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改判罪名

法院改判罪名

發布時間: 2022-05-21 07:26:07

❶ 檢查院定的罪名到法院能變嗎

法律分析:有可能。1. 公安機關認定的罪名屬於初定:公安機關不承擔精準認定罪名的責任,他們主要職責是案件偵查,所以,給出的罪名只是一個基本罪名,可能並不精準、不全面。2. 檢察院認定罪名是經過審慎斟酌的:檢察院主要職責就是審查起訴,所以,對適用罪名都要經過審慎斟酌、縝密審核,最終確定罪名提起訴訟,罪名認定一般都是比較精準的。3. 法院認定罪名:法院對整個案件具有一種「把關」的作用,由於判決對本案具有決定意義,直接影響案件處理結果的公正性,在認定罪名中,會全面核對審查檢察院指控罪名。認為指控罪名准確的,會予以認可;認為罪名認定不得當的會予以修正或退回檢察院重新補充審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❷ 不服判決上訴後二審能否改變罪名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因此,第一審人民法院沒有判處附加刑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改變罪名後,不得判處附加刑;第一審人民法院原判附加刑較輕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改判較重的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必須依法改判的,應當在第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

❸ 刑事案件法院可以改罪名嗎

法律分析:法院判決書是司法裁定,是不能隨意更改的。如果對法院的判決不滿,可以提起上訴或是提起申訴,如果確實判決有誤,也只能由二審判決推翻一審判決,中國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度。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應當將判決書送達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不服判決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辯護人經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同意,可以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❹ 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如果發現公訴機關提出公訴時的罪名不當,可否直接改判其他罪名

可以改判,但這種情況非常少,檢察院與法院都是公檢法系統,一般不會發生矛盾,除非案情疑難復雜。
當然,法院改判了,公訴檢察院也可上報上級檢察院提起抗訴。

❺ 法院變更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為重罪名可以嗎

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法院有權根據具體案情決定判什麼罪定多重的刑。檢察院的建議法院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檢察院對法院的判決認為錯誤,可以依法提起上訴抗訴或再審抗訴。

❻ 檢察院起訴的罪名到法院能變罪名嗎

法律分析:法院可以不按檢察院起訴的罪名判決,而以其審理認定的罪名判決。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四十一條 第一款 第(二)項 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決。

❼ 法院可以變罪名嗎

法律分析:法院可以變罪名。當法院發現罪名有問題時會和檢察院商量變更起訴罪名如果檢察院堅持不變更那麼法院會按照他們所認為的事實直接判決法院認為被告人所構成的罪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一條 對於認罪認罰案 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❽ 尋釁滋事輕傷批捕法院可以改罪名嗎

尋釁滋事輕傷批捕法院是可以改罪名的。根據法律規定,法院經過審判後,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材料,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作出具體的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❾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認為原判事實清楚,量刑適當,但定罪不準的,可否直接改判罪名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對於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予以改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對於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予以改判。

❿ 檢察院起訴的罪名法院判決時能不能定其他罪名

法院可以不按檢察院起訴的罪名判決,而以其審理認定的罪名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決。

對於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無罪的,法院應當宣布被告人無罪。公安機關、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是相互協作又相互制約的。

(10)法院改判罪名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修正)

第二百零一條

對於認罪認罰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時,一般應當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的;

(二)被告人違背意願認罪認罰的;

(三)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

(四)起訴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量刑建議明顯不當,或者被告人、辯護人對量刑建議提出異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調整量刑建議。人民檢察院不調整量刑建議或者調整量刑建議後仍然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四十一條對第一審公訴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作出判決、裁定:

(一)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決;

(三)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四)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五)案件部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不予認定;

(六)被告人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八)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九)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能夠確認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具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判決前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保障被告人、辯護人充分行使辯護權。必要時,可以重新開庭,組織控辯雙方圍繞被告人的行為構成何罪進行辯論。

網路—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