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有錄像嗎

法院有錄像嗎

發布時間: 2022-05-20 21:07:32

❶ 法庭審判可以錄像嗎

法律分析:法庭審判未經允許旁人不能錄像,但可以申請錄音/錄像。法院審理案件,分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兩種形式。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不容許旁聽,當然更不容許錄像;公開審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聽。經過允許的話,旁聽人員可以錄音、錄像和攝影。但如果未經法庭允許,法院可以暫扣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

法律依據:《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第十五條 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人不得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不得對庭審錄音錄像進行拍錄、復制、刪除和遷移。行為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規定追究其相應責任。

第十六條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庭審活動的錄制,以及對庭審錄音錄像的存儲、查閱、復制、謄錄等,應當符合保密管理等相關規定。

❷ 庭審有錄音錄像嗎

法律分析:有的,錄音錄像不是必須的,法院一般都在法庭配備攝像頭。一方面記錄下法庭狀況,另一方面便於內部監督。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

(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❸ 法院開庭過程有錄像嗎

法律分析:開庭後,即是審判過程,可以申請錄音或錄像, 即便是新聞媒體,也需要經過法院許可,才可以在指定時間和地域錄音錄像。未經法庭允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法律依據:《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

第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庭內配備固定或者移動的錄音錄像設備。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裝使用智能語音識別同步轉換文字系統。

第三條 庭審錄音錄像應當自宣布開庭時開始,至閉庭時結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審錄音錄像不得人為中斷:(一)休庭;(二)公開庭審中的不公開舉證、質證活動;(三)不宜錄制的調解活動。負責錄音錄像的人員應當對錄音錄像的起止時間、有無中斷等情況進行記

❹ 去法院開庭時,庭審會有錄像嗎那個錄像會保留多久呢開庭必須要錄像嗎當事人可以去查庭審錄像嗎

去法院開庭時,庭審會有錄像。那個錄像會與卷宗一樣長期保存。
根據最高法院的規定,開庭必須要錄像。
當事人可以去查看,復制庭審錄像。
《最高法院關於人民fa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第一條人民fa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
第十條人民fa院應當通過審判流程信息公開平台、訴訟服務平台以及其他便民訴訟服務平台,為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依法查閱庭審錄音錄像提供便利。
對提供查閱的錄音錄像,人民fa院應當設置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
第十一條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規定復制錄音或者刻錄庭審錄音錄像,必要時人民fa院應當配備相應設施。

❺ 法院可以錄像嗎

法律分析:未經允許不能錄像。法院審理案件,分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兩種形式。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不容許旁聽,當然更不容許記者錄像;公開審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聽(根據法庭場所和參加旁聽人數等情況,需要時,持人民法院發出的旁聽證進入法庭),當然記者也可以旁聽。但旁聽人員未經容許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記者也不例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九條 公開的庭審活動,公民可以旁聽。旁聽席位不能滿足需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的先後順序或者通過抽簽、搖號等方式發放旁聽證,但應當優先安排當事人的近親屬或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旁聽。下列人員不得旁聽:(一)證人、鑒定人以及准備出庭提出意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二)未獲得人民法院批準的未成年人;(三)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人;(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狀態異常的人;(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記錄的公開庭審活動,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組織人員旁聽。依法不公開的庭審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旁聽。

❻ 法院開庭有錄音錄像記錄嗎

一般情況下錄音記錄會有的

❼ 法庭開庭的時候可以拍視頻嗎

法律分析:未經過允許,法庭開庭的時候是不可以拍視頻的。開庭之前,法官一般都會先宣讀法庭紀律,而法庭紀律中有一項就是要求關掉手機等通訊工具,開庭時禁止錄音錄像。但如果是公開審理的案件,社會影響力比較大的,記者可以在經過允許後進行錄像。開庭審判時,法庭本身會進行錄像,有需要的話可以申請復制。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第十一條 當事人、辯護律師、訴訟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規定復制錄音或者謄錄庭審錄音錄像,必要時人民法院應當配備相應設施。

第十五條 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人不得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不得對庭審錄音錄像進行拍錄、復制、刪除和遷移。行為人實施前款行為的,依照規定追究其相應責任。

❽ 法院開庭有錄音錄像嗎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法院開庭有錄音錄像記錄。

法律依據:《最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庭審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音錄像。

第三條 庭審錄音錄像應當自宣布開庭時開始,至閉庭時結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審錄音錄像不得人為中斷:

(一)休庭;

(二)公開庭審中的不公開舉證、質證活動;

(三)不宜錄制的調解活動。

負責錄音錄像的人員應當對錄音錄像的起止時間、有無中斷等情況進行記錄並附卷。

❾ 法庭可以錄音錄像嗎

法庭不可以錄音錄像。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開庭審理的流程如下:
1、庭審准備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
2、法庭調查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法庭調查主要包括當事人陳述和出示證據和質證;
3、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合議庭的主持下,根據法庭調查階段查明的事實和證據,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相互進行言詞辯駁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針對法庭調查階段審核的事實和證據,圍繞案件爭執焦點,互相進行口頭辯論,爭取合議庭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裁判;
4、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這是開庭審理的最後階段,是合議庭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作出判決並宣告判決結果,從而解決當事人之間民事爭議的階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條 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熱點內容
南師大行政法學教授 發布:2025-02-06 03:31:45 瀏覽:752
仲裁進法律服務中心 發布:2025-02-06 03:04:53 瀏覽:717
自行車過紅綠燈法規 發布:2025-02-06 02:09:55 瀏覽:432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