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法院槍擊事件
A. 俄羅斯記者被槍殺發生在哪裡
基輔5月30日電俄羅斯籍記者阿爾卡季?巴布琴科29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遭槍擊身亡。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議員安東?格拉先科在社交媒體上說,巴布琴科在進入位於基輔市的住所時,一名不明身份的槍手向他背部連開數槍。
巴布琴科曾在《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等媒體工作,2017年移居基輔,在烏克蘭一家電視台擔任主持人。
俄羅斯國會議員葉夫根尼·里科(Yevgeny Revenko)則在俄通社的采訪中說,「烏克蘭正成為對記者來說最危險的國家,烏克蘭政府無法保障基本的自由。」
俄羅斯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塔蒂亞娜·莫斯卡爾科娃(Tatiana Moskalkova)也已經承諾向烏克蘭當局施壓,敦促他們特別注意對記者謀殺案的調查。
B. 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的製造兇案
2011年7月22日,布雷維克裝扮成警察登上奧斯陸以西約40公里處的於特島後突然向挪威工黨青年團夏令營營員開槍。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奧斯陸市中心炸彈爆炸之後不到兩小時,被挪威首相稱為「國家災難」。奧斯陸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案共造成77人死亡。
2011年7月24日,挪威奧斯陸警方宣布,於特島槍擊案製造者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已供認,奧斯陸爆炸案及於特島槍擊案系其一人所為。 布雷維克在接受警方審訊時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不承認有罪。 挪威檢察人員已經以實施恐怖主義的罪名指控布雷維克,法官屆時將決定是否繼續拘留他。然而在無死刑與沒有無期徒刑的挪威,他最多隻會面臨高21年的監禁,並且關7年就可外出度周末不受監控,關14年便可假釋。
2011年7月25日,布雷維克被控犯有「顛覆或破壞社會基本運轉」和「致使群眾嚴重恐懼」,實施刑法中規定的恐怖主義行為,被暫時拘押八周,其中前四周單獨關押以配合司法調查。檢察官在考慮控告他犯有一項2008年法律內的危害人類罪。
2011年11月29日,據英國媒體報道,挪威恐怖襲擊案的檢察官斯韋恩·霍爾登表示,
由法院指定的精神病學醫生判斷奧斯陸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事件兇手安德斯·布雷維克患有精神病。這一結論意味著布雷維克最終很可能被送進精神病院、避開之前外界推測的十幾年牢獄之苦。
2012年1月13日,挪威奧斯陸地方法院將要求對布雷維克重新進行精神評估。報道稱,奧斯陸地方法院將要求兩名新的精神病學專家,對這名32歲的右翼極端分子的精神狀態重新進行評估。
2012年4月16日,挪威開始對2011年「7·22」爆炸槍擊案進行開庭審理,據稱,事件製造者布雷維克的精神健康評估報告將作為法庭判決的重要依據。布雷維克對殺人事實供認不諱,但拒絕認罪。 布雷維克在庭審過程中表示,他寧願被處死或者獲得自由,也不願意在監獄里度過漫長的刑期。
2012年5月30日,挪威警方調查員告訴奧斯陸法庭稱,挪威槍擊案嫌犯布雷維克實際上曾陷入賴比瑞亞「血鑽騙局」,他為此損失1.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萬元),包括朋友的投資。
2012年7月22日,布雷維克的辯護律師拒絕檢方把布雷維克送入精神病治療機構的要求,堅稱自己的當事人心智健全,應當被送進監獄或者無罪釋放。法官將會在8月24日宣布對布雷維克的量刑裁決。
2012年8月24日,挪威「7·22」爆炸槍擊案在奧斯陸地方法院宣判。挪威法官宣布,判處殺害77人的布雷維克21年監禁。 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從2009年開始就周密策劃這起襲擊,襲擊案數小時前,布雷維克在互聯網上發布了一份多達1500頁的宣言,其中詳細闡述了他製造這兩起慘案的動機。在這份文件中,布雷維克揚言要發動一場保衛歐洲的「基督徒戰爭」,以抵抗「伊斯蘭人的進軍」。
布雷維克在襲擊當天發布在互聯網的《2083 —— 一份歐洲的獨立宣言》(2083 – A Europe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描述了自己的極右激進意識形態,該份宣言是用他的化名Andrew Berwick發布的。他的極端民族主義宣言表露了他仇外的世界觀,並包括對文化保守主義、右翼民粹主義、反伊斯蘭穆斯林文化、極右錫安主義以及塞爾維亞副軍國主義不同程度的支持。而且支持暴力消滅伊斯蘭教、「文化馬克思主義」和多元文化政策,以保持基督教歐洲。 歐洲政要被列為應鏟除的「A級叛徒」
布雷維克的目標,是以日本和韓國為樣板,在歐洲實現「單一文化」。他說,這兩個國家「體現許多上世紀50年代歐洲經典保守主義原則」。 在他看來,不少歐洲國家領導人、記者和公眾人物是「A級叛徒」,應該「執行死刑」,原因是他們允許多元文化存在和移民進入。他想殺害4.5萬人,致傷100萬人。 他的「目標」清單列入英國王儲查爾斯和前首相布朗、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
2083年趕盡穆斯林
布雷維克指出,自己的作案動機是想在挪威社會引發一場反對多元文化主義的革命。此外,他自詡為中世紀十字軍的後嗣,要在2083年以前將所有穆斯林趕出歐洲,屆時正趕上維也納戰役400周年紀念。布雷維克說,他花了9年時間來策劃這場恐怖襲擊,其中3年用於撰寫《2083:歐洲獨立宣言》。在發動襲擊前數小時,他將該宣言通過電子郵件寄送給5700人。
C. 莫斯科街頭發生槍戰是怎麼回事
5月24日(周日),莫斯科卡希爾公路附近一停車場內發生槍擊事件,有一名男子在槍戰中受傷。警方拘留了三名參與槍擊事件的人員,目前俄聯邦偵委會莫斯科偵查總局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
槍擊事件發生在莫斯科南部一個原本昏昏欲睡的居民區,居民卻突然聽到震耳欲聾、子彈齊射的聲音。目擊者們打開窗戶發現,他們看到的是游戲中才會出現的場景:槍手手持AK47和其他武器激烈開火!
目擊者稱,他們最初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路怒事件。狹窄的馬路上,一輛車攔住另一輛車不讓過。兩車司機和乘客小車發生口角,雙方吵著吵著來到了停車場內部,卻突然升級成槍戰。
外界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槍戰,在俄羅斯,持槍是違法的,因此在莫斯科這樣的地方發生槍戰非常罕見。莫斯科警方隨後澄清,槍手使用的不是AK47,而是另一款自動步槍,這款槍同樣是卡拉什尼科夫出品。
(3)俄法院槍擊事件擴展閱讀
莫斯科槍擊事件引發的後果:
俄羅斯RT電視台表示案發後有5名凶徒被捕,一人在事件中受傷,傷者強調他不是槍手,而是個在那裡租房住的無辜路人。警方稱,正在以試圖謀殺、非法持有槍械和流氓罪進行調查。
RT還表示,警方尚沒有公開引發槍戰的原因是什麼,但有消息人士說,槍戰有可能與莫斯科首都獲利頗豐的喪葬生意沖突有關。
D. 俄羅斯國民警衛隊官員在何處槍殺4名下屬軍人後被擊斃
10月23日,一名俄羅斯國民警衛隊官員在俄羅斯南部的車臣地區的軍事基地槍殺4名下屬軍人。槍手隨後被擊斃。
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E. 於特島慘案的嫌犯情況
事件製造者是挪威人: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挪威司法大臣克努特·斯托貝格特22日說,警方當天逮捕的那名在布斯克呂郡於特島製造槍擊事件的男子是名叫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時年32歲,挪威人,警方22日晚已經對其在奧斯陸的寓所進行了搜查。
斯托貝格特當晚在與首相斯托爾滕貝格共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這名男子被捕後已開始接受奧斯陸警方審訊。
這名男子當天著警服在挪威首都奧斯陸以西約40公里處的於特島製造一起槍擊事件,致10人死亡,多人受傷。
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當天奧斯陸市中心發生大爆炸後約2個小時。警方說,此人曾在奧斯陸遭爆炸破壞的政府大樓前出現,因此懷疑他與這起爆炸事件有關。
挪威爆炸和槍擊案嫌疑人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25日在奧斯陸一家地方法院首度出席聽證。法官裁定,布雷維克須受8周拘留,前4周為單獨監禁。
法官基姆·赫格爾裁定,應檢方要求,拘留布雷維克8周。為協助警方調查,嫌疑人前4周必須接受單獨監禁,不得與外界保持任何聯絡,不得接收信件、會見媒體或訪客,辯護律師除外。「法庭認定,出於(協助)調查考慮,被告不能獲得與他人溝通的機會。」談及繼續拘留布雷維克的理由,赫格爾說,「如果被告現在獲釋,他可能立即破壞證據」。
赫格爾說,布雷維克在法庭上承認製造襲擊事實,拒不認罪,宣稱「以行動拯救歐洲」。不過,他改變「獨自製造襲擊」說法,稱行動獲得協助。
「需要進一步調查被告今天所作部分陳述。」赫格爾告訴媒體記者,「包括『我們的組織還有另外兩個單元』。」布雷維克出庭時身穿橘色套頭衫,「軍裝出庭」請求遭法庭駁回。挪威恐怖襲擊案的檢察官斯韋恩·霍爾登2011年11月29日表示,由法院指定的精神病學醫生判斷奧斯陸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事件兇手安德斯·布雷維克患有精神病。
8月24日上午,萬眾矚目的挪威「7·22」爆炸槍擊案在奧斯陸地方法院宣判。奧斯陸一家地方法院裁定,該國「7·22」爆炸槍擊案嫌犯布雷維克「恐怖行為」罪名成立,判處其有期徒刑21年。布雷維克在現場聽到宣判結果後面露微笑。五名法官一致認定布雷維克精神正常,這與被告此前一直宣稱自己沒有精神問題的說法符合。首席法官阿恩森表示,法官對判決結果意見一致,布雷維克被判入獄21年。33歲的布雷維克當天身穿白色襯衣和黑色外套出庭,在手銬被取下後,他再次做出了右翼組織的行禮手勢,與之前幾次庭審如出一轍。他對襲擊行為供認不諱,當聽到判決結果時,他露出了微笑。爆炸槍擊案的倖存者們也通過社交網站將判決結果迅速傳播,他們普遍對判決感到滿意。布雷維克此前表示,如果自己被認定精神正常並被判入獄,他將不會上訴。根據挪威刑法,該國沒有死刑判決,罪犯在服完全部刑期後,如果被認為仍然對社會構成威脅,可被繼續關押。
宣言:西歐潛伏著80個「獨狼」
挪威爆炸和槍擊事件嫌疑人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在一份名叫「2083」的「宣言」中聲稱:他2002年加入一個秘密組織,西歐有多至80名「獨狼」,准備發動襲擊。布雷維克仇視多元文化,把不少歐洲國家政治人物、政黨、媒體和記者列入襲擊目標「清單」,號稱要殺死數萬人,甚至想獲取核武器。
布雷維克耗費3年,用英語完成這份文件,篇幅超過1500頁,取名「歐洲獨立宣言」。布雷維克在「宣言」中說,西歐有15至80名像他一樣的「騎士」。這些人單獨行動,「完全不為敵人所知」,發動襲擊可以「出其不意」。
布雷維克的目標清單列入英國王儲查爾斯和前首相戈登·布朗、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
「宣言」不少篇幅談論襲擊策略和方法,包括「聲東擊西」。他在奧斯陸市中心引爆炸彈,吸引警方注意,真正目標是於特島夏令營。在於特島,他偽裝成警察,使營員「迷惑和猶豫」,便於他大開殺戒。
殺手生父稱兒子應自殺
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的生父延斯·布雷維克25日說,兒子更應結束自己的生命。挪威電視二台25日播放對延斯·布雷維克的采訪。「我認為,他本應該自我了斷,而不是殺害那麼多民眾,」延斯·布雷維克說。他承認表達關於兒子的觀點時使用「強烈字眼」,但稱放出「狠話」有原因。「一旦想到發生了什麼,我就心灰意冷。我依然無法理解,怎能發生這樣的事。沒有一個正常人能幹出這種事」。
延斯·布雷維克為挪威前外交官,現已退休,常住倫敦,自稱此生再無顏回到國內。
F. 美俄都不禁槍,為什麼俄羅斯很少發生槍擊事件
美國槍支問題是一個典型的“美國矛盾”,有人對其進行了評論。過去10年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約有3萬人死於槍支,也就是說,每天有80多人死於槍擊案。如此令人震驚的數據和如此頻繁的惡性槍擊事件仍然未能使美國禁止槍支。
為什麼在美國禁槍這么難?除了利益集團的阻撓外,獨特的槍支文化早已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在美國憲法中,通過合法途徑持槍是美國公民的基本權利。當然,美國不是唯一一個無能為力的國家,俄羅斯也是。不過,與美國頻繁發生的槍擊事件相比,俄羅斯似乎很少發生槍擊事件。為什麼?
美國槍擊案
相反,在美國,公民很容易買到槍支。只要他們是沒有重罪記錄的成年公民或持有美國永久居民綠卡,就可以在美國用槍購買槍支。這使得美國成為一個槍支擁有率非常高的國家。根據《美國公共衛生雜志》近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人口超過3億,但私人槍支的數量卻超過3億。美國有多達5.5萬家槍支商店,美國每年舉辦約5000次槍支展覽。所有這些數據都表明,美國是一個擁有槍支且容易獲得槍支的國家。正是因為美國不嚴格控制槍支,導致美國每年有超過3萬人死於槍口。
槍械店
當然,槍支在美國的泛濫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美洲大陸是歐洲殖民者用槍支開發的新大陸。因此,美國建國後,為美利堅合眾國做出巨大貢獻的槍支都被寫入了美國憲法。
此外,美國的槍支問題還牽扯到美國背後龐大無比的利益集團。美國的槍支製造商和經銷商可以說是政治影響力最大的政治團體之一。因為在歷史上
G. 介紹一下挪威於特島槍擊案的具體情況!謝謝!為什麼要槍殺69人
首先是挪威奧斯陸市中心的挪威政--府辦公大樓門前突然發生爆炸,之後在於特島又傳來了槍聲,一名偽裝成警--察的30多歲男子,突然沖入島上的一座青年營,向正在那裡參加挪威工黨青年團年度活動的人群開槍。
嫌犯布雷維克在法庭上承認製造襲擊事實,拒不認罪,宣稱「以行動拯救歐洲」。不過,他改變「獨自製造襲擊」說法,稱行動獲得協助。
但檢察官斯韋恩·霍爾登2011年11月29日表示,由法院指定的精神病學醫生判斷奧斯陸爆炸案和於特島槍擊事件兇手安德斯·布雷維克患有精神病。
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歐洲右翼分子開始抬頭……
H.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擊身亡怎麼造
促進俄土聯合反恐。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駐土大使被卑鄙殺害。襲擊者意圖破壞俄土關系,破壞敘利亞和平進程。俄土兩國將成立聯合調查組對俄駐土耳其大使遭槍擊事件展開調查。盡快弄清背後黑手。
俄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在安卡拉遇刺是一起恐怖襲擊事件,俄將就此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反恐問題。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俄羅斯總統就槍擊事件通電話。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19日晚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一個活動時遭槍擊,路透社稱,因槍傷嚴重大使已去世。
I. 同樣不禁槍,為什麼俄羅斯很少聽說槍擊案,美國卻每年都發生
眾所周知,我國對槍支的控制非常嚴格。普通居民不允許持槍。與中國不同,西方國家允許槍支合法化,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可以持槍。這就是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發生的原因,僅去年一年就有47000起。我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同樣,都允許持槍。為什麼你很少聽說俄羅斯發生槍擊事件,但美國卻經常發生?
最後一點是槍的數量。美國私人槍支的數量遠遠高於俄羅斯。該國的槍支數量甚至達到3.57億支,幾乎人手一支。相比之下,俄羅斯私人槍支的數量只有1400萬支。
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槍擊案在美國頻繁發生,但在俄羅斯很少發生。
J. 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的遇刺事件
遇刺經過
俄羅斯內務部稱,55歲的涅姆佐夫後背遭到四次槍擊。警方在現場的一名女發言人表示,兇案發生時涅姆佐夫與一名烏克蘭女子走在莫斯科河的一座橋上。「涅姆佐夫背後遭到四次槍擊,死亡時間在晚上23點40分,」俄羅斯內務部一名女發言人在電話中表示。
現場一名警方發言人稱,兇犯在行駛中的白色汽車里向涅姆佐夫開槍,之後逃離現場。那名隨行女子正在接受警方調查。
背景資料
媒體曾援引涅姆佐夫的話稱,因為自己反對烏克蘭戰爭,他擔心普京總統想讓他死。周日的反戰遊行旨在抗議烏克蘭東部戰爭。
正如其他反對派領袖一樣,涅姆佐夫亦是反腐鬥士。他曾指責索契冬奧會中俄羅斯政府大肆投入、浪費無度,並列出了許多供普京享用的國有建築、直升機和飛機。
涅姆佐夫也是2011-12冬大規模集會的領袖之一,這場集會隨後演變成普京2000年上台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
調查進展
2015年3月1日,刺殺俄前副總理兇手車輛畫面曝光,俄羅斯電視台公布了城市監控錄像,暗殺涅莫佐夫的兇手在實施暗殺之後,並沒有匆忙逃跑。離開時,甚至沒有變道而是跟在一輛大型車輛之後在慢車道行駛。
2015年3月8日,俄羅斯當局已拘捕兩名刺殺反對派領袖涅姆佐夫的疑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指,總統普京已得悉兩名疑犯已被捕,又指兩人是來自北高加索地區的職業殺手,已對所犯事實供認不諱。 普京譴責槍殺事件,稱這是一起「殘忍的謀殺」,並親自下令追查此案。普京表示,在涅姆佐夫即將領導周日於莫斯科舉行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前夕,這起槍殺事件可能是有人僱傭槍手製造「釁端」。
俄羅斯前總理、反對派政治家卡西亞諾夫·米哈伊爾在俄羅斯河橋上向路透表示:「反對派領袖被射殺於克林姆林宮牆外,這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只有一個可能:他因為講真話而遭殺害。」他稱涅姆佐夫是「為真相犧牲的鬥士」。
美國總統奧巴馬呼籲迅速對該「殘忍謀殺「展開公正和透明的調查,確保將案犯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