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調解時怎麼說
⑴ 法官應當怎樣說話
1、突出以「法」為核心。
2、具有庄嚴性、准確性、科學性。
3、要說到位,說版明白,如程權序性話語中「法言法語」較多,所以法官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說明白。
4、要說的得體和准確。
5、要說的符合程序規定。
6、要平等對待控辯雙方或原、被告雙方的話語權,不要對證人或鑒定人的證言證詞當庭作評論,更加不要頻繁打斷。
⑵ 調解技巧與方法
一、另闢蹊徑,迂迴包抄
矛盾發生時,互不相讓,僵持不下時,如果調解員簡單的說教,老話重提,可能會引發當事人的厭煩和抵觸情緒。此時,避開矛盾焦點,顧左右而言他,尋找突破點,引起當事人的興趣,然後再巧妙引導當事人主動回到主題,往往能夠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以案說法,觸類旁通
糾紛當事人往往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盡可能解釋自己所犯的錯誤。有比較才有鑒別,此時發揮典型案例引導示範作用,讓當事人有所參考,舉一反三,聯系自身,認清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糾紛也能迎刃而解了。
三是趁熱打鐵,求同存異
對於一般類似賠償的糾紛,糾紛清潔較為簡單,雙方在權利義務的歸宿上無大分歧,主要在細節問題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調解這類糾紛要就事論事,了解雙方在主要事項上是否有接近的可能,趁熱打鐵,往雙方都有可能接受的方向上撮合。
民間糾紛類型是千差萬別的,不同類型的糾紛有不同的特點,同一類的糾紛又有不同的情況。做好調解工作,要講究調解語言的技巧。
⑶ 離婚法院調解一般會說什麼
法律分析:離婚案件的主審法官同時會主持調解,為了了解案件事實基本情況,其一般會向雙方當事人詢問以下問題:
1、婚前基礎:雙方當事人如何認識、什麼時間認識,通過什麼方式認識,雙方認識的時間長短
2、婚後感情:男女雙方結婚以後,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男女雙方的喜好、性格,相互之間的是否了解,是否經常存在吵架,斗氣,或生理上的原因等
3、離婚原因:男女雙方結婚後,難免有生活、工作上的事情,使其本來感情很好雙方,因某一件事如:雙方父母原因、第三者插足導致婚外戀、因性格不和、男女雙方異性朋友交往方面等
4、夫妻關系現狀及有無和好可能:根據以上三個標准,綜合判斷,因什麼事情導致雙方感情破裂,選擇適當方式,促成男女雙方有和好可能,經過調解無效,應當認定男女雙方感情已破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第一千零八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共同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者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
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有其他重大過錯。
⑷ 開庭怎麼跟法官說話
開庭時用不著問候法官,法官必須做到公平公正,不帶個人感情色彩進行審判活動。即便是在民庭中,也許不向處理刑事訴訟案件那樣嚴肅莊重,也必須合法傾聽原告的訴訟理由和被告辯解陳述,這是其最起碼的法官道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開庭一般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階段。法庭調查主要通過雙方對事實的陳述和舉證、質證(對對方提交證據發表意見),查清案件事實。法庭辯論是雙方圍繞事實和法律適用發表意見,即本案事實是否與各方當事人陳述相符,是否有證據證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是否應該獲得支持,是否有充分的法律依據。最後陳述階段,時間一般都很短,因此,在這一階段,當事人在發言前,應當總結、梳理一下自己在此前事實調查和辯論階段的意見,看在事實、訴訟請求及法律依據是否有遺漏,是否有需要補充、強調的觀點,並簡明扼要地用幾句話加以總結、補充、強調,使自己的論述意見更加完善、有力,有理有據。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⑸ 法官調解是什麼
法官調解是指在當事人之間調停疏導,幫助交換意見,提出解決建議,促成雙方化解矛盾的活動。
根據調解的主體不同有:
1、人民調解是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進行的調解;
2、法院調解是人民法院主持下進行的調解;
3、行政調解是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國家行政機關主持下進行的調解;
4、仲裁調解是在仲裁機構主持下進行的調解。
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人民調解員根據調解糾紛的需要,在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後,可以邀請當事人的親屬、鄰里、同事等參與調解,也可以邀請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經驗的人員或者有關社會組織的人員參與調解。法院調解的特點如下:
1、在人民法院審判員或合議庭主持下進行;當事人之間屬於和解,是廣義的調解,調解委員會或其它組織的調解,屬於非訴訟調解,不屬於法院調解;
2、當事自願是基本原則,自願體現在完全自願,一方當事人不同意調解的,法院不能強制調解,調解內容的意思表示要真實;
3、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事實一定要清楚而且事非分明,也就是說要依法調解;
4、法定調解,婚姻案件屬於法定調解,包括調解和好,同時也包括調解離婚兩個內容;
5、法院調解與判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調解的生效,以調解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簽收為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第一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⑹ 法院調解一般會說什麼
你好,希望能幫到你。
法院調解相當於組織雙方對相關利益進行相互妥協,必然如談判一樣有討價還價的過程。盡管是法院組織,但是和解畢竟是雙方的事情,因此法院不可能強制介入去制定一個標准。調解成與否在於當事人雙方的讓步程度。
法院的調解模式一般會有兩種,一種是當面調解,顧名思義就是讓雙方陳述各自的要求、理由,不一定是法理,也可以是情理,法院法官在了解雙方爭議焦點之後會同時做雙方的工作;一種是背靠背調解,就是分別讓一方迴避、與另一方面談,陳述利害、了解當事人真實想法;現在法院一般都是兩種模式結合起來進行調解。調解相對審判來說沒有那麼嚴肅,法官也一般不會完全依據死板的法條來做當事人工作。需要一定程度的辯論,但是主要還是圍繞賠償問題。
調解成功的話法官會當場製作和解協議,並且快的話會當場送達調解書,調解書一經送達即具有相當於判決書的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書義務的,另一方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希望能幫到你。
⑺ 離婚法院叫我去調解怎麼說
如果您和對方存在無法調節的矛盾,沒有調解可能,或者是您沒有調解意向,那您可以直接告知法院,您沒有調解意向,請調解老師直接轉入審判程序。如果您有調解意向,希望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問題,避免走上法庭,那也是很好的。調解成功之後,法院會很快出具調解書,該文書與判決書一樣具有強制執行力。建議您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和想法,與調解法官友好溝通。
【分析與法條引用】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的規定: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條的規定:完成離婚登記,或者離婚判決書、調解書生效,即解除婚姻關系。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生效後都能解除婚姻關系。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⑻ 法官在法庭上一般都說什麼
開庭審理主要分為准備階段、庭審調查、庭審辯論、當事人陳述、庭中調解、合議庭評議、仲裁宣判等幾個階段。具體操作程序如下:
①准備階段:
書記員: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入庭。
書記員:查核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到庭情況。
書記員:請肅靜,現在宣布仲裁庭紀律:為了維護仲裁庭的庭審秩序,保障庭審程序的順利進行,參加仲裁庭庭審的人員應當遵守如下紀律:1、遵守仲裁庭秩序,保持庭內安靜、庄嚴、不許喧嘩、吵鬧。不準吸煙。未經仲裁庭許可,不準錄音、錄像、攝影和進行其他妨礙庭審的活動。2、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在陳述事實、辯論問題時,必須在首席仲裁員或獨任仲裁員的主持下,圍繞爭議的要點進行。未經首席仲裁員或獨任仲裁員允許不得發言。發言應實事求是,文明禮貌,不得進行人身攻擊。3、當事人在仲裁庭開庭後,未經仲裁庭許可,不得中途退庭。擅自退庭的,申訴人按撤訴處理,被訴人按缺席仲裁處理。4、旁聽人員不得隨意走動和進入審理區,不準發言和提問。5、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旁聽人員將攜帶的手機等通訊工具關閉或置於振動狀態,在庭審期間不得隨意接聽手機。6、如有違反仲裁庭紀律的,仲裁員及工作人員有權勸告或制止;情節嚴重的,可責令退出仲裁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報請公安機關處理;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報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書記員:請仲裁員入庭。
②宣布開庭:
仲裁員: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今天依法開庭審理申請人 與被申請人 ( )勞動爭議一案,現在開庭。
仲裁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31條之規定,本仲裁庭由 獨任仲裁員, 擔任書記員負責本庭的記錄。
仲裁員:下面核對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
仲裁員:申請人你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原籍、住所地、並將本人身份證提交本庭查驗。
仲裁員:申請人的代理人你的姓名、工作單位、代理許可權,同時請將授權委託書、律師事務所公函及本人律師執業證提交本庭查驗?
仲裁員:被申請人你單位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同時請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仲裁員:被申請人的代理人你的姓名、工作單位、代理許可權,同時請將授權委託書、律師事務所公函及本人律師執業證提交本庭查驗?
仲裁員:申請人對被申請人一方人員的身份有無異議?
仲裁員:被申請人對申請人一方人員的身份有無異議?
仲裁員:上述人員經本庭核實,符合法律規定,可以參加本案仲裁活動。
仲裁員:下面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當事人在仲裁活動中享有如下權利:有委託代理人、申請迴避的權利;有申訴、申辯、質詢、質證的權利;有請求調解、自行和解、要求裁決的權利;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申請人有放棄、變更、撤回仲裁請求的權利;被申請人有承認、反駁申請人仲裁請求的權利。當事人在仲裁活動中承擔如下義務:有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紀律的義務,有如實陳述案情、回答仲裁員提問的義務;有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舉證的義務;有尊重對方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加人的義務;有自覺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裁決文書的義務。
仲裁員:雙方當事人是否聽清了。
仲裁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33條之規定,如果當事人認為本庭組成人員與本案有以下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到本案的公正審理,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提出迴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仲裁員:雙方當事人是否申請迴避?
③庭審調查:
仲裁員:現在進行仲裁庭調查:首先由申請人陳述仲裁請求和事實與理由。
仲裁員:申請人是否增加或變更請求?
仲裁員:申請人的代理人有無補充意見?
仲裁員:被申請人對申請人的請求提出答辯。
仲裁員:被申請人是否提出反訴請求?
仲裁員:被申請人的代理人有無補充意見?
仲裁員:在庭審調查中,當事人應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反駁對方主張的,也應提供證據。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提供證據應實事求是,不得作偽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是否聽清了?
仲裁員: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和被申請人的答辯理由以及本案的需要,首先請申請人回答下面幾個問題:你入職時間、工作崗位、工作地點、是否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實際工作期限、工資標准、工資結構、工資發放形式、前十二月工資數額的平均數和各月的工資金額、每周工作天數、每天工作時間、考勤方式、加班時間、應發加班工資和已發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是否辦理社會保險以及離職時間和離職原因等。
仲裁員:被申請人你對申請一方的陳述有無異議?
仲裁員:視案情繼續向申請人詢問(略)。
仲裁員:下面進行舉證和質證,要求雙方每舉一份證據,須說明該份證據的來源、內容和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之規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現在由被申請一方將你單位職工名冊、規章制度、考勤記錄表、保險清單、工資支付表以及申請人前十二月工資細數和申請人離職有關的材料等提交本庭。
仲裁員: 證據經雙方質證無異議予以確認,請書記員記錄在案。
仲裁員:繼續舉證。下面針對 問題,請 一方舉證。
仲裁員:除以上認定和不予認定的證據外,對申、被申請雙方的下列證據,本庭將在閉庭後予以審查認定或不予認定。
仲裁員:各方當事人是否有證人出庭作證?
仲裁員:證人你的姓名,性別,出生時間,職業或工作單位和職務,原籍、住所地,並將本人身份證提交本庭查驗?
仲裁員:下面宣讀證人權利與義務:證人XXX,本庭今天依法請你出庭為申請人XXX與被申請人XXX勞動爭議一案作證。你應履行以下義務:有義務協助仲裁庭調查案件事實,提供與案件有關的證據,必須實事求是地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所證明的事實不準擴大或縮小,對所提供的證據要承擔法律責任。同時,證人有權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的提問。
仲裁員:證人XXX,你聽明白了嗎?
仲裁員:詢問證人所證明內容,並安排證人發言;(各方當事人如有需要,可以向證人發問)
仲裁員:雙方當事人對證人的證言有無異議?
④庭審辯論:
仲裁員:調查結束,現在進行辯論。在辯論中應當圍繞本案爭議焦點進行,發言時簡明扼要,避免重復,並不得進行人身攻擊。雙方聽清楚了嗎?
仲裁員:首先由申請人及其代理人發言。
仲裁員:由被申請人及其代理人發言。
仲裁員:雙方是否還有新的意見;繼續發言的,不要重復已講過的內容。
⑤當事人最後陳述:
仲裁員:辯論結束,請雙方當事人最後陳述;雙方有無補充意見?
⑥庭中調解:
仲裁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條之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本著自願、合法的原則先行調解。現在進行仲裁庭調解。雙方是否願意調解?
仲裁員:先由申請人提出調解方案。
仲裁員:被申請人是否同意申請人的調解意見或有新的調解方案?
仲裁員:因雙方意見不一,現在進行庭下調解。休庭!
(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的)
仲裁員:雙方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經協商達成如下調解協議(宣布調解結果)。現在閉庭。
⑦合議庭評議:
仲裁員:現在休庭,進行合議庭合議,稍後繼續開庭。
休庭後主要評議的內容:(1) 審查當事人主體資格是否合格;(2) 事實是否查清;(3) 證據是否真實;(4) 關鍵事實和證據是否經過仲裁庭質證;(5) 是否需要補充調查;(6) 就仲裁庭查證的事實和證據進行綜合分析,認定事實和當事人的責任及運用的法律,做出結論。
⑧仲裁裁決:
(一)不能當庭宣布的:
仲裁員:現在繼續開庭: 訴 勞動爭議一案,經本庭調解,雙方當事人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2條之規定,調解不成的,由本庭根據事實和法律另定日期做出裁決。
仲裁員: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聽清楚了嗎?
仲裁員:請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校閱庭審筆錄,證實無誤後在筆錄上簽字;如有遺漏或差錯,可向書記員提出補正。
仲裁員:閉庭!
(二)當庭宣布的:
仲裁員:XXX訴XXX勞動爭議一案,經本庭調解,雙方當事人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經本庭評議,現在宣布本案裁決結果。
書記員:全體起立。
仲裁員:本案經審理,現已查明......。(宣布的內容包括認定的事實,適用的法律法規,裁決的結果和理由,當事人起訴權利,起訴期限和起訴法院,並告知其閉庭後7日內送達裁決書。)
仲裁員:雙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聽清楚了嗎?
仲裁員:請當事人、代理人校閱庭審筆錄,證實無誤後在筆錄上簽字;如有遺漏或差錯,可向書記員提出補正。
仲裁員:閉庭!
以上是仲裁的審理程序,法庭的審理程序和它一樣,可以以此作為參考!
⑼ 法院調解員怎麼稱呼
法律分析:可以喊主任喊調解員喊法官,都沒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請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或者與案件有一定聯系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和具有專門知識、特定社會經驗、與當事人有特定關系並有利於促成調解的個人協助調解工作。
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託前款規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案件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確認。
第二條 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自行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確認和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申請庭外和解的期間,不計入審限。
當事人在和解過程中申請人民法院對和解活動進行協調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審判輔助人員或者邀請、委託有關單位和個人從事協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