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官舉證
1. 收到法院傳票後的舉證要怎麼寫
法律分析:傳票是法院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和地點的文件,當事人需要按期去開庭,原告無故不出庭又沒申請延期的,法院會按撤訴處理,被告不出庭,法官可以缺席審判。對於原告起訴狀和證據有異議的可以向法官提交答辯狀和有利於己方的證據材料,當事人需要按照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提交證據材料。超期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要承擔相應不利後果;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六條 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
拘傳應當發拘傳票。
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2. 舉證材料怎麼給法院
法律分析: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以動產作為證據的,應當將原物提交人民法院。原物不宜搬移或者不宜保存的,當事人可以提供復製品、影像資料或者其他替代品。人民法院在收到當事人提交的動產或者替代品後,應當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到人民法院或者保存現場查驗。當事人以不動產作為證據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該不動產的影像資料。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場進行查驗。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3. 怎樣向法院提交證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以下是舉證期限的規定:
1、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2、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3、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4、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搜集證據,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搜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5、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
6、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7、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
4. 怎麼向法官舉證公司營業收入進個人賬戶呢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
1、個人賬戶進賬大額可以通過銀行進賬單進行證明。
2、進賬的大額的回單進行證明。
5. 如何投訴法官 如何檢舉法官
你可以選擇以下途徑反映或者舉報:
1、根據《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可以向其所在縣版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權反映或者舉報;
2、向該縣法院所在的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或者舉報;
3、如果涉嫌職務犯罪,可以向同級檢察院反映或者舉報;
4、向該縣法院同級的人大常委會反映或者舉報;
5、也可以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或者中紀委舉報。
提醒注意,你要有足夠的證據或者線索,切記不能誣告陷害他人,否則要承擔相應的、對己不利的法律後果。
6. 被告向法院舉證的期限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舉證期限一般可以由當事人之間協商來決定。舉證時限是指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提交證據的期間。如果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沒有提交證據,會被視為放棄舉證。但如果當事人確實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有困難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延長舉證期限。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九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並經人民法院准許。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於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於十日。舉證期限屆滿後,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7. 案件的當事人應向法院提供什麼證據
簡單/通俗的說:提供證明您的訴求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證據,能讓法院支持您訴求的證據。
具體是哪些東西,是要看具體情況的。
《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該條實際上是對人民法院和當事人在舉證上的作用分擔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但對於何謂「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民事訴訟法》並未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僅僅憑籍「認為審理案件需要」這一具有無限彈性、語義極為含糊且主觀色彩極為濃重之理由便可以主動調查收集證據,必將使得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主動調查收集證據之范圍因案件承辦法官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於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即「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作出了嚴格的限制,只有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訴訟外第三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以及與當事人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性事項,人民法院才能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
該規定也明確了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的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即「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的范圍只限於三種情況: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並且明確規定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必須基於當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不能主動依職權進行調查,法院調取的證據歸屬於申請一方當事人的訴訟證據材料體系當中。
這些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民事訴訟法》第64條的操作性問題,有利於保持法官的中立地位,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益和維護當事人訴訟機會、地位的平等,可以使當事人明了對證據的調查收集方式,並對其所要收集的證據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而充分的衡量後,將其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證據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以彌補其舉證能力的不足,從而實現當事人在舉證能力和手段上的平等以及舉證機會上的平等。
8. 在開庭的時候,原告還能向法官提供新的證據嗎求大神幫助
按《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過了舉證期限就不能再提供了。 但實踐中比較混亂,特別是簡易程序的案子,一般是可以的。 你直接向審理的法官或書記員詢問比較妥當。 法官會明確詢問原被告有無新證據提交,並告知舉證最後期限,超過此期限不得提交新證據
9. 如何向法院寫舉證材料
法律分析:按照證據編號、證據名稱、證據來源、證明問題的格式列表。1.舉證方在向法庭提出證據材料時,應向法庭說明該證據材料的來源、種類及欲證明之事實。2.證據材料為物證的,一般應提供原物。對於不宜直接提取的物證,或者易損壞、消失、變質、易燃、易爆物品等,可以提供該物證的照片、錄像,或對該物證的檢查筆錄等。3.證據材料為書證的,應當提供原件。提供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件、影印件、副本、節錄本等。4.證據材料為檢查筆錄及鑒定結論的,應當提供原件。5.證據材料為視聽資料的,應當提交未被剪輯、加工過的原始資料。6.證據材料為證人證言的,提供該證言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