓自專己說真話。這個儀式通屬俗地稱為Bible swearing。有人說,這是一個傳統,只有某些名人,不怕公眾的指責,敢於拒絕手撫《聖經》宣誓。在中國個別法院也在效仿。「多此一舉,不應該隨意添加這個程序,反而沖淡了法律、法庭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