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爭議

法官爭議

發布時間: 2022-05-20 11:53:05

法官執法不公,可以起訴法官嗎如何起訴

不服一審判決,可以上訴至上一級法院進行二審,二審通常為生效判決。不服二審判決的,可以向法院和檢察院提起申訴。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復議。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八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1)法官爭議擴展閱讀:

修訂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八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⑵ 法官審判勞動爭議案件用人單位沒有證據,勞動者提交證據不採信,勞動者敗訴判決公平嗎

民事訴訟總的證明規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即使是勞動爭議案件偏向維護勞動者,有些事實也是必須要原告來舉證的,因為用人單位舉證是不公平的。比如勞動者主張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就必須要由主張存在事實的勞動者來舉證。因為不存在的東西,在邏輯上和法律上是沒法證明它不存在的。因此某些情況下,勞動者由於舉證不能或者證據不足、證據未被採信等情況導致敗訴,是完全有可能的,也不能一概而論就說判決不公平,還是要結合具體案情來判斷。

⑶ 庭審時爭議焦點應在何時總結,總結的爭議焦點是事實問題還是法律適用問題

我們通常都會關注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庭審時爭議的焦點應該在何時總結。對於這樣的一個總結的焦點來說,也是會讓我們感覺到是十分有幫助的,能夠讓我們自己了解這樣的案件,而且對於我們自身來說也是有一個穩步提升的作用的。我們在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會發現總結爭議的焦點是一個事實的問題。並且通過這樣的一個法律適用的問題來說,也是能夠對我們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我們自己在庭審時,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的話,也會讓我們自己能夠有一個思路來理清我們自己到底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並且對於我們自身想要去發表一些意見來說,也是能夠有一個總結歸納的作用,讓我們自己來把自己所保持的證據去表達出來。

⑷ 民事開庭法庭上爭論大法官會怎麼處理

一,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原被告雙方都有舉證和質證的權利。而且民事訴內訟案件中,證據的容效力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證據,當事雙方應展開充分的辯論。
二,法官在法庭上是居中裁判的角色。法官除了為保持法庭秩序會對當事人提出警告外,其他情況下不會阻礙當事人發言。法官只有在充分聆聽的基礎上,才能作出符合法律事實的裁決。

⑸ 法官可以在爭議的關鍵點雙方都缺乏證據的時候用推理的辦法對案件進行審判嗎

不可以。
單說推理,推理之後也需要證據支持。沒有證據,和講了個笑話沒有區別。

⑹ 法官不允許庭審中評論爭議訴求對或錯

是的。
法官應該處於公正的立場,不管原被告的訴求是不是合理合法,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版的原則,雙方都要權拿出證據支撐其訴求,其證據都要雙方相互質證。是否曲折,只有等庭審結束以後才能明了。如果發現一方的訴求違法或者缺乏證據,判決時駁回就是了,沒有必要在法庭上指責一方當事人。如果法官指責當事人的訴求,當事人反駁,開庭成立一方當事人與法官之間的辯論了,既不利於法官查明案情,又失法庭的嚴肅性。

⑺ 法官對有爭議事項能否只對一方開庭而不通知另一方

如果是開庭的話,肯定是要通知雙方都到場的,不可能只通知一方到庭,否則就是法官違規了。

⑻ 離婚案中法官說爭議很大不能調解就判就能判了嗎

離婚案中爭議大,不能調解,法院只能判決,一次一次起訴不會判離的,第二次起訴判離的可能比較大。

⑼ 開庭時法官態度明顯偏向對方當事人時該怎麼應對

首先要冷靜下來思考,法官是否真的是態度明顯偏向對方?很可能很多時候你的感覺並不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前代理過的一個承攬合同糾紛的案子:

我代理的原告,標的額大概有30萬,我方的證據非常不好,雙方之間沒有簽訂合同,原告的主要證據就是有很多批次供貨中的某些批次的送貨單,單據上只有被告的材料專用章,且賬目往來非常混亂,也不是通過被告的對公賬戶,而是被告實際控制人的某些親戚的賬戶。

開庭時,我發現幾乎每次我說出一個觀點,法官就要反駁,大概就是你為什麼這么認為,你這么說有什麼什麼問題;而對方律師說什麼法官就不說話,只是書記員正常記錄。本來我代理原告,主要的舉證責任就在我,我感覺整個庭開下來我非常累,而對方律師就比我輕松很多。

開庭後,我根據我自己做的開庭記錄,把案件的爭議焦點和法官質疑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我當庭表述的還不夠滿意的地方,梳理和論述了一遍,形成了《庭後補充代理意見》。我也查閱和參考了大量的經典案例,力求做到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把代理意見提交給法官幾天後,法官打電話給我,說:「李律師,我把我郵箱告訴你,你把你代理意見的電子版發我一下!」這個案件判決書結果為,不但法官支持了我方的全部訴訟請求,而且判決書原文引用了我大量的觀點。

如果發現在庭審中法官確實有違規操作行為,可以向其領導或上級主管單位反映,如果發現其與對方有利害關系,可以向法庭申請迴避:

申請迴避,是指應當迴避的人員具有法定的迴避情形卻沒有自行迴避時,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他們迴避。

申請迴避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重要訴訟權利之一,人民法院有義務在開庭時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該案的審判組織情況和他們享有申請迴避的權利,並詢問他們是否申請迴避。

⑽ 如何理解現在網民對於南京法官的吐槽

網路世界容易太容易被帶節奏。

彭宇案已無從考證,過去太久了,有些人喜歡拿視頻說事,首先視頻僅僅是重要證據之一,這段視頻既沒有聲音也離得過遠,無法完整還原當時情況,僅就叢某對老外倒地後已無還手之力,依然實行致命攻擊。

攻擊後沒有實施應有的送醫救治,公然騎車離開,就已經很惡劣,不知道網友在給這人洗什麼,尤其是這種有犯罪前科的危險分子,而由此上升到對一個地方的司法系統甚至對一個地方的無端指責詆毀更是不應該,司法公正不是屁股公正,更不是輿論公正。

彭宇案,法官那句話,並非是孤立的說出來的,動動大腦就明白的事兒,媒體掐頭去尾斷章取義帶節奏又不是一天兩天了,開啟全民碰瓷時代的不是南京法官,是黑心媒體。

總結如下:

當時這起轟動全國的民事訴訟案一審判決後引起極大爭議,有人對主審法官王浩的判決表現出了極度不滿。

2008年3月15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首度披露該案雙方已庭外和解。

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至於叢某案,不可否認,案件本事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你看看網路狂歡,有多少是針對案件本身的?大多是宣洩民族情緒以及地域黑。我怎麼看?網路暴民而已,一個個說叢某是英雄,無非就是和圍觀跳樓者是同一批人,反正慫恿之後,板子打不到他們身上。





熱點內容
2016三大訴訟法對比pdf 發布:2025-02-06 05:45:34 瀏覽:779
法官閣下21 發布:2025-02-06 05:42:42 瀏覽:501
司法審計費用 發布:2025-02-06 05:12:05 瀏覽:487
民法分論論文 發布:2025-02-06 05:00:30 瀏覽:983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06 05:00:26 瀏覽:402
社會與法我想要個家 發布:2025-02-06 04:46:44 瀏覽:536
常德市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6 04:40:25 瀏覽:458
法律責任資源性 發布:2025-02-06 04:38:18 瀏覽:449
德日建立法西斯依靠法西斯政權 發布:2025-02-06 04:32:21 瀏覽:739
黑白子演算法規律 發布:2025-02-06 04:05:57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